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空城計》隨想曲,由長笛演奏家金塔於2019年3月創作,為長笛與鋼琴譜寫。作品以羅貫中《三國演義》故事《空城計》作為藍本,通過長笛和鋼琴不同的音色和演奏技法,表現孔明城上撫琴的從容與司馬懿大軍兵臨城下咄咄逼人之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空城計》隨想曲
作曲:金塔
長笛:金塔
鋼琴:曲大衛
作品賞析
開始的十六小節,獨奏鋼琴緩緩地勾畫出故事發生地點—四面環山的美麗小鎮西城, 但低音半音的移動音型和速度漸快讓人隱隱感覺到對戰爭即將來臨的不安。長笛的進入引出了故事主人翁諸葛孔明的出場。作曲家特意選用羽調式奏出孔明主題,是在於五行裡羽音屬水,其聲圓清流,條達意順,以之寓意諸葛孔明再貼切不過了。具有象徵性的鋼琴沉重的低音,打斷了長笛的悠揚聲,似乎聽眾可以感覺到司馬懿大軍的逼近,軍馬的鐵蹄聲和瀰漫在空中的塵埃。
撫琴城上,四字能概括接下來的長笛獨奏。受古琴音樂的啟發,長笛運用了一些仿效性的裝飾音,使音樂活潑而歡快起來,與整體的戰爭氣氛形成鮮明對比。可以想像此時司馬閉目聽琴,雖兵臨城下,但只有琴聲主宰的片刻。
畢竟,諸葛亮和司馬都是史上奇才,我們無法度測戰爭是否此時此刻正在兩位軍事家腦海裡進行著......彼此互相的敬佩,揣測,競爭與較量......等等。隨著鋼琴和長笛逐步推進速度,交織在一起、翻滾,顯出了全曲力度的至高點。象徵軍隊的鋼琴低音又一次出現,沉重地敲擊著。故事的結局是司馬懿決定十五萬大軍撤兵。
音樂漸漸瀕於安靜,鋼琴引出了曲子開始時四面環山的西城,長笛的孔明主題再次出現,但這次更加淡定與從容。長笛與鋼琴用音樂描繪的空城計故事結束在最後和諧長音裡。也許,還伴隨著西城附近的山脈裡飄來的植物的芳香吧……
金塔作為長笛演奏家,教育家,交響樂團長笛首席,已被行內人士們熟悉,而作為作曲家的金塔卻鮮為人知。他的第一首曲子是為夫人譜寫的大提琴曲—《向巴赫致敬》,此曲從巴赫G大調無伴奏組曲中引用了四小節,隨之是即興式的爵士變奏。自從這首2018年春天玩興十足的嘗試小曲後,金塔著實迷戀上了作曲!憑他天生的一雙敏感耳朵和在樂隊裡二十多年的經驗,他無師自通,已在短短的一年半內譜寫了13首作品,其中包括了長笛曲,大提琴曲和一首弦樂隊小品,鋼琴的部分全由他自己完成。從他本人在青島國際長笛藝術節首演的金塔《第一奏鳴曲》,到貴州國際音樂節的《蒙古》長笛奏鳴曲和2019年六月在長笛』三人行『音樂會上所呈現的「空城計」隨想曲,金塔在一首一首的新曲裡都在尋求突破,他不喜歡循規蹈矩,重複自己,試圖把長笛這個只能演奏單旋律的樂器,通過種種不同手法,表現得更加豐富飽滿些。」我要讓長笛飛起來,而鋼琴就是那隻載著長笛飛的大雁!」 金塔認為,即使在長笛獨奏曲裡,音樂也總是用交流的方式表達的,沒有樂器只是在那兒單純地伴奏。
優秀的樂器演奏家們因為他們對樂器性能熟悉和技術的遊刃有餘,往往創作出非常精彩的作品,如鋼琴上的李斯特、蕭邦,小提琴上的薩拉沙蒂、克萊斯勒,大提琴上的波帕爾,長笛上的高伯特,都卜勒、克勒,等等等等,不勝枚舉。
在中國,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演奏家加入創作的行列,為我們民族音樂添磚加瓦。並深信,金塔先生會不斷地在音樂創作和演奏上為我們帶來驚喜!
