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了空居士
黃婆匹配得團圓,時刻無差口付傳
「黃婆匹配得團圓」,這黃婆又是誰啊?在丹道有個黃字往往指中央戊己土,從位置上有時侯指下丹田,有時侯指中丹田,為什麼下丹田也叫戊己土呢?五氣歸元嘛,歸到下丹田這個核心。那麼有時侯也指我們的心念,我們平靜的心態,也屬於戊己土。匹配什麼呢,前面都在說鉛汞,那麼鉛指腎水,汞指心氣,其實也就是說內氣從督脈上去,從任脈下來這個過程,什麼水火既濟之類的,這些就叫黃婆匹配得團圓。當然如果下手處,意守下丹田,丹田感覺得氣了也是。
「時刻無差口付傳」,這裡的時刻就是時間,到一定程度,只要假以一定的方法、時間就會應驗,這裡主要是指下丹田得氣。
八卦三元全藉汞,五行四象豈離鉛
「八卦三元全藉汞」,那八卦是什麼,先天八卦,後天八卦,八卦其實是東南西北,再加個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三元呢?在體內是指精氣神。汞是什麼呢?心氣,心氣往往跟我們的精神狀態息息相關,其實也就是說這時候輕輕地意守下丹田,然後體內的能量就慢慢聚起來,因為汞是指心氣,心氣呢又是跟黃婆,火生土嘛,心氣跟我們這種平靜的心態息息相關,所以全藉汞,就是體內四面八方各方面的能量,精氣神歸元,全藉心意的作用。
「五行四象豈離鉛」,五行是水火木金土,四象呢,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種狀態。其實八卦三元五行四象,說的都是體內的能量。豈離鉛,哪裡能夠離開鉛,鉛是腎氣,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修煉最基礎的東西,一個是黃婆,也就是我們平靜的心態,一個是腎氣、心氣,然後這三方面結合起來,身體各方面的能量慢慢就會聚攏起來。
問:請教師父這個八卦三元五行四象是指人體場不同部位的能量,還是指不同層次的能量?
答:不同部位的能量。
鉛生汞,汞生鉛,奪得乾坤造化權
「鉛生汞,汞生鉛」,鉛,腎水,那麼腎水生心火,怪事,本來不是水克火嘛,其實體內五臟六腑循環,腎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是這個意思,一般人搞不懂,說哎呀怎麼水生火呢。鉛生汞,然後倒過來,汞生鉛,汞是指心氣,心氣屬火,火生土,黃婆來了,土生金,金生水,就是五臟六腑的循環。汞直接生鉛,這個是指水火既濟,也會出現自然的循環,那在體內表現出什麼象呢?陰陽生反覆嘛,出自呂祖《百字碑》,就是督脈有氣上去又從任脈下來,好像後邊陽經之氣上去,又變成陰經之氣下降,陰經之氣走到會陰,又順著長強上升,到頭頂又往下降,這個就是直接的水火既濟啊。
「奪得乾坤造化權」,造,製造,化,變化,乾坤,天地,天地生養萬物。你掌握了黃婆匹配得團圓,它又進入了良性循環,我們身體裡面的氣機也跟天地一樣,會上下交合,體內會產生變化,也就是到這裡,我們的身體也像天地一樣有這種造化的能力,那你說不修練就沒有嗎?不修練沒有這麼明顯,沒有這麼有序。
杳杳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結成團
杳杳冥冥,很微妙,很抽象,也就是體內會出現這種功態,杳兮冥兮。恍恍惚惚結成團,然後體內下丹田的能量就會越來越明顯。
性須空,意要專,莫遣猿猴取次攀
這裡關鍵詞一個是性,一個是意,性是指心性,意是指念頭,我們心平氣和在想問題,心平氣和那個層面就叫作性,了了分明想問題那叫作意。性須空,我們的心要變成不要特別去執著什麼,猶如虛空;意要專,不管你是意守呢,還是觀察體內的變化呢,還是要比較專心,不是全神貫注,其實這就是老子《道德經》「無欲觀妙,有欲觀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莫遣猿猴取次攀」,遣就是派遣。猿猴,心猿意馬,猴子在樹上老是喜歡東跳跳,西攀攀,老是沒有停止,比喻說,心不要老是忽東忽西地在那裡亂。
問:這裡的性須空,意要專,請師父再講一下,就是說正確的心念是怎麼樣?
