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座流星雨夜賞天文奇景,左滌江天文臺上尋「科學之光」

2021-01-08 南京大學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沒有什麼能夠比在漫天星辰的夜裡找尋流星更浪漫的事情了。而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二」,南京大學《科學之光·認識宇宙》課程聯合南京大學天文愛好者協會,前往左滌江天文臺觀賞美麗而壯觀的雙子座流星雨。

攝影 | 劉斌

在當代的流行文化中,流星往往代表著幸運,人們希望在那一時刻許下自己的願望,所以流星雨成為了很多人十分嚮往的天文現象之一。通常意義上,每年初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夏季的英仙座流星雨和年底的雙子座流星雨並稱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本次南京大學同學們對雙子座流星雨觀測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和人和」。因此,同學們不僅可以大飽眼福,更是能在對天文奇景的觀測之中領略宇宙的奧妙。

天時——殘月流星,極大極明

攝影 | 劉斌

首先我們來介紹下本次活動的主角——雙子座流星雨,它到底是什麼,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從專業角度說,流星雨是許多流星從天空中的同一個輻射點朝著不同方向划過的現象,這些流星全部來自於同一個母天體(一般來說是彗星),這個天體的軌道和我們地球的軌道有交叉,在很久以前的某個時間,這個天體經過了地球附近,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分裂出許多碎片,之後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每年同一時間經過這個區域,都會產生流星雨。由於這些碎片一般都是沿著其母天體的軌道移動,有著大致相同的運動方向,所以在地球穿過的時候,從地面上看,眾多流星好像是從一點發出來的,就像我們看教室裡平行擺放的日光燈管一樣。

這次觀測的對象——雙子座流星雨的集中點正好在雙子座附近,故因此得名。它的母天體非常特殊,是一顆石質的小行星,名為法厄同(Phaethon),它和象限儀座流星雨一樣都是少數非彗星造成的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每年都會在12月4日到17日來訪,極大流量一般出現在13日到14日的晚上。其流星大多是明亮的,速度中等,因此比較容易被看見。雙子座流星雨現在被認為是年度中最穩定與活躍的流星雨。

攝影|孔令迪

地利——巍巍天文臺,手可摘星辰

為了儘可能地給同學們創造好的觀測條件,我們在南京大學和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的鼎力支持下,將觀測場地最終定在南大左滌江天文臺前的廣場上。

南京大學左滌江天文臺位於南大仙林校區內,遠離市中心,又坐落於山頂之上,因而夜晚城市裡的光汙染相對較少,這也使得我們的觀測擁有更黑暗的天空背景,即意味著同學們能夠在更大的視場範圍內對流星現象進行追蹤和觀測。

於是,從12月12日20點30分開始,《科學之光··認識宇宙》課程的同學們和天協的愛好者們一起向山頂前進。20點50分,我們到達山頂並有序地組織同學們鋪設防潮墊,選擇合適觀測的位置。

21點10分,在老師短暫的講解了本次觀測的亮點和要點之後,同學們紛紛開始流星雨的觀測。由於場地總體比較開闊,同學們都找到了自己的觀測位置和方向。另外,現場還有天協愛好者使用指星筆為大家指明雙子座主星的位置,並普及周邊的星象知識。當然,如此合適的機會,《科學之光》課程的同學們自然也把課堂上老師們傳授的天文基本知識進行實踐。浩瀚的星空下,天文臺前的廣場上儼然開展了一節自然而生動的天文課堂。

隨著鬥轉星移,夜色逐漸加深。21點30分,雙子座開始轉動到我們的視場中央。這時,伴隨一道快速的流光划過,有同學高聲驚呼「看!是流星!」大家這才意識到,剛剛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正是期盼已久的流星。

漸漸地,一顆兩顆三四顆,越來越多的流星頻繁地出現在夜空之中。我們當中,許多同學是第一次親眼看到流星,他們都感慨到,這次流星雨觀測太震撼人心了!

