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國上映了一部文獻類的紀錄片——《1000種死法》。節目以真實事件為基礎,再現了生活中的種種意外。不過,無論這些死法有多恐怖、離奇,和今天要聊的這件事比起來,也只是小巫見大巫。
1999年9月30日,這天上午10點多,日本茨城縣東海村的核燃料處理廠內,工人們像往常一樣做著自己的工作。此時,廠房內筱原理人、大內久兩名工人以及他們的領班橫川正準備進行鈾的一個純化步驟。但為了縮減時間,一名工人違規操作將富含U-235的硝酸鹽溶液倒進了沉澱槽中,災難也就在一瞬間發生了。
筱原理人、大內久一上一下站在沉澱槽旁,而橫川正在距離沉澱槽幾米遠的辦公桌旁辦公,但幾乎在同一時間,三人都看到了「藍色的閃光」——臨界事故發生了。
所謂的臨界事故,簡單來講,就是沉澱槽中發生了一次劇烈的鈾核裂變,大量的中子、γ射線從裡面散發出,除了會對人體產生致命傷害外,臨界事故還有個特點,就是大量放射,但釋放範圍小。
所以在事故發生後,廠內的其他工人都被撤離到安全地帶,而離事故現場最近的大內久等三人就被緊急送往國立放射科學研究所。
據檢測,三人中大內久最為慘烈,離輻射源不足1米遭到了16~23Gy的輻射量,這樣的輻射量是普通人上限的兩萬倍。不過,從外表來看,大內久似乎和正常人並無兩樣,僅僅是皮膚變黑了些,右手臂出現了紅腫。
主治醫人前川認為,事情也許沒有想像的那麼糟糕,所以就將大內久收進醫院,希望可以救他一命。然而,對於大內久來說,等待他的將是83天的生不如死。
就像武俠小說中所描述的那樣,大內久雖然外表正常,但其實他已經受到了嚴重內傷。高劑量的輻射讓他體力的染色體遭到猛烈摧殘:有的染色體已經斷裂、有的染色體黏在一起……
稍微懂一些生物知識的人都知道,任何一對染色體出現異常都會引起疾病,而大內久體內23對染色體已經全部被破壞,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不過,為了獲取珍貴的病歷資料,亦或是對病人的關懷,醫生們還是決定接受這一挑戰。在大內久住院的第一周,他的白細胞數量已經銳減至正常人的十分之一。前川醫生決定將大內久妹妹的白細胞移植到大內久體內,至於是否有效,還需要10天的觀察期。從第11天起,大內久的家人就在無菌室外摺疊紙鶴,為他祈福。
起初,妹妹的白細胞的確帶來了一些效果,但好景不長,大內久的病情急轉而下:肺部積水、腸道出血、皮膚的血液不斷外滲。醫護人員甚至不敢給他用醫用膠帶,因為每次都會扯下皮膚。
第59天,大內久心跳驟停。醫生搶救一小時後,總算把他救了回來。但事實上,大內久的腦、腎已經癱瘓了,完全靠一部機器在維持著生命。不過,他的家人還是不願放棄,大內久的父母在紙上寫道:「兒子,加油」、「堅持到最後!」。
第65天,大內久體內的病毒已經侵襲白血球,體內的免疫細胞開始攻擊自身細胞了,此時的醫護人員束手無策,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不斷輸血,來補充大內久的血細胞。第81天,在醫生和家屬幾次商討後決定,如果大內久再出現心跳停止的情況,將不在搶救。
第83天的晚上,當大內久的家人探視結束後,大內久永遠的停止了呼吸。
這場無聲息的戰鬥,終於畫上了句號。而他的工友筱原理人,也同樣在治療了210天後死去,只有橫川足夠幸運,他在3個月的治療後康復出院。
我們無法想像大內久、筱原理人經歷著怎樣的痛苦,也無法猜測他們的求生欲有多強,但或許可以肯定的是,最終的死亡,反而是一種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