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的弼馬溫和馬上封侯

2021-01-08 對羊吹笛

孫悟空曾在被玉皇大帝任命為「弼馬溫」,在取經途中,悟空因此曾被豬八戒和妖精多次取笑過。在歷史記載中,均為出現過弼馬溫這個官職,事實上是《西遊記》 作者虛構的, 雖然在明朝有管御馬的機構,始設於吳元年九月(1366年)九月,名稱御馬司,正五品,掌御廄馬匹。那吳承恩為什虛構個官職叫「弼馬溫」呢?

實際上,我國古人歷來就有猴入馬廄可避馬疫的認識,並屢屢見諸記載,「弼馬溫」不過是闢馬瘟的諧音而已。

北魏人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一書中,就說:「常系獼猴於馬坊,令馬不畏,闢惡,消百病也。」唐人韓鄂在《四時纂要》一書中也曾說過:「常系獼猴於馬房內,闢惡消百病,令馬不著疥。」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也描述「馬廄蓄母猴闢馬瘟疫」之說。據說,東晉大將軍趙國的馬突然死了,有人用一隻猿猴樣的動物救活了它,所以後人便常在馬廄中放一隻猴子,認為這可以使馬不得瘟疫。在陝西發現了一幅木刻的民間畫,叫《庇(弼)馬瘟(溫)》,畫著的是一個猴子拿著一個大紅桃子,它的肩膀上蹲著一個小猴子,用手怯生生地指著那個桃子,後面是一棵松樹。這《庇馬瘟》的畫,實際上用在過年的時候貼在馬圈、牛圈、豬圈上面。

「馬」與「猴」的還有一種特殊關係,還很早就被移用到了工藝品的創作之中。例如,有一種常見的工藝品,把一隻猴兒置於馬背之上,構成一幅吉祥圖案,名曰「馬上封侯(猴)」。

無論是「弼馬溫」還是「馬上封侯(猴)」都是古往今來的中國民間對美好夢想的希望,希望養馬順利,或著是官場中人盼望著儘快升遷,此類文化寓意經久不衰。吳承恩根據一些傳說和記載,便杜撰出了一個「弼馬溫」官兒,而且巧妙地運用幽默詼諧的筆調,將「闢馬瘟」三字的諧音化成「弼馬溫」這一官職的,而且顯然是頗具科學性,且成功的。