記得金塔先生為他的《第一奏鳴曲》首版發行時,曾在Facebook上這樣寫到:
「作家的詞語,畫家的線條和顏色,是他們表達自己的方式。而我作為音樂家,通過音符、節奏和曲式能把我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這種工作對我具有無比的吸引力。對我而言,能從事有創意的工作,是人生裡高級的享受。」
演奏家介紹
著名國際長笛演奏家、教育家、新加坡交響樂團首席長笛
金塔 長笛演奏家、教育家,新加坡交響樂團長笛首席,長笛作曲家。出生於中國北京,六歲跟母親學習鋼琴,十一歲隨父親學習長笛。1984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朱同德教授學習長笛。
1991年,在美國著名長笛教授凱茨·布朗先生的推薦下進入美國密西根大學音樂系深造。在校期間,曾與列文首都管弦樂團在國家建築物館舉行獨奏演出。1995年,由萊文·伯利斯教授推薦,進入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並在經過嚴格挑選後,獲得該校藝術家學位入選人。金塔是獲得這一席位的唯一長笛演奏家。
金塔獲得的獎項有:美國「長笛協會」比賽首獎;全美長笛協會青年長笛演奏家比賽第三名;美國伯爾金斯基金比賽比賽首獎;美國曼菲斯長笛協會青年比賽首獎;
2000年以色列Haifa第一屆國際長笛比賽,首獎。並和以色列Haifa室內樂團在隨後的一年裡作為獨奏者隨團旅美演出。好評如潮。
在這些比賽裡,金塔是當時第一位華人獲獎者。
2001年起,金塔受邀在中國大陸,東南亞、臺灣及韓國有密集的演出和講學,並作為長笛獨奏家受聘於臺灣新逸文化演出公司。對他的演奏,樂壇評論:「金塔先生擁有與生俱來對聲音的敏感度,他的笛聲通透明亮,如極光似的穿透力」。「如歌的笛聲」。「金塔吹的笛是會跳舞的」。「當金塔演奏時,我們無需為他的技術擔心,可以全身心聆聽他樂句和音色的變化」。等等....
1998年,金塔受聘為新加坡交響樂團長笛首席至今。在任期間,與多位著名指揮家和獨奏家同臺演出,並且他多次擔任中國愛樂、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客席長笛首席。
在繁忙的演出日程外,金塔積極地培養下一代音樂人才,他曾就職於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和LASALLE藝術學院。2003年,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建立後,他是該校第一位受聘長笛教師。
2019年9月,金塔被聘邀為上海音樂學院長笛教授。他的學生們多位已在中國各大樂團就職。
金塔曾經是首屆廈門長笛冬令營發起者之一。參加過第一屆北京尼科萊國際長笛比賽評委工作,多次擔任新加坡國際管樂節比賽評委。在2020年著名的以色列Haifa國際長笛比賽裡,金塔已被邀請作為評委。
金塔致力於民族長笛音樂的曲目創作,他的《第一號奏鳴曲》在2018年的青島國際長笛藝術節上廣受好評,這首曲子已被臺灣「原笙國際有限公司」於2019春季出版。金塔創作的第二奏鳴曲《蒙古》在貴陽首演後也大獲成功。《空城計》隨響曲是金塔在2019年夏季創作並首演的另一部成功的長笛作品。2019年11月的新加坡秋季長笛論壇會上,金塔根據漫畫家朱哲漫的作品《一粒米》,首演了他創作的同名音詩。
著名鋼琴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駐團作曲
曲大衛 青年鋼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作曲家和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得主。
作為獨奏家,他曾多次與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央芭蕾舞團、天津交響樂團、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上海民族樂團、江蘇省民族樂團等樂團合作。
曲大衛先生,曾登上美國林肯藝術中心、日本東京三得利音樂廳、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北京音樂廳、上海音樂廳、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大會堂、臺灣中山堂、江蘇大劇院、天津大劇院、深圳音樂廳和廣州星海音樂廳等國內外知名舞臺。2006年,作為創始人,他組建了靈魂室內樂團(Soul Chamber Orchestra),2018年獲得日本大阪國際音樂比賽首獎。
曲大衛先生,先後參加了2007年中央臺文化部春節晚會、2015年中央臺元宵晚會、江蘇衛視春晚、廣東衛視國樂大典、音樂頻道《風華國樂》和《樂享匯》、電影頻道《音樂電影欣賞》等節目。
多年來,他的演出足跡遍及歐洲、美洲和亞洲,包括:美國、德國、希臘、日本、韓國、新加坡、朝鮮、臺灣、香港和澳門等地;作為鋼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他曾獲邀參加了國際室內樂音樂節、北京現代音樂節、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和長城森林音樂節等知名音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