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智慧型手機的屏幕越出越大,讓人們在看電影玩遊戲感覺更帶勁兒的同時,給手部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冰城女子小璇就因為長期玩大手機,患上了腱鞘炎,也就是「手機手」。
28歲的小璇是個手機控,坐車、吃飯、休息……時時刻刻都在玩手機。隨著手機不斷更新換代,小璇的手機也越換越大,半年前更是換了一部勉強才能握住的大屏手機。可最近幾周她的手卻感覺不太舒服,「前幾周我左手拇指開始發木,早上剛起床還會覺得拇指活動有些困難,起初我以為是睡覺壓到了,後來慢慢的手背還會隱隱作痛,我去醫大四院看了一下,大夫說我是得了『手機手』,就是腱鞘炎。」小璇告訴記者。
小璇說,「大夫問我是不是總玩手機,我尋思現在的年輕人哪有不愛玩的,可他看完我手裡的手機後,說這個大手機應該是病因。」記者發現,小璇的手不大,勉強能握住她的iphone 6plus。小璇告訴記者,醫生說她的症狀還處於比較初期階段,減少使用手機的頻次和時間,再加上熱敷,半個月就能緩解症狀了。
記者為此聯繫到了哈醫大四院骨科副教授胡乃武。他告訴記者,每周出診都會遇上5個以上的「手機手」病例,「以往腱鞘炎多發於年齡大的人群,近年來患者趨於年輕化,而且女性偏多,在經過眾多病例的分析後我們發現,患病的女性並未從事長時間的打字伏案等工作,大多是使用了不適合自己手掌大小的大手機。」胡乃武說,「手機手」的症狀多表現為拇指活動受限、有痛感,嚴重時會發展為手背區的腕部疼痛等症狀。
為啥會得「手機手」?胡乃武表示,大手機對於小手來說,腕關節背伸的角度和手指活動都會超過一般的角度範圍,長時間就會使得肌腱過度摩擦和關節囊擠壓造成勞損。如果手指反覆重複某一動作,還會造成指神經受傷。
怎樣預防?
胡乃武建議,一方面儘量選擇適合自己手掌大小的手機尺寸,女性的手型比較適合4英寸的手機;另一方面不要過度依賴手機,更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手部姿勢玩手機。
怎樣治療?
患者可進行熱敷緩解炎症,每天兩到三次,每次10至15分鐘。患者病情嚴重有時需要打封閉針,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小編提醒,大家如果有時間,還是放下手機,多多運動,擁抱陽光吧。
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