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現「蜂患」 專家:溫度高食物足引蜂築巢

2021-01-15 大眾網

普通馬蜂並不可怕

胡蜂「咬人」才致命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譚江麗是國內僅有的幾名研究胡峰的專家之一。譚江麗介紹,其實現在社會上把「馬蜂」這個名詞給叫混了,馬蜂並不可怕,能夠襲人致命的是胡蜂。消防隊員捅下來的不一定都是馬蜂窩,也有胡蜂窩,發生在陝西的「蜂災」就是胡蜂所為。

譚江麗說,馬蜂和胡蜂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蜂類。胡蜂是一個廣義的稱呼,其下分為6個亞科,包括馬蜂亞科和胡蜂亞科。「馬蜂相對比較溫和,一般有人接觸後,它會先發出警告,碰一下之後馬蜂飛出來一會兒又回巢,反覆多次它才會攻擊人,而且毒性也不大。」譚江麗說,由於了解馬蜂的習性,她有的時候赤手空拳的「挑釁」蜂巢,被蜇兩下也無所謂。胡蜂屬於胡蜂亞科的胡蜂屬,可以襲人致死的在我國有17種,「遇到胡蜂,必須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

對專家來說,看一眼就知道馬蜂和胡蜂的區別,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通過觀察蜂巢也能看得出來。一般馬蜂窩比較小,到了秋季最多一個蜂巢裡不會超過250隻馬蜂。但胡蜂的蜂窩就像「葫蘆包」一樣,內部像一個龐大的帝國,多層倒懸,它的巢可地上可地下,大的內部能容納4萬隻胡蜂。「胡蜂非常狂躁,碰一下一窩全部出動,而且蜂毒非常強,一個小時就可致命。所以看見蜂巢必須區分是馬蜂還是胡蜂,若是胡蜂一定要躲得遠遠的。」

探因

城市蜂群為何越來越多?

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員楊紅珍介紹,在郊區,蜂類一般都在樹林裡或農村人家房簷下築巢,它們多覓食蜜源性植物,而城市裡由於人類活動頻繁,並不適於築巢生活。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城市中的蜂窩擾民情況越來越多。關於馬蜂和胡蜂「進城熱」的原因,不少人士都認為目前城市的綠化環境變好,樹木增多,加上建築物比較適宜築巢,因此蜂窩在城市中越來越常見。

譚江麗則認為,更重要的是城市也給蜂群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因為馬蜂和胡蜂都有「肉食性」一面,成蟲到外界捕食撕餵給幼蟲,自己也吸食花粉花蜜。「它們食性很廣,能逮到的東西都吃,包括放在外面的肉,它也會啄了吃。比如墨胸胡蜂,最喜歡活躍在垃圾堆附近,因為它們最喜歡吃蒼蠅。」

此前曾有說法稱,全球氣候轉暖導致蜜蜂、黃蜂和胡蜂開始出現在以前看不到它們的地方,有媒體稱「美國阿拉斯加被毒蜂嚴重叮咬的報告人數增加了6倍」,甚至將毒蜂叮咬激增列為全球氣候變暖引起的負面影響之一。

對於這種觀點,譚江麗說:「氣候變暖對它們也有影響,如果春天來得早,它們就出現得早。」而城市的冬天溫度偏高,也使得越冬的蜂王在更容易存活。

馬蜂和胡蜂的適應力都特別強,因此擴散得也很快。譚江麗介紹,之前法國僅有一個胡蜂巢,但僅過了三年,胡蜂的足跡遍布了法國領土的三分之二。「它們也有天敵,一些猛禽還有寄生蟲,但是天敵的減少導致對蜂群的控制力有限。其實每年秋天繁殖出來的新女王胡蜂99%都會死掉,但是僅剩的1%也能保證它第二年的數量。」

提示

如何應對城市蜂群

馬蜂和胡蜂在我國的分布範圍比較廣,譚江麗說,其實馬蜂和胡蜂聽起來很可怕,但實際上它們也一定程度上造福人類,一些森林害蟲都被它們吃掉了。「它發源於這裡,又有這麼強的適應能力,根除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要找到和它們相處的方法,主要就是防。」

