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女,卻將天下所有孩子都視為己出,這樣的周總理值得所有人的敬重!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與世長辭,深受人民愛戴的周總理沒有留下任何子女,卻認了三位乾女兒。這三位乾女兒的父親,都是與總理一起革命過的戰友,周總理將自己對兒女的愛,全部灌輸在這些烈士子女身上,這種「超越血緣關係的愛」,也體現了周總理的光輝人性!
一、葉挺之女葉揚眉
葉揚眉是開國名將葉挺的第五個女兒,也是周恩來和鄧穎超的乾女兒。
葉揚眉還未出生之前,周總理和葉挺已經是生死之交的同志和朋友,他們一同為革命事業奮鬥、甚至連結婚時間都差不多,周恩來還是葉挺與李秀文的證婚人。
皖南事變後葉挺被軟禁,儘管自己失去了人身自由,但國民黨對他的幾個孩子管理並不是很嚴格。葉挺與李秀文一共養育了9個孩子,為了讓他們有個好的生活環境,葉挺曾偷偷地讓三個孩子給周恩來送信,讓他們躲過特務的視線,搭黃包車去找曾家巖50號的周伯伯。
皖南事變後,葉挺被關押過很多地方,直到三個孩子到來後,周恩來才知道葉挺其實就在重慶。看到這些驚慌失措的孩子,周總理撫平他們臉上的恐懼,他溫和地跟他們說道:「別怕別怕,有周伯伯在,再也不會有人來抓走你們了!」
周總理將孩子帶回家後,將他們都交給了夫人鄧穎超,看到這些年幼的孩子臉上,有著不符合年齡的老成和恐懼,鄧媽媽淚流滿面。她一邊幫孩子清洗一邊向周總理說道:「這些娃娃離開爹娘真的夠可憐的,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他們!不然怎麼對得起葉挺將軍和葉夫人?」
於是周總理一邊積極地與國民黨斡旋,試圖通過談判將葉挺營救出來;另一方面,周總理和鄧穎超對三個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還經常通過內線給葉挺身邊的幾個孩子送去零食、衣物和學習用具。
幾天後,經過周總理和鄧穎超的反覆商議,他們決定將兩個稍大的孩子送到安全地延安讀書,最小的揚眉就留在身邊照顧,於是,揚眉就和周總理和鄧穎超住到了一起。
面對初來乍到的揚眉,鄧穎超給了她慈母般的照顧,每次吃飯她都會把所有肉夾到揚的碗裡;揚眉晚上喜歡踢被子,鄧媽媽又替她蓋了無數次被子。經過長時間的相處,文靜的揚眉逐漸變得開朗,她也開始叫周總理為周爸爸,喊鄧穎超為鄧媽媽。
這對養父女間最讓人熟知的一件事,就是一次遭遇飛機險情時,周總理將降落傘讓給了葉揚眉。1946年1月,周恩來帶著揚眉一起回重慶,剛開始飛機飛得很平穩,但幾分鐘後卻開始左右搖晃起來。此時飛機上的人都取出備用的降落傘背上,一陣嘈雜之中,周總理聽到了一個孩子的哭聲。
原來,小揚眉的座椅前面沒有安置降落傘,看著其他人為了逃離險境都拿到了保命傘,小揚眉急得哭了出來。周總理知道情況後,二話不說將自己的降落傘讓給了她。飛機上的戰友以及美軍代表知道後,紛紛制止周總理的這一行為,他們認為總理身為國家重要領導人,不能發生任何危險,於是眾人紛紛解下自己的降落傘給總理,總理卻一一拒絕。
只見周總理語重心長地說道:「大家不要慌,要相信我們的技術人員。葉挺將軍為了中國人的革命事業,此刻還在獄中受難,我們不能連他的孩子都保不住!」隨後周總理又搖搖晃晃地回到了自己座位,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幸運的是,飛機經過一陣劇烈波動之後恢復了正常,最後安全地返回了地面。
事後,周總理還寬慰小揚眉道:「我們一生中都要經歷許多苦難,前面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去面對,就好比這次飛機遇險,我們要像你爸爸一樣,面對困難堅定從容、不畏懼、不懼怕,這樣我們才能戰勝它!」
小揚眉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將周爸爸的一席話聽進了心裡。不幸的是,1946年葉挺和妻子等人乘飛機從重慶回延安,飛機在山西黑茶山失事,所有乘坐人員全部罹難,其中也包括了年僅11歲的葉揚眉。
二、「紅色公主」孫維世
孫維世是革命烈士孫炳文的女兒,由於叛徒告密, 42歲的孫炳文被敵人殘忍殺害,留下幼女孫維世才6歲。
同周總理和葉挺一樣,孫炳文和周總理也是親密無間的革命夥伴,平日裡工作非常密切。1927年孫炳文殉難的消息傳到武漢,《民國日報》強烈譴責國民黨的殘忍行為,並對烈士孫炳文表達沉痛懷念。周恩來和鄧穎超聽到消息後,更是替孫家悲痛不已,他們決定認孫維世為養女、好好撫養她長大,同時視這位乾女兒為己出。
