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的《超級女聲》到2020年的《青春有你2》,偶像選秀貫穿了80後、90後的青春,如今由00後接棒,繼續孵化屬於Z世代的偶像。在這16年間,選秀節目如何靠選手撐起話題,熱度如何變得比實力更重要?從李宇春到蔡徐坤再到虞書欣,選手們在家庭出身、選拔標準、個人形象、舞臺表現、成員關係等方面經歷了怎麼樣的變化?觀眾對選手的審美觀是如何變遷的?
狹路相逢,相愛相殺,互懟互掐
回憶殺,一直是綜藝舞臺屢試不爽的法寶。原本備受期待的「06超女重聚」卻秒變翻車現場,許飛靈魂拷問,尚雯婕被「聲討」,韓真真發文力挺,厲娜點讚,譚維維直言當年不單純……本該是合家歡、情懷殺的催淚彈,卻成了吃瓜群眾考古「06超女」舞臺現場恩怨、暗戰、抱團取暖的導火索。
無論是臺上明著尷尬,還是臺下點名互撕,在以激烈競爭、晉級賽制殘酷的選秀PK大戰中,選手的相愛相殺、互懟互掐,似乎從未停止。不管是04超女安又琪與05超女何潔之間的「相煎何太急」,還是06超女譚維維發歌《譚某某》DISS冠軍尚雯婕……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有紛爭。
戲精、炒作、猜疑、不和、撕X……早已演變為選秀節目的「主旋律」。從《超級女聲》延續《青你2》。後者的爭C大戲精彩紛呈,選手使出「殺手鐧」,一言不合就撕X。冰清玉潔四胞胎以「沒有私心」為由為申潔爭取C位,抱團抱得「坦蕩蕩」;趙小棠人狠話不多,一句「同行之間沒有朋友,你們不要在這裡搞什麼姐妹情深」華麗出圈;莫寒不顧規則爭C位,招黑不少……選秀舞臺就是一個微縮的名利場,看似談笑風生,實則暗流湧動。
有人互相battle,也有人吃了CP紅利。炒CP是選秀節目製造話題和熱點的慣用手段。厲娜與許飛「世紀同框」,勾起了不少網友對「飛雪CP」的懷念,兩人不僅在選手互投中力挺對方,還會因為對方待定而著急哭泣,曾經賺足話題和熱度,如今卻令人唏噓。2007年,井柏然與付辛博因《加油!好男兒》組成「BOBO」組合走偶像組合路線。彼時,國內在打造偶像市場尚且欠了些火候,只能無疾而終,單飛發展。
《青你2》「小作精」虞書欣的性格和脾氣,成了圈粉的一大亮點。她的位置投票一直排在第一位,緊隨其後的趙小棠排名第三,「大虞海棠」CP被不少人鎖死。當然,有不少「欣欣子」唯粉指責趙小棠「吸血」虞書欣進入出道圈。除此之外,CP特質明顯的虞書欣還與孔雪兒組成了「欣風雪雨」CP。真正實現了1+2大於3的傳播效應。不得不說,雖然實力是決定訓練生排名的一大要素,但訓練生之間的化學反應也很可能決定「生死」。
話題第一實力靠邊,
專業不如車禍、修音現場
16年前,《超女》以手機簡訊投票的模式,撬動了粉絲經濟的槓桿,掀起了內地第一股粉絲應援的熱潮。在號召粉絲參與方面,《青你2》等「網生代」選秀已然吸取了更多偶像養成的新玩法。網際網路時代,視頻網站掌握了話語權。隨著Z世代的崛起,由年輕人引領的潮流,決定了對偶像需求的改變。
選拔平臺對選手的考核,也經歷了有趣的循環:在《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等初代選秀中,節目更側重於對選手的綜合能力的考察,唱歌水平、跳舞能力、颱風、儀態……而《中國好聲音》《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節目更注重對單一維度的考量,比如說唱、街舞……從2018年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到2019年的《青春有你》以及今年的《青你2》,又回歸到唱跳俱佳的評判規則。
實力拼不過話題,已然成為了當下選秀節目的最具迷惑的行為之一。而在十幾年前的《超女》中,唱歌水平不過關,靠「行為藝術」吸睛的選手,只能在海選時期化身收視率擔當,但不會拿到通行證,從張含韻、李雲春、周筆暢、張靚穎,到曾軼可、段林希、張杰、華晨宇……都是用實力說話的選手。
除此之外,先不說磨皮、濾鏡、精修,光是比拼唱歌時,選手被修成電音、普通音色修成天籟之音,也成為了當下選秀一大特色。極致修音,讓所有選手掉到了一個水平面,觀眾只能根據導師們的表情,來判斷選手的表演手準,這與十多年前的百分百真唱不能同日而語。
「黑紅」路線成為當下選秀節目快速出圈的最佳途徑,遠著如尚雯婕奪冠後靠另類造型搏出位,近者有楊超越、範丞丞、秦牛正威等。在《創造101》中,楊超越將「廢物」人設立於不敗之地,唱歌跑調、跳舞划水卻最終出道。《青你2》雖然提出了「X概念」的美好夙願,但並沒有逃離「實力不夠,話題來湊」的窠臼。比如,李熙凝極具殺傷力的車禍現場——「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長髮」,還有秦牛正威reader一夜爆紅。
