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黨政代表團赴長三角四市考察學習,取得哪些「真經」?

2020-11-25 中山網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確保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中山落地落實,11月16日至20日,市委書記賴澤華率中山市黨政代表團赴江蘇省蘇州市、南通市、南京市和安徽省合肥市,考察學習四市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等經驗做法,與各市就協同對接國家戰略深化交流合作。

5天半的時間,行程滿滿,收穫滿滿。代表團考察了蘇州高新區、南通創新區、南京江北新區、安徽創新館等30多個具有代表性的點位,腳步遍及產業園區、科技企業、政務中心、規劃展館、歷史街區、生態示範區等,同四市黨政領導及職能部門、產業園區負責同志、企業家等深入交流懇談,對標先進、拓展視野、解放思想、創新理念,為下一步工作凝聚信心、動力和智慧。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凌雲等四市有關領導會見我市代表團一行或陪同考察活動。中山市領導陳文鋒、歐陽貴有、楊文龍、李長春、雷嶽龍、葉紅光,部分市直部門、鎮街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考察學習。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會見中山市黨政代表團。

堅定戰略抉擇:

以大視野融入區域一體化

改革開放以來,生產要素在全國區域城市間流動,不斷促進生產力發展,形成了以產業鏈、供應鏈聚集為主要特點的區域協同發展格局。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就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三大增長極,經濟總量佔全國的近一半。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世界級創新平臺和增長極,構建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

▲南京眼步行橋是長江上首座觀光步行橋。

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潮,特別是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進一步加劇了外部發展環境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

為破解這一發展面臨的中長期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強調要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帶動世界經濟復甦。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在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上,長三角各個城市都唯恐落後。

蘇州加快構建「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接軌上海新格局,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全力推進滬蘇同城化;

南通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以滬蘇跨江融合試驗區為依託,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引擎;

南京加快建設「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爭做長三角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的重要引擎、改革開放新高地的門戶樞紐;


合肥與上海、南京、杭州等市攜手奮進,高質量建設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和支撐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城市的跨越發展,無不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應勢而起。

以南通為例,2008年蘇通大橋正式通車,開啟了南通跨江聯動、對接蘇滬、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新進程,原本受長江天塹阻隔的「南不通」,由此進入江海通途的廣闊時代。

大橋通車前,南通經濟增速在江蘇13市中位居中下遊,大橋通車後穩居全省前三位。GDP從2008年的2500億元一路狂飆,到2019年達到9383億元,成為「萬億俱樂部」準成員。

中山與深圳、廣州的區位關係,與南通和上海、蘇州的關係非常相似。正在建設中的深中通道,就是我們實現跨越發展的底氣;南通為迎接「黃金通道」所作的準備,也是我們要借鑑的重要路徑。

▲中山市黨政代表團在南通市考察學習。

對於中山而言,「雙區驅動」國家戰略深入實施,「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加快形成,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深度推進,這些歷史機遇在時空上交匯、戰略上對接,既賦予我們重大使命,也為未來發展開闢無限空間。立足大時代、搶抓大機遇、實現大發展,首先要有大視野。

正如賴澤華所指出,「起點決定終點,起步決定終步,開局註定結局」。我們要學習長三角先進城市搶抓機遇的敏銳性、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起而行之的執行力,以「開眼看世界」的眼界、「敢為天下先」的膽識、「不走回頭路」的魄力,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掙脫束縛、邁開腳步,在融入國家戰略中站高望遠,在對標先進中奮發圖強,這樣才能在高起點上代表大灣區「國家隊」參與未來全球競爭。

抓牢發展主線:

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引領

蘇皖之行印象最深是什麼?代表團成員的答案一致——創新。

南京

南京在2018年提出「創新名城」口號,連續三年將新年的「第一會」和市委「一號文件」聚焦創新,今年又高規格成立市委創新委,立起創新「風向標」。

▲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會見中山市黨政代表團。

該市充分發揮高校、大學生等科教資源優勢,積極發展以人才持大股、市場化運作、職業經理人管理為特徵的新型研發機構,激勵調動高校院所、科研人員面向市場需求進行創新,打通科技轉移轉化的「最後一公裡」。