答:就要心量廣大猶如虛空,但是對要意守的,要觀察的現象你要了了分明,如果你非常專注,那麼性須空就做不到了,如果你非常渙散,意要專又做不到了,要恰到好處,不可用心守,不可無意求,用心守著相,無意求落空。
問:既不能著相,又不能無意求,那如何把握?
答:用平靜的心來看體內的變化。
問:如果說不可無意求,那麼所求是什麼呢?
答:哎呀,所求就是體內各種變化,你在觀察嘛,就好像我現在坐在電腦前,我心平氣和聽你在念啊,沒有特別緊張接下來要念哪一句,我很自然聽著你念嘛,也沒有說沒事啊、我都懂啊、心不在焉,也不是,我很自然、心平氣和聽著你念嘛,這個就是性須空,意要專。
花露初開切忌觸,鎖居土釜勿抽添
「花露初開切忌觸」,花蕾剛剛開,比喻體內的內氣剛剛生發起來;切忌觸,不要特別觸動它,也就是不要特別用意念去引動它。
「鎖居土釜勿抽添」,抽,釜底抽薪,就說我們輕輕意守下丹田,但是不要用意念去引,抽一般是引氣上行,添嘛,一般是引氣下降,就是不要特別去幹擾它。
問:師父,這裡土釜是指下丹田是嗎?
答:對。
問:這一句就是說如何意守下丹田?
答:對。
問:如果《敲爻歌》已經講到一半的內容還在講鎖居土釜,那是不是這整個一篇是一個漸修次第的指導?
答:不是,法無頓漸,同樣是意守下丹田,可能有明師指導,你一意守,你剎那間,整個人空掉了,他就到大開頂了,如果是你特別放空也不好,特別執著也不好,那可能老是修得也沒那麼好,所以佛祖概括得很好——一切法皆是佛法,就看你怎麼去面對嘛。
玉爐中,文火爍,十二時中惟守一
「玉爐中,文火爍」,玉爐,這個又是指下丹田,你下丹田開始有能量,用文火——不能意念太重,也不要去拉長呼吸,不要逆呼吸,希望聚更多能量,不是!——爍者閃爍也,文火,就是慢慢在那裡這麼搞著吧,不要太急。
「十二時中惟守一」,十二時是什麼?子午卯酉等等十二個時辰,也就是說一天你只要守一,不是說守一個點,你只要輕輕地守著,使內外成為一個整體。
問:如何理解守一呢?到底守哪裡呢?還是守一個怎麼樣的意念呢?
答:你輕輕意守下丹田那一點點能量,一就是一個整體。就是前面的性須空、意要專,這意念要自然分開來,甚至會覺得跟天地都是同體,然後又是有點輕輕意守下丹田的那點能量的那種感覺。
此時黃道會陰陽,三性元宮無漏洩
「此時黃道會陰陽」,黃道就是地球繞著太陽公轉那個軌跡。黃道一般也是指我們體內正中線任督脈等等,那麼這句話——此時黃道會陰陽,嚴格來說這裡還是指下丹田這個位置,它能量充足了,就會下降,進入到督脈。
三性元宮是指什麼呢?還是指精氣神。元宮,就是我們身體最正確的狀態,精氣神都要歸元,五氣歸元,就是輕輕地守著它。
問:師父,精氣神歸元,平時在生活中、工作中,我們的精氣神每個人不是都在一個場裡面嗎?
