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打算回家過年嗎?

2021-01-13 中國青年報

大概20多天前,母親視頻問我,今年回家過年吧?

用「吧」不用「嗎」,區別就是,我回家過年,基本已被母親提前理解為既定事實了。畢竟工作地上海和老家安徽,疫情防控都算穩定,回家過年應該是安全的。

去年過年,我們一家人分隔三地,只有妹妹和父母團聚。每天的視頻衝淡了孤獨感,減輕了心理壓力,但對彼此的惦念,和不能團聚的遺憾,還是讓本該喜慶的年,過得讓人心情複雜。這大概也是去年過年很多家庭共同的經歷。

所以,父母把今年過年看得格外隆重,拿出了「過新年,補舊年」的勁頭。他們早早張羅起醃腊味,搞衛生,鋪床換枕,添置年貨,並用語音告訴我進行到了哪一步。工作後,我每年對「年味」的最早感知,就是父母的這種忙碌。

但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一些地方還有反覆。上周日,我在視頻裡遲疑地說,今年可能又回不去了。父母一如既往地開明:「不能回來就別回來吧,安全第一,你們呆在工作的地方,我們也放心。」

說是這麼說,很多人心裡顯然還是存了份期待的:離過年還有段時間,說不定形勢很快轉好,能團聚、安全兩不誤呢。

某媒體做了「你過年要回家嗎?」的調查,1.1萬名參與者中,有3833人選了「還沒定,看疫情防控情況」,佔比近35%。這每一名觀望者,都懷著兼顧家庭團圓和不給防疫大局添亂的美好願望;選擇社會責任優先,願意讓渡一時的個人利益。這種普通人的自覺和善意,曾經幫助我們在疫情防控最艱苦時絕地反擊,如今同樣難得。

有4852人選了「定了,一定要回去」。作出決定的原因很多,少數是回家不需要出城、出省這種先天優勢,多數是主客觀因素的限制,比如有人已經請了假、買了機票,更改的成本太高;有人是去年過年沒回家,今年想回。這些難處是如此真實可感,訴求是如此人之常情,我們必須報以理解的態度。

不管怎麼說,還是有很多人會踏上回家過年的路,這對全國的疫情防控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尤其是對人員輸入地。

一周前,我老家的縣級疫情防控部門向外省務工返鄉人員致信,內容是返鄉前或到家後要主動核酸檢測、加強旅途防護,在家注重日常防護和保持良好心態,以引導和服務為主。

大家應該都注意到,最近北京、上海、河南、山東等多地發出的倡議裡,提出「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節,在務工地過節」。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結合各地疫情防控的實際,仔細評估、掂量過年要不要回,這是為「小家」,也是為「大家」。

我們已經與疫情戰鬥了一整年,「回家過年」的渴望是那麼強烈,但為了最後的勝利,可能還需要我們再等一等。當然,無論我們留在工作地點還是回老家過年,都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

