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為當今世界政要,文憑、學歷重要嗎?學哪科兒重要嗎?對在高考考場上剛剛經歷一番廝殺,即將填報大學志願的莘莘學子來說,看看各國政要們的學歷和教育背景,也許能給你們的選擇多點啟示。
西方政要歷來以文科居多,尤以法律為甚,比如美國總統歐巴馬、法國總統薩科齊、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等無一例外,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總理普京修的也是法律。
不過,世界政要也有不少理工出身,德國總理默克爾是位物理學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伊朗總統內賈德,這對冤家,一個學建築,一個學土木工程。
其實,當世界政要,學歷也並非門檻。歷史上的「草根」總統並不鮮見,韓國前總統盧武鉉,就是職高裡走出的貧民總統;巴西總統盧拉也只念過5年小學。
美國總統歐巴馬 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窮人代理人」出道歐巴馬1961年生於夏威夷。父親是從肯亞來夏威夷大學的留學生,在歐巴馬6歲時,他的母親嫁給了另一位印尼留學生,並帶著他來到了雅加達。在那裡,作為黑人的歐巴馬遭遇了種族歧視。
1983年取得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學士之後,歐巴馬在國際商務公司工作了一年,於1985年成為芝加哥一名年薪僅1.3萬美元的社區組織者,負責與芝加哥教會合作搞慈善活動。這個工資水平在當時的美國屬於「窮人行列」,不過歐巴馬一直都認為這是他「曾受到的最好訓練」,他後來還把這段時間定性為一種「尋根式」的精神覺醒。
在芝加哥當了3年義工後,歐巴馬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習,1991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後,回到芝加哥專門從事民權訴訟,開始了多年的「窮人代理人」生涯。
1996年,歐巴馬憑藉其社區工作經驗和這些工作給他帶來的社會影響,從芝加哥第13區被選入伊利諾州議會,這是他首次從政。2004年10月,他高票當選為美國歷史上第五位,同時又是第三位普選產生的非洲裔聯邦參議員,也是目前美國國會中唯一的非洲裔參議員。2007年2月10日,在國會100名參議員中排名僅第98位的歐巴馬宣布競選2008年總統,並獲大勝。
2011年5月25日歐巴馬與卡梅倫乒臺秀技
希拉蕊1947年10月26日生於伊利諾州的芝加哥。1965年,希拉蕊進入麻薩諸塞州韋爾斯利大學主修政治學。1969年,她又就讀於耶魯大學法學院,1973年獲法學博士學位,求學期間,她結識了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比爾·柯林頓。
希拉蕊1975年10月與柯林頓結婚後,進入美國著名的羅斯律師事務所工作,並曾兩次當選全美百名傑出律師。隨著柯林頓1993年入住白宮,希拉蕊成為美國歷史上學歷最高的第一夫人。在8年白宮生涯中,希拉蕊積極參與政事,負責國家醫療保健改革,還推動國會通過國家兒童健康保險項目等。
2000年2月,尚未離開白宮的希拉蕊宣布競選紐約州參議員,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謀求公職的第一夫人。同年11月7日,她當選為國會參議員。2006年,她獲得連任。在2008年美國總統民主黨黨內預選期間,希拉蕊作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曾一度領先歐巴馬,但最終以失利告終。
梅德韋傑夫1965年9月14日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比普京小13歲,是俄羅斯年輕一代政治家的代表。跟許多普京核心圈子成員一樣,梅德韋傑夫也是聖彼得堡(前蘇聯時期稱為列寧格勒)人,而且跟普京是同校同系的校友,同樣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法學院。
梅德韋傑夫在1990年取得副博士學位(相當於我國博士學位),成為聖彼得堡大學法學院高級講師,後來從講壇走向政壇。
普京1952年10月7日生於列寧格勒市(今聖彼得堡市)。他1975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曾在蘇聯克格勃系統工作15年,其中1985年至1990年在民主德國工作。1990年回國後,普京先後擔任列寧格勒大學校長外事助理、聖彼得堡市市長顧問、市政府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和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