時間到了23點,雖然忙碌了一天,但同學們困意全無。因為,大家正目不轉睛地望著頭頂這片星空,生怕自己錯過了難得的流星。

不過,和影視作品中的「對著流星許願」不一樣,真實的流星雨中流星的速度非常快,較長較亮的流星大概能在視場中持續1-2秒,而大多數小的流星則是轉瞬即逝,加之頻繁地出現,這自然也使得同學們發現流星的興奮呼聲此起彼伏。

不僅如此,有的同學竟然在現場思考起了「科研問題」。他們統計本次流星雨流星的頻率和持續時間,以及流星軌跡線,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問題。當然,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要屬一顆明亮的「特殊流星」。之所以將其稱之為「特殊」,是因為這顆流星不僅外觀閃亮而碩大,更是在天空中持續了近2秒的時間,並且它的運動軌跡並不嚴格按照從輻射中心向外運動的規律。細心的同學後來發現,這顆流星具有顏色,這說明它極有可能來自石質的母天體小行星,含有金屬元素,在與大氣分子摩擦之時,產生了焰色反應。

這些奇特的景象雖然不容易被相機捕捉,但是都深深地印刻在同學們的心裡,就如同這顆流星划過一般,擦亮了大家心中的好奇和科學探索的「光芒」。

攝影|嚴以恆

人和——克服堅守,尋覓科學之光

在這次流星雨觀測之中,同學們的堅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夜晚的山頂天文臺,即使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但是仍然十分寒冷。然而,許多同學仍堅持通宵進行了觀測。

人工智慧學院的張馨文同學後來告訴我們:

「天文觀測是一件特別浪漫的事情,覺得天文學家很幸福,現在發現觀測需要耐心,而且很辛苦,很敬佩天文學家們。還有,天文學真的很有趣!」

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孔令迪同學同樣也認為:

「這是需要耐心的,大概所有的天文觀測都需要經歷長久等待才能看到驚豔的那一幕吧。我是和朋友一塊去的,躺在防潮墊上仰望星空暢談,一起為划過的流星驚呼,雖然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透骨寒意,但依舊覺得這是一次很浪漫很特別很難忘的經歷。」

張鸚泉同學在流星雨的觀測中也體悟到:

「正是在冒著什麼都看不到的風險,付出通宵挨凍的代價,也會堅持下去,這也是不錯的體驗!」

榮瑤同學的感想更是讓人感動:

「所有美好都是值得等待的,就像研究這些星辰的許多天文學先驅們,用盡一生去探索宇宙的奧妙,才換來今日我們對大千世界更深入的了解。我想我在不覺間也已許下了心願,便是不畏等待的漫長和探索的艱辛,收穫結果的美好。」

攝影 | 蔡佳旻

沒錯,同學們正是通過親身體驗,向真正的實測天文走近,向日夜堅守在科研一線的天文探索者致敬。除了共情之聲讓人動容之外,實際觀測流星雨的機會也讓同學們走出教室,學習到了許多實用的經驗和技巧。

比如,孫愷蔚同學在本次觀測中找到了天文實測的經驗,和朋友們一起體會到了許多之前從未有機會體驗的事情。王倡同學更是詳細地描述了他觀測到的現象:「我10點半到12點一共看到7顆,但是稍不留神也錯過了兩顆。雙子座東北方看到過一顆,大家不容易看到,畢竟很多人都只看南邊和西邊的。最激動的肯定是11點左右的最亮的那一顆,可能算是火流星,我記得那個有一點泛紅。」

人工智慧學院的蔡佳旻同學分享了他在和愛好者交流之中學到的星空拍攝知識。他說:「本來我只是單純比較喜歡星空,沒什麼專業知識,這次上山有幸結識了一位觀星經驗非常豐富的朋友,帶我一個個認星星,教我如何拍出效果不錯的照片。他教我找一個近一點亮一點的參照物,聚焦之後再慢慢移上去,而且華為好像會自動增亮補足背景光,這樣用手機也能拍出好看的星空照片了!」

美麗而神秘的宇宙永遠是人類求知和探索的動力源泉。許多同學都非常興奮的和我們分享他們的心得,唯一遺憾的可能就是流星太快,許願太慢。不過,這些在親眼見證的漫天流星奇景面前不足掛齒。

最後,借用鍾昕同學的感慨,「羨宇宙之無窮,在無垠的宇宙面前更能感覺到人類的渺小,可見之外還有很多未知等待發現,浩瀚太空求索路漫漫。」而在這漫漫求索之路上,有科學的「光芒」引領,等待在前方的,必然是包含一切真理的星辰大海!

