1.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由於感到美國對中國崛起________的問題,日本借釣魚島問題試圖修憲,行使所謂「集體自衛權」,組建「釣魚島專屬部隊」……種種跡象表明,日本軍國主義已有__________之勢。中國人民對日本的挑釁行徑保持警惕是__________的。
A.鞭長莫及 死灰復燃 無可非議
B.望塵莫及 東山再起 無可非議
C.鞭長莫及 死灰復燃 無可厚非
D.望塵莫及 東山再起 無可厚非
解析:選A 鞭長莫及:原來是指鞭子雖然長,但不應打在馬肚子上;後來借指力量達不到。望塵莫及:只望見走在前面的人帶起的塵土而追趕不上,形容遠遠落後。第一空的語境說的是美國面對中國崛起的問題,並非遠遠落後,故應選「鞭長莫及」。死灰復燃: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現常比喻惡勢力或壞思想等在消失後又重新活躍起來。含貶義。東山再起:指退隱後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後重新恢復。第二空語境為貶義語境,故應選「死灰復燃」。無可非議: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表示做得妥當。無可厚非:表示雖有缺點,但是可以原諒,不可以過分指責。第三空語境說的是中國人保持警惕是對的,應該的,沒有過錯的,故應選「無可非議」。
2.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好的批評家的文字是________的,他們往往不在語言上________。就像金聖歎點評《西廂記》一樣,評到佳處,直接來一「妙」字,並不用一大通理論說妙在何處,可是我們便感覺此是妙處了。無須多言,讀者此時已經________。
A.平鋪直敘 字斟句酌 心照不宣
B.平易近人 字斟句酌 心領神會
C.平鋪直敘 咬文嚼字 心照不宣
D.平易近人 咬文嚼字 心領神會
解析:選B 平鋪直敘:說話或寫文章不加修飾,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或形容文章容易理解。平易近人:比喻態度平和、謙遜和藹,對待人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理解。第一空因為說的是好的批評家,用表態度的「平易近人」更恰當。咬文嚼字:形容過分斟酌字句而死摳字眼。多指讀死書而忽視對整體內容的理解,也可用在講話時過分推敲字句以炫耀自己。略帶貶義。字斟句酌:對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細地斟酌、推敲。形容寫作或說話的態度慎重。第二空語境不帶貶義,故應選「字斟句酌」。心領神會:指對方沒有明說,心裡已經領會。心照不宣: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第三空語境側重使讀者心裡明白,無彼此雙方的意思,故選「心領神會」更恰當。
3.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莫言在中國文壇上雖非________,但其文學才華和藝術創造力令人矚目。他的小說創作以鄉土氣息和農民本位為主線,塑造了餘佔鰲、上官氏、西門鬧等率情任性的農民形象。小說《豐乳肥臀》,運用________的藝術概括力,通過上官魯氏這個母親的遭遇,把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女性所遭受的苦難和母親的偉大與寬容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純以文學水平而言,莫言獲獎________。
A.出類拔萃 不同凡響 實至名歸
B.出類拔萃 出神入化 名副其實
C.鶴立雞群 出神入化 名副其實
D.鶴立雞群 不同凡響 實至名歸
解析:選D 鶴立雞群:像鶴站立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裡顯得很突出。出類拔萃:指品行、才幹大大高出同類而拔尖。第一空為否定語境,用「鶴立雞群」更恰當。不同凡響:意為不同於一般的聲響。多形容人或事物的出眾、出色。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第二空說的是作品,用「不同凡響」更恰當。實至名歸:做出了實際的成績,就會得到應有的聲譽。名副其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一致。第三空語境為獲獎,用「實至名歸」更恰當。
4.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教養是一個人處世時的一種敬重態度。教養的獲得是不可________的,它是長期規訓和自我修煉的結果。雖然大家都知道教養是一個人處世的通行證,但是,一些人對教養的修煉就是________,依然不拘小節,我行我素,更有甚者放縱自我,這樣的行為________。
A.一揮而就 不以為然 人所不恥
B.一蹴而就 不以為意 人所不齒
C.一揮而就 不以為意 人所不齒
D.一蹴而就 不以為然 人所不恥
解析:選B 一揮而就:筆一揮就完成,形容文思敏捷或筆法嫻熟。一蹴而就:踏一步就能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第一空說的是教養的獲得過程,用「一蹴而就」更恰當。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認同。不以為意:不在意,不當回事。第二空語境更側重不在意、不重視,故應選「不以為意」。人所不齒:人們不把他(她)當作同類看待,表示鄙視。人所不恥:人們不以之為恥。第三空語境表達的是對我行我素及放縱自我的鄙視,故應選「人所不齒」。
