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如果真有一項關於父母和孩子的調查,肯定絕大多數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健康,但是我們也都非常清楚,雖然孩子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但是真正入學之後學習成績確實有好壞。
所以家長特別關注孩子的智力發育,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家孩子聰明伶俐。不過有時候孩子到底聰不聰明,通過一些小事就能夠看出來。
這樣說可能很多家長都覺得有些不太明白,這或許是因為家長平時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忽略了孩子的一些習慣和能力。
如果從現在開始加以注意的話,你會慢慢發現在在孩子身上有一些閃光點,自己一直都沒有看到,又或者在此之前,孩子這樣的行為會被認為不好的表現。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究竟哪些行為預示著孩子特別聰明,或許一歲之前就能看出來了。
一、超強的模仿能力
對於小孩子來說,跟他們接觸時間最長的肯定是父母在長時間的接觸和互動中,孩子會在無形中學到父母的一些行為,他們最初的行為也都是來自於父母的言行舉止。
想當初孩子剛剛學習爬行走路,說話幾乎都是在父母的督促和示範下慢慢學會的,如果想讓孩子早點學會爬家長,就可以做相應的動作,做好示範,慢慢的孩子就可以模仿這個動作。
假如孩子看到家長的動作之後,很快就能夠重複相同的動作,說明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之後的學習能力肯定也特別強。而且這樣的孩子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點,就是可以將自己看到的東西學會裝入腦袋,變成自己的知識,所以上學之後學東西的速度快,吸收知識的速度也非常快。
二、超強的探索能力
有些小朋友就是這樣,只要醒著一定非常調皮,特別好動,要麼爬高爬低,要麼拿什麼鍋碗瓢盆一類的東西當玩具。每當遇到這樣的事情,家長都會覺得特別心煩,也不知道應該怎麼應對,他們都覺得小孩子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的精力呢?難道他們不需要休息嗎?
當然了,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確實可以說明他們真是精力旺盛,但是換個角度來考慮問題的話,孩子這些行為於他們而言是探索周圍世界的舉動,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探索世界,了解世界。所以不要再因為孩子有類似的舉動而心煩生氣,這說明孩子的小腦瓜特別聰明。
三、超強的肢體協調能力
現在很多孩子都缺乏一些獨立自主的能力,因為大多數年輕的父母都外出上班賺錢,帶孩子的任務就放在了老人身上,老人總是讓孩子多休息,少活動。其實對於一歲內的孩子來說,還是父母的陪伴更重要一些,這樣孩子就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溫暖和愛,才能夠建立更強的安全感。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也開始學習一些小小的技能,比如翻身,比如爬,有些長輩在帶孩子的時候,如果孩子翻身翻不過來一直哭鬧,或者一學爬就哭,長輩就會覺得很不忍心,甚至會直接提出讓孩子晚點再學的想法。
首先,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有些孩子運動發育很好,所以不到一歲的時候就學會走路了,這樣的孩子大多具備更協調的肢體能力。不要以為肢體協調,沒什麼用處,長大之後你會發現肢體協調能力強的孩子反應非常敏捷。
不過家長們最應該注意的是,在鍛鍊孩子身體協調性的過程中,長輩所提出的建議並不是為了孩子好,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這樣的練習只不過是小小的嘗試而已,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孩子以後又該如何成才呢?
父母除了言傳身教之外,不妨試試通過閱讀繪本來引導,雙管齊下,會省力的多。
3-6歲是孩子情商培養的關鍵期。父母可以通過繪本故事來做情商啟蒙,引導孩子,讓孩子慢慢學會控制好情緒,養成好性格,這對於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幼兒園老師推薦的這套網紅繪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很不錯,最近一直在讀給自己的孩子聽,寶寶很喜歡,身邊很多寶媽都在用,分享給大家。
全套共20冊,原價320,限時優惠,現在購買只需79,平均一冊不到4塊錢,有需要的父母點擊下面連結即可購買
包括《養成好習慣》(全4冊)、《和壞情緒說拜拜》(全4冊)、《小眼睛看世界》(全4冊)、《我的家》(全4冊)、《我的學校》(全4冊)。
結束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多上心,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因為長輩的一些勸誡就放棄原則。
早從小就要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他自己拿東西,獨自吃飯,行為獨立,性格獨立,這樣孩子長大之後才能夠具備更強的自理能力,未來也會更加聰明健康。除此之外,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還要多多注意性格養成,學會管理情緒,幫助孩子實現更多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