《「科學之光」——認識宇宙》課程簡介

The Light of Science —— Understanding the Universe

「科學之光」系列課程是由南京大學於 2020年度秋季學期開設的通識課,由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物理學院等5個學院各開發1門課程,每門課程瞄準未來,圍繞最前沿的科學研究,主要由兩院院士領銜,學科帶頭人、高水平教師等組成教學團隊,基於老師們近期主持或參與的重大科研項目、做出的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工作或者近期發表在頂級期刊的科研成果,每學期開設5-8次講座,並組織開展小班研討,以及實驗室參訪等實踐活動。

《「科學之光」——認識宇宙》(The Light of Science —— Understanding the Universe)是本次項目的課程之一,由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鵬飛教授領銜,教學團隊包括謝基偉副教授、陳燕梅教授、羅斌教授和張彬彬副教授。在課程中,各位老師會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帶領同學們了解宇宙的演化過程、接觸有趣的天文知識、探索天文學家對宇宙的認識和理解。

(南京大學」科學之光「系列選修課程)

(《「科學之光」——認識宇宙》教學團隊)

編輯 | 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 倪儀偉 張洪瑄

攝影 | 劉斌 孔令迪 嚴以恆 蔡佳旻

美編 | 王雯萱

相關焦點

  • 天文機構高校社團紛紛響應「路邊天文之夜」
    中新網10月18日電 10月19日(重陽節)至10月30日(中國天文日),中國天文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天文館專業委員會、北京天文館、《天文愛好者》雜誌社和搜狐網將共同主辦「路邊天文」活動,發動大眾「金秋覽月」。全國各主要省市上百個城鎮的數百萬群眾可免費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月球。
  • 北京5所高校天文協會聯合觀測雙子座流星雨(圖)
    壯麗星空(獵戶星座)觀星者(綠色光線為指星筆)「大觀星旅:北京高校雙子座流星雨之夜」活動雙子座流星雨14日晚盛放   【搜狐科學消息】北京時間12月13日晚8時至14日凌晨3時,北京5所高校的天文協會在密雲古北口共同觀測了2006年規模最大的雙子座流星雨。
  • 雙子座流星雨今晚「大爆發」,請收好這份超全觀測攻略
    我國是最早發現和記載流星雨現象的國家,古籍中便有「夜中星隕如雨」的記載。今年最大的一場流星雨驚喜來自雙子座流星雨,它與每年1月的象限儀流星雨、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並稱為北半球的三大流星雨。一說流星雨的「前世今生」在眾多天文現象中,流星雨絕對是最美麗、最壯觀的一景。它是地球在運行中,遇到大量宇宙塵粒(流星群)而形成的。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塵埃微粒和微小的固體塊。當這些細小物體和塵粒飛入地球大氣層,與大氣摩擦時會產生光和熱,在天空中劃出強烈的光亮軌跡,這就是人們看到的一閃而逝的流星。
  • 本周日雙子座流星雨降臨 天文愛好者可去浙江山區許願
    東方網12月11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2014年度三大流星群之一的雙子座流星雨即將於本周日晚間降臨。記者昨天從上海市天文學會獲悉,今年的雙子座流星雨極大值發生在12月14日20點,預估流星數量最高時可達到每小時120顆。但是,上海市區完全不適合觀測,天文愛好者可以到浙江山區「許願」。
  • 雙子座流星雨來啦!2020年底天文「收官大戲」別錯過
    12月13—14日:「流星雨之王」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到來本次雙子座流星雨堪稱為「流星雨之王」,全世界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得到。且12月13日夜間至14日黎明剛好趕上農曆十月二十九至三十,正值殘月,月光對流星雨觀測完全沒有影響,這麼棒的時機還等什麼?
  • 12月的天文盛事有哪些?不要錯過「流星雨之王」和日環食
    如果你是一個觀星愛好者,你會很高興聽到有幾個天文事件將在12月拉開帷幕。這個月我們將看到不止一個,而是兩個流星雨,以及日環食。最重要的是,這個月的大部分天文事件都可以用肉眼看到,所以沒有必要花錢購買昂貴的儀器來參與其中,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關於12月的天文事件的一切。
  • 觀星天文愛好者2021年絕不能錯過的星空奇景
    如果您對夜空和太空探索充滿熱情,應立即開始計劃,因為2021年將有很多令人興奮而美麗的天文事件,讓所有人去欣賞享受。 您可以期待害羞的行星,附近的星系,月全食,月環食,流星雨,兩次火星登陸的任務,甚至是新的太空望遠鏡的發射,這將使我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到宇宙。
  • 雙子座的你,了解天文意義上的雙子座嗎?
    天文上的雙子座是什麼樣的呢?提起雙子座,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關於雙子座人的性格是怎麼樣的。不過本文將不會為您回答這些相關的問題,本文要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雙子座究竟在天文上是什麼樣的?首先您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本文的雙子座內容可能並非您想像中的那麼有趣,或許是非常枯燥的。雙子座是黃道十二宮的星座之一,也就是說是黃道帶星座之一。
