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蝸居土坯房 如今小區像公園
——貴州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見證人居環境巨變
「快看,這是我們小時候住的土坯房,下雨屋頂還會漏水。」
「那時候我們都是用柴火做飯。每次燒火,家裡瀰漫著濃煙。」
12月25日,在貴州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現場,參觀者感慨萬千。
「改革開放的春風,讓我們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從房子的高度就可以看出來。」看著高樓林立的圖片,來自遵義的81歲老人張正義豎起了大拇指。
一組組數字、一幅幅圖片、一段段影像,既記錄了貴州的發展步伐,也見證著人居環境的不斷改善。
「上世紀60年代,家鄉的路泥濘不堪,出門往往是『晴天一臉灰、雨天一身泥』。住在漏水的老式瓦房裡,每到冬季恨不得抱著火睡覺。後來參加工作,單位分配了職工宿舍,一張床、一個衣櫃、一張書桌,房子乾淨又敞亮,可比住瓦房舒服多了。」憶往昔,湯運勇老人百感交集。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要感謝黨和政府。」看今朝,湯運勇老人有些激動地說。如今,搬進了小區,液晶電視機、空調等家電一應俱全。小區環境很好,假山、樹木、池塘錯落有致,周圍的銀行、商場、學校等配套為生活提供了便利。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
「我們貴州人把家『安』在公園裡。」在金陽上班的李先長說,「我是清鎮人,以前從清鎮到金陽的路很爛,灰塵又大。現在的路又寬又乾淨,10多分鐘就到金陽了,我上班很方便。尤其是貴州的環境很好,空氣好、綠化好,一年四季都有花。作為貴州人,我很自豪。」
改革開放40年,黔中大地的山水、田園、鄉村、社區和產業園區和諧相處、共生共融、互為風景、互為支撐,貴州的人居環境顯著提升,老百姓住得越來越舒適。(記者 馮倩)
來源:貴州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