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主旋律脫貧劇背後,藏著導演歐陽奮強三十年的真與悟

2021-01-10 影視獨舌

《金色索瑪花》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中。

這邊,谷克德村的草莓剛剛豐收,合作社的計劃也提上了日程;那廂,駐村的第一書記萬月(徐百慧 飾)卻被不知情的村民氣到不行。脫貧的喜悅近在眼前,但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故事越來越精彩。

《金色索瑪花》由歐陽奮強執導,徐百慧、尹鑄勝領銜主演,以國家級深度貧困地區四川省涼山州一個高海拔的彝族村落為舞臺,講述了醫生萬月肩負重任來到谷克德村擔任第一書記、帶領彝族村民脫貧的故事。

看過十餘集後,影視獨舌與導演歐陽奮強展開了對話。過去三十年來,他曾執導過多部主旋律作品,上手脫貧劇自然是輕車熟路。

「對於一部少數民族的脫貧攻堅劇來說,真實即動容。《金色索瑪花》將帶領觀眾重溫那些同舟共濟、肝膽相照的時刻,感受人們的堅毅和決心。」

要真實情感,更要動人細節

「全國脫貧看四川,四川脫貧看涼山。」在四川涼山地區,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作為全國脫貧攻堅最難啃的骨頭之一,涼山能否脫貧關係甚大。

11月16號,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批准普格縣等7個縣退出貧困縣的通知》,至此,四川省88個貧困縣全面摘帽。12月18日,講述四川涼山脫貧故事的電視劇《金色索瑪花》,就在央一黃正式拉開了帷幕。

節奏銜接得恰到好處。但或許沒有人知道,這部跌宕起伏的涼山脫貧史,五月份的時候才敲定導演。上半年,歐陽奮強執導的《一諾無悔》於央視播出,收視不錯,熱度頗高。於是,主管領導點將讓他來執導《金色索瑪花》。

年中接到通知,今年必須播出,《金色索瑪花》的拍攝顯然沒那麼容易。雖然現在一臉輕鬆,但從歐陽奮強語氣中還是能聽出當時的困境。

按理說,時間緊、任務重,一時一刻也不能耽誤。但歐陽奮強並不想直接開幹,在正式拍攝之前,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要做——帶著演員去採風。

去大山深處,去草莓大棚,去和村民們一起相處。在他看來,只有將自己掰碎了,徹底地融進他們的生活中,才能真正地拍出不「懸浮」的脫貧劇。

「演員要在情感上和這片土地共鳴。首先要有愛,要找到自然的情感。其次要有生活,主旋律不代表裝腔作勢喊口號。只有做到這兩點,表演才真實。」

演員找到了狀態,故事還得深入琢磨。歐陽奮強接手項目的時候,劇本的初稿已經完成了。整體來說,寫得不錯。但他總感覺缺了點什麼。到了涼山才明白,缺的是一種生活氣息和鮮活感。換而言之,不夠生動。調整在所難免。

歐陽奮強是四川人,對大涼山頗為熟悉。在四川電視臺當導演的日子裡,他空閒時都會載著家人去山上看看。三十年來,他目睹了涼山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正是出於這份熟悉,講好家鄉的故事就成了他的責任。壓力的確很大。

經過討論,主創人員一致認為要在細節上下功夫。歐陽奮強也給出了不少建議。

像村主任古達(尹鑄勝 飾)領萬月去見畢摩時,特意換了一雙新皮鞋的舉動,就來自歐陽奮強的親身經歷。在彝族,面對尊貴的客人,要換上家裡最好的鞋子。萬月在鎮子上幫村民砍價的情節,也是駐村書記的真實生活。

這些細節,是悶在屋子裡寫不出來的。只有與村民們打成一片,才能立起真人物,拍出真故事,講出真風採。這些調整,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視頻網站的彈幕裡,經常會出現「真實」「雖然沒去過,但覺得很親切」等評論。

為了把這部戲做得更紮實,除了攥緊細節外,劇組還請了專家組擔任顧問。既然是少數民族脫貧的故事,研究彝族文化多年的民俗專家便不能少。鑽研脫貧攻堅的政策專家、通曉黨史的黨建專家也幫了不少忙。

