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園林年 | 首屆長江經濟帶景觀與生態國際青年論壇成功召開

2021-01-09 澎湃新聞

2019年12月13日-14日,首屆長江經濟帶景觀與生態國際青年論壇在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成功召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長江流域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成為國家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同時一系列問題也開始凸顯。本次論壇從風景園林學科角度,探討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問題,旨在為長江經濟帶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提供思路,開拓研究路徑,催化設計創新,共同推進長江經濟帶的健康發展。論壇是中國風景園林年重要學術活動之一,得到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的支持。

▲參會嘉賓合影

開幕式

12月14日上午9點,首屆長江經濟帶景觀與生態國際青年論壇於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拉開帷幕。會議開幕式由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風景園林系系主任劉駿副教授主持。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秘書長付彥榮、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院長褚冬竹教授、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院長杜春蘭教授先後致辭。來自國內外10餘所院校及科研的專家學者針對流域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自然資源與景觀遺產、生態智慧與在地實踐三個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風景園林系系主任劉駿副教授主持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付彥榮副秘書長致辭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付彥榮副秘書長對論壇成功召開表示祝賀,強調本次論壇是中國風景園林年系列學術活動之一,論壇主題亦極具時代意義,也體現了青年風景園林科技人員對國家發展重大問題的關注與參與。從學會角度,付彥榮副秘書長就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堅守科學家精神,敢於承接社會對的期待與要求,科學研究與科學傳播並重等。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院長褚冬竹教授致辭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院長褚冬竹教授以「青年」「人與自然」等會議關鍵詞出發,簡要解析了中國的《新青年》、《園冶》以及法國巴黎的《新精神》等著作。他從笛卡爾的科研步驟中提煉出了重視「基礎問題」的科研精神,警示青年科學研究者應在研究中尊重客觀,求真務實。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院長杜春蘭教授致辭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院長杜春蘭教授首先回顧了人類歷史文明發展進程,接著從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河文明切入,分析了長江經濟帶面臨的資源問題與挑戰。她強調,風景園林人應提升使命感,面向山地熱土,始終秉承服務社會的初心。最後,她鼓勵青年科研者作為中堅力量擔起重任,為學科發展及國家的進步做貢獻。

專題一 流域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

開幕式後,首先進行了「流域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專題研討,由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講師羅丹主持。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院長A.Jacob Odgaard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講師韓依紋、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李雲燕、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汪潔瓊、山東建築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外籍教師Yvonne Wang、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趙珂,和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張雲路分別做學術報告。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講師羅丹主持

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院長A.Jacob Odgaard教授發言

A.Jacob Odgaard教授報告題目為「River Meandering and Channel Stability」。報告闡述了河道的規模界定、沉積特徵導致的動態差異、河道典型穩定性問題及穩定技術等方面內容,並以若干治理實例展示了針對不同類型河道問題的應對策略和技術方法。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講師韓依紋發言

韓依紋講師做了題為「當前城市林地景觀格局對歷史殘存林地生境質量的影響研究:以韓國首爾特別市為例(1972-2015)」的報告。報告源引歐洲環境公署關於生物多樣性的預測報告,以韓國首爾為研究對象,對首爾城市化進程中林地景觀格局指數等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進而分析景觀格局指數與歷史殘餘林地生境質量的相關性,指出首爾當前新增的林地景觀斑塊對於歷史殘存林地生境質量可能存在負面影響。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李雲燕發言

李雲燕副教授以「流域人居環境視角下的城市雨洪災害研究思考」為題進行了報告分享。報告提出從流域視角進行雨洪災害防治的觀點,介紹了英國、美國等國外雨洪治理案例與經驗,就西南地區多尺度流域複合嵌套的複雜水文過程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從流域尺度、城鎮尺度以及社區尺度三個維度進行空間規劃的思路,並介紹了相關實踐。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汪潔瓊發言

汪潔瓊副教授以「知否?識否?學科融合的循證設計與水綠耦合生態實踐」為題進行了報告。報告倡導設計應從傳統的、以美學和設計理論方法為核心的經驗設計範式走向設計結合研究的循證設計範式——巴斯德範式,提出了基於生態系統服務效能提升的空間形態優化方式,以及在崑山市重要湖泊水系生態綠地規劃和太倉工業汙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溼地等實踐項目應用。