5.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筆名滿天下而原名湮沒無聞者,事實上等於________。人家給咱們介紹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紹茅盾來得響亮;介紹一位謝婉瑩女士,不如介紹冰心來得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認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時候,仍不失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漢。千秋萬歲後,非但真假難辨,而且________。
A.改名換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貫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換姓 如雷貫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解析:選C 本題從不合語境、褒貶誤用等角度設誤,考查成語的使用。從「筆名滿天下而原名湮沒無聞」可知第一空是「改名換姓」而非「移花接木」(比喻使用手段,暗中更換人或事物,貶義)。從筆名比原名「來得響亮」可知第二空是「如雷貫耳」(名聲大)而非「大名鼎鼎」(很出名)。從「真假難辨」可知第三空是與之照應的「弄假成真」而非「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結果反而壞了事,貶義)。
6.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現在有種觀點認為,英語與漢語的學習彼此是______的,要想學好漢語,就得弱化英語。這一觀點雖說十分流行,但實際上卻相當荒謬。看看錢鍾書,看看林語堂,看看胡適,他們都是________的文化大師,他們的國學功底異常深厚,他們的英語水準堪稱世界一流,他們的出現,正是對這一觀點的有力駁斥。可想而知,隨著高考英語分數的下降,學校對英語的教學將會弱化,學生的英語水平將會降低。這一切,完全與時代的發展________,是不折不扣的倒退。這種倒退,令人擔憂。
A.針鋒相對 學富五車 南轅北轍
B.針鋒相對 學貫中西 背道而馳
C.勢不兩立 學貫中西 背道而馳
D.勢不兩立 學富五車 南轅北轍
解析:選B 針鋒相對:比喻雙方在策略、論點及行動方式等方面尖銳對立。勢不兩立:指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調和。語境是「學好漢語就得弱化英語」,這不是敵對的雙方,也不是「不能同時存在」,而是人們對這兩者的學習方面存在嚴重分歧,故選「針鋒相對」較好。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知識豐富。學貫中西:形容學問貫通了中國和西方的種種知識。語段中所列舉的錢鍾書、林語堂和胡適的事例都是在說明「他們的國學功底異常深厚,他們的英語水準堪稱世界一流」,而非單純指他們的學問大,故選「學貫中西」更合適。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指自身的行動與自己的目的相反。背道而馳: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標完全相反,是指某人的做法和應遵循的大眾化的目標相反。語境是「與時代的發展」相反,據此應該選「背道而馳」。
7.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筆、墨、紙、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它們在藝術創作中__________地表現了中國古代書畫藝術的神韻,記錄了歲月的__________,體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它們並沒有因為當今高科技手段的出現而__________,而是繼續在書畫藝術中展示著華夏民族的質樸和靈動。
A.淋漓盡致 白駒過隙 湮沒無聞
B.栩栩如生 鬥轉星移 湮沒無聞
C.栩栩如生 白駒過隙 銷聲匿跡
D.淋漓盡致 鬥轉星移 銷聲匿跡
解析:選D 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說話表達得非常充分、透徹,或非常痛快;也形容暴露得很徹底。栩栩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第一空語境說的是筆墨紙硯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不是單指藝術形象,故用「淋漓盡致」更恰當。白駒過隙:像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鬥轉星移:指季節或時間的變化。第二空語境說的是歲月的變化過程,用「鬥轉星移」更恰當。湮沒無聞:名聲被埋沒,沒人知道。銷聲匿跡: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現在也指事物消失。第三空語境更側重沒有消失,故用「銷聲匿跡」更恰當。
