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名危重患者被緊急轉運杭州,請為他們讓出生命通道

2021-01-11 環球網

本文轉自【台州晚報】;

6月13日,G15瀋海高速溫嶺大溪段發生槽罐車爆炸事故,導致人員傷亡。據了解,有8名患者轉運到杭州治療,其中直升機轉運2人,救護車轉運6人。

6月14日中午12點30分左右起,患者被陸續送上急救車。1點10分左右,7輛120急救車在警車開道下,從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駛出,開往杭州的浙大二院。其中6輛車轉運6位危重症燒傷和多發傷患者。該院麻醉科主任、醫務科主任等醫療保障團隊坐在最後一輛(第七輛)急救車,保障路途安全。此外,轉運患者的急救車上均配了三名醫護人員。

目前溫嶺交警正在為救護車全程開道護送,開道警車為0850號。浙江高速交警、杭州地方交警都竭力護航保暢通,確保傷者快速轉運到杭州。如果您看到警J0850號警車和救護車,請提前讓出生命通道!

患者的救援直升機12點35分從寧波北侖起飛,13點43分落地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

今天上午,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蔡海軍就昨天事故中的傷員救治情況做了介紹:

昨天下午4點40分左右,醫院接到報警之後,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的一次響應事件。

醫院組織250多名醫務人員進行搶救,截至今天早上7點半,一共收治79個,其中17個是危重症病人。

醫院成立領導小組,包括醫療救治組、信息統計組、綜合保障組、宣傳組等5個小組。

另外,在上級部門的協調下,包括省級專家、溫州專家、台州專家,還有本院專家共60多名參與一起搶救。

醫院對危重症病人,是一對一治療組,一套治療方案。

目前來講,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危重病人中有3人危險性相當高,其他病人目前生命體徵平穩,主要是爆炸傷,多發傷,腦外傷。醫生們正盡最大的努力去搶救病人。

17名危重症病人以爆炸傷為主,其中有超過90%燒傷的病人有7個病人,主要是爆炸傷,造成大面積燒傷,另外還有頭顱外傷、骨折、皮膚挫裂傷等。燒傷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瘡面修復期和感染期同時並存,不能說過了危險期。

