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那個撿140斤太歲,轉手賣300萬的東北農民,如今生活如何

2020-11-29 歷史回憶室

「天上掉餡餅」出於公元前15世紀~公元1世紀的《聖經》典故中,講的是領導人摩西帶領受苦受難的以色列人離開了居住已久的埃及。在途中,他們行走在曠野裡,長期跋涉加上食物短缺,所有人都在怨天尤人。

神耶和華見此讓很多鵪鶉盤旋在空中。一段時間後,露水上升,地面現出了很多白顏色,味道如蜜的薄餅供飢餓已久的以色列人食用,這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出處。

如今東北一名叫王承德的農民也享受了一把「天上掉餡餅」的滋味。

五年前,他在回家的路上撿到140斤太歲,轉手賣了300萬,撿了這麼大一個便宜,一下子衣食無憂了,那麼他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呢?

300萬對於一個農民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可以說是一筆巨款。只要王承德好好利用這筆錢不說下半輩子衣食無憂,至少不用擔心溫飽問題,他也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一夜暴富。

比起考慮300萬怎麼花,相信讀者更想知道太歲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值錢。對於太歲,讀者們可能有點陌生,畢竟太歲的數量比較稀少,而且現在多收藏於博物館,而且為了保護文物很少對外展示。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太歲,別名肉靈芝。「肉芝狀如肉。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性平和,味微苦,可食用也可入藥,藥用價值極高。

《山海經》中有記載說太歲有延年益壽,保持長生不老之效,是古代帝王們必備的養生佳餚。可見其珍貴,想來140斤太歲賣了300萬也不足為奇了。

天上掉餡餅

說起王承德撿太歲真的感覺是他花光了下半輩子的運氣換來的。撿到太歲前的王承德就只是遼寧某個偏遠小山村的農民,沒上過學,大字都不識幾個,他甚至連太歲是什麼都不知道。

2015年的一天下午,他像往常一樣背著工具上山修理家裡專門種植的慄子樹。爬山的過程中,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

突然他背簍裡的剪刀因為顛簸掉了出來,就在他彎腰撿剪刀的時候,泥濘小道上靜靜躺著的黃色物體闖入他的眼帘。他撿起剪刀,小心翼翼的走近這個看起來像靈芝一樣的生物,剛開始他對這個不明物體不以為然,匆匆修剪完慄子樹就下山了。

回到家後,他輾轉反側總覺得錯過了什麼。可能冥冥之中天註定吧,他把此事告訴妻子,妻子通過他的描述猜測那個不明物體可能是太歲,非常值錢。

他顧不上其他的,拿了兩個編織袋連夜爬上山將那些不明物體帶回家。儘管已經把這些不明物體帶回家了,王承德還是不放心,專門請了專家來鑑別。直到證實這就是太歲,他不安的心才漸漸平靜下來。

他小心翼翼的將這些太歲分批稱重,幾趟下來,得出結果足足140斤。這放在家裡也不太現實。他開始尋找買家準備將140斤左右的太歲賣出去,此事也在當地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聞訊不遠千裡就為看太歲一眼。

終於在距離撿到太歲幾個月後,王承德以300萬的價格將太歲售出。筆者想靠著300萬王承德只要不坐吃山空,下輩子是基本無憂無慮了,但王承德的決定卻和大家的想法大相逕庭。

王承德初嘗創業之「甜」

他拿著賣太歲換來的300萬走上了創業之路。因為王承德本身就是一個地道的農民,他決定從他最熟悉的養殖業入手。拿著剛剛拿到手裡還沒捂熱的300萬,他開始在自己的養殖場指點江山了。

他在當地盤下了一塊土地來修建養殖場,擴建廠房,聘請當地有經驗的農民們等等。凡事親力親為,對於這第一次創業他幾乎傾注了所有的心血。

皇天不負有心人,事無巨細的他終於在收穫的季節賺到了創業路上的第一桶金,這給了他極大的鼓勵。他下定決心繼續創業投資,不停地讓錢生錢。

在王承德的腦子裡沒有什麼投資秘籍,沒有關於創業的專業知識,他只是憑著自己的本能一步一步的向前邁。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後,王承德覺得最近越來越火的農家樂經營模式有利可圖,未來可期。他拿著剩下的錢承包更多的土地,在山上新建了旅遊山莊,在山下又擴建了養雞場,承包了魚塘。

