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師徒走到車遲國時,又一次遇到了難關。在車遲國內,有三個妖怪,分別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他們二十年前來到車遲國,為國王求得了大雨,於是受到國王敬重,再加上他們會一些道術,普通人也就信了。
但是,當孫悟空等人來到之後,一切都變了。
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一開始戲弄了虎、鹿和羊力大仙,騙他們喝了尿,還說是聖水。到最後,他們各種賭鬥,或是打坐參禪,或是隔板猜枚,或是祈雨求風,導致的結果就是這三個大仙全部死於非命。
三個大仙在時,車遲國可以要雨得雨,要風得風,風調雨順,一篇安樂。那麼,孫悟空把這三人打死後,車遲國會怎麼樣呢?還能夠風調雨順嗎?誰能保證這一點呢?
其實,了解以下這幾個問題,我們就會明白了。
首先,虎力大仙等人是好是壞?
可以很明確地說,這三人是壞人。不要覺得他們為車遲國祈雨求風,他們就是好人。事實上,他們只是為後來做鋪墊而已。孫悟空打死三人後,就說過這話。
他本是成精的山獸,同心到此害你,因見氣數還旺,不敢下手。若再過二年,你氣數衰敗,他就害了你性命,把你江山一股兒盡屬他了。
不要說這是孫悟空的一面之詞,實際上,妖怪無好妖,他們必須死,這在西遊中是註定的。比如杏仙、十八公等人,也沒有傷生吃人,結果也是被八戒打死。唐僧要勸阻,孫悟空也是這樣的說辭。
另外,作者其實也欽定了虎力大仙等人的性質。
第四十六回,回目的名稱是什麼?是「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這裡的外道、諸邪是誰?自然是指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
再者,虎力大仙求雨之後,皇帝怪罪和尚,於是大力打擊和尚,本來兩千多和尚,死了一千五六百,只剩下500人,求死不能,每日受罪,生不如死。而且,皇帝對和尚態度實在極端,連禿頭、發少者也會被抓。
按說一個和尚求不到雨,處罰一個就罷了,何必這麼大肆牽連?而且,和尚從來都是念佛度人,什麼時候會祈雨了?祈雨求風,本就是道士的工作啊!
即便這樣,虎力大仙等人也沒出來阻止,反而就讓和尚們做苦力,任意驅使奴役。你說他是好人嗎?真正的好人,斷不會如此吧?
其次,車遲國風調雨順必須靠別人嗎?
虎力大仙會求雨,然後他就對車遲國有功嗎?我們想一想,車遲國是不是每年必須都要有人來求雨,才會天降大雨呢?只要國王沒做對不起玉帝的事兒,車遲國本來也不會幹旱啊!參考鳳仙郡,得罪了玉帝才會沒雨,玉帝不會無故不降雨的!
所以,有沒有虎力大仙等人,對車遲國來說都不用擔心乾旱。因為,車遲國國王沒做錯事,玉帝本來就會降雨的。
這個思維,其實就像朱祁鎮重新做皇帝一樣。
朱祁鈺病重,他死後帝位肯定還是要朱祁鎮來坐。所以,不管有沒有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結果都一樣。結果石亨、徐有貞等人卻說,沒有他們的幫助,朱祁鎮做不了皇帝,這不是很扯淡嗎?所以,石亨等人就是鑽了個空子而已。
虎力大仙等人也一樣,他們只是鑽了巧,不是有功於車遲國。他們本質上,還是妖怪,所以作者定性他們為「外道」「妖邪」。
所以,孫悟空打死虎力大仙等人後,車遲國一樣會風調雨順,他們不需要靠別人求雨,他們只要虔誠做事就夠了。
看西遊記,很多人總覺得佛道兩家在鬥爭,或說如來借孫悟空打擊道家,或說孫悟空是玉帝棋子等等。總之,孫悟空做任何與佛道有關之事,似乎都是在說兩家明爭暗鬥。
由於虎、鹿和羊三大仙都是道家人,所以他們的死,很多人認為是如來佛變相打壓道家。實際上,我相信作者重點不在於此,因為不止一次說過「三教歸一」。
包括孫悟空離開車遲國時,也說了三教歸一。
行者將身一抖,收了毫毛,對君臣僧俗人說道:「……今日滅了妖邪,方知是禪門有道,向後來再不可胡為亂信。望你把三教歸一,也敬僧,也敬道,也養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如果說如來打擊道教,孫悟空又何必說敬重道家儒家呢?
一味地說西遊記貶低佛家(或者說諷刺道家)等,這才是降低西遊格局。作者始終希望三教歸一,這樣才是最好的結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為家為國都應該一視同仁,而不是有失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