山東建築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外籍教師Yvonne Wang發言

Yvonne Wang以「Integrated Landscape Design and Planning as a Part of Flood Resilience Strategy——Learning From Selected Projects Along Brisbane River」為題,介紹了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河治理項目中洪水韌性策略下的景觀和規劃設計。布裡斯班主題多樣的濱河公園從活動多樣性、環境生態性、歷史文化性等方面為城市活力帶來了轉機,為沿河區域帶動活力,形成了以河流為主線的高活力文化帶。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趙珂發言

趙珂教授做了題為「都江堰灌區生態智慧與水生態體系規劃」的報告,分析了都江堰灌區歷史上自然水系與人工渠系共存的營建智慧,並在剖析當前新都水系存在的水空間消失、水源單一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因勢導水,蓄水節水,淨水回水,消水補水和借水還水五大規劃策略。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張雲路發言

張雲路副教授報告題目為「韌性的生態與景觀系統構建:黃河流域新鄉段景觀多尺度規劃實踐探索」,報告結合黃河河南新鄉段的研究實踐,從生態空間、生產空間、生活空間、景區空間、文化空間五個方面展開空間規劃,提出了水利提升優化、營造多層次的山水關係、綠地空間營建等措施,並以多學科融合的方式實現河流綜合治理。

報告後,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毛華松教授、弘深青年教師徐琴與報告嘉賓圍繞「流域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議題進行互動交流。現場嘉賓各抒己見,討論熱烈,氣氛活躍。

▲互動交流

專題二 自然資源與景觀遺產

14日下午1:40分,「自然資源與景觀遺產」專題研討正式開始。本場專題研討由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孔明亮主持,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郭巍,蘇州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李暢,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講師彭琳,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副教授王玏,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春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趙智聰分別做了報告。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孔明亮主持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郭巍發言

郭巍教授以「長江中下遊圩田景觀研究:形態、類型和影響」為題進行報告分享,報告基於大量的歷史圖文資料和數據整理,闡明了圩田景觀的歷史沿革,以及圩田景觀的內部系統、水文環境以及人工幹預特徵,自然水環境差異背景下圩田開墾模式的多樣性,以及太湖地區、巢湖地區、洞庭湖地區等區域的圩田分布,並以太湖平原為重點,介紹其發展沿革、理想形制、水利系統、海塘系統等方面內容。報告指出,圩田開墾的邏輯貫穿了長江中下遊水網平原,使得這些地區的農田水利、土地劃分、聚落營建和風景營建高度融合。

蘇州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李暢發言

李暢副教授報告題目為「巴渝沿江場鎮水碼頭研究」,報告從城鎮化和鄉村情緒談起,詳細介紹了鄉民意趣、鄉土譜系、鄉土景觀等概念,並以巴渝沿江場鎮重要組成要素——碼頭為對象,闡述了水碼頭的景觀語法,介紹了灘涂空間、場口等,並分析了水碼頭的景觀語義和精神信仰等特殊因素,指出應在關注過去遺產的同時,考慮這些遺產的可再進化問題。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講師彭琳發言

彭琳講師以「自然資源的文化屬性淺析——以重慶為例」為題進行報告,以2008年被炸毀的長江呼歸石為引,提出在自然資源保護新時代背景下,應重視保護承載了豐厚文化內涵的自然物。報告介紹了國外的天然紀念物、文化景觀及荒野文化等相近概念,並結合國內實際,從精神信仰、地方認知、生產生活、水陸交通、軍事防禦、科技技術六個層面,對重慶自然資源的文化進程、特徵和內涵進行剖析,提出對重慶自然資源文化的保護思考。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副教授王玏發言

王玏副教授以「漢水流域城市歷史景觀層積過程動態演變研究」為題進行分享。報告首先介紹了漢水流域城鎮群的形成與演變,接著以武漢為例重點介紹其歷史景觀的動態演變過程和城鎮的分布變遷,提出武漢漢水流域在四個主要時期的特點:多元混置、雙核並置、三鎮獨建設與融合共治。報告從有形、無形兩個層面詳細梳理了武漢城市歷史景觀構成要素,並對武漢城市歷史景觀的影響力和文化輻射力進行了探討。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張春彥教授發言

