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鯊魚肉好不好吃,8塊錢一斤。」昨天上午,有市民反映,在市北區開平路上的農貿市場,有一家商販正在銷售大鯊魚。水產專家表示,根據外皮顏色和捕撈區域分析,這條鯊魚很有可能是世界海洋組織保護魚類灰鯖鯊。
百斤大鯊魚沿街叫賣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開平路,在商城路綜合市場旁的農貿市場裡,幾經周折才在一處平房前的傘棚下找到了正在銷售鯊魚的攤位。見到記者,一位40多歲的男攤主開始招呼:「這是漁船從海上捕上來的新鮮鯊魚,體重少說也有一百斤,包餃子、清蒸、紅燒味道都非常好。 」
鯊魚擺在一張2米長的木板上,通體為青灰色,腹部為白色,從背鰭處被分割成了兩部分,還能看到半米長的菜刀和血跡。鯊魚張著嘴,露出鋒利的白牙,看上去挺嚇人。鯊魚的肉非常厚實,還能看到白色的脊椎骨。來往買菜的市民看到鯊魚,都稀罕地上來湊熱鬧,攤主為了招攬生意,還來了個大減價:「新鮮鯊魚肉每斤5塊錢就賣了! 」
每斤5元仍沒人捧場
攤主介紹說,鯊魚是委託朋友從碼頭運來的,為了讓大家嘗嘗鮮,最初特意把價格定在了每斤8塊錢,跟便宜的黃花魚一個價,可是看熱鬧的人多,真正買回家嘗嘗鮮的非常少,周邊的大飯店也沒有一家來訂購。無奈之下,攤主把鯊魚的尾巴割了下來,分給了周圍的鄰居,讓大家一起嘗嘗。攤主說,用鯊魚肉包了頓餃子,吃上去腥味小,說實在的和一般魚肉差別不大,可吃的就是一個新鮮。
這條重達100多斤的大鯊魚已經在開平路農貿市場上賣了三天了,但除去攤主自己吃掉的部分,還是一點沒賣出去。現在鯊魚皮上已經有三處破損了,由於天氣炎熱,加上放的時間長了,這位攤主需要不停地往鯊魚身上噴水。攤主無奈地表示,自己也沒有任何保鮮裝置,要是再賣不出去,就只能把鯊魚扔掉了。
威海上岸可能是灰鯖鯊
這條大鯊魚是從哪裡來的呢?攤主告訴記者,是自己的一個朋友從威海那邊的漁船上買下送過來的,「只知道是在黃海南部海域,具體是哪裡捕撈的不清楚,聽我朋友說威海那邊經常有鯊魚上岸。 」黃海水產研究所魚類研究室主任王浚在看過照片後表示,依據鯊魚的外皮顏色和捕撈區域來初步判斷,這條鯊魚很有可能是灰鯖鯊。 「這種鯊魚在黃海南部和東海北部分布比較集中,不過最近這幾年出現的也比較少。 」同時,王浚表示,和大多數鯨鯊類的海洋生物一樣,灰鯖鯊也屬於世界海洋組織劃定的保護品種。
據了解,灰鯖鯊每小時的行進速度可達32公裡。垂釣的漁民非常珍視這種魚類,灰鯖鯊的跳躍能力也非常有名,據說它曾經跳上漁船並使垂釣的漁民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