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17:3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張留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姚穎康 攝
又一份榜單出爐了,這次是全球城市排名。
日前,全球城市指數報告出爐。杭州表現搶眼,位列全球第82位,在全國(除港澳臺地區)僅次於北上廣深。
其實,在這份榜單中,杭州去年才首入百強,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又連「跳」9名。
是什麼讓杭州的全球排位連續跳升?
榜單發布機構科爾尼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專訪時提及,杭州排名上升的因素,涉及商業活動、營商環境、數字治理等等關鍵詞。
似為佐證,就在11月24日,杭州線上行政服務中心正式亮相。或許正是這樣一個個創新之舉,漸漸鑄就了杭州變「快」的密碼。
連續趕超背後有動因
商業創新治理等都是杭州加分項
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是當今最具權威性的三大榜單之一。
這份報告首發於2008年,基於全球200多個城市的公開數據深入分析,旨在對全球各城市的國際競爭力與發展潛力進行系統評估。
雖然該報告已發布12年之久,但杭州在2015年才進入該榜單,排在113位。
此後幾年內,杭州雖然一直在榜單中「露臉」,但排名變化並不大。
2016年、2017年、2018年,杭州的排名分別是115位、116位、117位,武漢、大連、青島、蘇州等城市都排在杭州前面。
直至去年,杭州直接上升26個位次,來到了第91位,首次進入百強,並實現了對上述城市的反超。
今年,杭州再次跳升9位,來到第82位,在全國(除港澳臺地區)僅次於北上廣深。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姚穎康 攝
究竟是哪些指標,支撐杭州快速上升?
全球城市指數報告顯示,有兩項指標為杭州加分不少,其一是商業活動,其二是文化體驗。
科爾尼董事周鵬遠介紹,在「後峰會、前亞運」時代,杭州在國際商業活動、國際人才吸引、宜居城市體驗和政府治理服務方面提升顯著。
尤其是圍繞國際創新創業方面,杭州持續提高自己在全球創新網絡中的重要地位,並在城市各個領域推進數位化建設,因此系統性提高了全球得分。
數字治理是杭州的一張新名片。
今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考察時指出,希望杭州在建設城市大腦方面繼續探索創新,進一步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為全國創造更多可推廣的經驗。
就在11月24日,杭州數字治理再探新路——籌備兩個月之久的「線上行政服務中心」正式亮相。
所謂「線上行政服務中心」,指的是在「親清在線」平臺上線「行政許可」板塊,通過調用城市大腦中樞的數據,讓企業、群眾線上辦結行政許可事項,甚至還可以實現自動秒辦。截至11月16日,已正式上線98個企業高頻事項,29個事項實現系統自動秒辦。
未來,杭州線上行政服務中心的目標,是實現「零紙質」「零人工」「零時限」「零跑次」的無感智慧審批,打造在線政務服務的全國示範標杆。
這無疑又是一個杭州城市爭先進位的加分項。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姚穎康 攝
長三角共有6城上榜
既要「跳」出來更要精細化
全球城市指數報告顯示,過去12年,在151個上榜城市中,中國從7個增加到了27個。
而且,中國城市的平均得分增長速度,是其他部分地區的三倍以上。
長三角地區則更為亮眼。
今年,首次出現上海、南京、杭州、蘇州4個城市均進入排名前100位。
如果再加上同樣入榜的無錫和寧波,那麼長三角有6個城市都在榜單裡。
這使得長三角城市群成為全球入圍數量最多的城市群,充分反映了長三角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優勢。
長三角為什麼能夠「跳」出來?
這就不得不提到全球城市指數報告的指標取向。
記者了解到,該報告基於商業活動、人力資本、信息交流、文化體驗、政治事務五個領域,共涉及27個指標,為多個不同城市之間的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優勢提供比較。
該報告的多位作者認為,新一代的全球樞紐已經開始了人才、創新和直接投資的角逐。如果領先城市失去開放交流的意願,那麼上述指標很有可能會快速下降。
即使在疫情衝擊和逆全球化的複雜局勢之下,中國城市尤其是長三角,依然沒有失去開放的意願,而且通過加速內部一體化,增強對外開放的能力。
目前,中國城市順應高質量發展要求,開始轉向追求質量和效益的精細化發展,由此進入了中國城市發展的2.0階段,這是中國城市在全球城市綜合榜排名快速上升的主要推動力。
不過,在以城市群為特徵的中國城市發展新階段,同一城市群內的各個城市之間,也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全球層面實現內部協同,贏得外部競爭,而非將視野局限於位次和得分上,贏過相鄰城市。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姚穎康 攝
可以更注重創意城市打造
吸引新一代工作者要靠幸福感
隨著00後逐步進入就業市場,新一代的工作者在選擇城市時,擁有更多元的視角。
在歐洲的前10大城市中,20-30歲的就業者,平均一年不到就會更換工作,甚至一半以上的人每年都會更換居住與工作的城市。
未來,中國城市致勝的關鍵,不僅僅是人才吸引,更是人才的挽留與發展。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步見頂和城市間「搶人大戰」的日益激烈,能否長期持續的提供人力資本有效供給,愈加成為各個城市面臨的一個關鍵挑戰。「中國城市要想建立持續的競爭力,揭開崛起新篇章,應『以市民為中心』,重點推動人口結構健康發展和市民個人幸福感提升,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資。」周鵬遠說。
雖然我國城市在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進步明顯,但今年排名前四位的城市沒有變化,仍然由紐約、倫敦、巴黎和東京領銜。
這些城市長期優異的表現,說明它們在人力資本、商業活動、信息交流等方面具備大量優勢,同時具備全球城市地位的自我提升能力。
一座城市的自我提升,未來將成為城市爭先進位的關鍵。
全球城市指數報告在調研階段,曾對數百名全球500強企業的高管進行訪問。
結果顯示,以往,世界500強選擇投資地時,首先會先選擇在哪個洲,然後再挑國家和城市,但現在,這些企業有超過兩成會先選城市,還有接近兩成的企業,會直接飛赴備選城市進行考察。
因此,在全球經濟貿易合作開展的過程中,大型跨國企業或貿易集團對於區域性中心的設置越來越多地考慮城市個體的有利因素,城市的營商環境、發展政策等甚至可能跳過區域和國家的有關條件,成為決策者最先考慮的方面。
對接國際合作,杭州未來還有一條很長的競爭力躍升之路。
周鵬遠建議,杭州應當增強全球信息中樞的功能,同時更注重創意城市的打造。「杭州本身就是創新創業城市,也具有相當不錯的文化優勢。我認為,創新和創意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國際上,創新強的城市一定也在時尚、傳媒等方面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杭州可以繼續在這方面下功夫,吸引更多年輕人,成為世界一流的城市。」
16062106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