▲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陪同中山市黨政代表團考察。

目前,南京新型研發機構累計孵化科技型企業超6000家,創造專利總數近7000個。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南京綜合排名由2017年的全球第94位躍升到第21位。


▲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

合肥

合肥在創新方面同樣當仁不讓。過去15年,合肥GDP增速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一,從一個不顯山露水的城市,躍居新一線城市行列,其「逆襲」路徑,就是創新。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與中山黨政代表團一行交流。

近年來,合肥通過大拆違建、大手招商、大力融資,帶動一批企業植根成長,先後吸引了京東方、長鑫半導體、蔚來汽車等風口企業,孵化了科大訊飛等創新型企業,撐起現象級的產業地標。

2008年,該市在全年財政收入只有300億的情況下,拿出百億級的超大手筆引進顯示屏龍頭企業京東方,由此「無中生有」形成千億級的全產業鏈集群。合肥總結的一條經驗是:對於創新的事,我們並不緊盯著「掙錢」,也不圖一味「省錢」,只要是「值錢」的,我們都捨得「花錢」。

▲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凌雲陪同中山市黨政代表團考察。

▲中山市黨政代表團在合肥市考察學習。

與上述城市相比,中山在創新發展平臺引領帶動能力、企業創新主體支撐作用、高端創新人才吸引力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

必須切實增強走創新發展之路的信心決心,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大力強化重大平臺、核心載體、企業主體、產業集群、高端人才、創新生態等支撐,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加快補上創新這一課。

找準主攻方向:

堅定製造業立市不動搖

認清產業主攻方向,才不會在發展上走彎路,甚至走死路。此次考察進一步廓清了思路、明晰了方向。

幾個城市無一例外都把製造業視為立市之本。以人文著稱的蘇州,也是不折不扣的工業強市,與上海、深圳並居全國工業城市三強。今年上半年,蘇州依靠醫藥製造業的井噴,一度登頂全國「第一工業大市」。7月份召開的蘇州市生產性服務業推進大會提出,過去蘇州依靠製造業成為了全國「標兵城市」,現在要依靠「新蘇州製造」,做高質量發展的「標杆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蘇州在產業細分方面做到極致,光一個生物醫藥,就形成了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崑山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基地、吳中診斷檢測及醫藥加速基地、太倉醫藥生產性服務業基地等15個不同特色定位的產業集聚區。通過強大的「鏈式粘合」,在本已不低的海拔上,造出「永遠不會淹沒」的產業高峰。堅信「大樹底下能種碧螺春」,蘇州這個「什麼都不是」的地級市,用結結實實的一磚一瓦,在上海金融和貿易中心周邊,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製造業長城。

再說合肥引以為傲的「芯屏器合」。「芯」是晶片產業,「屏」是平板顯示產業,「器」是裝備製造及工業機器人產業,「合」則是人工智慧和製造業融合。合肥在「以新帶舊」方面頗有心得,近年來,在技術工藝革新、信息技術融合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引導下,合肥製造業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挺進,將家電、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等三個傳統產業培育成了千億級產業,真正實現了「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並舉。

放眼整個長三角,腹地廣闊,精兵環伺,眾多製造強市你追我趕,未來區域競爭力不可估量。

灣區時代,中山要依靠產業突圍贏得地位尊嚴,與周邊兩棵「蒼天大樹」和一片「茂密森林」一起,撐起區域一體化發展大局。

當務之急,就是全力擁抱深圳、廣州,找準定位、錯位發展,久久為功夯實製造業基本盤,聚周邊有利要素為我所用,不斷把「長板」鍛得更長,今天當好超級城市的「配角」,未來爭當高質量發展的「主角」。特別是中山以傳統製造業為主,要學習合肥經驗,加快數位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推動家電、家具、五金、燈飾等產業走好「傳統製造—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轉型之路,培育傳統產業競爭新優勢。

把握前沿趨勢:

打造吸引人才的制度環境

考察中,一個現象很有意思——各個城市的產業園區,都沒有傳統工業園區那種喧囂嘈雜、冰冷生硬的感覺。

蘇州城市分布呈現為一體兩翼:

■中間的古城,假山假水城中園;

■西邊的高新區與東邊的工業園區,真山真水園中城。

蘇州高新區是最早的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科創實力方面絕對「硬核」,卻用山水風光和非遺元素,裝點出一座不折不扣的生態科技城。

17平方公裡的南通創新區,從一片小散亂汙的荒蕪地,到初具規模的示範創新區,僅用了不到4年時間。這裡「把最好的生態環境留給創新」,整個園區碧湖棧道、花草世界環繞,別致新穎美不勝收。首屈一指的園區環境,遠勝於很多公園、景點。

▲南通市創新區。

一般的開發區、工業園區難以滿足創新人才對品質生活的要求,於是南京依託玄武、秦淮、鼓樓等中心城區,探索建設「城市矽巷」,把優質的創新載體融入到城市高品質生活裡。憑藉此舉,不僅得以築巢引鳳,還通過有機更新,實現了向存量空間要增量價值。

▲中山市黨政代表團到南京市「秦淮矽巷」考察。

合肥的合柴1972是一個舊區改造項目,以修舊如舊的手法,確保建築的完整性和藝術感,同時以科技、文化、藝術產業為核心,打造先鋒文化創意區。不斷有年輕人慕名前來「打卡」,不盡的創意、商機在這裡孕育成型。

除了統籌生產、生態、生活環境,營商環境的建設也至關重要,長三角城市極為注重從制度層面入手,推動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

●比如蘇州打造「蘇州最舒心」營商服務品牌,決心用像汽車4S店一樣公開透明、五星級酒店一樣標準可靠的「至高服務」,贏得「投資中國、首選蘇州」的口碑。

●南京的「寧滿意」工程,從企業和群眾關注熱點出發,圍繞基礎性支撐、個人辦事和企業辦事三個維度,提出「十個一」具體任務換取「您滿意」。

●還有南通的「不見面審批」,合肥的「創優營商環境3.0版」……

這些城市深知,如果制度環境跟不上,再好的空間也吸引不了人才和企業落戶;只有盡善盡美、精益求精的政務服務,才能讓優質資源奔湧而來。

「過去搞園區,廠房建好,流水線一上,人就來了。但現在,人才跟著產業和資本走的時代或已過去,變成產業和資本跟著人才走,人才跟著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走。」研究者對長三角引才模式的點評,可謂恰如其分。

激發闖勁幹勁:

行動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有句話說,「比你優秀的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這幾個城市很好地詮釋了這股「愈強愈拼、愈拼愈強」的精氣神。

蘇州崑山作為中國百強縣的領頭羊,在走出了「崑山之路」之後,又提出了「敢於爭第一、勇於創唯一」和「勇闖無人區」。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外貿普遍下行,而「外向」的崑山卻更加「外向」,新設外資項目222個,新增註冊外資同比增長147.2%,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05.8%。

南通以「地處長江下遊、工作勇爭上遊」為擔當和追求,喊出「狼山腳下呼喚『狼性』幹部」,發現、培養、激勵起一大批品質忠誠、意志堅韌、有血性、有團隊精神的「狼性」幹部衝鋒陷陣。

項目「上午拿地下午必須動工」,幹部「把烏紗帽系在褲腰帶上」,一切不唯結果說話的行為,在這裡都沒有市場。今年上半年,南通新開工、籤約2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11個,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24個。

南京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率先提倡「摘口罩」,領導幹部在3月初即帶頭「下館子」,在確保疫情控得住的前提上,實現經濟社會秩序放得開。

敢「拼」才會「贏」,前三季度,南京GDP增長3.3%,首次躋身全國大中城市前十位。

合肥提出「努力做最好的,不是最好就學習最好的」。

駐外招商團隊全是「空中飛人」,挨著上下遊產業鏈挖,直到全產業鏈打通;市場需要什麼企業,政府就去談什麼企業。

江蘇的一位領導介紹說,客商一旦被他們的幹部「粘上」,想「跑」也「跑」不掉……同樣是人,同樣幹事,意志力和執行力不同,結果定然大相逕庭。

南京行程,我市黨政代表團首站拜謁中山陵,既是代表中山人民向孫中山先生表達敬仰之情,也是以此銘刻偉人故裡重振虎威之志。

100多年前,少年孫中山隨母遠渡重洋,"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今天我市代表團到長三角考察,同樣有天寬地廣、茅塞頓開之悟。