答:不是,我告訴你,剛剛築基的人往往一輕輕意守下丹田,下丹田就會有種感覺,熱感,當然你以後到大周天以後,你可以輕輕意守手指腳趾,就變成整個人是一個整體。
問:我想問,就是說我們如果不修練的人,難道精氣神是渙散的嗎?
答:是比較渙散的。
問:那精氣神比較渙散,又是怎麼樣的狀態呢?
答:哎呀,我們通過修煉,身體各方面可能會越來越好,普通人沒有修煉的人,他只是按照生老病死,這個變化規律去變化,而且很難開發出身體某些潛能。
問:那樣的形容詞,比如無精打採啊,就是指這個精和神沒有歸元?
答:對,還有一個就是神不守舍。
問:比如說現在關於小孩注意力障礙的話題在學習障礙裡是很常見的,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精和神沒有歸元?
答: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可以這麼認為的。
問:是啊,所以我覺得修煉應該從娃娃抓起。
答:應該從胎教抓起。
問:是不是說修煉得越好,精氣神越高度統一?
答:會,所以道家有個形與神俱,形神俱妙。
氣若行,真火煉,莫使玄珠離寶殿
「氣若行,真火煉」,就說當丹田的氣開始發動運行的時候,真火煉,是怎麼煉呢?意念跟隨著,勿忘勿助。
「莫使玄珠離寶殿」,如果連上句話結合起來是說明丹田的氣是發動了,但是它還沒有真正進入到任督二脈,它是剛剛在丹田發動,你要輕輕地意守著它,凝神入氣穴。
加添火候切防危,初九潛龍不可煉
「加添火候切防危」,加添火候是怎麼加呢?意念加重,甚至是深呼吸,這些都是屬於加添火候,這個時候就不要搞得下丹田發熱過度,就叫走火,所以不能隨便亂用意念,亂拉呼吸,不能的。
問:但是很多功法都是講到意念、導引、吐納。
答:那些人不懂先天金丹大道,不懂,還是屬於外道,外行人。
問:但是那樣的說法是佔據了丹道修法很大的一部分。
答:那肯定啊,你看社會上有博士學位的人多,還是讀初中小學的人多?然後你看,自古說,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就說明得到真傳的人很少嘛。
問:是啊,呂祖在千年前就說了,加添火候切防危,可能後世很多修道人沒有看《敲爻歌》,這句話沒有看哦?
答:都不懂,讀了也不懂。
問:就從這一句,切防危,這三個字來說,師父的講解是有歷史價值在裡面,幫助很多求道之人避免走入歧途。
答:所以我們很多同修都能很快大開頂。
「初九潛龍不可煉」,我們那個乾卦,六個爻都是陽爻,然後第一個爻叫初九,潛龍勿用,這裡的初九其實就是說體內的陽氣剛剛生起來,猶如乾卦的初九,潛龍勿用,剛剛生發起來,不能特別去意守調呼吸去調動它,是不對的,就是說初九潛龍還是指下丹田的能量剛剛聚起來嘛。
消息火,刀圭變,大地黃芽都長遍
「消息火,刀圭變」,消息火,倒過來就是火消息,就是火候。前面就說初九潛龍不可煉,到一定火候,慢慢溫養溫養,文火爍,然後到一定程度消息火,其實就是火候到一定程度,刀圭變,刀圭又是什麼?原來是指古代稱量藥物的小小的容器,這裡也是指藥物,就是說輕輕溫養,文火爍,到一定程度,下丹田的能量會產生改變,可能就會越來越集中了嘛。
「大地黃芽都長遍」,大地黃芽在哪裡?前面有個土釜,這裡有個大地,黃芽都長遍,就很多了,其實就是下丹田的能量越來越大,黃芽是指下丹田的能量。黃芽本來是指植物春天剛剛長出的嫩芽,有點黃色不是綠色,變成葉子,那些葉子慢慢成熟了,就變成綠色,不然有點翠綠翠綠,有點帶黃色,所以那些叫黃芽,小小的,都長遍說明很多嘛,能量越來越大。
問:師父,因為我們是跟著你修煉的嘛,所以對下丹田這些功夫很陌生,師父能不能著相地跟我講一講,這個小周天功夫,怎麼樣知道自己下丹田積聚了能量,是越來越熱嗎?
