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一人之下》採用了宗教文化內容——道教的各種元素,還真的是將很多大家不知道的道教名詞都搬上了二次元的大屏幕。本來以為動漫裡說的那些名詞看看就對了,可能是作者創新(自己YY)出來的也不一定,誰知道一去百度,有些還真的是實際存在,這也是為什麼一人之下能帶得觀眾都開始對枯燥難懂的宗教文化感興趣了。
「炁體源流」這個名詞在《一人之下》中的出現基本都伴隨著男主張楚嵐的名字,有主角光環加持的「炁體源流」在異人世界中可是搶眼的存在,其中的「炁」更是異人特異技能的來源,原本以為動漫中說的那些帶有幻想成分的技能與力量太不真實了,畢竟是動漫,神阿鬼啊的,違背各種物理常識,作者頭腦一熱想出來的設定,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誰知一查,「炁體源流」還真就是道教文化中一個重要的名詞。
《炁體源流》原是一本在道教文化中極具價值和地位的修道之書,大概看了下,這本書主要是作者張志順道長將自己修道途中的經歷,自己身心實證的真實體驗與感悟,編製成了一本供後人參考與學習的書。類似於遊記,思想傳達的一本道家典藏。其中可能真的有能夠通過思想升華、身體與心靈的結合上升到另一精神世界的可能。
所以《一人之下》其實是借鑑了書名,將它延伸成一種絕技,但書中是否真的出現過一種類似於動漫說的那種能力,或者作者是否真的研究過這本書後才想出的這個奇技,還真是說不準了。
另外,還有一奇技的來源,這個相信大家不陌生了。風后奇門,來源於奇門遁甲。
大家一定在很多古裝劇中見到過很多,影視劇中對奇門遁甲的設定也是五花八門。奇門遁甲其實是一種玄學,類似佔卜的一種秘術,放在現代就是天文物理學。而《一人之下》也像影視劇一樣,將這種學術能力衍變成一種特異能力。
所以說起來,《一人之下》沒有原原本本將涉及到的道學文化搬上二次元,但這種以另一種方式傳播道教思想知識的做法也確實對觀眾胃口。
死板的學術不好看,那就看3D的羅天大醮現場,文字看不懂,那就看張楚嵐瞎掰,我相信,一定會有很多人像我一樣,看完動漫去查查這樣那樣的名詞,道教的各種傳統,是不是真的像動漫中那樣存在。《一人之下3》一定還有更多的道學文化等著觀眾去了解,去主動走進道的學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