8.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方________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逢年逢節,________,隨時隨地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風塵碌碌,洛陽秋風,巴山夜雨,都會________地惦念它。遼闊的空間,悠邈的時間,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
A.朝思暮想 觸景生情 身不由己
B.魂牽夢縈 觸景生情 情不自禁
C.朝思暮想 感同身受 情不自禁
D.魂牽夢縈 感同身受 身不由己
解析:選B 魂牽夢縈:形容思念情切。朝思暮想:從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時刻想念。多用於男女戀情。第一空語境並非單指男女戀情。用「魂牽夢縈」更恰當。觸景生情:受到當前情景的觸動而產生某種感情。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受到對方的恩惠一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感謝),現多指雖未親身經歷,但感受就同親身經歷過一樣。根據第二空「逢年逢節」這一語境,用「觸景生情」更恰當。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身不由己:身體不聽從自己的支配。指行為不能由自己做主。第三空語境表現的是「感情思緒」而非「身體行為」,故用「情不自禁」更恰當。
9.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季羨林先生在《八十述懷》中說:「我從來沒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歲,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歲,然而又一點也沒有八十歲的感覺。豈非________!我服從任何人的調遣與指揮,只敢規規矩矩,不敢亂說亂動。然而我的腦筋還在,我的思想還在,我的感情還在,我的理智還在。我不甘心成為________,我必須幹點事情。兩百多萬字的印度大史詩《羅摩衍那》,就是在這時候譯完的。」季老的話讓讀者感覺到他文章的語言沒有八十歲的________,反而多了一些活潑與生動。
A.出人意料 行屍走肉 老氣橫秋
B.咄咄怪事 酒囊飯袋 老態龍鍾
C.咄咄怪事 行屍走肉 老氣橫秋
D.出人意料 酒囊飯袋 老態龍鍾
解析:選C 咄咄怪事:不可思議而使人驚訝的事。咄咄,表示驚詫或感嘆。符合文意。出人意料:出於人們的意料,在人們的意料之外。與上文文意不符,語氣也不協調。行屍走肉:比喻不動腦筋、無所作為、糊裡糊塗過日子的人。酒囊飯袋:比喻無能的人。前者側重指人沒有靈魂,後者側重指人沒有能力。根據語境,應選用前者。老氣橫秋:形容人沒有朝氣,暮氣沉沉的樣子。老態龍鍾:形容年老體弱,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前者側重指人的精神狀態,後者側重指人的體態。根據語境,應選用前者。
10.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記得前年去四川青城山,以前熟記於心的「青城天下幽」的名言被一支__________、喧譁連天的隊伍趕得__________。有關那座山的全部聯想,有關道家大師們的種種行跡,有關畫家張大千的縹緲遐思,也只能隨之________。
A.摩肩接踵 無聲無息 煙消雲散
B.人聲鼎沸 無影無蹤 逃之夭夭
C.人聲鼎沸 無聲無息 逃之夭夭
D.摩肩接踵 無影無蹤 煙消雲散
解析:選D 摩肩接踵:肩碰肩,腳碰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人聲鼎沸:人群發出的聲音像水在鍋裡沸騰一樣,形容人聲嘈雜喧鬧。「人聲鼎沸」與橫線後「喧譁連天」語意重複,根據語境,第一空應選「摩肩接踵」。無聲無息:沒有聲音和氣息,形容沒有動靜或沒有什麼影響、作為。無影無蹤:沒有一點影子、蹤跡。形容完全消失或不知去向。根據語境,第二空應選「無影無蹤」。煙消雲散:形容事物消失淨盡。逃之夭夭:《詩經·周南·桃夭》有「桃之夭夭」一句,「桃」「逃」同音,借來說逃跑,是詼諧的說法。根據語境,第三空應選「煙消雲散」。
11.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這是一次裡程碑式的會議,其重要性在於________。在這次會議上,他強調如果沒有善於創新,敢於創新就會成為________,創新就很可能失敗。然而,要善於創新,必須先敢於創新。只有矢志不渝、________、努力創新,才能為推動社會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A.承前啟後 胡思亂想 嘔心瀝血
B.承上啟下 胡思亂想 處心積慮
C.承前啟後 痴心妄想 處心積慮
D.承上啟下 痴心妄想 嘔心瀝血
解析:選A 承前啟後:繼承前代的並啟發後代的(多用於事業、學問等)。亦作「承先啟後」。承上啟下:接續上面的並引起下面的(多用於寫作等)。胡思亂想:沒有根據或不切實際地瞎想。痴心妄想:一心想著不可能實現的事。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血,褒義詞。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盤算,多含貶義。第一空語境主語是「裡程碑式的會議」,用「承前啟後」更恰當;據此排除B、D兩項。第二空語境填「胡思亂想」與「痴心妄想」均可;只能藉助第三空繼續判斷。第三空語境為褒義語境,應選「嘔心瀝血」,據此排除C項,確定A項最恰當。