相關焦點

  • 美猴王騎「白龍馬」表演 寓意「馬上封侯」
    2016年2月5日,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一隻扮成「孫悟空」的猴子站在「白龍馬」上表演,小旗子上寫著「大王派我來巡山嘍」。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猴子騎馬的表演有「馬上封侯」的好寓意。  2016年2月5日,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一隻扮成「孫悟空」的猴子站在「白龍馬」上表演,小旗子上寫著「大王派我來巡山嘍」。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猴子騎馬的表演有「馬上封侯」的好寓意。
  • 看這件馬上封侯
    □上海王家年撰稿  時下,流行一句網絡語言叫「馬上有錢」,流行這類「馬上……」的句式,然而在明清時期人們卻喜歡一句「馬上封侯」的吉祥語。  前幾天,有藏友拿來他收藏的幾年前拍賣來的一件清中期竹根雕馬上封侯擺件,供藏友互賞,這件清中期竹根雕馬上封侯擺件,高9cm,竹根雕採用圓雕技法,表現「馬上封侯」的傳統吉祥寓意。
  • 馬上趴只猴?「馬上封侯」啊
    」、「馬上有房」、「馬上有對象」等以馬為主題的圖片在網絡上大火。而「馬上體」的鼻祖則是「馬上封侯」。在上周的鑑寶活動中,以和田玉製作的「馬上封侯」出現在了活動現場。  近日,有網友表示,在其微信朋友圈出現了這樣一張照片:一匹馬,身上有兩頭象。  「我想了半天,百思不得其解。問了微信好友,他說是『馬上有對象』!當時我就震驚了,火速點讚。不久,『馬上有錢』、『馬上有房』……鋪天蓋地而來。」該網友說。
  • 「馬上封侯」丟臉不?
    不少網友紛紛轉發評論,「果然英雄出中年,這是在上演馬上封侯的戲碼麼?」、「聽說過跳樓,難道這哥們還要跳馬?」、「大哥,你考慮過桓溫的感受麼,桓溫多傷心啊」……大多言論都在調侃這位「馬上封侯」的大叔。但筆者很想問一句,您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這位「馬上封侯」的中年人,試問你有何顏面以此種過激的方法來向執法人員討要自行車呢?
  • 銅質吉祥物「馬上封侯」 一戶人家傳了幾代人
    「馬上封侯」銅質吉祥物。近日,丹鳳縣商鎮商山村一周姓村民家中收藏一件名為「馬上封侯」的銅質吉祥物。這位村民稱,此物已傳了好幾代人。昨天,記者在這位村民家看到,「馬上封侯」高16.2釐米,重540克,由底座、駿馬和猴子三部分組成。駿馬前邊兩蹄騰空,馬上有個披著「披肩」的猴子,只見猴子右臂緊摟馬脖子,左臂抱著頭頂,它右腿搭在馬鞍上;再仔細一看,駿馬左耳旁邊有個小蜜蜂,猴子顯的很緊張,尾巴夾緊馬尾。造型生動,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 馬上打天下,看韓信、曾國藩如何封侯
    某單位領導辦公室掛一幅畫,畫上一匹馬,馬上騎著一隻猴。這裡的「猴」諧音通「侯」。這幅畫的寓意再明顯不過:「馬上封侯」。對於侯這個爵位,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侯是我國古代爵位名。《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侯在周代五等爵中是第二等的存在。
  • 【咬文嚼字】:不問猴年馬月 只盼馬上封侯
    所以孫悟空在天庭的第一個行政職務「弼馬溫」,實際是「避馬瘟」的諧音,難怪大聖要急眼——把人家性別搞錯了。  您要是有空逛逛琉璃廠、潘家園的古玩舊貨市場,不難見到各種質地猴子學人樣騎馬的雕刻擺件,甚至連過年的年畫窗花都有類似的主題,這裡蘊含著一句吉祥話——馬上封侯。行文至此告一段落,就用這句「馬上封侯」祝各位讀者猴年大吉,步步高升。(靳海舟)
  • 新疆出土數十件屬猴文物:馬上封侯萌萌噠
    原標題:新疆出土數十件屬猴文物:馬上封侯萌萌噠眼下,「猴年大吉」「猴福無窮」「金猴報喜」「發猴財」等猴年春節祝福語正在朋友圈流行,但與千年前古人使用的「馬上封侯」「輩輩封侯」等祝福相比,無疑成了「浮雲」。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了解到,由於猴子活潑機靈、惹人喜愛,自古就受到新疆居民的喜歡。
  • 「馬上體」源自明清:猴騎馬寓意「馬上封侯」
