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科院新增64名院士 平均年齡55.7歲

2021-01-12 央視網新聞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精神和要求,中國科學院專門制定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特別推薦評審暫行辦法》,對從事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工作的涉密候選人進行特別推薦和評審,並增加了5個特別名額予以支持,今年共有5位候選人通過特別推薦機制當選。同時,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繼續加強對新興和交叉學科的支持,今年又有多名與新興和交叉學科研究相關的候選人當選,其中有4名候選人通過新興和交叉學科推薦評審機制當選。

經過全體院士投票選舉,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名。新當選外籍院士共來自12個國家,其中美國8人,法國2人,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基斯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荷蘭、加拿大、瑞典、義大利、英國各1人;哈薩克斯坦、義大利2國首次有科學家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在20名中科院外籍院士中,有5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候選人當選。

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進完善院士制度。2014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進行了章程修訂內容最多、調整力度最大的一次院士制度改革,將原來的100多個推薦渠道收緊,僅保留了由「院士和有關學術團體」兩個渠道推薦,並通過評選機制、退出機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定位。

截至目前,中國科學院共有院士 833人,外籍院士108人。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公布2019年新當選院士名單 平均年齡55.7歲
    光明網11月22日訊(記者 戰釗)今天,中國科學院網站發布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的公告,公布新當選的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曹曉風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宣布了最新當選的120名院士及26名外籍院士名單,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深耕取得的傑出成就。
  • 華人女科學家李愛珍,4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成為美國院士
    不是那麼幸運的李愛珍成就這麼一個強大的中科院,最關鍵的就是無數中科院院士,很多科學家也已加入到中國科學院為榮,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參與到那些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當中,從而推動祖國的加速發展。可是這位幫助我國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華人女科學家李愛珍,一生申請了4次中科院院士,一生也被拒絕了5次,到了下一次的時候已經成為美國的外籍院士,國民一時間只能感慨:國不留人,奈何人一心許之。
  • 新聞背景:院士制度源於歐洲 1948年產生首批院士
    1928年國民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1946年決定建立院士制度,1948年第一批院士產生,共81人。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科學院醞釀建立學部制。1954年,中國科學院開始籌備建立物理學數學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和哲學社會科學部,其中自然科學方面共推選出172名科學家為學部委員。1955年6月,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在京召開,正式宣布成立學部。
  • 房價新格局下,中國購房者平均年齡逐年遞增,釋放了什麼信號?
    據統計,2019年末住房貸款餘額29.8萬億元,佔全部居民債務總額比例高達53.9%。 從2013到2018年,多套房負債的比例也在逐年的遞增,住房貸款佔住戶部門債務比重高達55.58%。
  • 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學天文學有前途—新聞—科學網
    探討宇宙的命運 就是研究人類的命運
  • 2019年節假日的安排定下來了 春節從2月4日放到2月10日