磨著磨著,演員的真實情感找到了,劇本的鮮活意象也湧現了。歐陽奮強表示,作為一部脫貧劇,《金色索瑪花》能攬得現在的收視率,根本原因就在於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好的主旋律作品,能突破地域限制,達成全民共情。

脫貧劇要純粹,第一書記要典型

《金色索瑪花》只有20集。雖然是央視出品的電視劇,但這麼短的篇幅,還是有些不可思議。畢竟,近年來,電視劇動輒四五十集已成一種常態。

談起篇幅,歐陽奮強的回答不假思索:「我們做的是一部純粹的脫貧劇。」

最初的時候,他也就支線問題和編劇數次溝通,比如萬月的家庭線,她的父母態度等等。後來正式拍攝的時候,絕大多數線索都被砍掉了。「說不要就不要,線索多了是累贅。既然要做脫貧劇,你講好脫貧故事就行了。」

歐陽奮強甚至還特別喜歡刪減集數。

《金色索瑪花》原始素材有26集,歐陽奮強操刀剪成了20集。在他看來,如果剪了後故事還很流暢,表達還很清楚,那剪掉的一定是抻節奏的廢料。

如果說,歐陽奮強對篇幅的要求是越短越好的話;那麼,他對劇中角色的刻畫足以用複雜來形容。尤其是女主角萬月身上,更熔鑄了頗多典型情節。

他說,《金色索瑪花》是部「大女主劇」。聽上去很奇怪,畢竟這個詞和主旋律一點不掛鈎。但看過劇的讀者明白,「索瑪花」指的既是大涼山,也是萬月。

萬月是醫學博士出身,臨危受命擔任谷克德村的第一書記。相比起突發疾病住院的郭書記(任重 飾),這個嬌滴滴的女娃子明顯不受村民們的信任。

一來,長得就不像個能吃苦的模樣,前期鄉親們還賭她能熬個幾天。二來,女性當幹部,在大山深處並不常見。「頭髮長、見識短」的歧視哪都有。

但萬月顯然不一樣。歐陽奮強在萬月身上使了個巧勁。

一方面,她是典型的負責任的扶貧幹部。雖然有不少人覺得脫貧劇容易拍得「假大空」,但歐陽奮強表示,沒有切身親臨第一線,就對扶貧幹部缺乏真正了解。就連他自己,也是到涼山接觸許多扶貧幹部後,才感受到他們的偉大。

「為了讓當地富起來,他們真的是竭盡全力。有時候,還不斷動用自己的資源。像後半段萬月求她老公幫忙引進小香豬,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另一方面,她身上也有女性特有的溫情。上一任第一書記要給村裡修廁所,苦於經費不足擱置了。她不能忍,自掏腰包幫村民們建了個衝水廁所。

廁所修成的那一天,她興衝衝地喊來村民,卻發現廁所門窗的玻璃、廁所中的工具全被「二流子」毛甲(項宇 飾)偷走了。當場被氣得嚎啕大哭。

這也是後加的內容。歐陽奮強解釋,他不願將萬月塑造成一個「大寫的人」。她有親和的一面,也會失落煩惱,也有想一走了之的時候。這一情節的設置,讓萬月徹底豐富了起來。畢竟,她還是個年輕姑娘。

「脫貧劇很難做成強情節,更多的是在人物上下功夫。人物一旦鮮活了,劇也就被觀眾記住了。就拿《亮劍》和《士兵突擊》來說,大家可能已經忘記講了什麼故事了,但絕對能記得李雲龍、許三多。脫貧劇更應當如此。」

不給自己設限,下一部還是主旋律

提起歐陽奮強,讀者的第一印象或許還要追溯到1987年。87版《紅樓夢》裡,他飾演的賈寶玉很出彩,在全國觀眾記憶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其實他已經當了三十年導演了。他見證了中國電視劇的發展歷程。

相比起成為演員,歐陽奮強更願意當一個導演。離開《紅樓夢》劇組之後,歐陽奮強回到家鄉的四川電視臺,正式踏上導演之路。之後三十年,他拍了大大小小近50部作品。《金色索瑪花》是最近一部。

輝煌的日子有之。早年的時候,他儼然是一個「拿獎專業戶」。曾三次獲得「五個一工程獎」,五次獲得「飛天獎」,兩次獲得「駿馬獎」。像「金熊貓獎」「金鷹獎」「紅星特別獎」「神農獎」的榜單上也有他的名字。一時風頭無兩。

