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日,球壇迎來一個震驚的消息:時年38歲的伊布拉西莫維奇相隔10年,再次加盟AC米蘭。這新聞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球迷對於他的作用與價值存在很大疑問(包括我),畢竟很難相信一個曾經重傷的"老人"可以改善米蘭近年中鋒缺乏產量的問題。
事實證明,伊布拉西莫維奇仍然是一個世界級的中鋒。
伊布拉西莫維奇(Zlatan Ibrahimovic)身高1米95,司職中鋒。儘管身材高大,但不像盧卡庫那樣過於依賴身體素質,伊布的腳下功夫非常了得,而且左右腳的射門能力都是頂級的。相信沒有球迷不認識這位瑞典人在足球界的成就,所以我便長話短說,從戰術的角度分析伊布在米蘭的貢獻。
伊布重回米蘭的時候,前教練馬爾科·詹保羅(Giamapolo)太過固執,堅持使用和米蘭格格不入的4-3-1-2陣型,結果令球隊變得一團糟,不用4個月便被炒。新教練斯蒂法諾·皮奧利(Pioli)快馬上任,不敢亂來,起用基本的433陣型。伊布很快成為了前場的支點,但由於兩位邊鋒都不能提供太多支援(哈坎·恰爾汗奧盧原則上不是邊鋒,薩穆·卡斯蒂列霍又太青澀),伊布也難以像年輕時般獨力取得進球,令斯蒂法諾·皮奧利的4-3-3以失敗告終。
伊布真正在米蘭崛起的時候是斯蒂法諾·皮奧利的442時期,斯蒂法諾·皮奧利以伊布和拉菲爾·萊奧(或者安特·雷比奇)搭檔攻堅,並在中場提供大力支援。其實伊布在那時仍未重拾最佳狀態,經常丟球,也不肯防守(不回防也算了,但稍稍壓迫對手也是應該的吧),令對手有機會打反擊。伊布是靠右的支點中鋒,靠左的則是"可翼可中"的拉菲爾·萊奧或安特·雷比奇擔任第二前鋒。伊布的走動區域較現時比較小,因為當時米蘭還沒有現在的戰術性,都是靠邊鋒和中場的突破能力交球給伊布,再又他決定射門還是和搭檔做撞牆。然而,很多時候負責進球的不是伊布,而是安特·雷比奇後上一腳定江山。
伊布真正發光發熱的時候是斯蒂法諾·皮奧利決定使用4-2-3-1戰術時。哈坎·恰爾汗奧盧回歸10號位,其傳球質量令伊布得到更多射門機會,而伊布也成為了球隊的組織核心之一,他接應隊友長傳後便能快速控好球,"分牌"給隊友,製造反擊機會。他也比以往站得更後(甚至比非洲後腰雙人組更後),更願意防守。伊布細膩的腳下技術使他即使被逼往邊路也能夠脫離對手,製造攻勢。伊布發揮了影子前鋒的功用,其拖後的踼法令中場更有優勢,喜歡上前的拉菲爾·萊奧或安特·雷比奇也能站得更置中,利用速度優勢撕開對手防線。他也成為了米蘭的大佬,憑藉其氣勢和求勝態度不斷激勵隊友進步。
伊布除了防守欠佳,在進攻時也經常越位和犯手球(場均越位2.6次),白白浪費了不少絕佳的反擊機會。他的點球能力讓人看得膽戰心驚(近6個點球,射失4球)。
伊布在19/20賽季的聯賽(18場)攻入了10球,交出了5次助攻;在今季聯賽(7場)暫時攻入了10球,交出1次助攻,效率奇高。
伊布在11月尾受傷,逼使斯蒂法諾·皮奧利選用更接近是個邊鋒的拉菲爾·萊奧或安特·雷比奇甚至洛倫佐·科倫坡打9號位。然而,他們的制空能力和背身都不能與伊布相提並論。於是斯蒂法諾·皮奧利研發出一套注重控球的超高速防守反擊戰術,效果良好。伊布近日回歸球場,顯然拖慢了球隊節奏;而他被換下後,球隊反而創造出更多攻勢。
伊布已經39歲了,雖然仍展現出一流水平,但似乎和現在講究高速進攻的米蘭風格有異。米蘭不可以永遠指望一個老將,必須在9號位的人選上有明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