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俗話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為什麼是三六九?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和命運,上帝是公平的,不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會有自己的煩惱。不過大多數的人們都會希望自己能夠擺脫貧窮,成為一個有錢的成功人士,但是萬事不可強求,社會上還是一般的普通人居多,而且你現在的富有並不代表子孫的富有,現在的貧窮並不代表後代的貧窮,在俗語中就有這樣的一句話「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說的就是一個人的現狀是代表不了愛孫後代的狀況的,那麼大家想想為什麼會用三六九這三個數字呢?
豪不過三
我們常常聽說「富不過三代」,那麼這裡又為什麼會是「豪」呢?其實「豪」和「富」不一樣,一個地主有點錢,有幾處大院子就是富,還不能稱為豪,只有那種有權有勢的才能被稱為「豪」。我們看古代說有錢的不惹當官的,你就是再有錢也只能算是一個土地主,那麼家裡有人在朝堂當官的才真正的貴族,這樣的人家很多都是祖上的蔭庇,靠著祖先繼承個公爵、伯爵之類的,但是為什麼這樣的人家是「豪不過三」呢?而不是「不過四,不過五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就要提到《易經》了,《易經》中的八卦就是由三根爻組成的,從下往上分別為初爻、二爻、三爻。三爻代表天位,再想往上就沒了。同時在《易經》中,一直有「三爻多兇」的說法,所以這就是「豪不過三」的原因。再者從時代的角度去看,主要還是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你的祖先在這個皇帝跟前有頭有臉,還建功立業,但是等著這個皇帝駕崩,另一個皇帝上位又會有自己的政治班底,很多老舊的大臣都會退出政治舞臺,更不用說那些改朝換代的時候了。離開了權力的中心,失去官職,也就意味著失去了權勢,自然能夠享受到的福利就會很少,要是家族的後代沒有能夠出類拔萃的,自然過不了幾代就會被歷史遺忘。這就是為什麼歷史上要是有一個大臣能做到「三朝元老」級別基本上就能在朝天上呼風喚雨了。正如《紅樓夢》中的賈家,因為祖先的基業享受了一段時間的富貴,後來元春被封貴妃迎來了巔峰,但是隨著元妃去世,子孫的不上進荒廢無度,最後也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富不過六
相比較有權有勢、鐘鳴鼎食的豪門,一般的富人發財或許會更加艱難一些,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但是相應承擔的責任和風險也就更低一點,那麼為何又會「富不過六」呢?其實這個也和《易經》有關。《易經》的六十四卦,有六根爻,分別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上爻的上面就沒有了,所以六也是一個極限的數字,富不過六代自然就家道中落了。
其實富人家族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白手起家,這些經歷過辛苦的人,更加能懂得財富的來之不易,所以教導孩子就會更加嚴格,讓孩子也要明白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但是等到富一代的去世,後世的子孫大多都會遺忘了這些,那些優秀的品德往往也會遺落在觥籌交錯、犬馬聲色裡,等到六代以後,差不多也就衰落了。二是那種暴發戶,他們的錢來得快,來得毫不費力,所以往往揮霍無度,別說六代了,可能連三代都富不過了。
窮不過九
這裡的九除了和易經有關係,還和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九的尊崇有關係,在易經中六十四卦的六根爻,上爻的別稱是「上九」,是很好的預示。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那個,人們認為奇數是陽數,偶數是陰數,而「九」是陽數裡面最大的數字,所以九是數字的極限,而超過九的數字不過是九的累積,所以在古代為什麼皇帝要稱為「九五之尊」,皇帝說話是「一言九鼎」,宮殿的格局和數量也要和就有關,這些都表明了「九」的至上意義。所以「窮不過九」就有了兩層意思:一是窮到了極點,俗話說物極必反,窮到了極點情況自然就會慢慢好起來;二是就算我們現在再窮,只要肯吃苦,奮鬥上九代,肯定就不會再窮。
「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只是反映一種狀況,這裡的三、六、九也並不是實際的數量,只是說明了一個或短暫或長遠的過程。其實這也是我們的老一輩人們用他們豐富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其實世事都是未知的,人的富裕和貧窮也是相對立,並不是絕對的,它可以隨著人的所作所為而發生改變。就算腰纏萬貫,要是不上進也會有花光的一天,就算食不果腹,只要努力,也會有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