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血」大家已不陌生,但這世界上還有比「熊貓血」罕見千倍的血型。天津8歲的小女孩於文昊身患先天性心臟病,好不容易等到了免費救治的機會,卻發現自己是p型血,這個血型目前全國已發現的也不到10人。全國尋血的結果,江蘇省血液中心有了回音。於是,一場跨省調血、一段生命接力就此展開。
我是p型血,這是關於我的故事
我的身份
我比「熊貓血」稀有千倍全國僅發現10人
江蘇省血液中心輸血研究室劉衍春主任介紹說,我們通常所說的A型、B型、O型、AB型血型,其實是一個檢測系統,RH陰性、陽性又是另一個檢測系統。人的血型共分33個系統,20多個系統和臨床上輸血有關,其中的10個又是更為主要的。每個人在每個系統中都有一個屬性,排列組合下來,人的血型其實可以多達幾百種。
p型血又是怎麼回事呢?正常情況下,我們每人的紅細胞上都有P、P1,或P、Pk抗原,p型血的人紅細胞上沒有3種P抗原,即P的「裸型」。這種人的血漿中含抗PP1Pk的抗體,所以會凝集幾乎所有人的紅細胞。1951年世界上報導的第一例p型血是一位女性胃癌病人,在術前備血時發現凝集所有人的紅細胞,但與其妹妹的血液完全相合,妹妹給姐姐獻了血。
據現有資料查證,在歐洲每百萬人中有5.8例,而在我國漢族人群中的分布頻率低於百萬分之一。也就是說,其與俗稱的「熊貓血」即RhD(-)血型相比,也只是它的千分之一還不到,是極其罕見的血型,目前在國內僅發現近十例。其中大部分p型血女性是因為特殊抗體導致胎兒溶血,反覆流產後檢查才發現的。
我的來歷
江蘇僅找到1位捐獻者我已被「冰封」2年
江蘇省血液中心冰凍的300毫升的p型血,其實已有兩年的時間。
全省僅有的p型獻血者獻出300毫升
2009年年底,江蘇省血液中心接到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一份特殊的血液標本,這份標本來自一位62歲準備做胃癌切除手術的患者。奇怪的是,這份標本與血庫中ABO同型、RhD同型的血液均發生凝集,始終找不到匹配的血液。經上海血型參比實驗室的分析,最終確定為p型血。考慮到該血型的遺傳規律,在其家庭成員中尋找到此血型的機率較高,省血液中心請醫院通知患者家庭,請所有的家庭成員來血液中心進行血型檢查,篩查結果發現患者的四弟與其血型完全相溶,也為p型血。這位弟弟為哥哥進行了獻血,省血液中心將其錄入進了稀有血型資料庫。
2013年,南京某醫院發現了疑似p型血的新生兒,於是江蘇省血液中心再度聯繫江蘇目前已知僅有的p型獻血者,需採集微量血液進行比對。這位獻血者答應獻出300毫升血液。不幸的是,這名嬰兒有其他不相合的抗體,所以沒能用上這袋珍貴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