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七星!中國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2020-11-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酒泉12月29日電 (李瀟帆)北京時間12月29日16時0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成功將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搭載發射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送入預定軌道。

郝偉 攝

雲海二號衛星主要用於大氣環境要素探測、空間環境監測、防災減災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郝偉 攝

鴻雁星座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全球低軌衛星移動通信與空間網際網路系統,此次搭載發射的首顆試驗衛星主要用於開展低軌移動通信功能驗證試驗。

郝偉 攝

這次「一箭七星」發射,是中國2018年度航天發射「收官」任務,也是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297次航天飛行。(完)

相關焦點

  • 一箭七星 中國成功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中新網客戶端酒泉12月29日電 (李瀟帆)北京時間12月29日16時0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成功將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搭載發射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送入預定軌道。
  • 我國成功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新華社酒泉12月29日電 12月29日16時,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
  • 我國成功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 搭載發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新華社酒泉12月29日電(李國利、李瀟帆)12月29日16時,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成功將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搭載發射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送入預定軌道。   雲海二號衛星主要用於大氣環境要素探測、空間環境監測、防災減災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 深圳造「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今年發射
    原標題:深圳造「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今年發射深圳新聞網訊 「未來在衛星完成三步走的組網工作之後,將正式向全球用戶提供無死角的高速上網服務。」記者近日獲悉,由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有限公司(簡稱深圳東方紅)利用微小衛星平臺研發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計劃於今年下半年發射升空。「鴻雁」開啟移動通信新時代近日,記者來到南山區深圳東方紅的微小衛星研製基地採訪,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緊張研製和測試「鴻雁」星座的首顆試驗星。
  • 「鴻雁星座」首顆試驗衛星深圳造
    近日,中國將要建設全球低軌衛星星座通信系統「鴻雁星座」的新聞在不少人微信朋友圈「刷屏」,其旨在為用戶提供全球無縫覆蓋的數據通信和綜合信息服務。  據央視新聞報導,「鴻雁星座」主體預計在2023年建成,首顆試驗衛星將運行在距離地球1100公裡的軌道,主要承擔驗證低軌頻率資源可用性和數據轉發服務的能力。
  • 一箭五星!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六號衛星和4顆微納衛星
    來源: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鄒維榮、李瀟帆我國成功發射試驗六號衛星搭載發射4顆微納衛星軍報記者酒泉11月20日電(李瀟帆、記者鄒維榮)2018年11月20日7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六號衛星及天平一號
  • 中國首個自然資源衛星星座發射:3顆衛星15天覆蓋全球一遍
    中國首個自然資源衛星星座發射:3顆衛星15天覆蓋全球一遍 2018-04-01 0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鴻雁通信衛星星座系統首顆試驗星12月將發射升空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第十二屆珠海航展期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正式宣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的鴻雁通信衛星星座系統首顆試驗星定於今年12月發射升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言人表示,預計到2020年陸續發射30餘顆衛星,重點覆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地區,初步建設示範系統,實現「一帶一路」區域商業運營。同時,到2022年完成系統一期60顆衛星的組網完和運營,成為中國首個滿足基本衛星數據通信需求的系統,並在太空中構建出一條四通八達、覆蓋全球的信息絲綢之路。
  • 一箭九星!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9顆衛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是中國和巴西兩國合作研製的第6顆衛星,將接替中巴地球資源04星獲取全球高、中、低解析度光學遙感數據,為中巴兩國資源系列衛星數據應用拓展至全球高解析度業務領域奠定基礎,同時還能為巴西政府實現對亞馬遜熱帶雨林及全國環境變化監測等提供高技術手段。
  • 我國商業航天「鴻雁」星座首星發射
    2018年12月29日,我國商業航天「鴻雁」星座首星發射。攝影:周子璽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趙竹青)29日,「鴻雁」星座首發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並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鴻雁」星座的建設全面啟動。 「鴻雁」星座由數百顆低軌衛星和全球數據業務處理中心組成,首期投資200億,是我國首個國家級、投資規模最大、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商業航天項目。
  • 一箭20星背後:12顆衛星來自高校
    清華大學:三顆集成微系統技術試驗衛星 激發學生對航天科技的興趣 促進人才培養 【入軌衛星】:一顆主衛星「納星2號」和兩顆子衛星「紫荊1號」「紫荊2號」 【團隊科研】:清華大學研製的著三顆衛星也被稱為MEMS技術試驗衛星,即集成微系統技術試驗衛星。「納星2號」衛星是該校繼「納星1號」衛星後發射的第二顆20kg級納型衛星。
  • 國星宇航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雙核AI商業衛星
    2018年12月7日12時12分,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星宇航)設計研製的「鬥魚-666號」(TFSTAR)、「新疆交通-01號」(TY3-01)等三顆衛星搭載長徵二號丁型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並實現星箭分離,隨後,衛星成功進入距地表547km的太陽同步軌道(SSO)。
  • 我國成功發射脈衝星試驗衛星 一箭五星刷新紀錄
    原標題:我國成功發射脈衝星試驗衛星京華時報訊(記者潘珊菊)昨天上午7點4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脈衝星試驗衛星。該星屬於太陽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入軌並完成在軌測試後,將開展在軌技術試驗。
  • 「鴻雁傳信、永不失聯」:「鴻雁」星座首發星成功發射 一期60顆...
    新華社發(郝偉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題:「鴻雁傳信、永不失聯」:「鴻雁」星座首發星成功發射 一期60顆衛星預計2022年組網運營  新華社記者胡喆  個人智慧型手機可以直接進入衛星應用領域,一期60顆衛星預計2022年組網運營……12月29日,「鴻雁」星座首發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並進入預定軌道
  • 我國成功部署雲海二號衛星星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3日電(楊苗本 呂炳宏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了解到,經過科技人員200多天的共同努力,國內首個基於不同軌道高度異面部署的雲海二號衛星星座已於近日圓滿完成部署,為大幅度提高我國空間環境保障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 我國「一箭9星」發射9顆重要衛星,印度一箭百星更牛嗎?未必
    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實施了一次一箭9星發射任務並取得了圓滿成功,完成該任務的是我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它成功將資源一號04A星、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
  • 我國「一箭13星」成功發射NewSat9-18衛星
    原標題:我國「一箭13星」成功發射NewSat9-18衛星 搭載發射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八一03星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美國星鏈計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中國「鴻雁星座」來了解一下
    近日美國獵鷹九號運載火箭拔地而起衝向蒼穹,代號為「星鏈」的衛星組網工作終於在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推動下成為現實,本次發射一共搭載六十顆組網衛星升空,這天女散花式的豪氣讓無數人嘆為觀止,更有媒體對此發出白頭鷹技術果然強大的感慨,那麼美國此舉真的如此空前絕後嗎?
  • 我國將發射「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首星
    新華社長沙7月12日電(記者李國利、劉良恆)記者從12日在長沙召開的航空航天航海裝備論壇上了解到,我國今年下半年將發射「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首顆星。
  • 長徵六號一箭13星,又一顆中學生科普衛星上天了
    供圖/航天科技集團長徵六號首接國際訂單,為阿根廷發射10顆遙感衛星一箭13星,並非長徵六號一次發射衛星數量的最高紀錄。2015年9月20日,長徵六號首次發射,就實現了「一箭20星」的創舉,創造了當時中國火箭發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