答:哎呀,因為我是以頓超法門給大家助功,所以你們剎那間甚至全身都發熱了,就達到大周天了,呂祖這著作其實是留給後人,沒有遇到明師的時候,一步一步去煉的。
問:是啊,所以沒有體會嘛,所有剛才講的這些我都覺得莫名其妙,所以很著相地就問問師父,這個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是覺得發熱?肚子脹嗎?
答:對,發熱。肚子有一點點脹。
問:這個就是築基?很奇妙,但是也體會不到。
答:你們看我師父(嶗山高道匡常修)《先天氣功築基要訣》,對照一下就知道了。
問:那我著相地想,這種築基功夫,先讓丹田發熱啊,肚子鼓鼓的有能量了,對我們女性,比如子宮卵巢也挺好的,也有溫養作用。
答:是的。
問:但也並不是說,修到大周天就失去了溫養作用,也不能這樣去理解吧?
答:不會,因為其實很多疾病都在絡脈裡面,大小周天都在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裡面,所以真正對於很多疾病都是要到大開頂之後,才能夠有更好的作用。
五行數內一陽生,二十四氣排珠宴
「五行數內一陽生」,五行,水火木金土,它們相生相剋,也是指下丹田的能量越聚越多,一陽生,陽就是熱的嘛,它就會發熱。
「二十四氣排珠宴」,二十四氣本來是指我們一年二十四節氣,一年二十四節氣其實就等於整年的時光,其實是比喻體內一切時一切處都會產生變化。排珠宴,就是連接的,就是體內的能量會不斷地生發。
火足數,藥方成,便有龍吟虎嘯聲
「火足數,藥方成」,火,火候,輕輕意守,到一定程度它裡面越來越發熱,能量越來越明顯。藥方成,參考重陽祖師五篇靈文《玉液章》、《產藥章》、《採藥章》、《得藥章》,藥方成其實也是指下丹田的能量越來越充足,到了一定程度了。
問:師父,這裡的藥是指小藥還是大藥?
答:一般來說,這裡還是指小藥,因為後文有鼎啊,爐啊,換位置了。
「便有龍吟虎嘯聲」,龍吟,龍是指什麼,木,肝氣。肝氣生心火。虎呢?指肺金,肺金生腎水,龍吟虎嘯其實也是指下丹田的能量發動運行。這都是比喻,也就是五臟六腑的氣被調動起來。
三鉛只得一鉛就,金果仙芽未現形
「三鉛只得一鉛就」,三鉛,一鉛,請大家記得,三在古代是表示多,鉛是指腎氣,往往都是指後背發熱那些能量,三鉛是指很多的腎氣,只得一鉛就,最後都是練成一團的。體內的能量都會匯聚下丹田,就算它內氣發動了,然後沿著任督脈在循環,也會有這種歸元的現象。一鉛就,歸到一處去。
「金果仙芽未現形」,金果,金丹大道之果,也是金丹大道成就;仙芽,成仙那個苗頭,那現形是怎麼樣啊?後面以後會說的。
再安爐,重立鼎,跨虎乘龍離凡境
「再安爐,重立鼎」,那個爐安在哪裡啊?原來不是安在下丹田嗎?不是,這個時候要安在中丹田了。嚴格來說,剛才說龍吟虎嘯聲,甚至是大周天了,然後大周天就進入中丹田功,當然大周天的能量主要還是從督脈上升的。
「跨虎乘龍離凡境」,有些丹書說五龍捧聖,五龍是什麼,金木水火土,其實就是後背發熱,有能量上升到頭上,他們以為這股能量由五臟金木水火土五種能量合成的嘛,所以跨虎乘龍,同樣是這些能量從後背上升到頭頂,又下來了,虎龍不外就是肝木心火,還有肺金腎水。