其實,在與疫情的戰鬥中,我們早已學會了保持心態平和,更明白了個體配合之於抗疫大局的重要。所以,無論在哪裡過年,重要的是,都要過個「平安年」。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今年過年你回家嗎?
    今年因為疫情,我可能又沒法回家了,家人都很體諒我。」臨近年關,在內蒙古生活工作的臺胞林雨傑想到數千公裡之外的家人有些感慨。「我懷念小時候家鄉跨年時的煙火。如今我希望生活能早日恢復正常。」
  • 今年過年,你回家嗎?
    【2021就地過年,國家衛健委倡導在工作地過年 】1月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介紹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 為此,國家提出倡導,能不回家過年就不回家過年,這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人流量,降低疫情傳播的可能性,理論上說這當然是個好辦法,可是面對過年,人們真的捨得不回去嗎?
  • 聽聽丨今年,你會回家過年嗎?
    今晚我們來聊聊:今年,你會回家過年嗎?最新消息:國鐵集團消息,為配合各地政府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避免重複購票退票給旅客帶來不便,自發售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車票起,鐵路車票預售期調整為15天,即1月29日起售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車票。
  • 關於春節回家,多地明確了!今年過年,你打算怎麼安排呢?
    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8例 本土病例85例 (石家莊77例、邢臺5例、 遼寧2例、北京1例) 臨近春節 國內疫情出現多點散發現象 能否「回家過年
  • 今年在武漢過年,你準備好了嗎?
    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武漢人已經陸續進入了「無心上班,只想回家」的狀態,每個人都早早的定好了回家的車票,但誰知「回家過年」也許正在離我們越來越遠。最近國內多地出現本土病例,河北的疫情更是讓人擔心不已,各地已經開始倡導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要出境,今年在武漢過年,你準備好了嗎?
  • 新聞周刊丨今年,您回家過年嗎?
    1月16日,離今年的春節只有20多天的時間了。就在本周,鐵路部門公布今年預售火車票比去年同期下降近六成,也調低了春運的預期人次。  以往中國人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在疫情的背景下,回家過年成了必須要認真考慮的一件事情,回還是不回?怎麼回?回,路上如何保障自己的健康安全?不回,所在地和企業又會給與怎樣的紅包或者紅利?  疫情下的寒假  學生能回家嗎?
  • 2020年即將過去,今年大家有錢回家過年嗎?
    那麼重點來了,在家家戶戶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習俗裡,大家今年能撐起腰板回家過年嗎?今天看到一片熱議文章,一個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兄弟,在一個麵館,只點了一份面和一瓶二鍋頭,接到家裡打的電話,讓打點錢回去置辦年貨。他哽咽了,說一會打幾百塊回家,然後春節的時候就不回去了,留守工地還能掙點錢。人生實苦,唯有前行。
  • 2021年春節,你會回家過年嗎?
    揮汗如雨的建築工人想要快一點架完最後一條鋼筋辛勤備考的學子渴盼快一點交上最後一份試卷奔波一線的記者希望快一點敲完最後一個標點分隔兩地的夫妻期待快一點打包完最後一件行李寂寥一年的父母也想要在市場快一點辦完最後一樣年貨……快一點,「年」就到了我們,就該回家了
  • 多地提倡,就地過年,今年春節還會封村嗎?
    每一年都是這樣,春節回家對許多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很早就期待著與家人團聚的情景。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又把春運提到了日程。但新年一過,就爆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逆轉,讓許多農民心神不定,這下還能回家過年嗎?如今河北多地已相繼出現無症狀病例,形勢不容樂觀啊,而且還有不少人提倡「就地過年」。在新的一年裡,最嚴重的問題不再是大城市,許多專家已經開始證實這次疫情正在向農村蔓延。
  • 新冠疫情特殊時期,多地倡導就地過年,今年你還會回家過年嗎?