  • 2020 最後的天文盛宴,雙子座流星雨綻放夜空
    北京時間 12 月 13 日消息,如果你遺憾錯過了 2020 其他的流星雨觀測機會,那或許正在進行中的雙子座流星雨能夠彌補遺憾。12 月 4 日至 17 日是雙子座流星雨的活躍期,並且在 12 月 13 日至 12 月 14 日晚達到極盛。相比其他大型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速度更慢,亮度更高,色彩更豐富。
  • 2020最後的天文盛宴,雙子座流星雨綻放夜空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如果你遺憾錯過了2020其他的流星雨觀測機會,那或許正在進行中的雙子座流星雨能夠彌補遺憾。12月4日至17日是雙子座流星雨的活躍期,並且在12月13日至12月14日晚達到極盛。相比其他大型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速度更慢,亮度更高,色彩更豐富。除了常見的白色流星外,還有紅、黃、藍、綠等多種顏色的流星。
  • 本月底,「天文大戲」扎堆上演 明晚9點別忘了看雙子座流星雨
    2020年12月底,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可是個不可多得的 「天文大年」。雲南天文臺王曉彬研究員介紹,近日雲南晴好的天氣,也為觀測難得一見的天文現象提供了良好的觀測條件。雙子座流星雨在雲南各地都可以觀測,不需要特殊的觀測設備。13日晚上9點以後抬頭向東北方向看去,就能看到一顆顆流星划過天空的壯美景象。
  • 流星雨怎麼拍?附送流星雨天文知識科普
    什麼是英仙座流星雨?牧夫座流星雨啊,獅子座流星雨啊,等等,不是因為這些流星是從這些星座來的,這些星座裡的星星各自離得很遠,離地球也很遠。之所以叫英仙座流星雨,完全是因為流星雨的輻射點處於天上英仙座的位置裡的。什麼是輻射點呢?
  • 天文愛好者福利:12月迎來雙子座流星雨峰值和46P彗星近地
    如果肯忍受凜冬的嚴寒刺骨的話,12月的夜空對於天文愛好者就是美麗的萬花筒。
  • 流星雨、日全食、木土大合...2020年底天文「收官大戲」別錯過!一...
    12月13—14日:「流星雨之王」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到來  本次雙子座流星雨堪稱為「流星雨之王」,全世界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得到。  根據國際流星組織預報數據顯示,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為北京時間12月13日16時至12月14日14時,峰值出現在14日8時50分。
  • 2019年12月14日 雙子座流星雨達到極大期,您的鬧鐘準備好了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雙子座流星雨(Geminids,004GEM)是年度三大流星群的最後一群,活躍日期在12/4-12/17期間。預測今年極大期發生在12月14日夜晚,預估ZHR可達每小時約140顆,整夜可見。
  • 流星雨、日全食……2020年底天文「收官大戲」別錯過!一份觀測指南...
    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2020年是不可多得的「天文大年」12月,一系列罕見的天文現象更是會輪番上演讓你大飽眼福這場「年終收官大戲」不要錯過!12月13—14日:「流星雨之王」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到來本次雙子座流星雨堪稱為「流星雨之王」,全世界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得到。
  • 11月有4場天象大戲 流星雨和半影月食等天文奇觀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天象最新資訊 > 正文 11月有4場天象大戲 流星雨和半影月食等天文奇觀
  • 2020年天文日曆,掌控全年天文計劃
    如果你對天文事件很感興趣,Celestron 的這本日曆可以幫助你記錄月相、流星雨、日食等等。2020年的天文日曆將逐月記錄今年最重要的外太空現象,所以你總能提前知道事件發生的確切時間和地點。天文日曆對天文攝影師和天文學家特別有用,現在可以計劃全年的天文計劃。
  • 雙子座流星雨來了!人造流星雨也不遠了
    1 流星雨最早記載來自中國我國對流星雨的記載要早於其他國家。出土於戰國時期魏國古墓的《竹書紀年》,明確記載了三千多年前夏朝的一次流星雨事件:「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左傳》中也有「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的表述,所記載的流星雨發生在魯莊公七年(公元前687年)四月,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記錄。
  • 2020年最後的天文盛事-雙子座流星雨
    距離上一次更新公眾號已經有一段時日了,這期間我主要的精力放在b站:龍柏山人的更新上去了,不過恰逢雙子座流星雨即將到來,那麼就結合雙子座流星雨,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