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媽的中國廣場舞生活:想把廣場舞帶回美國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近日,一位美國大媽榮黛佳和中國大媽一起跳廣場舞的視頻引發社會關注和熱議。五年前,美國人榮黛佳來到中國,由於語言不通和飲食差別等種種不適曾給她帶來了極大的生活挑戰,但很快她找到了另一種融入上海這座城市的方式——跳廣場舞。作為一名外教,榮黛佳已經習慣了乘地鐵穿越大半個上海到原來的廣場上找她的姐妹們跳舞。榮黛佳稱自己的家鄉小鎮也有一個廣場,如果以後回到美國生活,會非常願意把廣場舞帶回跟其他人一起分享。

  近些年,廣場舞在大大小小的中國城市裡流行起來。廣場舞也普遍被認為是一種中國老人們特有的鍛鍊方式。在上海徐匯區交通大學的廣場上,時常可見一個外國老太和她的「姐妹們」一起跳舞。她還給自己起了一個詩意的中文名,叫榮黛佳。近日,這位65歲的美國大媽和中國大媽一起跳廣場舞的視頻引發社會關注。

  五年前,Debrah Roundy通過美國的「楊百翰大學中國教師計劃」來到中國。初來中國時,榮黛佳「興奮而又緊張」。位於愛達荷州的家鄉小城只有5000人口,沒有大城市的生活經驗、語言不通和飲食差別等種種不適曾給榮黛佳帶來了極大的生活挑戰。

  但榮黛佳很幸運地找到了另一種融入上海這座城市的方式——跳廣場舞。此前,榮黛佳有過30年的教授芭蕾舞經驗,這讓她在看到廣場舞后非常驚喜。「語言不通,就手舞足蹈靠比劃,在一通雞同鴨講後,榮黛佳順利地就成為了天平社區晚霞排舞隊的一名新隊員。」舞蹈隊領隊陳清娣阿姨介紹道。

  榮黛佳和舞伴的日常交流,經常需要通過電子郵件、翻譯軟體來完成,而在跳舞中,沒有了書面文字作為中介,榮黛佳就手把手教其他隊員,還把芭蕾和美國鄉村舞蹈等元素融入到了廣場舞中。中西方生活經驗和理念的差異,也不可避免地給榮黛佳和她的姐妹們一些分歧。陳阿姨說:「我們中國人排舞和外國人不一樣,我們是四個方向跳。她剛來的時候有些不適應,因為外國的舞蹈可能不像我們這樣360度、全方位地跳,我們就1、2、3、4這樣一點點去教她,她也很認真地學。」

  陳阿姨回憶,有一次自己不在,榮黛佳和其他舞伴因為一些小事有了分歧,「其他人跟我講說,榮黛佳就說『no,no,no,聽陳老師的』,因為在編舞排隊形的時候難免會有摩擦,榮黛佳每次就說,那就聽陳老師的。」

  陳阿姨介紹,每年暑期,榮黛佳會回到美國,也會把廣場舞帶回去,「她會把中國的舞蹈展示給外國人,說這是我在中國學到的。」

  另一位舞伴楊阿姨稱,榮黛佳很喜歡太極拳、劍舞和扇子舞,「她每個動作都很認真,剛開始不會的時候,她會說『重新開始』,讓我們再教教她,也是逗我們笑得很開心。」

  到中國後,榮黛佳先是在上海交通大學教了兩年書,後來到了同濟大學成為一名外教。儘管換了一個學校教書,榮黛佳還是習慣乘地鐵穿越大半個上海到原來的廣場上跳舞,因為這裡有她的姐妹們。

  而在教課和跳舞之外,如今已到65歲的榮黛佳還會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早起在地鐵裡給學生批改作業、做志願活動、給朋友的孩子當家教、在社區教老年人英語等等,榮黛佳自稱不願意浪費任何時間。作為徐匯區天平街道天平居民區志願服務隊的一員,榮黛佳還被評為「2014-2015年度上海市優秀志願者」。

