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為什麼總是感覺諸事不順?是福報不夠

2021-01-17 紅塵禪緣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有的人卻是諸事順利,那是因為他平生注重自己積累福報的結果,當你的福報夠多,所有的不順心和煩惱也都會遠離你,但是當你的福報不夠的時候這些煩惱就會顯現,深深地纏著你,一切不順心的源頭還是自己的福報不夠!

福報不夠,煩惱自來

當你越是不順心的時候倒黴的事情越是接踵而來,越是有福報的時候那些煩惱憂愁統統躲得遠遠的,當你福報不夠的時候什麼都有可能找到你,當你福報很多事再多不順心的事情看到你福澤深厚也不敢靠近你,當人現有的福分超過所能承受的福分時, 一點小事也會鎮不住, 也就是會產生抑鬱、憂愁、煩躁、悲傷、絕望、怨恨、指責等情緒,某段時間沒有福報, 即使擁有很多很富有, 也感受不到快樂.福報不足的人, 好比一鍋湯, 遇到些許小困難, 就像一碗汙水倒入一鍋湯, 整鍋湯都壞了.福報大的人, 好比大海, 一江汙水流進大海, 海不會被一江水轉汙, 相反能把它轉清, 讓自己更強大, 納百川而成百穀王.徹底消除一切問題的方法, 就是增長福報。

如如培養福報?

生活中諸多不順心要學會放下,那麼消除煩惱和不順心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培養自己的福報,當福報夠多的時候,不順心也就影響不到你,對你產生不了什麼障礙了,培養福報最好的辦法就是孝順父母,眾善奉行,一切福從父母開始,父母就是我們福報的源泉,你懂得感恩父母和父母和平相處,孝敬他們、不頂嘴,不和他們亂發脾氣就是你福報的開始!除此之外還要懂得對身邊一切人善良,秉著善心去和他們相處,為他們著想,善行不一定就是財富的布施,而是內心的一言一行都透露著愛和溫暖,讓人感覺到心靈的慰藉,這就是善行。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從他人的角度出發善良。善行從自己的身邊開始,從自己的言行去落實!

