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市民陳先生反應,在咪咕影院APP平臺上購買了2張次日(5日)下午14:20於世紀滬星影城放映的《怪物獵人》的電影票。12月5日下午2點,當陳先生與友人驅車趕往影院打算觀影時,卻發生了無法取票觀影的情況。
隨後,陳先生被影院工作人員告知電影已下架。當時,陳先生打開咪咕影影院APP,卻發現平臺並未退票也沒有任何通知,訂單狀態也一切如常。
圖說:14:20,訂單顯示一切如常
在與滬星影院市場部一位朱姓小姐交涉的過程中,影院首先採取了不作為的態度,並表示雖然影院12月4日晚就接到了下架影片的通知,但由於影院沒有辦法聯繫消費者,因此責任不在影院,令矛盾激化。
而在與咪咕平臺的交涉中,平臺方則表示影片屬臨時下架,平臺方沒有義務取消訂單或提前通知消費者。
事發後,陳先生的訂單仍為正常「已放映」狀態,陳先生沒有如期看到電影,而購買電影票的錢也沒有退還。
圖說:電影顯示已經放映
陳先生認為,消費者花了錢結果消費不了,賣方不處理不退錢的做法實在可笑。首先,雖影片是臨時下架,但平臺方有義務通知消費者或取消訂單,如此一來,至少即可節約消費者的時間成本和精力;其次,電影上映後咪咕沒有提供服務也並未將錢款退回,實屬過分;第三,世紀滬星影院在交涉過程中並沒有以消費者為先,只想著推脫責任,在現場沒有安撫好消費者,反而是更加浪費了消費者的時間。
本文來源:上海熱線 作者: 責任編輯:M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