  榮黛佳稱自己的家鄉小鎮也有一個廣場,如果以後回到美國生活,會非常願意把廣場舞帶回跟其他人一起分享。

  對話

  榮黛佳:以前跳芭蕾舞 現在跳廣場舞

  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到這位跳了五年廣場舞的外國大媽榮黛佳,榮黛佳說起了自己的起名趣聞、來中國的波折和跳廣場舞中發生的種種故事,一段段舞蹈和一曲曲音樂中的五年,也是榮黛佳融入上海,融入中國的五年。

  剛來中國時最大挑戰在於沒有朋友

  北青報:你是什麼時候來中國的?當時為什麼想要來中國?

  榮黛佳:2012年9月我第一次來中國。以前我加入了一個神經語言學研究小組,其中一位在中國的朋友曾經跟我說:「你應該來中國教書。」但那個時候我還沒退休所以就先拒絕了,但卻對去中國產生了興趣。

  後來我聯繫了楊百翰大學,他們有一個「楊百翰中國教師計劃」,也填了相關申請表。2012年6月的一個星期六,我們收到了一封回覆郵件,請我們去中國。

  北青報:來中國之前都做了哪些準備呢?

  榮黛佳:像一場旋風一樣,我和我丈夫迅速地參與了面試,並提交了相關的書面材料。我們通過後,就到楊百翰大學參加了培訓。在來中國前基本上只有一周的時間收拾行李,因為之前我最小的女兒也生了孩子,我需要去她家幫忙照看嬰兒。就在出發當天早上,我們還和其他家庭成員匆匆忙忙吃了頓早飯。在來中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上海在地圖的什麼位置上,一切都是又興奮,又有些緊張。

  北青報:榮黛佳這個中文名挺特別的,為什麼會起這樣一個名字?

  榮黛佳:我英文名叫Debrah Roundy,在希伯來語中,我的名字寓意是蜜蜂,我也很喜歡蜜蜂,本來想叫蜜蜂,但我一個朋友跟我說,在中國沒有人會管自己叫「蜜蜂」,我覺得她說得也很有道理。後來她說可以起一個發音和英文名類似的中文名,就叫了黛佳。

  北青報:來中國後,生活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榮黛佳:有很多,但我覺得更應該叫「挑戰」而不是「困難」。上海是一座大城市,之前我和我丈夫都沒有在大城市的生活經驗,我家鄉那邊的房子基本上都只有兩層樓高。另外就是找到我們喜歡吃的西方食物,中國有很多國外沒有的蔬菜,很多朋友會來教我們怎麼做飯。

  不過我覺得最大的挑戰還在於沒有朋友,但好在很快我認識了一起跳廣場舞的同伴,也是姐妹,到現在我也交了很多朋友了。

  北青報:在中國主要教什麼課程?

  榮黛佳:來中國之前,我已經當了40多年的老師,而且教過很多東西。之前我有自己的舞蹈工作室,而且教了30年的芭蕾。除此之外,也教過基礎教育、特殊教育等,幾年前我還參加了神經語言學相關項目。在中國我是一名英語外教,但不會要求學生們死記硬背,反而是學會怎麼去和外國人交流、怎麼去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等。

  猶豫好幾天主動提出加入

  北青報:為什麼當時你會選擇去跳廣場舞呢?

  榮黛佳:我非常喜歡舞蹈,跳舞就是一種經歷,通過跳舞也很快融入到了上海這座城市裡,認識了很多非常好的朋友。

  北青報:對廣場舞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

  榮黛佳:來中國後,每天早上都會出門散步,但也會覺得孤單。後來看到了那些跳舞的女士們,她們向著藍天舞劍,舞姿優美,每一個動作都很協調。後來她們還拿出了十分華麗的扇子,我們在愛達荷州從未用扇子跳過舞。我很想一起跳。猶豫了幾天後,我才不好意思地提出請求加入,這些阿姨們也很支持我。

  舞伴們就像姐妹一樣 我們每周都在一起跳

  北青報:你是怎麼學習廣場舞的?之前有沒有跳過類似的舞蹈?