張春彥教授以「中西風景文化的出現及觀看之道」為題進行分享。報告首先拋出了風景園林文化遺產應該保護什麼、傳承什麼兩個根源性的問題。隨後,概括了界定風景出現的六個標準:讚美某地之美的文學形式、娛樂性花園、以獲得風景為目的進行規劃的建築、描繪環境的繪畫作品、一個或多個可以表達「風景」之意的詞語、對「風景」的明晰思考。最後,解讀了中國風景觀看之道的三點內涵:審美主體與點固定的仰觀俯察、審美主體視點遊移變化的遠望近察以及強調迴旋性的循環往復式的觀察。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趙智聰發言

趙智聰助理教授做了題為「基於價值保護的國家公園生態體驗規劃探索——以三江源國家公園為例」的演講。報告簡單闡述了我國自然保護地的現狀問題,以及國家公園的體制建設情況,並詳細介紹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體驗規劃內容與技術。基於對三江源國家公園地質地貌、水資源、生態系統等方面價值和載體詳細分析與保護基礎,結合遊客需求,通過對感知度和投入度的分析,規劃三類不同難度的生態體驗路線。

在互動交流環節,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馮棣副教授、肖競副教授與報告嘉賓就「風景園林遺產概念的邊界」「遺產概念的泛化」「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申請文化遺產」等問題分享了各自的看法,引人深思。

▲互動交流

專題三 生態智慧與在地實踐

「生態智慧與在地實踐」專題下午議程的第二部分。由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李波主持,韓國江原研究院研究員鹹光珉,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講師袁嘉,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袁暘洋,青島理工大學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副教授、風景園林學系系主任張安,以及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景觀學系副系主任鄭曉笛分別做了演講。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李波主持

韓國江原研究院研究員鹹光珉發言

鹹光珉研究員報告題目為「The Practice and Tasks of Urban Regeneration in Korea」。報告從韓國城市再生計劃及法律的制定、國家預算的投入、城市再生支援中心的運營三個方面介紹了韓國城市再生的推進方向,並以江原道的兩座城市為例詳細闡述了城市再生事業的推進過程,提出了增加商圈文化活力、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激活地區共同體並吸引更多居民參與的最終目標。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講師袁嘉發言

袁嘉講師圍繞「『草』生命景觀的在地更新——以海綿城市草本群落設計種植為例 」這一主題,袁嘉講師分享了自己的見解,提出生態系統設計、塑造高多樣性的植物群落、模擬自然群落結構、適生植物選擇四個應對策略,並重點介紹了重慶市合川區森楷路市政雨水花園的實踐探索。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袁暘洋發言

袁暘洋副教授圍繞「低影響開發下的山地環境海綿系統研究 ——以南京官窯山李家山公園為例」的主題展開了演講。報告對山地環境水文過程與特點進行詳細地闡述,並以南京市李家山區為例,從海綿系統構建策略、控制目標與設施選用、山地環境海綿系統的設計這三個方面介紹山地海綿系統的構建過程。

青島理工大學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副教授、風景園林學系系主任張安發言

張安副教授做了題為「景觀遺產視角下的漁村可持續發展——以青山漁村為例」的演講。報告通過對國內外漁村研究理論的詳細梳理,闡述景觀遺產視角下漁村研究的創新和價值意義,強調理性演繹和觀察驗證對漁村研究的必要性。報告以嶗山東麓青山漁村為例,分析了格局的動態演變。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景觀學系副系主任鄭曉笛發言

鄭曉笛副教授以「棕地群視角下的資源衰退型城市空間轉型研究——以湖北省黃石市為例」為題進行了報告分享。報告梳理湖北黃石市棕地群的發展脈絡和研究的價值,並以漢冶萍煤鐵廠舊址、大冶鐵礦、東鋼鋼廠等廠礦為例展示了當前黃石市棕地現狀,並結合國外案例和經驗,分析了黃石市棕地群空間轉型的關鍵影響因素。

講座之後,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葉林、講師劉暢與報告嘉賓進行了互動交流。圍繞如何平衡舊與新、人工與自然的關係,以及大尺度的國土空間規劃能不能依靠傳統的生態智慧來解決等問題,與會嘉賓們分享了各自獨到的見解。

▲互動交流

「風景園林新生代」主題交流

此外,在首屆長江經濟帶景觀與生態國際青年論壇正式召開前夜,為了促進各高校教師間的深入交流,「風景園林新生代」主題交流於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3A沙龍空間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蘇州科技大學等的10餘位教師在重慶歌樂山下、嘉陵江畔圍桌夜話,就風景園林學科建設的現狀與未來、青年教師科研工作與成長等話題進行討論,現場交流氣氛輕鬆而熱烈。