說起這位「紅色公主」孫維世,絕對是當時數一數二的才女,她外貌不凡,還有著一身的才氣,用現在的話來說妥妥的文藝女青年。孫維世先後在莫斯科東方大學、莫斯科戲劇學院就讀,回國後又導演了《保爾柯察金》、《萬尼亞舅舅》等作品,成為了新中國戲劇奠基人之一。
同大多數專心搞文藝的女孩一樣,孫維世為人單純、不擅長交際,她顯赫的出身、出色的外貌,立刻吸引了很多異性的關注,之後的丈夫金山就是其中之一。
孫維世和金山相識於一場話劇排練,一位是根正苗紅的清高才女,一位是混跡十裡洋場的浪蕩公子,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他倆會結合在一起。甚至連周總理都覺得驚訝,他不看好這個金山,覺得他不靠譜,但是戀愛中的孫維世卻非嫁不可。於是周總理送給兩人的新婚禮物,竟然是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寓意已然很明確。
孫維世與金山的結合完全是一種下嫁,周總理沒有看錯的是,就算孫維世付出了滿腔真心,依然攔不住金山的花心。
1951年,金山和文化藝術慰問團一起去朝鮮,不久就與金日成的女秘書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更間接影響了兩國間的友好關係。回國後的金山受到了處分,全國人民也等著周恩來幫女兒出這口惡氣。在周總理看來,這種有辱國家體面、又對妻子不忠的人,完全不值得同情。
可身在局中的孫維世卻為金山求情,最終金山結束了改造,又重新回到了中國青年藝術學院。
可這樣一位善良的姑娘,命運再次跟她開起了玩笑。1967年開始,江青依次抓捕了金山和孫維世,還給他們安上了各種莫須有的罪名,孫維世被關後遭到了連夜審訊,還經受了各種折磨和拷問。7個月後,孫維世被這幫人活活打死,被發現時她身上鎖著冰冷的鐵鏈、頭顱中還插進了一根長釘,慘不忍睹。
47歲的才女孫維世就此隕落,帶給周總理和鄧穎超的更是無盡的傷心。鄧穎超聽到孫維世的遭遇後,泣不成聲地對周秉德說:「凡是做了我們乾女兒的,都是苦命人啊!維世跟了我們這麼長,感情這麼深,現在卻死得這麼慘!」
而周總理經常在黑夜中悄悄落淚,責怪自己沒有照顧好烈士的遺孤,傷心程度可見一斑!
三、諶志篤獨女諶曼裡
盧溝橋事變後,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廣大熱血青年投入行伍,志願軍們紛紛奔赴抗日前線。諶曼裡當時還只是一個十六七歲小姑娘,但是在父母的影響下,她毅然走出校門、奔向重慶。
到達重慶後,諶曼裡在當地的野戰醫院當護工。然而,隨著前方戰事的吃緊,國民黨內部的腐敗日益顯露,後方醫療軍需供應不上,黨內的一些貪官汙吏卻過著奢靡不堪的生活,這讓一心報國的諶曼裡深感絕望。
幾經思量過後,諶曼裡決定和幾位女友奔赴抗日前線漢口,卻不幸遇上了臺兒莊戰役爆發,徐州失守。諶曼裡與大部隊失散,逃到了荒郊野地,正當她們徘徊在野地裡,過著饑寒交迫生活的時候,遇到了貴州老鄉才得以重回部隊。
經過幾段顛沛流離之後,在諶志篤的介紹下,周恩來和鄧穎超認了諶曼裡為義女。初次見面,總理兩人就非常喜歡這個姑娘,雖然年紀不大,但精氣神十足,小小年紀頗有父親的革命風範。就這樣,諶曼裡今後就留在了周總理的身邊,隨後被派去延安學習深造。
如此年輕絢爛的一位姑娘,卻因為一場意外被奪走了生命。抗戰勝利後,諶曼裡一直在延安從事文藝工作。一次演出過後,諶曼裡回到了窯洞,隨即窯洞裡就發出了「轟轟轟」的異響,接著只看見泥土從頭頂掉落,一陣巨響之後,窯洞坍塌成了一片平地,諶曼裡活生生被埋,等到醫生趕到現場,她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
小結:
眾所周知,周恩來是著名的「三無」總理:死不留灰、無墓無碑、生而無後!
周總理和夫人鄧穎超,因為戰時動蕩沒有留下自己的親生子女,但他們卻將愛灑向了更多的孩子。照顧葉挺長女葉揚眉、替戰友撫養孫維世,又認了諶曼裡當乾女兒,幫她聯繫學習單位,除了大眾所知的這三位之外,周總理夫婦還默默撫養過眾多烈士孤兒。
作為一位憂國憂民的國家領導人,周總理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地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理念。為了更好地落實這一行動,周總理還提倡建設大同幼稚園,以便照顧更多無依無靠的孩子。每當別人問他為什麼堅持做這些事情時,周總理總是用同樣的一句話來回答:
「因為他們都是我的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