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見習記者 申義強 文 婁楓冉 攝影
在揭秘之前先問個問題,如何釘釘子?
第一步,找好釘子,找好木頭。
第二步,將釘子對準要釘的位置。
第三步,拿錘子使勁敲。
晚上9點,希爾頓雲臺廳,企業家們仍在奮筆疾書,一天的燒腦讓這些大咖臉上有些疲憊,但疲憊阻擋不了眼神中的精光。小組組員圍在一起,思考著晚上的實戰練習——尋找企業的戰略鉤鉗錘。
戰略鉤鉗錘是繁簡定位機構創始人王暘研究定位20年,結合自身實戰案列、分析全球案例所總結的獨家定位公式。
定位=品類鉤+差異鉗+品牌錘
為啥母親能從一堆小朋友中發現自己孩子?這就是品類鉤
品類分為三種:真品類、概念品類和偽品類,所謂概念品類指的是產品範圍,比如廚電、家電等,偽品類指的是範圍更大的一種概念,比如機動車、白色電器等,真品類則是可以直接選品牌的品類。真品類又分為產品品類如冰箱、電腦;渠道品類比如丹尼斯、家樂福;導購品類比如京東、百度等。
有一個簡單的辦法來理解,比如你去買東西,詢問導購員:「你好,我要買個家電。」導購員很詫異看你一眼,腹誹一句「神經病吧」,這就是概念品類,你說你要買冰箱,導購會問你要什麼牌子的,這就是真品類。還有一種「你好,我要買個黑電……」人家直接給精神病院打電話,這個反應就說明你這是偽品類。
在定位當中,首先要確定你的品類,像鉤子一樣把你的品類從紛繁駁雜的品類中鉤出來,才能進行企業戰略的定位。
艾黎萌是婚慶公司?不,他的差異鉗是管家
鉗子握著很牢,你的差異也要用鉗子使勁的拽出來。
差異這個東西不新鮮,所有定位都會說到,現在行業競爭越發激烈,同類競品越來越多,而消費者在選擇決策時只會從記得的兩三個品牌中去選,再多的,不會去記。而整個市場信息越多,人們能記住的品牌就越少,直到最後進入只記住某一個品類的領導品牌,即一個品牌領導一個品類的局面。
這個時候,差異化就很重要了,品類鉤出來了,接下來要找到自身的差異化,把自身的差異化鉗出來,來進行戰略的制定。
說起豆腐豆芽那就是豆狀元芽狀元,這叫品牌錘。
品類鉤出來了,差異鉗出來了,那麼就要將產品的核心優勢或個性差異轉化為品牌,以滿足目標消費者的個性需求。
成功的品牌都有一個差異化特徵,有別與競爭對手的,符合消費者需要的形象,然後以一種始終如一的形式將品牌的差異與消費者的心理需要連接起來,比如說起海飛絲就想起去屑洗髮水,說起艾黎萌就是婚禮管家。通過這種方式將品牌定位信息準確傳達給消費者,在潛在消費者心中佔領一個有利的位置。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繁簡定位機構創始人王暘說,「定位」是一個語言概念,就是一個釘子,消費者心智就是這塊木頭,把釘子砸進木頭就是戰略的一個過程,但要想實現這樣的目的,還需要至少36套戰略配稱。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