▲互動交流

閉幕式

12月14日下午6時,進行了論壇閉幕總結。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院長杜春蘭教授作總結髮言,對出席論壇的專家學者、老師同學們表示了衷心的感謝,並祝願青年工作者在未來的學術研究中取得卓越的成就。首屆長江經濟帶景觀與生態國際青年論壇在現場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

文字:王瑞陽 晁雪純 孟芙曉

攝影:何倩 龐家麗 蘭慧琳

原標題:《風景園林年 | 首屆長江經濟帶景觀與生態國際青年論壇成功召開》

相關焦點

  • 成都市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總工程師:將生態價值考慮進美麗宜居...
    在成都市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高級工程師林農看來,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必須要注重的就是「中優」和「東進」兩大區域的打造。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的林農於1986年成為成都城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的設計師,多年來,他一直工作在成都市風景園林規劃的第一線,此次「建設新天府,貢獻金點子」徵集活動,林農就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 住宅園林景觀設計回歸自然
    2004年7月31日,「科技與創新」北京地產系列論壇的住宅園林景觀設計主題分論壇在保利大廈會議中心舉行。美國EDSA亞洲總裁兼首席設計師陳躍中先生、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俞孔堅教授,以及論壇特別推薦的最佳主題園林項目太陽星城的開發商——北京太陽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志剛和論壇特別推薦的最佳園林設計項目樂府江南的開發商——北京天平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雙喜圍繞住宅的園林景觀設計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
  •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九江:擦亮長江底色,解碼...
    坐落在萬裡長江、千裡京九和百裡鄱陽湖交匯之處的九江市,是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首批創建城市之一。通江達海的九江市獨擁長江江西段152公裡岸線,內踐江西發展戰略,外爭江西發展先機,以綠色發展為核心,闖出了一條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互促共進的新路子,實現了打造最美岸線就是發展黃金水道的生動實踐。九江城西港區貨櫃碼頭。石琪/攝舞活長江經濟帶,交通互聯是前提,開放合作是路徑。
  • 全球2000名風景園林專家匯集蘇州(圖)
    □記者杭興微攝 本報訊(記者 徐蘊海)昨天,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第47屆世界大會在蘇州隆重開幕,這是被譽為「風景園林行業的奧林匹克大會」的會議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辦。從5月28日到30日,來自世界各地的風景園林及相關行業領域的2000餘位代表,將圍繞「和諧共榮——傳統的繼承與可持續發展」主題,就經濟全球化、快速城鎮化背景下,如何傳承發展傳統的風景園林文化藝術,兼顧保護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等展開探討。
  • 黃石首屆國際礦冶文化旅遊節8月20日舉行
    2010-08-11 16:42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黃石首屆國際礦冶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在武漢洪山禮堂召開  中共黃石市委書記、黃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鳴通報「中國 黃石首屆國際礦冶文化旅遊節」有關情況時說,黃石是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素有「青銅古都」、「鋼鐵搖籃」、「水泥故裡」的美譽。
  • 首屆衡陽茶油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以「美食無國界 綠色好食材」為主題的第四屆博鰲國際美食文化論壇暨首屆衡陽茶油博鰲論壇(下稱論壇)26日在海南博鰲開幕 。綠色生態食材食品展、食品食材採購對接會、衡陽茶油「金茶花美食」全國烹飪藝術大賽、衡陽茶油品牌發布會、中華美食文化論壇暨博鰲拜師儀式等活動設計精彩紛呈,在綠色生態食材食品展、專題推介展等展區,集中展示了咖啡茶飲、餐飲設備、烘焙與冰淇淋、酒店用品,以及國際展區、世界美食之都文化展區、衡陽茶油產品展覽區、餐飲設備展區,滿足參展商「一站式採購」的需求。
  • ...2016亞洲佛教青年交流暨第二屆兩岸青年佛教論壇於臺灣隆重開幕
    活動以「菩提行願之旅」為主題包含論壇及參訪兩大主軸,論壇銜接2015年舉辦的「首屆兩岸青年佛教論壇」,提供佛教青年交流平臺,廣續推動兩岸佛教文化的交流。此次論壇內容包含:一、青少年學佛生涯規劃,二、漢傳佛教學佛次第,三、善用當代科技弘傳佛法等三大主題。
  • 長江保護法3月1日起施行 生態優先將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董戰峰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研究員  歷經三次審議,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長江保護法。  作為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水系支流眾多、生態系統獨特,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典型的區域。