避免「招惹」大蜂群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馬蜂蜇人毒性較大,中毒後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對過敏性體質的人甚至可能引起急性腎功能、肝功能衰竭,應注意防範。其實,馬蜂蜇人事件中絕大多數是人在主動攻擊蜂巢時遭到報復。市民如果遇到馬蜂不要驚擾,零星幾隻蜂在身邊飛舞騷擾時不必理會,蜂停落在頭上、肩上時,輕輕抖落即可,不要揮趕、拍打,要儘快離開,以免它發出信息招來群蜂攻擊。

接近胡蜂需戴護具

對於城市裡的居民來說,如果是馬蜂窩,即使長在家裡其實也沒太大問題。如果是胡蜂窩,那麼一定要早發現早清理,不能給它們發展的時間,有時它們一夜時間就能築成個能容納幾萬隻的大巢。譚江麗建議,與胡蜂的距離不要少於10米,如果接近一定要戴護具。

市民只要提前在後窗外、窗臺下噴灑一些殺蟲劑,就能有效避免馬蜂和胡蜂在自家窗外築巢,此外,減少在房前屋後種植多汁類植物、不在室外空地擺放沒有掩蓋的糖類食物及飲品,都可以避免蜂群集結。

化妝品和酒易招蜂

目前很多化妝品內含的化合物氣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酒味也是如此,所以夏季出行前最好不要飲酒,也不要塗抹過多的化妝品。去野外時,可戴帽子、穿深色長衣褲加以防護。

如果被馬蜂蜇傷,應立即用手擠壓被蜇傷部位,擠出毒液,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紅腫和過敏反應,或立即用弱鹼性液體洗敷被蜇處,中和蜂毒的酸性,減弱毒性,也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如果有洋蔥,可以洗淨後切片在傷口上塗抹,還可用母乳、風油精、清涼油等去除蜂毒。如果被胡蜂蜇傷,或被馬蜂蜇傷者呼吸困難、呼吸聲音變粗、帶有喘息聲,要立即送最近的醫院急救。

