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要和誰睡覺,這對於父母來說是一個難題。因為很多父母工作繁忙,有可能要把孩子交給老人來照顧,但是孩子從小和誰一起睡覺,其實對他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家長要有數,這樣才能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案例:
我的閨蜜因為工作繁忙的關係,經常非常晚到家,而她的丈夫也一樣需要應酬,所以夫妻可以說是十足的夜行動物。然而這樣回家的時間點卻對孩子沒有好處,因為太晚回來的關係,往往會不小心吵醒孩子。
為避免這樣的情況再度發生,閨蜜就想著讓家裡的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畢竟讓孩子隨著老人早點睡覺,既不會打擾到他的睡眠,又能讓他早點入睡。
只不過讓老人帶孩子雖然放心,但是"弊端"卻也非常明顯。因為老人帶孩子根本不懂得拒絕孩子,有時候孩子特別晚睡覺,老人也沒有強硬地拒絕,以至於閨蜜快十二點回來的時候,孩子還在電視機前和老人一起看動畫片。
其實,不僅僅是這樣的情況,孩子跟誰睡覺會直接影響到他以後的性格,有育兒學家也特別強調,孩子睡覺一定要特別關注,否則影響的不只是睡眠。因此,家長可以了解一下為什麼說孩子跟誰睡覺會影響他以後的性格。
孩子擁有特別強的模仿能力,他會把家長的行為模式都看在眼裡,如果說家長一直不睡覺看電視,那麼孩子也會記住這樣熬夜的習慣,對孩子的眼部健康和生物鐘都會有負面影響。
當然,不僅如此,家長可以閱讀下去了解孩子跟不同家人睡覺會有哪些區別,以此綜合考慮自己的孩子要和哪個家人睡覺更好。
孩子跟不同家人睡覺的區別有哪些?
跟老人一起睡就如閨蜜遇到的情況,如果說孩子跟老人一起睡的話,那麼因為老人比較寵溺孩子的關係,孩子有什麼要求老人自然也不會拒絕。
這不僅會造成孩子睡前吃東西的壞習慣,還可能導致孩子不睡覺而老人不忍心勸阻,最終導致老人和孩子一起玩耍或者看電視,然後把生物鐘都給弄亂了。
跟父母一起睡跟父母睡覺對孩子來說比較好,如果說父母不是特別晚到家或者沒時間照顧孩子睡覺,那麼最好是由父母自己帶孩子睡覺。因為孩子會比較有安全感且能更快入睡,睡眠質量也會更好,再加上父母一般不會驕縱孩子晚睡,所以不怕擾亂孩子的生物鐘。
然而父母要知道帶孩子睡覺的時候自己最好不要看電視,否則可能會吵到孩子,導致孩子的生物鐘被破壞。
孩子自己睡孩子自主獨立睡覺自然是好事,然而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最好不要在五歲之前讓孩子自己睡,不然孩子會沒有安全感;但是在五歲之後家長要開始準備分房睡的計劃,否則一直和孩子睡在同個房間,會導致孩子沒有自主獨立的意識。
因此,作為家長該如何安排孩子分房睡呢?家長要牢記這幾點,然後慢慢讓孩子習慣如何一個人獨自睡覺,通過這樣的辦法,孩子不會哭鬧也不會感到害怕。
家長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分房睡覺?
第一步:孩子睡前不要離開
家長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自己不要離開,等到孩子慢慢入睡的時候再慢慢退出房間。這個時候門可以虛掩著不要關實,同時可以放個燈光比較柔和的小夜燈,避免孩子中途起來怕暗。
第二步:給孩子一個小夥伴
家長可以挑選一個毛茸茸且衛生安全的娃娃給孩子當小夥伴,然後讓孩子通過這個娃娃獲得安全感和勇氣。有人取代父母陪伴孩子的話,則可以讓孩子逐漸戰勝黑暗,對孩子沒有那麼害怕和敏感。
第三步:告訴孩子黑暗並不恐怖
對黑暗的恐懼,其實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就有了。因為是烙印在骨子裡的,家長只能通過後天的方式讓孩子知道黑暗並不恐怖,只要我們懷抱勇氣就能戰勝黑暗。
家長還可以一邊給孩子講一些關於勇氣的故事,讓孩子自己一個人睡覺的時候也不會感到害怕。
孩子終歸要分房睡覺,然而這個過程要循序漸進,切莫過於急躁,否則只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或者因為一個人睡害怕而留下陰影。因此,家長可以借鑑上面幾個方式來幫助孩子穩定情緒,同時也能幫助孩子增強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