「行動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賴澤華勉勵代表團成員,要用心消化、汲取此次考察學習的營養,以「他山之玉」破解「中山之困」,按照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定下的目標,更好地思考、謀劃、破局,高標準推動各項工作。

賴澤華說南通、合肥等城市,用十年時間實現了GDP從3000億級到萬億級的跨越。中山要多少年才能達到5000億級、萬億級?這就是對全體中山幹部的時代命題,就是我們要矢志攀登、不懈追求的目標。我們必須要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奮進意識,切實看到自身存在的巨大差距,清醒認識我們要經歷的將是一個快步追趕、刻不容歇的長期過程。既不能目光短淺、固步自封,做「井底之蛙」;也不能小進則滿、貪圖安逸,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

要樹立高度的主人翁意識,為了改變一個地方的命運,為了中山老百姓的福祉,每一個人都要咬緊牙關拼命幹、卯足勁頭往前衝。

要爭當「出頭鳥」、凡事「我先上」,善於抓住一切機會,防止瞻前顧後、患得患失,最終貽誤良機。

要在展望、謀劃未來的同時,堅持腳踏實地,一年一年做、逐月逐月做、每天每天做,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要識大體、顧大局,講團結、講擔當,真正做到「一家人一條心一起幹」。

要適應嚴的要求,一切從公心出發,依法、民主、科學決策,在從嚴管理下更加擔當有為。

要加強廉潔自律,以包公「不持一硯歸」的精神自勉,慎獨慎微、善始善終。

相關焦點

  • 江南風|平原縣黨政考察團赴江蘇四市區考察學習印象篇(丹鳳朝陽)
    長三角城市群,是中國現代化建設大局、開放格局的戰略腹地,在這塊腹地上,蘇南群星閃耀。6月24日—26日,平原縣委書記王洪霞帶領黨政考察團,赴江蘇丹陽市、金壇區、宜興市和武進區等四市區參觀學習。我們應如何認識蘇南、學習蘇南,把蘇南經驗變平原力量?
  • 懷化市黨政考察團在湘西州考察 葉紅專彭國甫參加
    懷化市黨政考察團在湘西州考察葉紅專彭國甫參加12月22日,省政協副主席、市委書記彭國甫率我市黨政考察團赴湘西州考察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等工作。圖為考察團在「精準扶貧」首倡地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
  • 廣東省中山市十大名人,你知道中山市的哪些名人?
    廣東省地級市,全國4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 廣東地區性中心城市之一、 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省第5的經濟總量,並與順德、南海、東莞一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2019年8月,中國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誌公布了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中山排名第29。
  • 2021廣東中山市教體系統事業單位面向高校應屆畢業生招聘專任教師...
    我市教體系統已根據國家、省和市規定實施績效工資制度和專業技術人員分等級崗位聘用,新進人員有關工資福利待遇根據所聘崗位確定。②港澳學習、留學歸國人員報名時畢業未滿2年的視為應屆畢業生。(四)體檢和考察體檢工作由招聘單位組織實施,在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指定的市級綜合性醫院進行。體檢按照《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體檢實施細則(試行)》執行,專任教師體檢標準參照《廣東省教師資格申請人員體格檢查標準(2013年修訂)》執行執行。
  • 合肥市蜀山區黨政考察團蒞臨宇航派蒙參觀考察!
    2020年11月5日,蜀山區政法委副書記張本年先生率隊帶領蜀山區黨政調研考察組,來到蜀山電商園二期宇航派蒙集團,考察中國石墨烯領軍人物潘智軍先生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一整天時間,由宇航派蒙董事長潘智軍、黨支部書記餘學華、供應鏈總監湯靜怡、技術中心總監譚化兵、總裁辦主任賈良芹陪同考察,採取實地觀摩、現場介紹和座談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先後實地參觀考察了石墨烯發熱膜全流程綜合實驗室、石墨烯發熱應用產品展廳、電採暖項目展廳、宇航派蒙電商事業以及倉儲物流中心。
  • 山東省曹縣代表團蒞臨九星考察指導
    本報訊  9月18日上午,山東省曹縣青崗集鎮黨委書記王振飈、曹縣人事社保局謝軍主任、縣招商辦主任孫彪一行蒞臨九星考察。
  • 順德組織上市公司黨組織負責人赴深圳考察學習
    11月18至20日,順德區委組織部、區「兩新」組織黨工委組織區內負責人近30名上市公司黨組織赴深圳考察學習,對標深圳市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先進經驗,以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考察為期3天,考察地點包括創維創新谷黨群服務中心、跨越速運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黨群服務中心、深圳正威國際集團、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灣創業廣場、大族雷射、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內江市農業農村局赴三臺縣考察學習數字農業建設工作