相關焦點

  • 福建晉江:慄喉蜂虎築巢深滬灣
    慄喉蜂虎在福建省晉江市深滬鎮科任村一山坡上覓食嬉戲(6月12日攝)。 入夏以來,逾百隻慄喉蜂虎飛臨閩南晉江市深滬鎮科任村築巢棲息。 新華社記者記者 梅永存 攝慄喉蜂虎在福建省晉江市深滬鎮科任村一山坡上覓食嬉戲(6月12日攝)。
  • 如何引導蜂王築巢?蜜蜂與胡蜂引導方法一樣嗎?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導讀:關於如何引導蜂王築巢的問題,關於如何引導蜂王築巢的問題,蜂部落認為主要看我們養殖的是什麼蜂王,對於蜜蜂來說,想要引導蜂王築巢是不可能的,嚴格來說我們只能引導工蜂築巢,但是對於胡蜂來說,從人工養殖的角度考慮,引導蜂王築巢又是我們必須的技術,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
  • 蜜蜂不築巢怎麼辦?
    關於蜜蜂不起巢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引發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主要與蜜源、蜂群情況、蜂王、養殖方式幾個因素有關。我們分別來看看究竟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蜜蜂築巢的。蜜源蜜蜂築巢與蜜源有著重要關係,蜜蜂築巢的情況是需要擴大蜂巢,而一般只有在流蜜期的時候蜂王才會多產卵,也需要更多的空間儲蜜,這時候蜜蜂自然需要更多的築巢。所以如果蜜源不充足,蜂王產卵不多,也沒有更多的蜂蜜需要存儲,蜜蜂自然不會造更多的蜂巢。蜂群情況對於蜂群而言,影響蜜蜂是不是築巢的原因一般與蜂王和蜂群的情況有關。
  • 組圖|上百隻慄喉蜂虎在海口築巢產卵
    4月23日,在海口市秀英區西海岸金沙灣一處廢棄魚塘,慄喉蜂虎集體挖掘洞穴進行繁殖。據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所長盧剛介紹,一百多隻慄喉蜂虎在海口市西海岸多個地點棲息。慄喉蜂虎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價值、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保護動物名錄》,每年3月至8月都會來到海口。
  • 蜜蜂築巢有哪些特點?蜂巢的材料來源是什麼?
    蜜蜂大家都熟悉,那大家知道蜜蜂是如何築巢的嗎?一般來說蜂巢是分散的,但有些種類的蜜蜂會在一個地方築巢。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將形成蜂巢群,這是非常壯觀的。例如毛竹蜂可以形成幾十或數百個蜂巢。正是因為選擇角度最大的六角形作為蜂窩,使每個蜂窩緊密有序地組裝在一起。每個六角形的底部由三個相同的稜形組成,每個稜形的銳角為70度。這種蜂箱的結構不僅精巧,而且能滿足實際需要。這種形狀的蜂巢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省空間和材料,使每個蜂巢相互連接,使整個蜂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變得非常均勻有序。2、無知識傳承:蜜蜂不像人類,沒有知識遺傳的表現。
  • 胡蜂在築巢期間死王了怎麼辦?三農小夥說說看法!
    紅娘胡蜂築巢黃腳蜂在築巢期間出死王主要就是餵食和溫溼度的問題上,特別是在5、6月份的時候,有的地方已經很熱了。這時候還沒採取措施會造成幼蟲死亡,出現黑蛹,接下來到蜂王死亡。有個客戶在當地十分的熱,胡蜂築巢大棚根本就沒法放在裡面進行築巢。那麼就要搬出來到野外樹下進行餵養或者進行野化了,但是要注意防雨,在5、6月份的時候會有大雨的比較多,拿到樹下之後沒有在大棚裡有那麼好的防雨效果。結果下大雨來沒有做好防雨措施造成胡蜂築巢箱全部淋溼完了,這時候在築巢桶裡的胡蜂最適宜溼度是在40%到70%,溼度過大也會造成蜂王的死亡,如果是葫蘆蜂在還沒做好外殼是時常見的。
  • 印度小夥臀部引蜜蜂築巢 趕都趕不走
    近日,據國內媒體報導,一位印度小夥遭遇了人生中難以釋懷的一幕,一群執著的蜂群竟然在其臀部築巢,並且趕都趕不走。據悉,這位25歲小夥身穿一條7分牛仔褲,在去往車庫的路上一隻蜂后突然落到其臀部,追隨蜂后的封群隨即一擁而上,密密麻麻地落在其屁股上,開始築巢。
  • 萬隻蜜蜂湧進居民家築巢 嚇得主人逃出臥室(圖)
    萬隻蜜蜂襲來 嚇得主人逃出臥室(圖)  蜜蜂湧進白市驛一居民家築巢全家人徹夜未眠 養蜂人用鹽水草帽半小時降服蜜蜂  本報訊(記者 龍淼)「嗡嗡嗡!」前日下午,白市驛農貿市場程先生家,來了一群不速之客———萬餘只蜜蜂在他家衣櫃裡築巢,嚇得一家人整夜沒敢合眼。
  • 風水格局:蜜蜂來家築巢好不好 能拆嗎?
    蜜蜂在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而且在一些農村中還能發現其中一些蜜蜂在自己家中築巢,但意義一般都會比較好的。  蜜蜂來家築巢好不好  蜜蜂對於環境是很挑剔的,如果能夠選擇在你的家裡築巢說明家裡的風水不錯。蜜蜂一般會選擇一些吉祥的地方築巢,俗話說,蜂來朝,兩相安。
  • 奔奔蟲控|家裡有馬蜂築巢怎麼辦?
