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火葬場有招幹活的嗎?目前,北京市有十二家火葬場,而且十二家火葬場的職工都是事業編。也就是說火葬場的正式職工(不含臨時工種)都是事業在編人員,也即現代人常說的「體制內」人員。
從事人事工作的人都知道,想成為事業單位的正式職工,求職者要通過層層考核,而且還要經過嚴格的篩選,才能有機會成為事業單位的在編職工。在就業形勢極其嚴峻的今天,部分碩士生、博士生為了一個事業編,連考三年、五年的人大有人在。
在很多人眼裡,火葬場職工是個特殊的存在。不少人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甚至連火葬場職工的子女都不放過。前一陣子的一則消息,說一火葬場職工子女的某老師,因知道班內學生有在火葬場上班的父母,便主動與該學生父母溝通,讓其子女轉學。
當我看到這則消息時,不僅為火葬場職工的子女捏了一把汗,更為某老師的職業歧視行為感到不齒。像這種有職業偏見、帶有色眼睛的老師,怎能配當人民的教師呢?怎能培養出有責任、有擔當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呢?
職業不分貴賤,都是為人民服務,難道父母在殯儀館工作,子女就要受到「另眼相看」嗎?難道某老師的父母就沒有離開的哪一天嗎?難道某老師敢保證自己長生不老嗎?作為擔當民族未來的「靈魂工程師」,某老師連最起碼的職業道德都沒有,何談教育好下一代。
感覺話題有些偏了,接下來繼續聊北京火葬場招工的問題。在北京十二家火葬場中,實行對外聘任制的火葬場只有一家,而且是唯一的一家。那就是被民政部門評為「國家一級火葬場」的順義區火葬場。
在順義區火葬場官網新聞資訊欄目裡,有一則「大興區火葬場殯儀服務十項『唯一』」的新聞。文章最後一條說:「是全市獨一家實行聘用制的火葬場。由館長聘用組長,由組長聘用組員,任務到崗,責任到人,優勝劣汰。」
從火葬場新聞欄目裡,我們不難發現,北京對外招聘的火葬場只有一家,那就是大興火葬場。除了火葬場的「大興區火葬場殯儀服務十項『唯一』」,外我們還可以從大興區火葬場官網上發現一則去年的招聘信息。文章標題是「大興區火葬場招聘公示」,從招聘公示裡,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北京招幹活人的火葬場,只有一家那就是「大興區火葬場」。因此,打算在火葬場上班的網友,可以多關注大興區火葬場官網的招聘信息,指不定哪一天夢想就變成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