在這種模式裡,一切食物可以自產自銷,不僅省時省力還獨具一格。按理來說,王承德這個計劃非常完美,一定能大賺一筆。

可惜,天公不作美。《合同文字》中曾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得失一直是一對兄弟,有失必有得,有得也必有失。王承德的遭遇就是這樣。

天有不測風雲,功虧一簣

可能真的是之前撿太歲把好運花光了。2017年夏季,北方出現了罕見的強降水,一時間,北方很多地方遭受洪災,超過幾百萬人流離失所。

處於北方的遼寧省也不能倖免於難,這場強降水就像刀子一樣重重的扎在王承德的心口。他賴以生存的養雞場、魚塘什麼都在這場大雨裡被破壞得七七八八。

遼寧的雨下了多久,下的多大,王承德心裡就有多難過,多失望。這場打擊就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樣,讓王承德一下子頹廢了。他開始變得不愛說話,經常自己一個人躲在屋子裡喝著悶酒,殊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就這樣過了好幾個星期,遼寧的雨漸漸停了,頹廢的王承德也「活過來」了。

風雨後總會見彩虹

自己選擇的路,別說爬,死也要死在路上。」風雨過後,陰霾總會散去的,要帶著最好的狀態迎接即將而來的彩虹。

頹廢過後的王承德又開始拾起之前丟下的信心,他決定破釜沉舟一次。他將自己購買的用於勞作的毛驢全部倒賣出去,將賣驢子的錢當做新一輪的啟動資金。

這一次他總結了之前的經驗和教訓,他決定還是做他的老本行繼續養雞。他不再想著和之前一樣一味得擴張銷售渠道了,而是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寫到這裡筆者都被他這種不驕不躁的心態所感動到了,為他的創業之路感到緊張。

所幸老天是公平的,一份付出一份收穫。經營一年後,用養雞賺來的錢,王承德不僅填補了之前所有的損失和空缺還額外獲得了幾百萬的收益,相信對於王承德來說,這幾百萬拿的要比那300萬踏實多了。這次創業不僅僅為王承德帶來了物資上的缽滿盆滿,更讓他明白很多經營的道理。

之前的王承德完全是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去經營管理,去創業。通過這次洪災的打擊也讓他明白了專業知識的重要性,他也會通過學習更多創業管理知識讓自己的創業之路更加蒸蒸日上。

小結:

現在的王承德憑藉自己的用心和努力,已經成為當地大名鼎鼎的富豪了,有車有房,衣食無憂。他已經不是五年前那個因為撿太歲而激動的睡不著覺的普通農民了。

以筆者來看,撿太歲只是上天給王承德的一次機會。對於王承德,300萬他有很多種選擇怎麼利用,每一種選擇都沒錯。

他選擇了靠自己雙手賺錢這一條路,並且克服困難,在困境中過得風生水起,不得不讓人佩服。現實中像王承德的人不在少數,但是能做到活的和他一樣明白和勇敢的卻是少之又少。

相關焦點

  • 5年前,那個撿140斤太歲一夜暴富的遼寧農民,現在在幹什麼?
    5年前,那個撿140斤太歲一夜暴富的遼寧現代科學對於太歲的來歷和演化過程還沒有過多地了解,到現在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因為很多人對太歲賦予的神力,所以願意為太歲一擲千金的人大有人在,還經常可以在新聞上看,有些人因為太歲發財了,王承德是遼寧省的一位農民,他也是發現太歲的人員之一,在2015年發現了一塊高達140斤的太歲,最後這塊太歲賣了300萬元。
  • 5年前,那個撿140斤太歲賺了300萬的遼寧農民,後來怎樣了?
    不過在5年前,遼寧還真有一位農民撿到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不過他撿到的東西比較奇特,是140斤太歲,這段奇遇又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呢?「從天而降」的300萬在撿到太歲以前,王承德只是遼寧雪窪村中一位普通的農民,家境一般,並不富裕,僅僅能滿足溫飽。2015年3月,王承德撿到太歲之後,一夜之間暴富,並成為了「網紅」。
  • 五年前,遼寧農民因撿140斤太歲一夜暴富,他後來如何?
    有些人會因為一些意外的原因,撿到一些價值連城的寶物或者物品,而這些寶物或者物品,使得他們得以改變如今的生活。在五年前,有一個遼寧的農民撿了140斤的太歲,大家可能會好奇太歲是什麼。人對於太歲到底是什麼有著不同的看法,一些資料顯示太歲甚至和木星有著一定的聯繫,而我國民間也認為太歲是一種神仙之類的肉類化身。
  • 5年前,遼寧農民撿140斤太歲賣了300萬,現在生活怎麼樣?
    自古以來,人們對太歲的探索就沒有停止過。不少天文類古書曾闡釋過太歲和木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坊間流傳著太歲是木星的肉類化身也就是木星本體。不論是官方記載還是坊間傳說都沒有明確太歲是什麼,總之太歲還是一個具有靈異能量的物體。對於能得到太歲的人來說,在他身上會發生什麼?
  • 當年撿到140斤太歲,賣了300萬暴富的遼寧農民,如今過得怎麼樣?
    一直以來,「太歲」這種東西一直都被不少人聽說過,但親眼見過的人可就不算多了,還有就是「太歲」的價格也被傳得玄乎,各種因為賣「太歲」而暴富的新聞,網上一搜還真不算少,曾經就有一位遼寧的農民,用自己的140斤太歲賣出了300萬,可以說是真正的暴富了,那麼如今的他,過得怎麼樣了呢?
  • 5年前,遼寧農民撿到140斤「太歲」,賣了300萬,他是怎麼花掉的?
    5年前,遼寧農民撿到140斤「太歲」,賣了300萬,他是怎麼花掉的?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 「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
  • 5年前,遼寧農民撿到140斤「太歲」,賣了300萬,他怎麼花掉的?
    5年前,遼寧農民撿到140斤「太歲」,賣了300萬,他怎麼花掉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
  • 5年前,一個農民因為撿到了140斤太歲而暴富,如今生活怎樣了
    但是,要說這些消息中知名度最高的一條,還要數遼寧省的一位農民王承德撿到太歲一事。2015年3月,家住遼寧省東港市長安鎮雪窪村的王承德,在上山打理自家板慄樹的時候,意外地在路上撿到了一塊重量驚人的太歲,經稱量,其重量竟高達140斤!
  • 5年前,一個農民因為撿到了140斤太歲而暴富,如今生活怎樣了!
    但是,要說這些消息中知名度最高的一條,還要數遼寧省的一位農民王承德撿到太歲一事。 2015年3月,家住遼寧省東港市長安鎮雪窪村的王承德,在上山打理自家板慄樹的時候,意外地在路上撿到了一塊重量驚人的太歲,經稱量,其重量竟高達140斤!
  • 5年前,那個撿145斤太歲賣了300萬的遼寧農民,如今現狀如何?
    前言太歲,又稱肉靈芝,在古籍中均有記載。在古代,太歲也被達官貴人視為養生補品。現如今科學家則認為,它是一種粘菌複合體,目前尚無科學定論證明此物有什麼特別功效。即便是這樣,也不能掩蓋太歲的價值,在民間此物還是很值錢的。01
  • 5年前,遼寧農民撿到140斤太歲一夜暴富,現在過得如何?
    直到來年的春天他在電視上看到了有關「太歲」的報導,和自己遇到的不明物十分相似,急忙回到山上將它撿了回去。所謂「太歲」,俗稱肉靈芝,《本草綱目》載:「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歷代傳統醫書都記載它是最上等的大補之物,有延年益壽之「神效」,哪怕只有一小塊,古代的達官貴人不惜千金都想購買。