    對於馬蜂,我相信大家都是敬而遠之的,但是無奈馬蜂偏偏喜歡跑到居民家中築巢,這不僅影響到了大家的正常生活,而且也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為什麼馬蜂會來家裡築巢?一旦家裡發現了馬蜂築的巢穴該怎麼辦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解答這一系列的問題。馬蜂為什麼會來家裡築巢?
  • 蜜蜂到家裡築巢好壞
    蜜蜂如果到家裡築巢到底是好是壞呢?在風水中表示什麼意思呢?大家可以通過下面的文章來了解一下。蜜蜂對於環境是很挑剔的,如果能夠選擇在你的家裡築巢說明家裡的風水不錯。蜜蜂一般會選擇一些吉祥的地方築巢,俗話說,蜂來朝,兩相安。
  • 上海喜鵲數量已超600隻 大綠化引鵲來築巢(圖)
    市野生動物保護站鳥類保護專家節前告訴記者,上海喜鵲數量據保守估計已超過600隻,並且近三年來上海觀察到的喜鵲數量逐步增多,50年來還在市中心首次看到了喜鵲(見上圖,本報去年11月17日頭版圖片報導)。為吸引更多喜鵲築巢市中心,專家建議「公園不要太乾淨」。  大綠化引鵲來築巢  喜鵲原本是上海本地的留鳥,很常見。
  • 螞蟻指導蜜蜂築巢
    螞蟻率領巢穴建設檢查組上樹檢查蜜蜂築巢。經過全面嚴格認真細緻檢查,檢查組認為,蜜蜂築巢存在嚴重的規劃、計劃、設計、施工錯誤:第一,與巖穴築巢相比,樹上築巢規劃嚴重錯誤,建築物穩定性安全性極差,無法抵禦暴雨颶風颱風龍捲風災害;第二,所有建築物沒有地基,沒做巖土工程;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第三,沒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製造使用特製輕型材料,建築成本過高,工期過長,不符合技術經濟規律;第四,建築物容積率過高,室內空間狹小,室外通道狹窄,不利於防火防汛抗旱減災
  • 地球上的塑料汙染被蜜蜂拿來築巢?!(原創雙語文章)
    塑料對於野生動物造成的危害已經被廣泛地記錄在案,但一些動物——如園丁鳥和寄居蟹——正在儘自己所能地再利用這些塑料。據2014年的一項報導,加拿大的野生蜜蜂也加入到了回收利用塑料的隊伍當中,他們利用小塊的廢棄塑料來建造蜂巢。
  • 現在的工業巢礎那麼牛,可能完全取代蜜蜂築巢嗎?
    從過去的半房巢礎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一些養蜂人在探索深房巢礎,那麼到底這些巢礎是不是可能會取代蜜蜂築巢呢?在蜂部落看來現在這麼說還為時過早。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目前的全房巢礎還沒有。曾經蜂部落也發出過這麼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做巢礎的商家不好事做到底,直接將巢礎做成完整的,而不是一半?
  • 行星的表面溫度能有多高?這顆行星刷新了「記錄」,溫度接近恆星
    行星的表面溫度能有多高?這顆行星刷新了「記錄」,溫度接近恆星我們知道在宇宙當中的星體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恆星,另一類是行星。二者的區別就是恆星能夠發光放熱,向外釋放能量,而行星通常不能,而且通常恆星比行星的質量都要大上許多,行星一般也圍繞著恆星旋轉。
  • 人們把蜂蜜吃了地蜂吃什麼活?蜜蜂為何要不停地釀蜜?
    蜂蜜味道香甜可口,又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經常食用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很多人都喜歡喝蜂蜜水,不過蜂蜜是蜜蜂的食物,蜂蜜被拿走蜜蜂吃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蜂農取蜜的時候取多少要視情況而定,不會將蜂蜜全部取走。
  • 蜜蜂是怎樣自然分蜂的?一共4個階段,第2步不處理就來不及了
    春天雖然百花盛開,蜂群發展快速,但是春暖花開的時節,也是蜜蜂分蜂的季節。那蜜蜂是怎樣自然分蜂的呢?其實自然分蜂一共分4個階段來完成整個分蜂過程。那到底是哪4個階段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蜜蜂自然分蜂的4個階段。一.蜂擁而出蜜蜂分蜂大多會選擇晴朗的天氣,早上10點左右開始進行。蜂群發出分蜂信號以後,蜜蜂蜂擁而出,巢門口頓時亂成一鍋粥。
  • 剛收的蜂群沒有蜂王會不會築巢?養蜂師傅這樣說
    關於剛收的蜂群沒有蜂王會不築巢的問題,蜂部落認為要根據蜂群的具體情況而定,並不一定會築巢。但是如果蜂群中條件好,還是會築巢的。新收蜂群的情況對於我們新收捕的蜂群來說,蜂群中應該有兩種情況出現,一是蜂群中有幼蟲脾,二是蜂群中有空的蜂脾、三是蜂群中沒有蜂脾,對於這三種情況,蜂群表現出來的行為是不一樣的。
  • 上萬隻蜜蜂築巢更衣室 遊泳館上演「人蜂大戰」
    原標題:上萬隻蜜蜂築巢更衣室 遊泳館上演「人蜂大戰」   「上萬隻蜜蜂築巢更衣室,那陣勢太嚇人了!」密密麻麻的蜂子到底是什麼蜂?鄭介春表示,他諮詢了一個懂蜂的人,對方告訴他,遊泳館更衣室內的蜂子,是蜜蜂。  遊泳館即將開業,這麼一群蜜蜂「佔據」更衣室,令鄭介春犯了難,他稱,幸虧聽到「嗡嗡」聲,去打開扣板看一下,這要是簡單清掃後就開業,這麼多的蜜蜂住在更衣室內,要是有人在換衣服時,萬一被蜇了,那可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