沒有福報就去培福,事情不順心就去放下去忘記,同時不斷的培養自己的福報,福報多了,煩惱就會少了,不順心的事情也就少了!培養福報永遠都不晚,福多則禍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總是感覺諸事不順?別怨天尤人了,這是因為福報不夠
    我都會懇切地告訴他們,這是因為福報不夠。福報不夠,就會鎮不住人、事、物。家裡你愛人整天給你冷臉,挑你毛病,你覺得壓抑。這是因為你愛人比你福報大鎮得住你,可以支配你;工作中同樣的事情別人解決起來就可以很順利,換成你去幹,就狀況頻出。這是因為你的福報不夠,鎮不住這份工作;做生意左右隔壁和對門的每天忙都忙不過來,自己店裡面卻經常門可羅雀。
  • 福報的力量
    福報承載著一切,包括你能遇到什麼樣的人,事情。這都是福德因緣感召。福德因緣所產生的力量,要遠遠大過人的思維選擇,尤其是在生活中,小錢靠努力,大錢靠福報。有的人做什麼都賺錢,那其實是福德力量,不是他有生意頭腦。有生意頭腦,很聰明的人,福德不夠,一樣做不成。 修道,福德很重要。要遇到善知識,也要有福報。能修行佛法,安心辦道,也要有福報。
  • 佛教:這些佛號,念得越多,功德和福報就越大!
    2020-12-25 05:57:42 來源: 花褪殘紅青杏小 舉報   如果你福報太少
  • 佛教:因果報應,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
    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一、不孝父母有那麼一句話:凡事不順,皆為不孝。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間最大的福田。生活在娑婆世界的我們,首先要懂得報父母恩,這才是最好的報佛恩。有多少人,在家不知孝養父母,卻往寺院跑得很勤,整日裡在佛前燒高香、搶頭香,燒香拜佛特別殷勤,有什麼用呢?佛菩薩會加持這樣的人嗎?
  • 福報不夠所以被業障拖著走
    為什麼道理、法理懂得, 心卻住不到呢?因為福報不夠。我知道發脾氣不好,我還是要發脾氣;我知道吃肉不好,我還是要吃肉;我知道頂撞爸媽不好,我還是要頂撞……為什麼道理都懂,卻做不到呢?福報不夠。  福報不夠,禪定升不起來,被業障拖著走,就應該去念經抄經、念咒念佛、印經施食、修廟供僧、侍奉父母、禪修、道場做義工,這些實修都能提升福報。  智者大師說過:修福德不修智慧,叫作愚;修智慧不修福德,叫作狂。消耗享用過去的福報叫做「吃腐食」,不積福報總有一天會把福報吃完,沒有福報處處是苦。
  • 佛教:慈悲心重福報深的人,有5種面相,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臉
    佛教:慈悲心重福報深的人,有5種面相,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臉。什麼是人間的福報呢?古人講的福報就是指五福,第一是長壽;第二是富貴;第三是康寧;第四是有德;第五是善終,擁有這五福是人生中最健康的狀態。但是能得全五福的人並不多,佛教講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 佛教:為什麼要供佛,供養的意義是什麼?
    佛教:為什麼要供佛,供養的意義是什麼?在民間,素有初一、十五十齋日供佛的習俗。有些人,還會特地跑到寺廟,給佛菩薩供養瓜果。當然,對於佛教的善信而言,供佛禮佛則是每天必做的事情。那麼,為什麼要供佛呢?供養的意義是什麼呢?難道真的是佛菩薩要吃我們的東西嗎?其實不然。
  • 福報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做到四點,五福齊來
    總是在感嘆,為什麼他(她)福報那麼好,而自己什麼都沒有,真的是老天爺偏心嗎?其實不是,福報不是別人給的,也不是神佛給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那麼,怎麼樣才能修來福報呢?可以從以下四點加強自己的修為。第一、善因好緣佛家哲學中,「天理循環,因果不虛,種善因得善果」,提倡積德行善,為自己修福報。
  • 李嘉誠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錢?佛教告訴你答案!
    李嘉誠為什麼會賺那麼多錢?有人說是人格魅力,也有人說是機遇,有人說是命運。佛教中對於一個人財富、地位有很多講究。一個人積累福報,他才會有福報,如果不積累福報,那麼,他就沒有福報可得。那麼,從佛教的角度看,又會是什麼樣的呢?佛教中講究因果,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因果。如果真要用佛教的角度來看李嘉誠,或者說你想成為「李嘉誠第二」,那麼,你必須得具備以下幾個「硬核」。
  • 佛教:邪淫的5種果報,千萬要小心!
    一、地位下降、財富損耗佛說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有貴氣的人不用刻意求財,財自會找上門,沒有福報的人苦苦求索也難以聚財。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沒有修來那個財運福報。福報不夠,德行有虧,因緣就難以具足,萬事也難以成就。人最大的福報是擁有一顆善良清淨的心,如果心存邪惡之念,自然福淺禍深,自損福報。
  • 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的父母,自己福報淺,孩子也諸事不順
    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父母福報淺,孩子諸事不順「父母生前一點靈」,每個人生下來都是有靈性的,我們看小孩子,尤其是三四歲的小孩子,都是有靈性、有佛性的。小孩子的眼睛很清澈,笑起來很開心,無憂無慮,如果這種靈性能夠一直保持到成年,在學業上和事業上會有很大的成就。
  • 佛教:為什麼「善人命苦、惡人享福」?看完恍然大悟
    日行一善,積善成德,善滿三千,天必降之福。諸位朋友大家好,這裡是《妙音聞聲》傳統文化平臺。此刻,讓我們放下煩惱,淨化身心,一起學習佛學文化智慧,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古語講:「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
  • 佛教:「邪淫」的5大果報,千萬要注意!
    佛教並不是禁欲主義,正當的夫妻關係是社會和諧發展的一部分,只要夫妻關係和睦,沒有不正當思想或行為,如出軌等等,是沒有多大業障的。但邪淫的果報就重了,「萬惡淫為首」,邪淫的果報多為現世報,也就是當下造業,當下各種業障就會現前。《楞嚴經》是一部開智慧的佛門經典,該經中有53處提到「邪淫」二字,可見其利害性。「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 佛教:受些苦,是積福報,是好事!
    古人講,要培養老來福報,年輕不要享受福報,把老年得福報都拿來享受。現在的父母認為給孩子留下更多的財富,給孩子財富就是一件好事,俗不知孩子吃些苦也許是一些福報,如今年輕不吃苦,老來就會受苦,什麼都容易得到就會失去感恩心,就會不恭敬父母,頂撞家人。
  • 修行懂得一個道理,不僅有福報,且功德無量,圓滿究竟
    人生總是有許許多多的困惑,有順境、有逆境。逆境中,很多人想求福報,想有福報,那麼就要懂得一個道理,古人云:「天欲禍之,必先福之;天欲福之,必先禍之。」即上天要降災禍給一個人,先給你福;反過來,真的想讓這個人出息,長點智慧、多點品格,反給你多些磨難,因為這短暫的幾十年裡,「磨難」會給予你更深的生命感悟。上天要降災禍給一個人,一定會先給些許福分滋長他的驕慢之心,要看他是否懂得承受。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的福氣是自己修來的,災禍也都是自找的,「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世人皆喜歡求佛,一有苦就求佛菩薩庇佑,大家都去求菩薩,菩薩該有多苦?如果你求菩薩,菩薩就會可憐你而施捨你,那佛教豈不是成了眾生索取利益的功利之地?
  • 如何應對諸事不順?這3個最快的解決方法,你必須知道!
    一、少吃肉,多吃素;佛教講「不殺生」,而不殺生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就是「茹素」。若能堅持,每日茹素,其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當然也有很多人擔心,茹素會影響身體健康,但恰恰相反,茹素反而能夠增強人的各項機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古德有云:「若常食肉類,會增強一個人的欲望。」而欲望增強了,那麼業障現前之時,往往就會變得更加煩惱,以至於被煩惱所左右。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
  • 什麼是福報,說996工作制是福報的人,安的什麼心?
    佛報是一個宗教用語,儒釋道都有福報的說法。馬雲據說是由於奶奶信佛的緣故,很早就與佛教結緣,後來又迷戀道教,曾拜道教人物李一為師傅,酷愛國學經典《道德經》,據說包裡經常會裝一本簡裝版的《道德經》。佛道兼修的馬雲最近提到了福報,而這一次他講到福報是關於加班的。
  • 佛教:因果存在嗎?為什麼「好人」多磨難,看完就開竅了
    這句話大眾都廣為熟知,在佛教的《纓絡經,有行無行品》中也講到,又問目連:何者是行報耶?目連白佛言:隨其緣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善惡有報的觀念,我們從小到大,似乎都在灌輸過,然而面對世界的五欲六塵,隨著人生的經歷,大多數人對此產生了懷疑,因為自己看到的好人,總是受欺負,惡人反而活得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