普京1996年8月起任俄總統事務管理局副局長,1997年3月任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監察局局長,1998年5月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7月任俄聯邦安全總局局長。他1999年3月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8月9日被任命為第一副總理、代總理,8月16日就任總理。
1999年12月31日,普京出任代總統。2000年3月26日,他當選總統,2004年3月14日再次贏得總統選舉。2008年5月8日,普京出任政府總理。
薩科齊 巴黎政治學院法律碩士 法媒稱其「小拿破崙」1955年1月,薩科齊出生在巴黎一個匈牙利移民家庭,擁有法學碩士文憑和律師執照。早在1977年,22歲的薩科齊就當選為巴黎西郊「富人區」諾伊市的議員,開始了其政治生涯。他在28歲時就已經擔任諾伊市市長,38歲開始在法國政府中擔任部長職務。他曾經兩度出任法國內政部長,被稱為"法國政府中的二號人物"。
法國選民迫切需要一位強勢領導人來向世界證明法國的強大,而薩科齊強硬的政治作風正好符合了民眾的需要。他精力充沛,作風硬朗,自稱「有個空位子就想坐上去」,因此法國媒體稱他為「小拿破崙」。
貝盧斯科尼 米蘭大學司法系 「娛樂性最強」的政治家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生於1936年9月29日,義大利米蘭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銀行職員,母親是家庭主婦。西爾維奧從中學時代起就自力更生,善於把握每一次商機。以幫助後進同學補習功課賺取零花錢,但是如果他補習的同學考試不及格,則分文不取。後進入米蘭大學司法系學習,大學期間,因擅長吹拉彈唱,而與幾位同學一起組織了一個「四人小樂隊」在校內外演出。為賺足學費,他曾經組織過木偶表演,向觀眾收取門票,還曾靠在遊艇上演唱賺錢。
剛剛走出大學校門,貝盧斯科尼就開始著手籌建他的王國。儘管他的父親為他在銀行裡安排了一個職位,他卻下決心進軍房地產領域。1962年,他成立了一家建築公司,並於1969年用借來的3億裡拉在米蘭郊區買下一塊地,建起了公寓。由於時逢歐洲和義大利經濟的騰飛時期,米蘭寸土寸金,貝盧斯科尼的財富也隨之急劇膨脹起來。就這樣,貝盧斯科尼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米蘭的《晚郵報》給貝氏的評價是,「根本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大腦和舌頭」。《信使報》則稱,「每個人都有為自己辯護的權利,但如果你的方法失去分寸,那麼你就會變得跟酒館裡的酒鬼沒什麼區別」。
這位大嘴總理,還曾為了贏回老婆的心而推出情歌專輯,抽脂、去眼袋、植髮;因懼怕蜘蛛而促成封殺八足動物的法律;他熱情好客,喜歡請外國政要到他撒丁島的別墅裡一起度假,喜歡自稱是他們很好的朋友;他有一副不錯的歌喉,曾經和美國總統布希一起哼唱那不勒斯小調、和法國前總統密特朗一起為一首法國民歌配和聲。在略顯沉悶乏味的國際政治舞臺,貝盧斯科尼是一個有很強娛樂性的政治家。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 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法律系1972年,布萊爾一腳跨進了眾人豔羨的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人不輕狂枉少年」,如魚得水的布萊爾馬上把興趣投入到玩搖滾和追女孩子上。他發動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組成了一個叫做「荒誕謊言」的搖滾樂隊。他模仿滾石樂隊米克·傑格在舞臺上獻歌,彈得一手好吉他加上扮酷的轉身動作,據說贏得了無數女孩子的芳心。但他的反叛其實是有限度的,他花在圖書館研究法律案例的時間還是比別人多,而且畢業成績相當優異。
不過直到這個時候,在培養了無數著名政治家的牛津,布萊爾還是對政治避之猶恐不及。人生方向的轉折發生在22歲那年。布萊爾剛從牛津大學畢業,卻得知母親早就被診斷出得了甲狀腺癌。為了不影響布萊爾學習,母親選擇了隱瞞,獨自與病魔鬥爭了五年,1975年離開人間時年僅52歲。母親臨終前的勸諫對布萊爾產生了決定性影響,失去母親讓布萊爾堅定了到政界去尋求成功的決心。
布萊爾從牛津畢業,到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時,遇到了切麗·布斯他未來的伴侶,或者說是他的又一位人生導師。切麗出身於貧苦家庭,靠個人奮鬥取得法律事業上的巨大成功。她熱衷政治,比布萊爾更急切地想施展抱負,出身讓她很自然就選擇了工黨。這點可能影響了布萊爾,否則我們無法解釋他為何偏偏選擇了英國工黨,他出身於中產階級,本該像他的父親一樣擁抱保守黨。況且此時的工黨已經很久沒有回到過政治中心了,並處在分裂的邊緣。或者是否有一種直覺和使命感在引領他,要他走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呢?
