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遠去,但是寫春天的經典唐詩卻長久地留在我們心中。唐代詩人杜牧筆下有最為明麗的春天,一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將千裡江南的春日盎然展現在眼前,令人沉浸其中,如痴如醉。
杜牧這首《江南春》,筆下的春天色彩明麗,筆觸所至之處,鶯歌燕語,桃紅柳綠,這是春天最為經典的色彩。而後面的兩句唐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更是呈現出了江南的煙雨濛濛,朦朧之美溢於言表。
這一首唐詩很容易理解,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比較搞不清楚的是第二句,也就是那句「水村山郭酒旗風」。
按照字面意義的理解,這句唐詩的意思是「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水村」容易理解,因為江南魚米之鄉,處處水鄉;而「酒旗風」也最為容易,風吹酒旗呼呼作響,形象展現了春風的生命力。
那麼「山郭」是什麼?那個「郭」又應該如何理解?
古文古詩詞中出現「郭」並不少見,比如諸葛亮《出師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在這裡的「郭」顯然是個姓氏。那麼,在杜牧筆下,這個「郭」應該怎麼理解?
查閱相關資料,我們才發現「郭」除了姓氏之外,其本意是「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引申為城郭,或者「物體周圍的邊或框」。那麼,在杜牧筆下,這個「郭」就是引申義,就是城郭的意思。
其實不光在杜牧的筆下,我們學過的很多唐詩,都有關於「郭」的使用。
比如《木蘭詩》的「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比如孟浩然《過故人莊》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又比如李白《送友人》的「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古人寫詩喜歡斟酌字眼,每個字的使用都值得細細咀嚼。這一首《江南春》看似容易理解,但是細細探究起來,還是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