    目前全國多地陸續發通知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提倡就地過年,大家怎麼看?其實對於在外上學或者工作的人,可能每年回家的機會就是過年時間,所以也能體會到期盼回家的心。我也一樣,雖然在外已經定居多年,但是每年回家過年,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看望父母親,見見朋友,還是那麼的迫切,好像不回家過年就感覺不到過年一樣。去年的時候大家都在家裡蹲了很久,根本沒怎麼感受過年味,希望今年能過好。
  • 又到一年「返鄉潮」,今年可以回家過年嗎?答案來了
    在春季時,已經有專家推算在今年的冬季會再一次迎來"黑天鵝"事件的新浪潮。確實如此,因為境外的人員輸入,國內疫情也開始出現小區域爆發。又快到了春節,現在很多背井離鄉進城務工的打工人,最關注的問題無疑就是這次爆發會不會影響到春節回家過年?春節這期間,會不會和去年一樣,城區和農村的道路再次全面封閉?畢竟去年受此次事件的影響,我國採取了封城封村的策略,不可否認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 農民工注意:想回家過年,手持這個東西,回家不難!你有嗎?
    俗話說「一入臘月就是年」,進入臘月起,無數離家在外的人們,腦子裡不自覺地就會想起回家過年。事實上,由於春運火車票提前售票,現在已經可以買臘月二十九之前任意一天的火車票了,甚至不少人已經買過了春節返鄉的車票。在往年,只要車票一買到手,心裡就踏實了,意味著回家過年肯定沒問題了,只要按時坐火車就行。但是,今年的情況有些不同,很多人即使早早地訂了春節前回老家的火車票,但心裡依然沒底。
  • 留深過年嗎?今年深圳人的答案是...
    「對不起爸媽,今年不回家過年了 」  |我去年就沒回家過年|  沒回家過年,是什麼感覺? 「一開始覺得有點悽涼。  「心情的轉折是有天媽媽給我打了一個電話,她在電話裡說,兒子你是好樣的,因為有你們,疫情期間大家才能安心用電,今年不回家沒關係,明年我們等你回來。」  看著這座城市的萬家燈火,他忽然覺得很安心。
  • 全國多地提倡「就地過年」,今年春節還會封村、封路、封城嗎?
    春運「返鄉潮」提前來臨,今年會「封村封路」嗎?90後:提前回家!面對如此寒冷的天氣,面對疫情的複雜情況,今年的春節還會封村、封路、封城嗎?你會選擇「就地過年」還是「返鄉過年」呢?今天我去了深圳的火車站,一路上很多年輕人提著大包小箱,提前返鄉了,面對複雜的疫情防控,90後年輕人的想法:提前回家,避免春運高峰期,錯峰返鄉。
  • 俗語:「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要回家」,今年過年你幾號回家?
    導語:俗語:「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要回家」,今年過年你幾號回家?二五八要回家「二五八要回家」說的就是農曆的每個月的二、五、八的日子是適合回家的時間。這種說法源於老黃曆有關,從家裡老黃曆上隨便翻一翻,就會發現下面有專門的兩欄是「宜」和「忌」的內容,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繫,比如出行、嫁娶、搬家、安葬等。
  • 今年的年夜飯 您打算在哪吃?
    由於疫情影響,一邊是過年團聚的喜悅,一邊是減少聚集的疫情防控要求,今年過年,市民們選擇在家還是在餐館吃年夜飯?飯店年夜飯訂餐量明顯下降 因疫情原因不能就餐退還押金記者走訪部分飯店發現,受疫情影響,很多飯店年夜飯訂餐量較以往明顯下降,有的不足往年五分之一。
  • 「今年過年可以回娘家過嗎?」「你回去我就讓兒子和你離婚」
    很多女人遠嫁後,都會面臨「回家過年」這個問題。一個善解人意的男人,不會不讓遠嫁的妻子回家過年,反而會主動安排行程,去理解妻子想念父母的一顆心。女人能夠嫁給一個懂自己的男人,是一種幸福。曹莉沒想到,真正阻礙自己回娘家的人,不是丈夫,而是婆婆,她忍無可忍。
  • 冒昧問下:沒錢咋回家過年?
    然而……當你打開手機銀行用6位密碼保護的3位數餘額時濃濃的憂傷襲來……因為過年回家還有各種必須出的「春節禮錢」鬥膽問你一句:目前你還剩多少錢回家過年?年終獎有多少?今年工資漲了嗎?明年能升職加薪了嗎?花唄還了嗎?
  • 「今年不回去過年了」:並不是所有的家,都叫家
    ——FOREWORD今年,你回家過年了嗎?還記得去年春運時,吳京因為回家上了一次熱搜。由於沒有買到火車座位票,只能搬張小板凳坐在過道裡。他在微博裡寫道,只要能回家,坐哪都成。如此接地氣的行為引發了網友們的共鳴,紛紛po出或自己,或他人為了回家過年,都採用過什麼姿勢。
  • 今年過年到底還能不能回家?會不會又被封村?相關專家是這樣講的
    第一個問題,今年過年可以回家嗎?當然是可以回家的啊!因為並沒有規定說不可以回家的。但是我們需要分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比如說:現在的疫情,中高風險的地區人員是不提倡過年回家的,如果真的必須要回家的,那麼就一定要有核酸證明,(7天內)才可以回家。而且根據目前的形勢來看,你可能已經不可以回家了。因為不是由於封村,而是家鄉說,請不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