以上事例都表明,在約定俗成的話語體系中,誰能帶來流量,誰就是王者,誰有話題,誰就有鏡頭,能引起話題才是所謂的「實力」。這與當下「熱度至上」的價值觀脫不了干係。選手與節目相輔相成,節目有了熱度觀眾才會去觀看,選手憑藉舞臺得到更多鮮花與掌聲,兩者互相成就,賺得衣缽滿盆。
回鍋肉是常客,
中性風仍然當道
「回鍋肉」是指參加過選秀的選手再次去參加選秀。這並非特例,而是行業普遍現象。初代選秀「回鍋肉」頗多:04超女張含韻又參加《非同凡響》,06超女韓真真又參加《聲動亞洲》,06超女羅丹又參加《女人如歌》,10快男李行亮又參加《中國好聲音》,04《我型我秀》冠軍張杰經07年《快樂男聲》「回爐再造」奪得第四名。有人換了賽道風生水起,有人卻始終籍籍無名。
放眼《青你2》,張楚寒、許佳琪、孔雪兒、趙小棠都是「回鍋肉」。《青你2》也被觀眾調侃為「《加油美少女》+《蜜蜂少女隊》+《中國新說唱》+網紅+演員」合集。從製作方的角度看,有經驗的選手,顯然有更好的專業保障。對於選手而言,「回爐再造」,也是生存進階、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之一。事實上,「回鍋肉」躋身頂流者大有人在,如蔡徐坤。
除了「回鍋肉」現象,李宇春掀起的中性風一直延續至今。05年的《超女》掀起了新風潮,李宇春的形象雖飽受爭議,卻開啟了女生重新認識自己、肯定自我的新紀元。女生形象不再局限於長發飄飄、溫柔似水,也可以是帥氣十足,又A又颯。06年超女尚雯婕、厲娜、許飛、劉力揚等人將中性風發揚光大。
這兩年,中性風同樣蔚為大觀,比如火箭少女成員sunnee楊芸晴。《青你2》選手制服分成兩種:半截百褶裙與短褲,陸柯燃、劉雨昕、上官喜愛、林凡、王欣宇等一批穿著短褲的中性風選手表現亮眼,本色詮釋了「原來女生帥起來,真的沒男生什麼事了」。即將播出的《創造營2020》,劉夢、趙粵等中性風選手預熱階段便早已先聲奪人。
為什麼中性風選手能在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這是因為女性觀眾是粉圈的基本盤,也是pick小姐姐的主力軍。美少女們化身為「美男」,不僅是順應市場的需求,也是文化多元化、包容性的象徵。中性風傳遞了從不同角度的欣賞女性不同的美的信號:關於美的表達,「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從賣慘的草根逆襲,
到人民幣玩家的遊戲
初代選秀均為個人選手報名,線下海選。如今的選手分為個人練習生和各公司練習生。有了公司的支持,選手們自然「背靠大樹好乘涼」。在這樣的背景下,兩代選手在跨入偶像賽道時的心態也已大不相同。
《超女》的成功在於它的「大眾化」,選手們的草根性更強,大眾的參與助推草根一夜成名。而2018「偶像元年」之後,絲芭傳媒、樂華娛樂等「偶像工廠」,讓偶像成為「工業化」產物,選秀節目和選手本身,如同精細雕琢的流水線產品,什麼時候微笑?什麼時候wink?……大有講究。如何出圈?如何製造話題?如何保持熱度?……每一步只需按照「劇本」操作即可。
從野蠻成長到有序變革,偶像產業歷經16年,愈發成熟化,選秀早已不僅是舞臺上的唱歌、跳舞,更是從宿舍到訓練基地再到舞臺的全景式展現。資本愈發向著偶像生產的上遊鏈條滲透,包裝、塑造與人設,從一開始便已註定。
資本推波助瀾下,「家境不好」已然成為了阻礙練習生成名之路的最大攔路虎之一。十多年前,選手們的「賣點」或者說是人設,是悲慘的身世、不屈的奮鬥,苦情路線十分吃香,賺走觀眾眼淚的選手不勝枚舉。而在當下,「寒門逆襲」的故事已成「時代的眼淚」,富二代、不差錢的大少爺小公主來人間「歷劫」的「人設」或者說「資質」更為吃香。
曾參加《加油好男兒》走紅的張超,最近因個人情感醜聞登上熱搜,而他在比賽期間的「末代皇親」+「富二代」人設也成為了無數吃瓜群眾「考古」的談資。富裕的家境,無疑成為了選手的加分項。「除了四喜丸子,也有叫我人間Gucci。」這是來自富二代虞書欣的自我介紹。越來越多的「富二代」練習生正成為「新常態」。《偶像練習生》中朱正廷堪稱男版「人間Gucci」,Justin又名「賈富貴」,還有《創造營2019》的周震南,《創造101》有「海南富婆」之美譽的吳宣儀。
和初代選秀相比,如今的選秀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商業化、資本化,逐漸淪為了「人民幣玩家」的遊戲,銅臭味也越來越重。在名與利的雙重誘惑下,很容易產生名利互換的交易。事實上,選秀經濟並無「原罪」,但只靠粉絲「氪金」,難以轉化為真正成熟的商業模式。我們期待選秀模式的升級,選手專業能力更加硬核,粉絲更加理性,平臺和經紀公司更加「為之計深遠」,才能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