    清代晚期淺絳彩「馬上封侯」帽筒  館藏唐代騎馬女俑  隨著馬年的到來,「馬上有錢」,「馬上有對象」……「馬上體」受到大家的熱捧。其實,「馬上體」早在明清時期,老祖宗就玩過了,有一隻猴子騎在馬上,寓意「馬上封侯」,出現在不少明清瓷器上。此外,不同時期的馬各有特色,分別有不同的寓意。昨日,記者走訪洛陽幾家博物館,從不同時期的瓷器、壁畫、雕塑等尋找馬的形象,了解兩周、漢魏、隋唐、明清的「馬」趣聞。
  • 河南淮陽老藝人創作「馬上封侯」泥泥狗走紅馬年
    河南淮陽老藝人創作「馬上封侯」泥泥狗走紅馬年     河南省歷史文化遺產泥泥狗藝術傳承人之一的任國和家中擺滿了奇特怪異的泥泥狗
  • 陝西展出150餘件馬文物 漢代「馬上封侯」搶眼
    陝西展出150餘件馬文物 漢代「馬上封侯」搶眼 昨日,各種各樣的「馬」讓參觀的遊客目不暇接 記者 董國梁 攝  馬年將至,「馬上有錢」、「馬上有對象」、「馬上有房」等「馬上體」祝福走紅,然而與漢代的「馬上騎只猴」文物,寓意為「馬上封侯
  • 馬上封侯還隱藏著這樣的聯繫!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既熟悉又陌生的玉雕題材—馬上封侯。提起馬和猴的故事,就要從西遊記中的故事情節講起。書中孫悟空搶了龍宮砸了地府以後,被太白金星招安,到天庭做了一名弼馬溫。
  • 孫悟空單挑實力有多強?為何鬧天宮一人挑九曜卻打不過玉兔精?
    事實上,孫悟空大鬧天宮,太白金星有出過手。太白金星在天庭仙官當中屬於九曜星君序列。所謂的九曜星君就是金木水火土五德星君,太陰星君,太陽星君,羅喉星君,計都星君,一共九人。九曜星君在天庭仙官當中,相當於古代朝廷當中的六部九卿。
  • 孫悟空是金絲猴還是獼猴? 這些猴事兒你未必都清楚[圖]
    其中一種是認為孫悟空接近於金絲猴,因為孫悟空的形象最初是源於印度神話中的神猴哈奴曼,哈奴曼應該屬於葉猴科,而金絲猴也是葉猴科,所以他們認為孫悟空是金絲猴。「獼猴不僅更有中國色彩,還更聰明,」張鵬說,獼猴可能更貼近人民大眾心中孫悟空的形象。
  • 邢臺一處古宅門「福祿壽喜」和「馬上封侯」雕飾堪比喬家大院
    門柱的內側雕有寓意「福祿壽喜」和「馬上封侯」的石畫,做工也堪稱精湛。在邢臺的古宅門中,類似這樣的門柱雕刻非常少見,我們在山西的喬家大院可見這樣風格和代表寓意的石刻畫。能出現在這裡,也說明這家主人也是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人物。古老的大門,一磚一石一瓦都展示著歷史的文化積澱;一雕一刻再現著中華民族的建築文化,依然能喚起人們對歷史的追憶!
  • 來學習鑑賞一件清中期玉馬上封侯
    清代工藝品圖案常用馬背上騎猴,表示「輩輩封侯」或「馬上封侯」的吉祥寓意。
  • 同為劉備結義兄弟,關羽張飛戰死沙場,他卻跟隨曹操馬上封侯
    田豫和關羽、張飛同為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戰死沙場,他卻跟隨曹操馬上封侯。田豫和劉備早期一起在公孫瓚麾下,兩人也在此相識。雖然田豫於劉備相識時他才十幾歲,但是劉備當時就已經看好田豫了,他們兩個算得上是亦師亦友的存在。兩人情誼非常深厚,經常同吃同睡,並且成為了結義兄弟。
  • 民間作品《猴塔》雕塑200猴子 寓意輩輩「封侯」
    說起猴子,首先想到了美猴王孫悟空,神通廣大,無所不能,從小就愛看《西遊記》,到現在百看不厭,今天甲乙拼圖為你講述有關猴子的故事。7月7日,我們一行來到河南省濬縣楊玘屯村憨刀文化創意園,說明來意後,憨刀為我們介紹了他的泥塑作品《猴塔》。
  • 上級辦公室掛一幅畫,畫上一匹馬,馬上騎著一隻猴,何解?
    其實,古代人喜歡圖這麼一個吉利的意思,原因在於封侯意味著自己可以進入貴族特權階級,可以擁有封地和民戶,封妻蔭子,可以說是一生的榮華了。即使是以後不當官,社會地位也是頗為高的,而有些公司裡的領導,也會在辦公室掛一張「馬上封侯」的壁畫,求一個吉利。
  • 北京人春節白雲觀排隊摸石猴 盼時來運轉馬上封侯
    大聖信仰  要問道教中哪只神猴最出名,答案無疑就是有著「齊天大聖」稱號的孫悟空了。魯迅先生曾經說,孫悟空受過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道教文化的影響。他舉的例子就是淮水水神無支祁(巫枝祗)。關於無支祁的故事發端在唐代,故事的梗概為:大禹在治水的時候,曾把作怪的水神鎖住鎮壓在龜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