病人中,最大年齡94歲,男性,40%燒傷;另外還有5個病人是小孩,主要是燒傷,病情都穩定。

另外,病人中有一個是事故車後方的一輛車上人員,事發後,他從車裡跑出來扒在地上,還是被氣浪燒傷。

據了解,目前該院燒傷的病人,對於血液的需求量會比較大,好在暫時血量供應正常。另外,醫院藥品,器械準備充分,盡最大的力量救治。

台州晚報新媒體

來源:台州新聞客戶端、浙江之聲、浙樣紅TV

相關焦點

  • 請為瓊A88132讓出生命通道是什麼意思?為瑄瑄讓出生命通道的原因
    請為瓊A88132讓出生命通道是什麼意思?4月14日下午2時19分,一輛車牌為「瓊A88132」的救護車緊急從北京出發,趕往1200多公裡外的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隨車的有兩名司機和兩名醫護人員,他們此行擔負著一個重要的任務:將一名只有3個月大的重度BPD早產兒瑄瑄,轉運至北京兒童醫院進行救治,這是一場時間與生命的較量。
  • 他們讓出一條生命通道!
    來源:【新聞夜航】5月1日 浙江台州的高速路上 出現了暖心一幕: 長達18公裡的路段中 司機紛紛自覺讓行 為一位受傷孕婦 讓出了「生命通道」 孕婦遭遇車禍警車變「救護車因事故擁堵的貓狸嶺隧道為孕婦讓出了一條生命通道。1.5公裡的長度,滾滾的車流中,警車只用了3分鐘就順利通過。司機讓出18公裡的「生命通道」孕婦順利送醫接下來的一幕更讓龐警官感動。 從事故發生地到下高速,共將近18公裡路,都是大流量緩行路段。
  • 洛陽市中心血站:為危重疑難患者臨床用血安全提供保障
    血液安全無小事,患者生命大於天。剛剛過去的2020年,洛陽市中心血站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累計為36家醫療機構進行了53例疑難輸血技術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指導,協助醫療機構解決技術難題,解決患者用血煩惱,挽救患者的生命,得到了醫療機構及患者家屬的高度稱讚。
  • 兩地專家合力實施ECMO手術,孝感一危重患者重燃生的希望
    楚天都市報2月18日訊(記者陳詠 通訊員肖曉玲 郭剛 孫曉偉)日前,記者從孝感市中心醫院危重症隔離病房獲悉,一位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經過醫護人員精心救治,生命重燃新希望,這得益於孝感市中心醫院醫護團隊成功實施的一項被稱之為 「魔肺」的ECMO(體外膜氧肺,俗稱人工心肺)手術。
  • 為百姓架起生命通道
    醫院及時組織40名專家多次會診,於2007年2月8日成功實施分離手術,且免去所需費用20餘萬元。陳思利夫婦為感謝「新橋」,將孩子取名為「陳新」、「陳橋」。貴州省痙攣型腦癱兒童周鑫,因貧困得不到救治,新橋醫院聞訊將其接來精心救治,使其能下地走路。負責救治周鑫的教授趙聰敏,被評為「全國扶殘助殘先進個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 上海全城急尋「熊貓血」的女患者仍在搶救
    一名上海女子車禍受傷被送入長海醫院救治,因其血型為O型RH陰性,俗稱「熊貓血」,非常稀有,給搶救帶來極大障礙。患者丈夫仲先生在網上發布求助信息後,引起關注。11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長海醫院獲悉,目前已有50多名志願者趕來獻血,有的甚至從外省市趕來。不過,目前受傷女患者仍未脫離生命危險,正在接受系統性治療。
  • 經歷69天、2次搶救 三亞中心醫院多學科聯合救治「搶」回一條生命
    這是8月18日發生在三亞中心醫院介入科手術室裡的一幕,這名被搶救的患者正在進行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患有肺結核病史,咯血過多入院,三亞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立即啟動MDT(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與介入科共同搶救該名患者。經歷了69天的入院治療,動脈栓塞手術和2次氣管插管的搶救,患者最終轉危為安。
  • 和時間拼速度 與死神搶生命——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裡的「生死...
    最新數據顯示,武漢市累計確診病例50005例,佔全國確診病例數的六成左右。面對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來自全國的4萬多名醫護力量馳援湖北,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是他們面前最艱巨的任務。經過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截至3月23日,湖北重症、危重症患者已經從最高峰的突破萬例,下降到現在的1714例。
  • ...有他們在!臨報融媒記者探訪跨年夜的臨沂市人民醫院院前急救中心
    記者數了一下,總院一共是10人值班,除了醫生之外,還有巴蕾、陳鵬、王新民、夏煥富、張傳偉、姚昊君和馬自強。就是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全年無休,嚴陣以待,風雨無阻,日夜兼程,一年365日,一天24小時,時刻上演現實版「速度與激情」,他們衝鋒在與生命賽跑的道路上,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 烏魯木齊多舉措保障疫情期間不同類型患者就醫需求
    烏魯木齊市衛健委副主任常建梅說,根據國家衛健委關於做好疫情期間醫療服務管理工作的相關通知,烏魯木齊各醫療機構結合疫情發展態勢,在科學防控的基礎上,精細化服務異地患者、本地發熱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治療的重症患者、孕產婦和新生兒等就醫群體,全力保障群眾基本就醫需求。一是積極為異地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 為了一名漁民兄弟的生命
    22時10分,8名守礁官兵和3名醫護人員穿戴全套防護裝具,攜帶B超等醫療設備,乘坐小艇快速前出,對該漁民展開救治。海上伸手不見五指,該海區海流湍急,暗礁險灘多,稍不小心就有觸礁的危險。但為了搶救漁民兄弟的生命,官兵一邊謹慎地選擇路線,一邊加大馬力破浪前進。經過30分鐘航行,小艇與漁船匯合,3名醫護人員迅速展開診治,發現該漁民血壓偏低,幾近休克。
  • 為百姓架起生命通道-光明日報-光明網
    醫院及時組織40名專家多次會診,於2007年2月8日成功實施分離手術,且免去所需費用20餘萬元。陳思利夫婦為感謝「新橋」,將孩子取名為「陳新」、「陳橋」。    貴州省痙攣型腦癱兒童周鑫,因貧困得不到救治,新橋醫院聞訊將其接來精心救治,使其能下地走路。負責救治周鑫的教授趙聰敏,被評為「全國扶殘助殘先進個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 生命重於規則,為生命讓行
    一輛120急救車被前方等紅燈的私家車擋住,司機見狀果斷闖紅燈,為急救車讓出了道路的私家車主,也收到了交規的處罰,在網友的呼籲下,交警通過回看錄像,取消了對車主的處罰。在生命面前,我們應該去讚揚下寶來私家車主這樣的人的行為,他對生命的尊重值得受到人們的讚揚,因為生命重於規則。「紅燈亮起寶來,因為後方的120的不斷鳴笛,果斷闖紅燈,為急救車讓出一條通道,為病人爭取時間,他依照交規,接受處罰。」在其中,寶來司機是讓人敬仰的,因為他面對生命,做出了敬畏生命的選擇。
  • 生命,是「守」出來的
    3月10日,完成了ECMO治療的患者院內轉運進行CT檢查。(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供圖)  新華社武漢4月15日電(記者王作葵、樂文婉、喻珮)「真心為27床感到高興!」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尹永傑終於等來了期待已久的好消息。4月12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順利為70歲的27床患者撤離了ECMO設備。
  • 烏魯木齊回應「異地患者如何來烏就醫、孩子如何接種疫苗」等問題
    烏魯木齊市衛健委副主任常建梅稱,烏魯木齊各醫療機構結合疫情發展態勢,在科學防控的基礎上,精細化服務異地患者、本地發熱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治療的重症患者、孕產婦和新生兒等就醫群體,全力保障群眾基本就醫需求。新疆20日召開疫情防控第三十四場新聞發布會。
  • 凌晨1點,他們為僅出生40天的孩子築牢了一堵堅不可摧的生命防護牆
    40天的危重症患兒。患兒在家咳嗽了4天,呼吸困難1個多小時,父母趕緊撥打120緊急入住縣人民醫院兒科。入院時該名患兒已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昏迷、膿毒症休克等症狀,需要緊急搶救,給予呼吸支持、循環支持。
  • 瀋陽本輪疫情患者呈年齡大、基礎疾病多、病情進展快等特點
    60歲以上患者19例,佔比達到50%,患者平均年齡57歲,最大年齡為95歲。  二是基礎疾病多。半數以上的患者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長期臥床、嚴重心功能衰竭,部分患者還伴有再生障礙性貧血、感染性心內膜炎伴金葡球菌血流感染及全身多臟器播散。  三是病情進展快、多數患者肺部影像學表現快速進展、病變範圍廣,發熱持續時間長,氧療需求高。
  • 肺部的小口哨,三次險些奪走他的生命!
    短短30分鐘內,救治小組就為張銀中建立了ECMO系統;隨後,在ECMO的支持下,待生命體徵相對穩定後張銀中馬上被轉運至東莞市人民醫院。拯救生命的接力,交到了東莞市人民醫院專家團隊。這是張銀中第二次與死神面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