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從事電競研究十多年的媒體從業者說電競發展到現在,第一批專業電競運動員已經退役了,這批電競運動員差不多都是23、24歲。在電競的職場裡,他們已經「垂垂老矣」,但在人的生命時間線裡,感覺一切才剛剛開始。這批電競運動員在電競比賽中撈到了第一桶金,有的選擇從事電競運動員培訓,有的選擇組建隊伍籤電競選手,大部分其實都是開始了自主創業經商的職業發展路徑。而他也觀察到這些電競選手竟然差不多都是個很好的管理者。他從中分析,發現,除了腦子聰明,電競選手還擁有很強的管理能力、統籌能力、指揮隊友的能力、激勵能力以及拆解目標到達目的地的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讓他們在創業經商的過程中也是受益匪淺的。
而我變成企業中層多年後,一直進入不到高層(畢竟高層位置就那麼幾個),以及在中層工作多年後,仍然是不能遊刃有餘的,當領導哪裡只是分配下工作任務那麼簡單啊。我不會打電子遊戲,學了,學不會,教我打遊戲的人教到想打我。
看到這本《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高中女生管理棒球隊用了德魯克的管理理念後,我就不得不學習一下了。
只提煉書中的精彩內容:
關於體育社團
立志成為創業者,為積累人脈、提高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為將來的創業打牢基礎的二階是為了未來的創業才加入高中棒球隊的,他發現在日本社會中,體育社團活動的經歷對於日後的工作來說是一個加分項。許多日本企業家都參加過體育社團,他們中大多數人自學生時代起就通過體育社團打下了人際關係基礎,而且棒球是日本最主流的運動。擁有體育社團活動經歷的人仿佛「自帶光環」,在很多情況下都會被另眼相待,委以重任。連企業在人才招聘時,應聘者的社團背景也會為他帶去巨大的優勢。
追日劇的小夥伴們應該都了解這點吧,棒球隊、跆拳道隊、遊泳隊、劍道隊,日本高中體育社團簡直是故事的發源地。日本爽劇《半澤直樹》,主角半澤直樹就是劍道隊的,他和他的朋友們也通過劍道維持關係,當職場遇見迷惘時,通過劍道的訓練,似乎就在壓力重重的職場生活中,覓得了一方清淨。在第二部裡,主角更是通過劍道維持了客戶關係。
但我覺得體育社團和運動不僅是在日本行得通,我們高中時期的編輯隊,大學時期的街舞社,都變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是分開多年後仍然能找到可聊的話題並聊得非常愉快的那種關係。
關於管理學
「如果能把管理學的原理運用到高中棒球隊這種非營利組織中,那簡直太棒了。」這是二階說的,在他第一次看到小說中的女主小南在閱讀德魯克的《管理》一書,目的是為了管理棒球隊時。小南通過《管理》一書,第一個想解決的問題是「棒球隊的顧客是什麼」。顧客是誰,是什麼樣的人,決定了棒球隊是什麼樣的組織、應該做什麼事。——最後通過顧客有哪些人這個疑問句,小南總結了「是感動」。「因為不論是我們的父母、老師、學校、東京都、高中棒球聯盟、全國的球迷還是我們的隊員,大家都希望球隊能為自己帶來感動。」
所以棒球隊應該是為顧客帶來感動,而棒球隊的定義就是「為使顧客感動而存在的組織」。
用管理學解決了管理棒球隊的第一個問題,那麼棒球隊的目標呢?——進軍甲子園。
關於夢想
「進軍甲子園」於棒球隊來說,是一個夢想。因為小南所在的這支棒球隊想進軍甲子園,感覺實在是遙遙無期,沒有可能。球隊紀律渙散、氣氛低迷,教練和主力隊員還有矛盾,這就是一群散兵遊勇。但通過《管理》一書,小南通過和前經理一起約隊員們談話,了解了隊員們到底都在想什麼。通過分解目標,給隊員們設定不同的目標,為隊員們初步建立了夢想的基礎。有時候看似偉大的夢想,經過分解後,一步一步來,那就會看起來沒有那麼困難。一切不可能也因此有了可能。
《管理》裡說「只有市場營銷和創新才能創造經濟成果」。小南用了一些創新的辦法,給大家注入了目標,演變成了夢想。
年輕會因有夢想有很多變化的,有夢想,友情有了意義,社團有了意義,個人能力發展有了意義,學校生活有了意義,夢想是意義的出發點。
關於正直
人們可以學會人員管理、主持會議、談話等技巧,也可以在管理體制、晉升制度、組織的回報和激勵等方面制定一些有助於人才培養的方案。但只有這些是不夠的,經理還需要有一種基本的品質,那就是正直。
書裡說:「正直」是組織經營者需要具備的一種基本品質,能制定並推動執行高標準、對事不對人、看重品格高於才華,才能為組織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再次提到日本爽劇《半澤直樹》(講的是銀行職員半澤直樹在職場一路解決問題,進入到銀行核心層,在《半澤直樹2》的結局裡,他已經將要競選銀行行長。)劇裡的故事突出的內容是兩個字「正直」。當然這部劇裡的人物,黑白分明,好的人都是主角,壞的人都是配角,並壞得你咬牙切齒。最後自然是好人勝利,壞人沒有好下場。但劇中的很多臺詞,都是「教人為善,教人正直」的。
這與《管理》一書強調的重點是一致的。別走歪門邪道,不要投機取巧。除了管理者,任何人,正直都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更是組織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無論何時,還請正直。
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小南按照《管理》書中教的辦法,把棒球隊管理得上了軌道。在書中,管理還需要「處理好組織對社會的影響,為社會做出貢獻。」小南就把自己學到的管理經驗分享給了田徑隊、柔道社、家政社、管樂社。這一段,我腦子裡浮現出的是半澤父親對半澤說的那句「要做與人有連接的工作」。這不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麼。小南幫助田徑隊解決了缺勤,田徑隊指導棒球隊跑壘的方法;幫助柔道隊訓練改善體能和耐力,柔道社就回饋了投手的腿部和腰部力量。與家政社的試餐,管弦樂隊提供的加油歌。這些讓大家共贏的事,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所以,不要社恐了,走出去,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吧,管理沒那麼深奧,與人建立連接,這就是管理。
作為管理者,「我不認為努力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小南說,「作為經理,我有責任督促球隊取得成就,有責任帶領球隊挺進甲子園。」管理者的責任,猶如船長,掌握著一艘船的方向,也因為跟所有「船員」的連接,變得不可或缺。
以上,想說如果不想讀生澀的管理學概念和理論,這本《當棒球少女遇上德魯克》倒是真的可以作為管理學的入門/啟蒙讀物。通過小說中的情節,明白這些一個一個小小的概念。就像不懂經濟學,可以去看看奇葩說,看薛兆豐教授是怎麼用小故事去將經濟學的原理講給大家聽的。
幾歲開始學習管理呢?
我覺得會認字,就可以開始學習了。
關於作者巖崎夏海
日本輕小說作家,1968年7月出生,籍貫東京都日野市,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建築科畢業。大學畢業後,拜詞作家秋元康先生為師。作為廣播作家,他參加了《多虧了「隧道2人組」》、《Downtown的感覺好極了》等電視節目的製作,也從事過偶像組合「AKB48」的演出等。此後,經營過遊戲與Web相關的開發公司,目前身為作家,所屬株式會社吉田正樹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