不如意也有之。隨著電視臺逐漸市場化,他拍的很多戲只能選擇地方臺播出。縱然有的劇投入了頗多激情,懷揣著很高期望,卻受制於播放平臺,不能被更多觀眾看到。努力並不一定能換來好結果,導演無法左右一切。

《一諾無悔》的播出,是他導演生涯的又一個重要節點。這部描摹政和縣縣委書記廖俊波的主旋律作品,是歐陽奮強時隔多年重回央視之作。播出期間,該劇平均收視率1.627%,獲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讚譽和觀眾好評。

巧合的是,他執導的首部長篇電視劇《愛在雨季》,當時也是在中央電視臺播出。那部劇影響很大,被業內譽為「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言情劇」。

事實上,雖然有的劇走了地面頻道,但依舊有著不錯的反響。

比如,蘭嵐、羅剛、趙亮主演的《密電風雲》,就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取得了2006年上海電視風雲榜收視冠軍、廣東地區收視冠軍。

又如,前幾年的諜戰劇《反擊》,聲浪也不小。在北京電視臺影視頻道、山東電視臺齊魯頻道、四川衛視播出期間,收視率皆列同時段前茅。頻頻拿獎。

《警察遇到兵》更是在重慶衛視、江西衛視、四川衛視、廣西衛視及地面十一個電視臺輪流熱播,流量很高。還在豆瓣攬得了8.6的高分。

《金色索瑪花》雖未播完,歐陽奮強的新戲已然提上了日程。依舊是主旋律作品,這一次,鏡頭瞄準了福建閩東寧德地區的「連家船民」。

「連家船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大海上,以船為家,是「上不了岸」的一批人。由於常年生活在船上,他們多患有風溼骨病,所以又被貶稱為「曲蹄」。

「解放以後,我們政府一直努力讓他們搬上岸。改開之後,當時寧德的領導就提出,讓連家船民『搬上來、住下來、富起來』。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感召之下,船民們真正過上了幸福生活。」歐陽奮強說。

不拍劇的日子裡,歐陽奮強還是個忠實的影視愛好者。一方面,他與時俱進。美劇、韓劇、日劇,只要品質好,他都看。前衛也好,後現代也好,藝術是自由的,他一切都能接受。

另一方面,他又無比堅持。他形容自己是「接受過去傳統美學薰陶的老同志」,始終將故事和人物放到第一位。「作為導演,你要把故事講得讓老百姓明白。現在很多電影花了大價錢,人物的情感命運、生活邏輯和細節的合理性卻經不住推敲。」

歐陽奮強受過專業演員的表演歷練,有著30年的執導經驗和豐富的生活閱歷,有對影視作品規範生產的堅守,受國外英美劇的薰陶,又有開闊視野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趣味。他不是一個將自己框在圈子裡的導演,主旋律、懸疑劇、驚悚劇、乃至都市劇,都能手拿把攥。