    為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升內江市現代農業數位化水平,更好的服務鄉村振興戰略,1月5日,內江市農業農村局機關黨委書記王方培同志帶領市場科、信息站、市中區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及聯通內江分公司負責同志到綿陽市三臺縣考察學習數字農業工作。三臺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趙忠介紹相關情況。
  • 中山市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及其子女可優先報讀市青少年宮培訓班!
    如果您是經中山市政府認定的緊缺適用高層次人才,剛好有適齡子女需要參加校外素質教育和各類夏令營、少年軍校以及研學活動,可選擇到市青少年宮。我們將為您的孩子報讀青少年宮興趣班、拓展活動提供專享服務,將和當期舊生一樣享有優先報名權。
  • 為「她」賦能,市管女幹部培訓班圓滿結業!
    為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在浙江、寧波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提升新形勢下女領導幹部綜合素養,市委組織部、市婦聯、市委黨校(行政學院)於9月1-4日舉辦第13期市管女幹部培訓班,54名來自市直機關、區縣(市)、高校國企的市管女幹部參加培訓。
  • 借得東風行大船——回望鄭州市黨政考察團上海之行(上)
    上海是我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橋頭堡」,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是我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領中國開放風氣之先,勇立潮頭、敢為人先、勤奮刻苦、精益求精的精神品格,更引得太多城市學習、對接。
  • 院黨委書記劉明生一行赴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等考察交流並看望援疆幹部和校友
    6月11日至16日,院黨委書記劉明生、黨委副書記劉俊茹、黨政辦公室主任李立增、組織人事部部長吳阿莉、宣傳部部長袁薇,赴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巴音學院」)和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吉木薩爾市政項目部,考察交流並看望我院援疆幹部和優秀校友。
  • 2021廣東中山市「333」緊缺急需專業博(碩)士研究生引育計劃招聘...
    ,加強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幹部人才支持,決定開展中山市「333」緊缺急需專業博(碩)士研究生引育計劃2021年公開招聘,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引進對象中山市緊缺急需專業的博(碩)士研究生,具體包括普通高等院校2021年應屆畢業的研究生和社會上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研究生。
  • 徐海榮參加沙依巴克區代表團審議
    徐海榮參加沙依巴克區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揚奮鬥精神 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1月13日,出席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的各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等。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徐海榮參加沙依巴克區代表團審議,與代表交流探討。
  • 2021廣東中山市三角鎮中英文中心幼兒園教師招聘3人公告
    中山市三角鎮中英文中心幼兒園位於中山市三角鎮福均南路1號,是三角鎮一所公辦幼兒園。三、面試1、時間:待定(由幼兒園電話通知);2、地點:中山市三角鎮福均南路1號幼兒園內;3、面試內容:(1)本人自我介紹:主要考察應聘者的個人綜合素質、學前教育工作業績等內容。(2)專業技能展示:主要考察應聘者的專業技能素養、特長等。4、 合則約見。
  • 常德市開展黨政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職責及法治政府建設督察
    按照中央依法治國辦和省委依法治省辦統一部署,常德市委依法治市辦副主任、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鰲帶領市委依法治市辦第一督察組赴鼎城區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及法治政府建設實地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