德國總理默克爾 原民主德國科學院 物理學博士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1954年7月17日出生於聯邦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的一個牧師家庭。出生後不久,她的父親帶領全家遷往民主德國。默克爾從小就顯露出在科學方面的天賦。1973年,她以優異成績進入萊比錫大學,1973年至1978年在原民主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1978年至1990年在原民主德國科學院物理化學中心研究所工作,198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1989年11月,默克爾加入原民主德國「民主覺醒」組織,開始其政治生涯。1990年,她出任原民主德國最後一屆政府的副發言人,同年8月加入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並在德國重新統一後當選聯邦議員。1991年至1998年,她擔任基民盟副主席。1991年至1994年,她任聯邦婦女和青年部部長,1994年至1998年任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和反應堆安全部部長。
默克爾1998年至2000年任基民盟總書記,2000年,基民盟陷入政治獻金醜聞,4月,默克爾被推選為基民盟主席,成為德國戰後第一位女性大黨領袖。2002年9月至2005年11月兼任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2005年11月22日在德國聯邦議院總理選舉中當選新一屆聯邦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並繼續擔任基民盟主席。2009年10月28日連任總理。
默克爾任總理後大力修復因前任施洛德政府強烈反對伊拉克戰爭而陷入低谷的德美關係,使兩國關係顯著升溫;在對俄關係方面,默克爾刻意淡化施洛德與俄前總統普京確立的德俄戰略夥伴關係。
默克爾工作認真勤奮,沉穩務實,成績驕人。因此,她在德國政壇素有「鐵娘子」之稱。
政績不錯離不開理性和務實作風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是一位物理學家。1973年,默克爾以優異成績進入萊比錫大學,1973年至1978年在原民主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物理學。1978年至1990年在原民主德國科學院物理化學中心研究所工作,198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為默克爾撰寫傳記的哥爾特·朗古特曾表示:「默克爾以喜歡使用簡明扼要的單詞而著稱。這就是科學家擁有的思考方式的體現。」的確,默克爾給人的印象就是冷靜而理性、沉穩而務實,不像法國總統薩科齊那樣喜歡作秀,行動時而輕浮、誇張。默克爾自己也曾說:「政治雖然不能像科學那樣去試驗,但都需要為達到目的而做足準備,二者在這一點上是相似的。」不過,默克爾這樣的形象有時會讓人感到很悶。
默克爾從政之後的風格充分體現出理科生那種理性和務實,一開始她也幹過與專業有一定關係的工作,如從1994年至1998年她擔任過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和反應堆安全部部長。2005年擔任總理之後,默克爾領導的大聯合政府增加科研開發投入,簡化稅法,提高社會福利,改革德國的醫療保險體制,使德國低迷多年的經濟開始出現復甦跡象,失業人數減少,各項改革措施穩步推進。其實,默克爾能取得這樣的執政成績,在應對本輪金融危機時受衝擊較小與其務實的作風密不可分。因為她之前領導的大聯合政府是與主要競爭對手一起組成的,雙方的理念差距不小,在這種情況下要維持政府的運轉並推進改革沒有理性而務實的作風是做不到的。
鳩山由紀夫 美史丹福大學工程學博士 選老婆也是工程師思維日本原首相鳩山由紀夫出身於理科,這在法學系和經濟系出身較多的日本政界非常罕見,前任首相麻生太郎學的就是政治經濟學。鳩山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系,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工學研究生院修完博士課程,獲得工程學博士學位,曾在大學任教。鳩山的兒子也是工程師,現在在莫斯科工作,也不排除將來會從政。
另外,日本內閣二號人物、副首相兼國家戰略局擔當大臣菅直人以及內閣實權人士、官房長官平也博文也是理科出身。菅直人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是理工科的高才生,還是個發明家,曾和友人一起開發出一種遊戲機,並獲得專利。平也博文則畢業於日本中央大學理工學部。
《讀賣新聞》對此報導說,這是「科學」和「政治」的組合。或許是學工科的原因,鳩山由紀夫是個讓人感覺比較悶的人。擔任眾議員時期,鳩山提出了「將政治科學化」的口號,他和離過婚的鳩山幸結婚時曾自豪地說:「大部分男人都是在獨身女性中挑選另一半,但我卻是在全體女性中挑選。」《朝日新聞》對此分析說,這就是利用最少成本和時間選擇最佳答案的「水利工程師」典型的思考方式。
