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綜藝界最熱的話題莫過於廣電總局發文將嚴格評估偶像養成類節目。
一時間偶像養成類節目又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這種剛剛火起來的綜藝類型正在接受著市場和行業規範的雙重考驗。
《最優的我們》打造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流行團體
和大多數偶像養成類節目出身網綜不同,浙江衛視也推出了一檔原創正能量團體勵志養成類節目《最優的我們》,節目以「打造一支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流行團體」理念為核心,完整記錄23位素人青年男女學員的學習成長曆程。
這檔節目播出後在網絡上也收穫了大量好評,許多粉絲被優我少年少女的舞臺表現感染,認為他們是「不一樣的煙火」。《最優的我們》或許可以為備受爭議的偶像養成節目提供優質進化範本。
堅持原創,堅持民族文化
為偶像養成節目樹立正向標準
先來看下總局發文都做了哪些規定。總局要求對於偶像養成類節目、社會廣泛參與選拔的歌唱才藝競秀類節目,要組織專家從主題立意、價值導向、思想內涵、環節設置等方面進行嚴格評估,確保節目導向正確、內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堅決遏止節目過度娛樂化和宣揚拜金享樂、急功近利等錯誤傾向,努力共同營造暑期健康清朗的網絡視聽環境。
而這些點正是《最優的我們》本身就具備的。節目將自身定位為原創青春成長類勵志真人秀,區別開了偶像養成的概念,節目不設置淘汰制,強調學員的自我優化和提高的過程,並邀請資深藝人潘瑋柏和蕭敬騰擔任「教頭」。
優我教頭潘瑋柏、蕭敬騰與學員互動共同成長
有意思的是,《最優的我們》在學員的選擇上並沒有性別限制,節目第一期以男生隊和女生隊對抗的形式出現,男女兩隊競演完後,隊內學員還可以通過自薦的方式成為「預備種子」代表各自的隊伍取得更好的成績。
優我少女李茉、李星童、左卓、王木男青春感十足
這種男生女生對抗的形式在偶像養成類節目中似乎還是第一次出現,這也為節目本身增添了看點。男女平等、公平競爭的價值觀導向為青年人樹立了良好的成長氛圍。
優我少年艾克、管煜正、陳順、李之繁表現力頗具看點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節目在培養學員的過程中特別強調要將他們各自擅長的民族藝術、傳統文化融入當下的流行元素,可以說節目似乎在創作之初就致力於在年輕人群體中弘揚中國風,並為此做足了功課。
《夢思諾》《十面埋伏》《佳人曲》串燒到一起會引發怎樣的震撼?趙小棠、娜日、夏衣旦將民族元素、流行音樂和古典柔美完美融合到一起,纏著紅綢的木樁,別具文化碰撞美感。為年輕受眾了解民族文化、喜愛民族文化開闢通路。
優我少女趙小棠、娜日、夏衣旦上演民族、流行混搭風
這似乎也說明一點,儘管網綜是近年來的流行趨勢,但是在節目題材和尺度的把握上電視綜藝更加成熟也更注重正向話題的傳播。
對速成造星工廠說NO
一年半錄製時長只為培養真正的偶像
《最優的我們》不僅為綜藝行業提供了偶像養成節目的新模式,還以實際行動告訴了觀眾真正的偶像應該具備哪些素養。
優我少女陳羽潔、彭馨傾情對唱
《最優的我們》對速成造星工廠說NO,節目拒絕了快速孵化快速圈錢的套路,良心面對學員,充分為他們的未來負責。
可以說,《最優的我們》在為偶像市場輸送新鮮血液的同時,更為行業製造了良性生態發展的契機。
優我少年團舞燃爆現場
歷經一年半的時間,《最優的我們》集結了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23位素人青年男女學員,為他們進行包括舞蹈、聲樂、團隊意識、藝德訓導等多維培訓,讓他們全面具備成為藝人的技能和素養,同時也調整好心態,避免被資本市場的急功近利衝昏頭腦。
優我教頭蕭敬騰為優我少女們傳授成長經驗
幾乎在所有人看來,一檔偶像養成的節目結果一定是推出新人,幫助新人出道。《最優的我們》導演徐捷在接受採訪時則否認了這樣的觀點「我們最初就沒打算把出道這件事當做懸念推給大眾,因為其實它並不重要。對藝人來說,重要的是你是否夠優秀,是自身條件而不是出道機會決定了你是否能獲得更優質的資源。」
推崇個人奮鬥的正確價值觀導向,是《最優的我們》廣受年輕人喜愛的一大因素。
不是為了秀
而是在成長展示中向年輕人傳遞正能量
在《最優的我們》中,外形、性格、情商、人氣等等這些和偶像相關的詞彙似乎都不重要,節目一直強調的就是學員的態度和學習的能力,節目組將所有的重點都放在了「如何讓學員自我優化」之上。
節目將選擇權交給了現場觀眾,稱他們為優我經紀人,「因為觀眾就是市場,觀眾喜歡你才是你繼續發展下去的動力」徐捷如是說。
節目傳遞正向價值觀
對於學員來說,觀眾的喜好決定著他們的未來,相反對於觀眾而言,優質偶像所帶來的感染力也同樣影響著他們的三觀。《最優的我們》傳遞給觀眾的價值觀極為正能量——偶像都是通過刻苦的訓練學習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更不是老天父母賞飯吃,純靠一張臉。
節目組在選拔學員的時候注重深厚的藝術功底,比如有一些選手學過近10年的民族舞、有很強的戲劇功底,或者從小就學習某種才藝,他們看似信手拈來的一段民族舞,也許背後隱藏的是十年的汗水與堅持。
優我少年劉一隆民族舞自帶音效
儘管這樣,他們仍需要進行舞蹈、聲樂、團隊意識、藝德訓導多領域高精尖端的培訓,節目中呈現出的他們的努力只是冰山一角,每一期節目的背後都是這些學員沒日沒夜的拼搏。
對那些面臨中考高考,學了無數門學科,且每一門課程都要拿高分的年輕學生來講,優我少年少女多領域全面發展的範本同樣是一種激勵。
《最優的我們》向觀眾展現了成為偶像之前所必須付出的艱辛,讓年輕的觀眾明白,所有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是默默的努力和堅持。
優我少年龍泓昊
節目所展現的正是一個個藝人在成為偶像之前所必經的磨練歷程,他們來自普通家庭,擁有普通人的親情、感情,他們往往通過個人拼搏奮進收穫成功,這種接地氣的表達才是為日益龐大的粉絲經紀規劃正確導向的航標,也是偶像養成類節目真正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