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11時許,施工人員對環城公園內的一處公廁進行維修。華商報記者 趙彬 攝
最近一段時間,有細心的市民發現,環城公園有些變樣了,原來公園入口處的公廁不再臭烘烘,部分瘋長的綠籬也修剪得整整齊齊,甚至連一些年久缺失的大型綠植也填補到位了。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今年起,繞古城牆一周的環城公園內岸、外岸由原先的多部門管理,變為西安城牆管委會統一管理,目前城牆環城公園新接收區域的提升改造接近尾聲,通過提升改造,將全面、徹底改善環城公園整體景觀。
新接收區域增置果皮箱
更換老化設施
家住環城西苑附近的市民李選民最近欣喜地發現,原來公園出入口附近一處公廁變得乾淨多了,原來一直不能正常衝水使用的便坑也修好了,「我住在這兒附近,基本上每天都會來轉轉,這公廁多年一直臭烘烘的,現在有些變化就會感覺很明顯。」
據了解,環城公園自建成以來,一直由8個部門和單位分別管理,因管理標準不統一而產生了權責劃分不清晰等問題。今年西安市政府對此進行了多次專題研究。按照要求,5月中旬起,環城路內側(靠城牆一側)路牙石至城牆的所有設施(除市政路燈外)、行道樹、綠地等交由西安城牆管委會統一管理。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在辦理移交手續的同時,西安城牆管委會採取了「邊接收、邊清理」的工作方式,新接收區域的物業、綠化、設施等管護標準,完全參照城牆景區標準化體系執行。目前,繞環城公園一周配置了公共自行車停放處6處、汽車停車場6處,分別位於南門廣場地下、含光門、西門北、玉祥門東、玉祥門西、北門西。另外,新接收區域還增置果皮箱,更換老化設施設備,做到垃圾日產日清不過夜。
10座衛生間提升改造已完成
11月10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鐵塔寺與玉祥門之間的環城西苑看到,新接收區域的植被、造型變得賞心悅目,景觀環境也更加整潔有序。原來被欄杆阻隔的園區,如今形成一體,小道蜿蜒、景致怡人。「原來從道路上看不到公園裡,裡面藏著垃圾堆和停車場,現在不一樣了,從人行道上就能一眼望進來觀景,垃圾堆還變成了健身廣場。」市民王女士說。
位於東北城角的護城河外岸,城河護坡與立交橋外立面的提升改造工作正在緊張進行。城河護坡上原有的雜亂綠植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新植的草坪;立交橋下的橋洞,此前是一個招待所,現在被工人用一種青色石材封閉。
「提升改造之後,該區域景觀將與城牆相輝映,立交橋、護城河、護坡將與古城牆風貌融為一體。」西安城牆管委會綠化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牛堅說。
與此同時,中山門外北側環城公園入口處,一座公廁的改造提升同步進行。包括該處公廁在內,在此次新接收區域內,城牆管委會已完成了10座衛生間、30處照明設施等的使用功能,恢復了多個區域的供電設施,多方協調完成了公廁用水問題。
華商報記者還留意到,在正在改造的公廁外,新掛了一個指示牌,上面除了寫有公廁開放時間外,還有一個編號,上面還公布了兩部電話,一部是城牆物業管理辦公室的電話,另一部是市容園林局的投訴電話,「編號就等於給這座公廁一個新的『身份證』,正式納入城牆景區標準化體系,如果市民發現公廁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打上面公布的電話報上編號,工作人員就會儘快安排維修。」西安城牆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華商報記者 肖琳 文 趙彬 攝
相關熱詞搜索:公園公廁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