日精才現月華凝,二八相交在壬丙
「日精才現月華凝,二八相交在壬丙」,日精在這裡可以看作汞,心火,甲木生心火;月華就是鉛,肺金生腎水,就是體內陰陽氣聚成一片。然後二八是什麼,我們說半斤八兩,古代一斤是十六兩,半斤是八兩,其實就是平衡,陰平陽秘,二八相交在壬丙,壬,是壬水,江海之水;丙,是丙火,太陽之火,也就是這裡還是陰平陽秘。
龍汞結,虎鉛成,咫尺蓬萊只一程
「龍汞結,虎鉛成」,龍,青龍,肝木也,虎,心火也,肝木生心火;白虎屬金,鉛是腎水,金水相生,也就是體內五臟六腑很和諧。
「咫尺蓬萊只一程」,這麼修下去,離成仙——咫尺就是一點點距離——一程就是一段路,成仙得道就這個過程而已。
坤鉛乾汞金丹祖,龍鉛虎汞最通靈
「坤鉛乾汞金丹祖」,坤,一般是指地,坤鉛,地裡面的鉛,然後就乾汞,天上的心氣,其實鉛重猶如大地,乾汞比喻心氣,就說修我們金丹大道最根本處就是這個心氣腎水。
問:師父,這裡乾坤二字能不能理解為陰陽二字?坤鉛就是指腎陰,乾汞就是指心陽。
答:對,當然還有一些狹義的說法,還是指男女之類的。
「龍鉛虎汞最通靈」,這裡又搞個龍鉛了,龍,我們知道就是指肝氣,就是木,鉛就是腎水,龍鉛就是木和水,然後虎汞,通靈就是靈通,也就是說在體內是以心腎之氣的交流為主導。
問:這裡龍鉛虎汞就牽涉到心腎肝肺四髒。
答:對。其實一說起來,五臟六腑的氣都涵蓋在裡頭。
問:然後結合上一句,再安爐,重立鼎,講的中丹田嘛,又不離脾胃的運化。
答:對。
問:所以師父你講到這裡,中醫的五行學說,好像都涵蓋在這裡。
答:醫道同源。
問:剛才說了很多的鉛啊,汞啊,龍啊,虎啊,師父能不能用一條線把它貫穿起來。
答:其實吧,我們體內五臟,經常提到肝、心、腎、肺,但是提到脾比較少,因為古人就覺得從五志而言,肝主怒,心主喜,肺主悲,腎主恐,脾主憂思,我們在五志裡面憂思相對比較平緩一點,怒很厲害,大喜很厲害,大悲很厲害,大驚大恐都很厲害,所以五臟裡這四個方面波動比較大,也就是我們情志這四方面波動比較大,所以要修丹道,對情志的調護也特別重要,所以往往都是提這個,脾這個方面往往是跟黃婆聯繫在一起,情志從憂思的角度,常常也跟我們的心念聯繫在一起,所以就形成了黃婆青龍白虎,然後就真鉛真汞,當然有些丹書又說朱雀玄武啦,有時侯也會這麼說,只要大家對這些有所了解,再來看《敲爻歌》就容易理解了。
問:古人是不是希望我們用降龍伏虎的精神去控制我們這些大怒大悲大喜的情緒?
答:對,你這理解也很正確。
問:那我們是用控制情緒來修煉丹道,還是修煉丹道的過程自然就能把情緒克制住呢?
答:這是一種循環,剛開始肯定要你有意去控制,功夫深了,它又能使你氣機平衡,情緒也沒那麼大波動,它是這種良性循環的。我們平時沒修煉的人可能會進入惡性循環,情緒波動會干擾五臟六腑的氣機,五臟六腑的氣機不平衡也會使你的情緒更加不穩定,會這樣的。
明端根據講課錄音整理,未經了空居士蔡衍顓先生本人校對,請以當日錄音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