12.在下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歷史總是嚴肅的,其迴光返照更是________。每當我們有些昏昏欲睡的時候,歷史總像一位慈祥的長者飄然而至,敲醒我們________的大腦,提示我們塵封的記憶,甚至給我們________,引領我們找到回家的路。
A.意在言外 洋洋得意 當頭棒喝
B.意味深長 忘乎所以 當頭棒喝
C.意在言外 忘乎所以 醍醐灌頂
D.意味深長 洋洋得意 醍醐灌頂
解析:選B 意在言外:言辭的真正用意是暗含著的,沒有明白說出。意味深長:含意深遠,耐人尋味。此處應用「意味深長」。洋洋得意:形容非常得意的樣子。忘乎所以:由於過度興奮或驕傲自滿而忘記了言行應該把握的分寸。此處應用「忘乎所以」。當頭棒喝: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醍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此處應用「當頭棒喝」。
13.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一些官員用注水的GDP數據作為政績,這種行為危害極大,但他們對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仍是______。究其原因,一是這些官員試圖用虛幻的增長來討好上級;二是違法成本太低,GDP數字造假被發現後,往往可以以統計失誤為由來________,造假者一般不會受到問責,最重的處罰也只是給予行政處分。正因為如此,一些造假者才變得更加________。
A.樂不可支 推脫搪塞 肆無忌憚
B.樂此不疲 李代桃僵 有恃無恐
C.樂不可支 李代桃僵 有恃無恐
D.樂此不疲 推脫搪塞 肆無忌憚
解析:選D 樂不可支:形容快樂到了極點。樂此不疲: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用「樂此不疲」更恰當。李代桃僵:形容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用在此處不合語境。肆無忌憚:任意妄為,沒有一點兒顧忌。有恃無恐: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此處沒有「恃」的語境,不能用「有恃無恐」。
二、判斷正誤練知識面
14.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組是(3分)( )
①儘管市面上銷售的上海文藝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的兩套莫言作品集的銷售形勢已成強弩之末,但百花文藝出版社還將在訂貨會上推出《莫言諾貝爾獎典藏文集》。
②入夏以來,天氣異常,五風十雨,致使城市內澇、市民受災的情況不斷發生。
③陶淵明看透了官場的黑暗,從此無意於仕途,轉而求田問舍,過上寄情山水、恬然自適的隱居生活。
④當今時代,許多人學藝不精,缺少刻苦鑽研、務實上進的精神,以浮躁的心態對待工作,魯魚亥豕的低級失誤經常發生。
⑤公平分享發展成果,改革的動力就能充分釋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極大迸發,共同富裕就能計日程功。
⑥美國衛星追蹤網站聲稱,美國一衛星曾拍到客機失聯海域附近的照片,這令此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A.①⑤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選A ①強弩之末:比喻起初很強後來變得很微弱的力量。使用正確。②五風十雨:形容風調雨順。此處望文生義。③求田問舍:指只知道置產業,謀求個人私利。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此處望文生義。④魯魚亥豕:指書籍在傳寫或刻印過程中的文字錯誤。此處不合語境。⑤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使用正確。⑥撲朔迷離:形容事情錯綜複雜,難以辨別清楚。使用正確。
15.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組是(3分)( )
①讓座是道德自律的行為,不能用暴力強求。當一種起碼的道德被當作標準來要求甚至規定時,社會的道德基礎就岌岌可危了。
②儘管目前金融危機讓部分企業減少了人才的需求量,但一些大中型企業從長計議,藉機進行人才儲備,有針對性地吸納專業後備人才。
③在朋友的幫助下,楊苡和資中筠這兩位翻譯家終於得償所願,異地重逢,雖然時隔多年,但兩人仍是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④惠普網絡中國高層換帥塵埃落定,新任中國區總經理岑德智首次在惠普「網絡優勢,盡數呈現」的媒體見面會上露面。
⑤伴隨著古典優雅的音樂,大幕緩緩拉開,十二名長袖善舞、身姿曼妙的舞蹈演員身著古裝,為大家表演了經典的舞蹈《敦煌》。