  • 當年,那名撿140斤太歲而暴富的遼寧農民,如今現狀如何?
    遼寧省就曾有一位農民,靠著運氣撿了140斤的太歲寶物,運氣給他帶來巨大財富,那他後來是否腳踏實地還是靠著運氣生活呢? 2015年的三月份,在遼寧省東港市長安鎮的一個小村莊中,一個叫王承德的農民和往常一樣,上山修整自家的板慄樹的時候,偶然發現路邊有一大塊太歲,這塊太歲份量十足,老農非常高興地將其帶回家,一稱重竟然有140斤之重,這可讓王承德驚喜不已。
  • 2015年,一農民撿140斤太歲一夜暴富,如今咋樣了?
    像俗稱「肉靈芝」的太歲,《本草綱目》曾有記載,「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而太歲在古代也是只供皇家貴族享用的補品。即使到現在很多科學研究表明太歲並沒有特別神奇的功效,但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花高價購買太歲。雖然太歲從古至今仍沒有一個定論來說它是如何形成的,而且食用太歲對人體是益處或是損害也沒有一個定論,但是人們對太歲的需求仍沒有消減。
  • 遼寧農民撿140斤太歲,賺300萬成富翁,後來過得怎樣?
    正如古人喜歡探寶一樣,現代人也是如此,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也想像自己有飛黃騰達的一刻,這是對未來的一種期待。天上掉餡餅這樣的事情,其實真的會發生的,不然怎麼有那麼多人白日做夢呢?不過這機率那是少之又少,不過就有那麼一件事發生了。遼寧農民撿140斤太歲,賺300萬成富翁,後來過得怎樣?王成德,一個三代農民家庭的老農,家住遼寧省東港長安鎮。
  • 5年前,撿到140斤太歲,賣了300萬一夜暴富的遼寧農民,近況如何
    儘管如今的科學家們認為太歲只是一種大型的黏菌複合體,喜歡厭氧環境,主要靠、繁殖,活性很強,所以隨意切割都能夠再生,而非真正的"活死人肉白骨",但畢竟名聲在這,又鮮有所得,所以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怎麼這麼像傳說中的太歲呢?這下子王承德坐不住了,趕緊又拿了兩個大口袋上山將那黃褐色的物品搬了回來,一稱竟然有140斤!
  • 2015年,那個撿到140斤「太歲」賺了300萬的遼寧農民,後來如何
    前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太歲」是什麼,其實「太歲」就是人們經常稱的肉靈芝。肉靈芝作為在我們中國一些古典書籍裡面的一種名貴的養生補品,在現如今也是很多人所追求的營養品。而我們今天所要講的這個故事,主人公他就與這個「太歲」有關。2015年,那個撿到140斤「太歲」,賺了三百萬的遼寧農民,後來怎麼樣了呢?一、成為百萬富翁開始創業從一個農民變成百萬富翁,這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很多人都想要一夜暴富,而這個來自遼寧省的農民王承德,他就實現了這樣的願望。
  • 老農在深山挖出140斤太歲,轉手賣了300多萬,如今過得怎樣了?
    太歲,也叫肉靈芝。那一句膾炙人口的「在太歲頭上動土」,講的就是這個太歲。在《本草綱目》等一系列古籍裡面,人們發現太歲這種東西是個好東西,不僅可以延年益壽,還可以治療許多疾病,是名副其實的大寶貝,又因為顏色與豬肉相近,模樣也差不多,於是太歲也就有了「肉靈芝」的稱號。
  • 東北農民撿140斤太歲,賣了300萬,後來憑養雞又入百萬
    幾年前,曾經有個農民機緣巧合之下撿到了一個巨大的太歲,將其賣了一大筆巨額資產之後,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從一個饑寒交迫的農民搖身一變成了百萬富翁。撿到太歲,飛來巨資那個平常的下午,這個農民像往常一樣上山勞作,這一家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種在山上的一片樹木,經常需要人工修剪,山路顛簸十分辛苦。
  • 男子撿140斤太歲 太歲是什麼?太歲為什麼那麼貴?
    王承德展示140斤的太歲  幸運:3年前撿得140斤太歲,賣了300萬  2015年3月,王承德在遼寧丹東意外獲得140斤太歲,後來有媒體對此進行報導寫下《遼寧農民意外獲得140斤太歲》的文章,一年後,王承德賣掉大部分太歲,獲利300萬。
  • 5年前,一遼寧農民撿140斤太歲躺賺300萬,現狀如何
    這是《本草綱目》中關於太歲的記載。其大意為,每月服用四次,堅持久了就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由於太歲長久以來都被我國的貴族視為珍寶,很多的中醫寶典如《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和《黃帝內經》等都對其進行推薦和介紹,所以它為人們所喜歡。時至今日,太歲和其他的具有補品作用的中藥均已經被炒到天價。有人說遇上古太歲如中了一張二等彩票,就足以說明它的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