  • 迎轉折性變化 看歷史性成就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他全面深刻闡述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提出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由此,推動長江經濟帶可持續發展的大幕正式拉開。手繪/李浩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5年來,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在重慶座談會後,習近平總書記又先後兩次主持召開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路定向、擘畫藍圖。
  • ...長江幹流江西段水質斷面均達Ⅱ類標準 生態環境狀況綜合指數...
    本報訊 (記者鄭榮林 實習生畢婧)記者從1月7日省政府新聞辦、省發改委召開的江西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五年來,我省全面加強長江生態保護與修復,推進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積極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共治理廢棄礦山1.1萬畝、拆除沿江非法碼頭87個、清理小化工企業37家。
  • 景觀設計為生活加冕——首屆「唯景獎」(VLA)火熱來襲!
    景觀設計為生活加冕——首屆「唯景獎」(VLA)火熱來襲!
  • 精彩回顧:首屆中國木門窗企業家峰會暨全屋定製發展論壇
    2016年11月1日,由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主辦,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木門窗專業委員會、北京金隅天壇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闥闥同創工貿有限公司承辦,廣東匯龍塗料有限公司、中山市小欖鎮海詩蔓五金有限公司、頂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橡樹家居、北京偉士佳合展覽策劃有限公司協辦的首屆中國木門窗企業家峰會暨全屋定製發展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
  • 南昌操刀中美國際低碳經濟論壇[圖]
    大連有夏季達沃斯論壇、廣州有「中國第一展」美譽的廣交會、廈門有俗稱「98投洽會」的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當中美國際低碳經濟論壇醞釀落戶南昌的消息從業界小範圍傳出時,就有很多人表示關注,有期盼、有觀望,但更多的似乎是意外和不解。  大多數人看來,在一個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和商務人流的二線城市,要打造一個國際影響力的論壇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 北安河車輛段上蓋將融入西山風景
    原標題:北安河車輛段上蓋將融入西山風景   從地鐵1號線四惠車輛段到8號線平西府車輛段,再到6號線的五路停車場,北京過去近20年一直嘗試在地鐵車輛段上蓋房子,從而節約核心地段的土地資源。
  • 立足浙江跳出浙江 努力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從長三角到長江經濟帶,浙江主動對接、積極融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發揮優勢、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創新發展,努力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起到「畫龍點睛」的戰略支撐作用。    「浙江一直在高質量參與長江經濟帶發展。」
  • 浙江:努力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畫龍點睛」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地處長三角南翼的浙江,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一環。從長三角到長江經濟帶,浙江主動對接、積極融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發揮優勢、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創新發展,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戰略支撐作用。
  • 南寧天藍地綠水清 生態宜居名副其實
    「邕江的水好清,兩岸的風景真迷人。」「南寧的空氣很清新,連呼吸似乎都是甜的。」「生態鄉村寧靜恬適,讓人仿佛置身桃源,生活在這裡真舒服……」12月16日下午,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寧年會組織參會嘉賓到秀美邕江—美麗南方、城市內河水生態修復工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示範項目、廣西生態環境教育基地、南寧市生態環境科普教育實踐基地等進行實地調研。
  •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於2006年4月13日在浙江隆重舉行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2006年4月13日至18日,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由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與中國佛教協會聯合主辦,在中國浙江——杭州•舟山舉辦,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的佛教界、學術界、企業界、
  • Alex大叔榮獲「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稱號
    2018年1月5日,知名佔星師Alex大叔正式成為
  • 裡水濱河景觀帶曝光!漫步河邊,風景獨好!
    裡水濱河景觀帶曝光!漫步河邊,風景獨好!漫步濱水棧道裡水河畔,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旁新聯社區鄉村振興改造主要以濱水景觀帶打造展開打卡點:裏水鎮新聯社區富壽園、裡水中學、情濃橋燈光水秀溫馨提示:濱河木棧道目前仍在維護階段,暫未對外開放往期回顧:村居篇:自帶Tiffany藍的大洲燕子村|芳華再現的赤山古村|又仙又粉的賢僚村 | 清新靜謐的魯崗村| 紅色元素超搶眼的宏崗|農業田園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