內塔尼亞胡 巴以問題立場強硬 與學建築也有關係內賈德當上伊朗總統後曾多次誓言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強硬派出身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不甘示弱,在不久前的聯大會議上也痛批伊朗,聲言應對伊朗核問題是當前國際社會最緊迫的任務,並且直接稱內賈德為「那個人」,根本不當他是總統。有意思的是這對老冤家本科學的專業不僅都是理工科,而且還十分接近。內賈德學的是土木工程,內塔尼亞胡學的則是建築學。
內塔尼亞胡的父親是猶太歷史的教授,曾經參加編輯希伯來大百科全書。不過,他的幾個兒子都沒有子承父業,內塔尼亞胡的弟弟伊多·內塔尼亞胡是一位放射科醫生和作家。內塔尼亞胡大學在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學的是建築學。不過,內塔尼亞胡本科學完建築學之後,研究生階段改學管理學,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碩士學位,此後還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學政治學。
內塔尼亞胡建築學加管理學的背景對於他今天在中東問題上的決策影響很大,當前巴以和平問題中的一個重要癥結是以色列繼續在所佔領土上興建猶太人定居點,這一點不為巴勒斯坦方面所接受。《耶路撒冷郵報》的文章認為,從一個建築師的角度出發,要停止一個生命體的自然延伸是不可能的,也沒有意義。因此那些之前已經批准建設的猶太人定居點,工程已經開始,現在不可能中途停下來。這是內塔尼亞胡拒絕美國要求凍結猶太人定居點建設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歐巴馬的經歷卻恰好相反,他當過社區義工,主要職責是把社區裡不同的人組織起來,互相尊重照顧對方的利益。因此歐巴馬希望以色列能夠照顧巴勒斯坦的利益,並與巴勒斯坦和平相處,這也符合美國的利益。
今天的世界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以及資源不足等,分析人士認為學理工科出身的領導人或許更能在這些問題上發揮領導力。
內賈德 靠工程師的本事 算出美不會攻伊朗伊朗總統內賈德學的也是工科。大學時代,他就讀於德黑蘭工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內賈德早年就步入政壇,曾任西南部庫德市市長顧問。20世紀90年代,他擔任西北部阿爾達比勒省省長,任內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模範省長。2003年4月當選為德黑蘭市市長。他還是伊朗「伊斯蘭工程師協會」的成員。2005年6月當選伊朗總統。同年8月就職。2009年6月獲得連任。
由於土木工程開發以及交通運輸是內賈德的專業,他的政績也主要來自於這兩個方面。內賈德擔任省長的阿爾達比勒省自然條件比較艱苦,不過內賈德並沒有屈服於此,在短短的7個月裡重建被地震損壞的房屋7500套,在國家管理和計劃組織統計的全國各省開發工作排名表上名列前矛,受到各界好評。而在擔任德黑蘭市長期間,內賈德也是發揮自己的專長,採取措施改善德黑蘭的交通狀況。這些都是他在2005年競選總統時的政績,儘管贏得大選與他比較保守、反美的立場密切相關,但為民眾解決實際問題、親近平民也為內賈德贏得不少支持,2009年勝選連任也主要依靠中下層平民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內賈德在一次講話中語出驚人,他說自己作為一名擅長計算的工程師,已經設想了各種情況,畫圖制表進行了數小時的推理論證,結果發現敵人(美國)無力給伊朗製造難題。別國的意圖能算出來?這難道也算理科出身的領袖的優勢?
英國前首相布朗 愛丁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布朗1951年2月20日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的一個牧師家庭。他從小對政治有濃厚興趣,12歲時開始為工黨拉選票,並於1968年正式加入工黨。1982年,他獲得愛丁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1983年6月,布朗當選英國工黨議員。此後,他歷任工黨蘇格蘭委員會主席,工黨影子內閣財政國務大臣、貿工大臣和財政大臣。
1997年5月布萊爾出任首相後,布朗一直擔任財政大臣。任職財政大臣10年間,布朗充分展示其領導才能,以踏實認真、嚴格要求和工作勤奮著稱。布萊爾執政期間,英國經濟持續增長,通貨膨脹率穩定,並在10年裡創造了250萬個就業機會。
2007年5月17日,布朗獲得工黨領袖提名。由於他的候選人資格無人挑戰,在當年6月24日工黨舉行的特別會議上,布朗作為唯一候選人,被直接任命為工黨領袖。本屆工黨政府的任期將於2009年5月屆滿,因此當選工黨領袖自動成為英國首相。
小布希 哈佛大學商學院 MBA被民調認為最差的總統,和他的那些在華爾街發明金融衍生工具的師弟師妹們都是MBA,我們不禁要問:
誰是世界上最有名的MBA畢業生?我要揭曉一個稍微意外的答案:美國前任總統布希,哈佛商學院1975屆畢業生,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MBA學位的總統。
我們下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一個學習管理的人會把國家管理成這樣?
