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筱沐
定稿:筱沐
中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高智商。
對於所有家長來說,孩子智力發育程度的重要性堪比健康程度,因為智力發育情況意味著他們將來能否贏在起跑線。
而贏在起跑線這件事,對中國父母非常重要。
40歲的陳女士「大齡得女」,36歲的時候才順利懷上寶寶,因為工作原因,整個孕期保養的非常好,營養補充的也非常充足。
轉眼間,女兒已經3歲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幼兒園的老師發現,陳女士的女兒非常喜歡笑,而且睡醒後不哭不鬧,也是滿臉笑容的樣子,非常可愛。
在老師將這件事告訴陳女士後,她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她在一本書上看到過,「孩子睡醒後喜歡笑,是高智商的表現」。
如今女兒也有這樣的習慣,陳女士非常欣慰,原因為高齡產女會對女兒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但現在看到女兒的發育情況,作為媽媽的陳女士終於放心了。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睡醒後有幾種表現,說明都是高智商寶寶,很多家長卻不自知。
孩子睡醒後的「高智商」表現,你家娃中了幾個?
睡醒不哭,會笑出聲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睡醒後哇哇大哭是常有的事,他們都需要家長的安撫才能安靜下來,有些難纏的孩子會鬧上幾個小時。
雖然孩子有這種行為不是智商低的表現,但孩子睡醒後喜歡笑,一定與常人不同,他們有更敏感的觸覺,能很快適應不同環境,這就是過人之處。
所以,睡醒後喜歡笑的孩子,多半都是比較聰明的,大腦發育也比較好,有些寶寶甚至能笑出聲,還會逗爸爸媽媽笑。
睡眠質量高,不容易醒來有些寶寶的睡眠質量非常差,臥室裡一丁點聲音都會醒來,只要醒了就會哇哇大哭,鬧的不讓人安寧。
而睡眠質量高的孩子不僅不容易醒來,過程中也不容易被人打擾,睡得非常沉,感覺也很安靜。
睡眠質量高的孩子,大腦發育一定更好,因為孩子在發育期時,身體各部分的發育都需要在睡眠過程中進行。
所以,只要寶寶能保證良好的睡眠情況,不僅大腦發育得好,身高也會發育更快。
睡醒後身邊沒人也能自己玩有些寶寶天生就是來報恩的,他們不會給爸爸媽媽添麻煩,能自己玩的時候絕對不會給爸爸媽媽添麻煩。
就比如睡醒後。很多聰明寶寶在睡醒後會自顧自的玩自己的腳丫和小手,或者周圍他能碰到的一切玩具。
過程中安靜又老實,不會發出很大的聲音,以至於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自家的寶寶已經醒了,說不定等到發現的時候,寶寶自己已經玩了很久。
而這類型的寶寶一般性格平和,好動,好奇心也比較重,喜歡思考,智力發育更好,探索欲望也會稍重一些。
老輩人經常說,孩子三歲看老,雖然有些誇張,但通過觀察孩子的行為,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為孩子在3歲左右時,性格大致已經形成,他們的聰明程度也會顯現出來,所以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如果希望孩子將來更聰明,家長需要有針對性的培養。
3歲後的孩子應該這樣開發智力
首先,家長應該讓孩子先了解每件事的真正含義。
很多家長經常犯的一個錯,就是總認為孩子太小,他們什麼都不懂,一些事只告訴他們淺顯的表層意思就可以。
但其實小時候教他們的知識,孩子們是能記住的,而且會記很久,尤其是3歲後,他們已經記事了,所以很多事應該告訴他們真正的內涵。
就比如教孩子古詩的時候,不應該只告訴他們死記硬背的方法,家長應該說明白每首古詩的真實含義,不是會背的孩子就是聰明的,他們需要真正理解才可以。
在教孩子每件事的真實含義的同時,會一併開發他們的想像力、注意力和創造力。
但這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掌握的能力,如果在3歲時慢慢引導他們,孩子的智力也可以從多方面被開發出來。
其次,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語言能力。
無論到什麼時候,會說話的人更容易成功,這就是社會的現實,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幫孩子進步成會說話的人,3歲時的語言能力非常重要。
因為語言是發展、掌握、靈活運用每項技能的根本,這個過程是需要非常好的邏輯的,會說話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所以,從孩子能安靜睡覺開始,家長就要給他們按時講故事,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能力,雖然前期他們還不會說話,但家長「話多」也是有好處的。
等孩子會說話後,家長可以定期與他們談心,觀察孩子的想法和表達能力,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不要總用「他還小」為藉口妨礙孩子進步。
每一個真正聰明的孩子背後,都有充滿智慧的家長,讓孩子變聰明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智商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每一種天賦都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讓孩子在正確且正向的方向努力,才是家長最應該做的事。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睡醒後有這些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