    經國務院批准,2019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如下: 元旦: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1月1日放假調休,共3天。2018年12月29日(星期六)上班。 春節:2月4日至10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 清明節:4月5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 2017年至2020年上海累計新增普惠性託育點154個
    上海市婦聯主席徐楓研討會上透露,2017年至2020年,上海累計新增普惠性託育點154個,託額4722個。第二屆中國家庭發展研討會今天上午召開(央廣網發 上海市婦聯提供)徐楓還表示,2019年上海市戶籍人口女性平均初婚年齡29.09歲,平均初育年齡30.29歲。上海90%以上家長期望孩子受教育水平達到大學本科及以上。
  • 2020年國內70人破220,平均年齡24歲!
    (圖片來源▲世界田徑官網)2020年跑進2小時20分的70位馬拉松運動員絕非中國馬拉松的全部,這些平均年齡24歲的年輕一代,代表著中國馬拉松的希望。(圖片來源▲廈門環東半程馬拉松)國內跑進2小時20分的人數,2017年是7人,在這之前5年,基本上是這種低迷的狀態。最近三年來,從17人,到34人,再到今年的70人,幾乎是翻番增長,絕對實力水平的大幅提升令人欣喜。
  • 解放軍新十大上將學歷高 平均年齡61.7歲
    而且我注意到,這次授的上將當中好像年紀最輕的是59歲。  徐平:對。  張羽:我們對這個授銜有沒有一個年齡上的限制呢?  徐平:軍銜條例裡對軍銜沒有年齡限制,但是在軍官服役條例裡有這個年齡限制,好比說大軍區正職最高服役年限是65歲,要是超過65歲了,肯定授不了上將,如果說是大軍區司令,好比說是軍區司令,這次好像最高的是64歲,平均年齡是61.7歲。
  • 平均年齡47歲七成是產業工人 98名2020年「上海工匠」受表彰
    平均年齡47歲七成是產業工人 98名2020年「上海工匠」受表彰 2021-01-06 21:07: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延靜
  • 中科院院士揭秘海南衛星星座:將實現24小時監控網
    中科院院士揭秘海南衛星星座——  如何打造獨一無二的觀測能力  海南衛星星座有什麼特別之處,它獨一無二的觀測能力將如何體現?在「海南一號」發射項目的啟動儀式上,原科學技術部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遙感應用學專家徐冠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遙感專家郭華東等相關遙感領域的專家都非常認同海南衛星的建設,並和我們一起探索海南衛星星座的設計秘密。
  • 8旬院士申請退休被校方婉拒:你是學校的旗幟
    12月19日,2013年兩院院士增選塵埃落定,104位新院士名單公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現行的院士制度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改革才能讓院士真正回歸榮譽稱號?
  • 臺灣女性初次生育平均年齡逾30歲 呈逐年上升趨勢
    臺灣女性初次生育平均年齡逾30歲 呈逐年上升趨勢 2013年06月08日 14:0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結婚人數「五連降」,初婚平均年齡「五連漲」……嘉興2019年婚姻...
    2.14、5.20、七夕節成為結婚登記「旺季」;平均每天56對新人喜結連理,每天23對夫妻「分道揚鑣」;嘉興男女初婚平均年齡「五連漲」;剛剛過去的2019年,你是「千呼萬喚始脫單」了,還是「孔雀又已兩分飛」重新回歸單身呢
  • 中科院院士閔乃本去世 有小行星以其命名
    9 月16 日下午,著名晶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閔乃本於南京逝世,享年83 歲。目前,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官網已經變成黑白,悼念閔院士。
  • 9名院士雲集「黃馬」,53歲施一公半馬136:放鬆自己,享受跑步
    最終,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實力依然強勁,53歲的他,最後衝線成績為1小時36分48秒左右,目前尚未曝光他的淨成績,不過小編認為很有可能刷新他的半馬PB(1小時35分),厲害了!在終點處,被記者採訪黃埔馬拉松感受時,他說:「廣州是我的福地,一定會經常來廣州的。
  • 2020年杭州市婚姻登記數據出爐:結婚平均年齡提早
    結婚人數增加了結婚平均年齡略有提早2020年結婚登記量與2019年相比略有增加,主要原因是從2020年10月13日起,浙江省實行婚姻登記全省通辦,許多新婚當事人願意選擇在杭州辦理婚姻登記。國內居民結婚登記中,男性平均結婚登記年齡31.4歲,女性29.6歲,與2019年相比,分別提早0.2歲和0.1歲。
  • 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20 女性退休年齡50還是55
    二、女性退休年齡50還是55 1、女性退休年齡50還是55?此前,有說法是,女職工的正常退休年齡因其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不過,不同的地區之間可能也會存在差異,具體以當地政策為準。
  • 南京2019官方「婚姻報表」公布平均初婚...
    作者: 哥們買房本文碼字工:哥們發稿平臺|哥們買房今天,南京市民政局發布2019官方「婚姻報表」,根據南京市婚姻登記大數據發現,南京人的初婚年齡普遍在30歲左右。2019年,南京人的初婚年齡為31.7歲,比2018年下降了0.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