英首相卡梅倫 修讀哲學、政治與經濟 曾是「迷途」反叛青年英國最大在野黨保守黨的黨魁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出生於1966年10月9日,在英國牛津郡旺蒂奇附近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中長大。卡梅倫畢業於伊頓公學,後在牛津大學布雷齊諾斯學院修讀哲學、政治與經濟,可謂是精英階層的代表。
學生時代的卡梅倫曾是一個「迷途」中的反叛青年:由於吸食大麻、成績不及格,他險些被學校開除。不過,迷途知返的卡梅倫最終痛改前非,並一鳴驚人。
卡梅倫於1988年至1992年間在保守黨研究部工作。1992年保守黨選舉後,他成為保守黨政府的顧問,起初在財政部工作,後來調到了內政部。
1997年,卡梅倫參加地區國會選區議員選舉落敗。2001年,他競逐牛津郡威特尼(Witney)地區的席位成功。2003年6月,他被任命為影子內閣的樞密院辦事處部長。當年11月,他成為保守黨副主席,2005年12月6日就任在野保守黨的黨魁。
卡梅倫出任保守黨領袖之後,一改保守黨的「精英」路線,強調保守黨要更「平易近人」,並盡力爭取年輕選民和女性選民。
韓國前總統盧武鉉 職高裡走出平民總統盧武鉉1946年8月6日出生於韓國慶尚南道金海市一個偏僻小村落的農民家庭,在這個被稱作「即使烏鴉飛來也會因沒有吃食而哭著飛回去」的貧窮農村裡,盧武鉉一直生活到初中畢業。
家境的貧寒和生活的磨礪養成了盧武鉉正直、誠實和自強自立的品質。上小學時,一次學校舉行書法比賽,盧武鉉成績優異,本應得一等獎,可一等獎卻發給了倚仗家長權勢的孩子。他認為這不公平,就退回二等獎以示抗議。
由於沒錢交納學費,盧武鉉一度輟學。後來他通過一次競爭激烈的考試拿到了獎學金,才得以進入公立的釜山商業高中學習。雖然吃住常常沒有著落,但他還是以出色的成績完成了學業。然而此後,盧武鉉再也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不得不首先找謀生的手段。這使得他成為韓國歷任總統中學歷最低的一個,他目前的最高學歷就是釜山商業高等學校(相當於中國的職業高中)畢業。
巴西前總統盧拉 只念過5年小學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1945年10月27日出生在巴西東北部伯南布哥州內地的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
盧拉只上了5年小學,很小就到街上擦皮鞋,12歲在洗染店做學徒,14歲成為一家五金廠的正式工人。在此期間,他擠時間完成了車工課程。
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2002年11月,就在盧拉當選總統後的第三天,巴伊亞州聯邦大學校委會決定授予車床工人出身、只念過5年小學的巴西總統盧拉·達席爾瓦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為巴西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
該校哲學系主任、校委會委員安東尼奧·蓋雷羅教授說:「盧拉雖然沒有正式文憑,然而,他卻是一個非凡的巴西人。」他強調,授予盧拉「名譽博士」稱號是對那些沒有學術頭銜的「智者」的承認。
伯南布哥州聯邦大學也做出了授予魯拉榮譽博士學位的決定,該校的電腦科學被認為是拉美地區最優秀的。伯南布哥州是盧拉的出生地。
盧拉成為該州第一位出任巴西總統的人後,伯南布哥州聯邦大學早已考慮授予盧拉某種榮譽稱號,沒想到卻被巴伊亞州聯邦大學搶先了一步。
英國前首相梅傑 16歲離開學校約翰·梅傑1943年3月2日出生於一個馬戲團演員家庭。由於家境貧寒,16歲時他離開了學校,在社會上打雜以補貼家用。
最終,他憑著自己的實力和運氣入主唐寧街10號。
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 很小便成了「放羊娃」埃沃·莫拉萊斯1959年10月26日出生於玻利維亞東南部奧魯羅省奧裡諾卡縣一個貧窮的印第安人家庭。極端的貧困使得莫拉萊斯很小便成為了「放羊娃」,中學時期便因家貧而輟學。
2005年12月,莫拉萊斯以鮮明的反美形象,以及顯著的「草根」色彩,當選為玻利維亞獨立180年來首位土生土長的印第安人總統。 (來源:新華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