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琳結婚7年了,老公不抽菸不喝酒,對孩子也好,但是小琳卻感到有些苦惱。老公大男子主義十足,對同事、對朋友說話和顏悅色,一喊就到,唯獨在家裡不僅不做家務,還經常對老婆呼來喝去。一件事情,明明可以溫和地講出來,但是非要帶著指責的語氣,各種打擊貶低的話說老婆。
比如:
不知道隨手拖拖地嗎?
幾點了還不知道做飯?
廢話,這種方法行不行,你心裡沒點兒數嗎?
這點小事兒都做不好,你還會個啥?
天這麼冷不穿毛衣,你以為你是大明星,做啥夢呢?
明明也許是「關心」,卻要用暗諷挖苦似的揶揄表達出來,令人瞬間情緒低落。小琳如果反駁,他就不以為然地說小琳開不起玩笑;如果不反駁,他會繼續我行我素,各種打壓貶損。小琳為此感到非常難受,下班後寧願在單位加班,也不想回家看到老公,眼不見心不煩。
美國哈佛大學精神病學副教授馬丁泰徹(Martin A.teicher)提出,語言虐待可能比其他形式的虐待具有更持久的影響,因為它往往更隱蔽,更連續。隨著時間的積累,那些否定和貶低,常常令人產生低價值感、自卑感,令人不夠自信,陷入情緒的泥沼,甚至產生抑鬱傾向。
美國心理諮詢專家帕雷夏.伊文斯認為,語言虐待(Verbal abuse)也是一種暴力。
在親密關係中,好好說話非常重要。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著被讚美、被肯定、被認可,從而點燃我們內心向上的動力。不要常常把好脾氣給了外人,卻在無意識中,將無休止地指責和貶損,帶給了最親密的人。卻不知道,我們需要的家庭,是需要我們用心經營,支持鼓勵、用心呵護的地方。
關係越是親近,越要好好說話。對親密的人,請用最溫和的語言,表達你的關心;請用最真誠的讚美,表達你的認可。
讓我們溫柔以待,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