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雪紛紛揚揚下著,大連遍地積雪,身穿防護服的"大白"用手推車載著三袋煤炭正往封閉管理小區租戶家裡送 …… 雪中送炭,在近 20 年來大連最冷的一天,這真實的一幕發生在疫情重點管控圈金普新區擁政街道古城甲社區。
-16 ℃疫情管控區租戶家燃煤快沒了
1 月 6 日,大雪紛紛揚揚下,濱城被積雪覆蓋,氣溫降至-16 ℃,成為近 20 來最冷的一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租住在金普新區擁政街道古城甲社區 37 號樓的施榮俊發現家裡的燃煤已經見底兒了。
37 號樓有暖氣供熱,但施榮俊租住的是車庫,需要自己生火取暖。家中還有 4 歲的孩子,這麼冷的天如果無煤可燃,怎麼抗得住?
可是自" 12.15 "金普新區出現疫情以來,擁政街道被劃為重點管控圈,轄區居民居家隔離不外出。無奈之下,施榮俊求助到樓長付梅君。
志願者發布信息好心人願分出三袋煤
自疫情出現以來,樓長付梅君成為一名抗疫志願者,帶領著單元長志願者為小區居民服務。接到施榮俊的求助,付梅君也有些惆悵,因為周邊住戶都是暖氣供熱,很少有用煤自己生暖的。誰家有煤?又能在這樣的天氣下分出來一些呢?
付梅君於是在志願者群裡發布了求助信息,很快她得到反饋,有一戶居民住在樓房,但在公建經營鋁合金門窗生意,公建中有存煤可以分出來一些。
付梅君一聽大喜過望,因為住戶不能外出,於是她帶領著兩名志願者前去運煤。
"大白"踩著積雪來回 400 米運煤
孫立坤和劉文斌是兩位單元長抗疫志願者,除了負責站崗執勤,還負責各自單元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物資配送,聽到樓長的招呼,兩人立馬推著小推車前去運煤。
存煤的位置大約在 200 外,這樣的距離放在平時並不算個事兒,然而身著防護服,腳下又是一踩就"咯吱咯吱"響的積雪,來回 400 米就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三人把煤搬上車後,一人推著兩人扶著,慢慢的向施榮俊家移動。
然而在半路上,小推車的一隻輪鬆動掉了下來,三人將煤卸下來,去換了一輛小推車,又將煤抬上去,最終送到了施榮俊的房子裡。
雪中送炭,這次不是成語
"這真是雪中送炭!多虧了你們,我們不會挨凍了。"施榮俊忍不住感謝到。採訪中志願者告訴記者,在煤送到時,租戶屋內的爐子裡生著火,從爺倆的衣著看,室內溫度可以,在斷煤前及時續上了。
"幸虧好心人能分出一部分煤給他們用,這麼冷的天如果煤斷了,真是不好辦。"志願者表示。在現場他們一再囑咐施榮俊要注意用火安全。
採訪中,他們告訴記者,一場疫情又加上多場大雪,讓金普新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目標一致、報團取暖,一次次堅定了眾志成城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首席記者於雅坤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