未來,他還想嘗試更多新鮮的題材類型,接觸更多新鮮的玩法。他才剛56歲。

【文/馮壹】

相關焦點

  • 87《紅樓夢》拍寶黛讀西廂,歐陽奮強一直沒感覺,導演用一招搞定
    這部電視劇是我國電視史上的一部絕妙篇章,經典絕倫,地位無可撼動。當年,王扶林導演拍這部劇,前後用了五年的時間,先是籌備劇組,接著選擇演員,然後對演員進行培訓,定角,最後拍攝完成。在拍寶黛讀西廂這場戲的時候,歐陽奮強一直找不到感覺,也許因為當時等的時間太長,他心情有些焦躁,也許因為拍攝的時候,他不敢正視陳曉旭,所以,歐陽奮強無法進入角色,找不到那種兩小無猜、含情脈脈、眉目傳情的感覺,一直表達不出寶玉對黛玉的那份愛戀,柔情和溫存。拍了幾次後,王導都很不滿意,覺得歐陽奮強演得太生疏了,完全沒有寶玉此時此刻的心境,和整個場景都很違和。
  • 2019年,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
    在剛剛迎來市場改革,國產電影乏人問津,好萊塢電影長驅而入的90年代,沒有人能想到,主旋律商業片這種中國特有的類型,有朝一日可以席捲本土,成為跟《復仇者聯盟》這樣的好萊塢大片相抗衡的國民類型。回看過去的20多年,主旋律商業片這一類型的變遷,背後是中國電影逐步市場化和崛起的過程。
  • 連王家衛都拍起了電視劇,電影導演「降維」拍劇的背後
    儘管在出道早年王家衛也曾以監製或編劇身份參與一些電視劇作品的創作,但這部《繁花》卻是王家衛在劇集領域真正意義上的首執導筒。 比如開年網劇《唐人街探案》的導演柯汶利此前一直都活躍在電影和短片領域,而去年的高口碑電影《誤殺》同樣出自柯汶利導演之手;此外今年另一部爆款劇《傳聞中的陳芊芊》的導演查傳誼也是香港電影界的資深導演,在90年代末執導了《旺角揸Fit人》《豪情蓋天》等一批知名作品。
  • 不說教、不煽情、生猛開篇的《山海情》找對了主旋律劇的路子
    此次的脫貧攻堅大戲《山海情》,也同樣在現實題材處深度發力。這部劇是由高滿堂任劇本策劃,王三毛、未夕、小倔、磊子、邱玉潔、列那編劇,孔笙、孫墨龍執導,侯鴻亮任製片人。劇名中的「山」代指寧夏,海代指福建,講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國家東西協作政策的引導下,福建對寧夏進行對口幫扶,與西海固人民一起將風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
  • 《大俠霍元甲》的真實幕後,40年這部劇影響有多大?
    1981年,《大俠霍元甲》登上熒幕,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部經典巨作的背後,其實是兩家電視臺相互爭鬥的產物。 這時亞視的收視率受到了比較嚴重的打擊,不僅是收視率,連影片製作和演員都陷入困境,這才讓亞視決定開始挖掘新人演員和導演,決定再戰TVB。 經過亞視決定,讓年輕導演徐小明拍攝一部武俠片,挽回一些局面,徐小明認為,想要真正拍攝好一部武俠片,必須有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而不是成天都在打鬥和炫技。
  • ​2021年國產劇趨勢前瞻:深耕現實題材 開啟品質時代
    未來仍將有多部時代報告劇登上螢屏:《功勳》再現「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的華彩人生,《我們的新時代》講述青年黨員在不同崗位上努力奮鬥的故事,《脫貧先鋒》則以脫貧先鋒人物為原型講述脫貧攻堅故事。2020年6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發出通知,部署 「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作品創作展播活動」。
  • 決勝小康獻禮片《大事》:助力國家脫貧攻堅戰役迎來全面勝利
    吳雪先生借「群眾的利益都是大事」這句話點明電影《大事》背後的主旨,人民群眾是社會力量的源泉,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群眾、為了人民。同時,吳雪先生也借這幅字表達對扶貧攻堅電影《大事》的殷切期待。電影《大事》正式開機2020年5月8日,主旋律精準扶貧題材電影《大事》,在安徽省嶽西縣冶溪鎮隆重舉行開機儀式。
  • 專訪《赤道》導演:不知何為主旋律 3D是尊重市場
    陸劍青、梁樂民這對搭檔成為備受推崇的新導演。(哈麥/文 李楠/視頻)2012年,《寒戰》讓不少觀眾重燃對港片的熱情。也因獎項和票房雙豐收,讓陸劍青、梁樂民這對搭檔成為備受推崇的新導演。挑剔者有很大的失望感,因為兩位導演把局布的很大,也有國際視野和野心,但成片故事卻顯得很散,各國之間的政治戲不乏主旋律式的處理,角色個性不突出,結局倉促,反轉了無新意。也就是說,創作者自己挖了很大一個坑,但最終沒填好,讓觀眾好似看了兩小時的超長預告片。近日,陸劍青、梁樂民接受搜狐娛樂專訪,談新片創作過程,並回應來自觀眾的質疑。比如,為什麼非要做3D?
