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中,一些稅費的徵收,與房子時間息息相關。例如滿五唯一可以免徵個稅。那麼房產證日期以什麼為準?房子的時間看房產證還是合同?房產證怎麼看滿5年呢?
房子時間是看房產證還是合同?
房子的時間可以指房屋的使用時間、購房時間等等,不同的時間,其依據的文件是不同的。
1、房屋的使用時間
房屋產權由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兩部分組成,房屋所有權的期限為永久,而土地使用權根據有關法規為40、50年或70年不等房屋的使用時間是從開發商取得土地使用證之日算起。
購房者在買商品房時,房價中包含了土地出讓金的部分,在取得產權的同時也取得了土地使用權。也就是說,如果開發商在3年前就取得了土地證,那麼這套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時間就是從3年前開始算的。
2、購房時間
一般情況下,購房時間是要看選取房屋產權證或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當房屋產權證和契稅完稅證明且二者所註明的時間不一致的,那麼哪個註明的時間早,就選擇哪一個作為購房時間。
房產證怎麼看滿5年?
根據相關規定,滿5年並且是家庭唯一自住房,再次出售的時候是可以免徵個人所得稅的。那麼房產證怎麼看滿5年呢?
1、一般滿5年免徵個稅,是以交契稅時間或房產證登記時間為準的,一般是哪個在先按哪個算。
2、通常情況下,契證的發證日期會比房產證的發證日期更早,所以「滿五年」,可以先看契證上的日期。根據國稅發〔2005〕89號中第三條第四款:個人購買住房以取得的房屋產權證或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作為其購買房屋的時間。
3、大多數地區,對滿五年以上,且是家庭唯一自住房的,免徵個人所得稅。而如果是五年以內的話,則需要按照出售價扣除原價和合理費用後的20%繳個人所得稅。所以如果房子滿五年的話,再交易的話,是可以省下很多稅費的。
房產證日期以什麼為準?
房子產權以產權證上的日期為準,產權證日期就是房地產管理部門受理了產權登記申請,並回核准予以登答記的核准日期。
1、根據《物權法》中的相關規定:產權的取得日期是房產證上記載的登記日期,而不是購房合同日期或者申請辦理產證當日的日期。
2、根據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建設部《關於加強房地產稅收管理的通知》國稅發[2005]89號第三條第(四)款規定,「個人購買住房以取得的房屋產權證或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作為其購買房屋的時間」。
3、「契稅完稅證明中註明的時間」是指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填發日期。
納稅人申報時,同時出具房屋產權證和契稅完稅證明且二者所註明的時間不一致的,按照「孰先」的原則確定購買房屋的時間。即房屋產權證上註明的時間早於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的,以房屋產權證明的時間為購買房屋的時間;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早於房屋產權證上註明的時間的,以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為購買房屋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