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長而言,讓孩子斷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又不能打,又不能講道理,家長只能通過一些輔助手段強行讓孩子斷奶,可有的時候,方法不對反而對孩子有害。
拳拳媽媽就為這個事情頭疼,她的兒子從小奶癮就非常大,輔食階段,按理來說食物來源增加,孩子的喝奶量應該會減少,可這個小傢伙不一樣,輔食吃完還要喝奶,數目不變,也就是說,他的胃口在短時間內平白漲了很多。
別人家的孩子在1歲左右就差不多斷奶了,遲一些的也不到兩歲,可拳拳就是不肯斷,其它食物他倒也吃,就是母乳少不了,甚至出現不喝奶就不吃飯的情況,被逼無奈,媽媽只能買奶嘴安撫他,效果顯著。
等孩子兩歲半的時候,媽媽發現孩子在睡夢中還經常嘟嘟嘴,很可愛,專門拍照片發到朋友圈裡去炫耀,然而一個醫生朋友卻勸她:趕緊去醫院做檢查,很有可能是牙床出現了問題!
將信將疑,拳拳媽媽借著自己體檢的機會,將孩子帶去看兒科醫生,體檢結果跟朋友警示的一樣,孩子的牙齒有影響歪斜。
其實這就是「安撫奶嘴」在作怪。
「安撫奶嘴」危害多,希望各位家長能警惕起來
餵奶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這是公認的辦法,但是在很多場合,媽媽不可能隨時隨地都能餵奶,於是「安撫奶嘴」應運而生,通過模仿女性乳頭的形狀,讓孩子隨時隨地都能保持「喝奶狀態」。
從出發點而言,安撫奶嘴其實是一件好東西,然而不管什麼東西都不能過度,就好比喝水,不喝水會死,它是人體的必需品,可要是水喝多了,一樣會出現水中毒現象,同樣可以致命。在醫學上,若「只定性,不定量」,簡直是拿人命開玩笑。
如果孩子長時間使用安撫奶嘴,沒有忌諱監管的話,就會帶來很多問題。
1、分不清奶嘴與乳頭差異,開始厭惡母乳
關於這一點,已經得到了美國兒科學會的認可,它多發生在2個月以下的孩子身上,年齡越小,發生的概率越大。孩子在學習如何吮吸母乳階段,就開始接觸安撫奶嘴,會給他們很大的困擾,新生兒無法識別哪一種對自己有利,不過他們能很快發現,吮吸奶嘴要比吮吸乳頭省力,於是開始牴觸喝母乳(也有人指出,孩子習慣吮吸奶嘴之後,將很難學會自主喝奶,而吸不到奶他們自然不會再去做費勁的事情)。
專家建議,如果家長想要給孩子使用安撫奶嘴,最好拖到3個月之後,先讓寶寶養成喝母乳的好習慣,避免因小失大,孩子哭鬧好解決,不喝奶還真沒辦法。
2、長期使用奶嘴,導致孩子牙床變形
這一點是人們詬病最多的,一些孩子在長期、頻繁使用奶嘴之後,由於上下顎一直無法閉合,加上乳牙萌發期間的外力作用,確實會導致寶寶牙齒畸形(長牙期,有人拿安撫奶嘴給孩子止癢),影響孩子顱骨發育以及食物的咀嚼。
不過出現這種問題,我們完全可以說都是父母的責任,他們習慣性地用安撫奶嘴讓孩子保持安靜,讓他們長期叼著,久而久之,寶寶自然形成依賴性,這屬於心理上的渴求,很難壓制。
3、咽下大量空氣,引起溢奶和腸痙攣
當孩子使用安撫奶嘴的時候,難免會吸入空氣,雖然每一次的量都不多,可是時間長了,胃部以及腸道就會積累很多氣體,這會導致孩子在喝奶之後溢奶嚴重,並伴隨著頻繁腸痙攣,讓孩子吃盡了苦頭。
此外,心理學研究顯示,經常使用安撫奶嘴的孩子,他們與父母的感情較淺,叛逆期的程度以及時間都比一般孩子要壞,很明顯,這些孩子在心理層面出現了問題。
不難看出,安撫奶嘴使用不當,危害性很大,但這並不意味著安撫奶嘴就「弊大於利」,它的好處其實也有很多:
部分孩子無法直接母乳餵養,安撫奶嘴可以滿足他們的吮吸欲,這符合人類本能,能夠鍛鍊寶寶的面部、口舌肌肉,為未來講話打下結實的基礎
安撫寶寶的情緒,這一點是父母最看重的,當孩子哭鬧不止時,一個安撫奶嘴比任何科學方法都管用
美國兒科專家羅布斯認為,嬰兒在使用安撫奶嘴期間,他們會處於一種完全放鬆狀態,其內分泌會進入一種特殊的模式,類似於人深度睡眠狀態,對他們的生長發育有好很大的好處
由於嘴巴被安撫奶嘴堵住,嬰兒不得不使用鼻子呼吸,無形之中幫助家長解決了一個難題,「如何讓寶寶習慣用鼻子呼吸?」這在育兒領域一直是一個難題,畢竟用嘴呼吸危害很大,家長不得不重視
關鍵在於「使用方法」上。
父母到底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安撫奶嘴
首先是時間,新生兒絕對禁止使用安撫奶嘴,那個階段,孩子都喜歡哭鬧,哪怕他們沒有需求,只要沒睡覺,就有可能哭喊,這純粹是本能,因此,父母要理性對待,不要覺得厭煩。等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父母就得有意識地減少寶寶使用安撫奶嘴的頻率,到1歲左右徹底戒掉。
因為6個月之後,寶寶已經可以嘗試半固態食物,從生理學角度來看,他們已經不需要繼續保持吮吸習慣,得為以後吃正常食物打基礎。
其次,睡覺之前可以給孩子安撫奶嘴,這可以讓孩子迅速安靜下來,進入睡眠狀態,等他們睡著之後,偷偷將奶嘴拿走,當然,睡前使用安撫奶嘴的頻率也不能過於頻繁,儘量選擇在孩子鬧騰不肯睡覺的時候使用,防止他們產生依賴性,沒有奶嘴就不睡。
總而言之,安撫奶嘴本身並沒有問題,只要父母能夠正確使用,明晰其弊端以及益處,就能保證「有利無弊」,希望大家不要帶著歧視態度面對。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