  • 看完我才知道,原來主旋律歌曲也可以和我們這麼親近!
    要親自訪問一臺大型組歌的所有詞曲創作和歌手,既不是主持專業,普通話又不是非常標準的他,我真不知道他哪來的自信……可能是因為他當過音樂記者,幾乎知道音樂圈所有的八卦。可能是因為他出生在湘西,又去過新疆挖石油,親歷過什麼是貧窮。就這樣,他「下海」了.....
  • 廣電欽點主創、全國5家衛視聯播,這部劇憑什麼能獲得國劇待遇?
    唯一稍顯可惜的是,2020年的好劇來的太晚,基本都集中在了下半年。2021年就不一樣了,剛開年就有「王炸」級別的好劇。它就是:《山海情》1月12日晚,電視劇《山海情》正式開播。這是一部來頭很大的劇集,集結了國劇屆的「精兵強將」,從主創人員到播出陣仗,都堪稱是國劇裡的極高禮遇。
  • 2019衛視新劇情報速遞:都市情感戲成主旋律,民國劇或成收視擔當
    導讀:2019衛視新劇情報速遞:都市情感戲成主旋律,民國劇或成收視擔當一眨眼2019年就要步入三月份了,回首去年的影視行業,年尾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應該是一匹黑馬,尤其是最後的幾集更是達到了破2的收視率,這就造成了各大劇迷對今年電視劇的期待,小編為此瀏覽了2019年各大衛視的安排名單
  • 當影帝王梁朝偉遇上港劇王黃日華的五部劇,偉仔兩次龍套一次配角
    在80年港劇輝煌時期,如今已是影帝視帝大咖也有辛酸的龍套史,如劉青雲、吳鎮宇、關禮傑、黃日華、劉德華、周潤發、梁朝偉、周星馳、苗僑偉、歐陽震華等,大家對他們至今還津津樂道。今天給大家介紹下我們的影帝王梁朝偉與港劇王黃日華曾合作的劇集,了解下倆虎的角色。
  • 1987年的那場《紅樓夢》,究竟改變了多少演員的人生!
    在這次培訓後,導演也最終確定了最終的角色人選。為了最大化的符合原著的劇情,劇組決定在北京市宣武區建立大觀園,即北京大觀園。由於北京用地緊張,劇組又在河北正定縣建造了寧國府、榮國府和寧榮街等景址,現在都已成為了旅遊風景區。1984年9月10日,紅樓夢在安徽黃山正式開機,錄下了第一組鏡頭,1987年上半年完成拍攝。
  • 電影《昨天》背後,導演拐個彎上了天堂,賈宏聲直接下了地獄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賈宏聲一段真實的人生經歷,故事主體是在1995-1996年之間發生的,賈宏聲的父母把家從吉林四平搬到北京,就近照顧賈宏聲,在這期間發生了一系列故事和矛盾。
  • 推薦12部TVB推理刑偵劇,比《唐探》好看,劇荒的過年可以追劇了
    最近看《唐人街探案》的觀眾越來越多,這部懸疑劇一共12集,講了3個故事。前面2個故事雖有漏洞,也還不錯,最後一個故事前2集一出,網友直呼看不下去。 4、洗冤錄 《洗冤錄》很經典,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部懸疑劇,也是2部。主演: 歐陽震華 / 宣萱 / 林文龍 / 陳妙瑛 / 劉江。同樣是歐陽震華主演的,這部劇算是歐陽震華比較本色的出演,既有緊張的案件偵破環節,也有輕鬆搞笑的情節,即有歐陽震華二女嫁一夫的喜悅,也有一夜之間失去妻兒的悲痛。
  • ...學思踐悟十九大⑥】光明日報王丹:中國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原標題:【學習時刻 學思踐悟十九大⑥】光明日報王丹:中國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由光明網出品的【學習時刻】欄目推出
  • 這部韓劇未播先火!金裕貞合作《星你》導演,時隔4年主演古裝劇
    金裕貞能接到這個絕好的影視資源,真的是太厲害了,作為《來自星星的你》張太侑導演的新作,這部劇從宣布籌備之初就備受關注,是很多年輕演員爭搶的頂級影視資源,但是最終還是被金裕貞收入囊中,該劇作為一部大女主劇,導演放心由21歲的金裕貞挑大梁主演,足以證明金裕貞的實力已經備受業內的認可。
  • 《瞄準》:陳赫轉型反派,一本正經演神劇有點意思
    光看陣容,就覺得這部劇有點意思。一條木魚引發的血案,有點意思《瞄準》屬於諜戰片,故事背景源於1949年春的松江碼頭,曾思過(黃軒),是一個技藝精湛木雕師,在碼頭上靠雕刻人像謀生。這天他一如既往的在碼頭擺攤,碼頭也如往常一樣平靜,只是這平靜下卻暗含波濤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