⑥本屆書畫交流活動中,書畫名家紛紛獻藝,一幅幅書法力透紙背,一幅幅丹青意境深遠,博得觀眾的連聲喝彩。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解析:選D ①岌岌可危:岌岌,山勢陡峭,就要倒下的樣子。形容非常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使用正確。②從長計議:用較長的時間慎重考慮,仔細商量。此處不合語境。③一見如故:初次見面就很投緣,像老朋友一樣。此處不合語境。④塵埃落定:塵埃,細小的灰塵。塵埃全部落下。比喻事情已經結束。使用正確。⑤長袖善舞:袖子長,有利於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後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於鑽營,會走門路。此處望文生義。⑥力透紙背:透,穿過。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使用正確。
16.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組是(3分)( )
①在浙江平湖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通過爐火純青的手藝,在西瓜上雕出精美的圖案,通過點亮內置電燈泡的「西瓜燈」,表達對中國奧運健兒的祝福。
②黨的十九大要求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追求盡善盡美固然沒有錯,但如果不從細節入手,進而形成一種追求精確的素養,那麼,往往就是子虛烏有。
③當前,國際社會對國際體系的現狀眾說紛紜,說多極、單極和無極的都有;對許多重點、熱點問題的看法莫衷一是,同一個問題往往有不同的解讀。
④近年來,娛樂界掀起了一波復古風潮,有香港女星身著刺繡密度達99%的「褂中之皇」出嫁,裙褂上龍飛鳳舞,美麗動人。
⑤可燃冰的開發利用就像一柄「雙刃劍」,需要人類謹慎對待。從這個角度而言,可燃冰的開採利用絕對不可輕而易舉,而要慎之又慎。
⑥「他們二位最感染人的,也是我最欣賞的,就是作品中的人文色彩與人文精神。」談到自己最喜歡的兩位畫家,李昆武的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選B ①爐火純青:用來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句中修飾「手藝」,使用正確。②子虛烏有:指假設的、不存在的、不真實的事情。句中是說「不從細節入手,進而形成一種追求精確的素養」所導致的結果,使用錯誤。③莫衷一是: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使用正確。④龍飛鳳舞: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後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句中形容裙褂上的圖案,對象不當。⑤輕而易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省事。句中說「不可輕而易舉」錯誤,根據語境,應為「輕舉妄動」。⑥溢於言表: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使用正確。
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
①中國女排在第一局中大比分輸球,隨後就展開了排山倒海般的進攻,壓得對方喘不過氣來,最終逆轉對手,獲得了比賽的勝利。
②審訊之初,他依然負隅頑抗,甚至還不可一世地口出狂言,但最終還是在檢察官的如山鐵證面前低下了頭,當堂認罪。
③某些媒體從業人員缺乏敏銳的新聞觸覺,不去挖掘有社會意義的新聞,反倒抓住明星的一點隱私就筆走龍蛇,真是可悲可嘆。
④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努力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堅決摒棄那種不尊重學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學方式。
⑤在創作之初,他是以寫言情小說而被廣大讀者所熟知的,而當下卻成了科幻小說創作群體中的有名之士,真是雲泥異路啊!
⑥這位先生對《論語》的解說,具有很鮮明的時代性,幾乎每一頁都會有文字讓我感到莫名的激動,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絕。
A.③④⑤ B.①②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解析:選B ①排山倒海:推開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強盛,聲勢浩大。使用正確。②負隅頑抗:指壞人依仗某種條件,頑固進行抵抗。使用正確。③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此處使用錯誤。④耳提面命:不僅當面告訴他,而且還貼近耳朵提醒、叮囑;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此處使用錯誤。⑤雲泥異路:像天上的雲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懸殊。語句中沒有「地位相差懸殊」之意。⑥拍案叫絕:拍著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讚賞。可用於對某人的言語或佳作等。使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