  榮黛佳:之前從來沒有跳過廣場舞這種舞蹈,所以對我來說挑戰也很大。開始學習的時候,我不知道舞步的名字,也不會說中文,所以只能在隊伍後面仔細去看。有一天,一位舞蹈老師耐心地一遍遍跟我講解舞步的名稱,從那以後我也開始慢慢學到更多了,以後她們再說的時候我也能聽懂了。現在一些名字對我來說還是一種挑戰,但是對用腦有好處。

  北青報:一周大概會去跳多少次廣場舞呢?

  榮黛佳:平時學校有課的時候,基本上每周有三天在同濟大學上課,有三天跳廣場舞,還有一天會和「吃貨小組」的朋友們一起玩。假期跳舞時間會更多,比如剛過去的五一節就都和姐妹們一起跳舞。

  坐地鐵專門去跳舞 感覺即使辛苦也很值

  北青報:現在一般在什麼地方跳廣場舞?

  榮黛佳:我在上海交大待了兩年,後來轉去同濟。在同濟,我到公園裡轉的時候,也會看到很多很棒的團隊。但現在還是會坐地鐵回到上海交大的廣場上跳舞,舞伴們對我來說就是姐妹。

  北青報:同濟和上海交大相隔也很遠,這樣會不會覺得很折騰?

  榮黛佳:我覺得回交大廣場跳舞也很值得,因為我每天都需要進行鍛鍊,早上步行去地鐵站,這也是一種身體鍛鍊。而且我也會充分利用時間,早晨的地鐵一般都有座位,我就在地鐵上批改學生作業,而且也可以安靜地好好閱讀學生們的作業。

  我和舞伴們用翻譯軟體聊天

  北青報:因為語言溝通上可能有問題,你和舞伴們平時都怎麼聊天呢?

  榮黛佳:以前就是「傳紙條」,我們在紙上寫,然後我會拿回去給我的學生們幫忙翻譯。現在好多了,我們用微信聊天,可以直接翻譯,非常簡單!雖然有的時候也不是盡善盡美,但大部分時間我們聊得都很好。

  北青報:在中國跳廣場舞,很多隊伍都會穿一樣的服裝,對此你怎麼看?

  榮黛佳:穿一樣的衣服肯定有好處,也會有不方便的地方。我們穿一樣的衣服證明我們是一體的,而且是平等的,沒有人突出或者落後,這就是制服的力量。

  當然有時候也不方便,穿自己的衣服會更舒服一些。我們跳完舞之後,大媽們也都有各自的事情去做,有些出去打零工,有些要照顧小孫子,所以穿自己的衣服會更方便。我們穿一樣的衣服,而且化妝為觀眾跳舞,我覺得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誰出錢買了衣服,我曾經要付錢,但是她們沒要。

  北青報:除了上課和跳舞,你平時還會做些什麼?

  榮黛佳:我會在學校裡面做志願者,也會幫忙給朋友的孩子免費做家教。

  我也會在天平社區做很多志願活動,比如教英語、照顧孤兒、組織一些聖誕活動等等。他們很多人叫我「洋雷鋒」,我覺得受寵若驚。

  我為中國大媽設計「芭蕾版廣場舞」

  北青報:美國有類似的廣場舞嗎?

  榮黛佳:我聽說美國一些大城市有,也是中國的遊客帶到美國去的。很多美國大媽喜歡跳類似尊巴舞的舞蹈,和廣場舞也比較像,但我更喜歡廣場舞。

  北青報:沒有廣場舞的話,美國人一般會在廣場上做什麼呢?

  榮黛佳:在我們小鎮裡有一個廣場,通常我們會在上面開一些派對啊、一起吃飯等,通過這些也可以增進大家的感情。

  北青報:你之前也教過30年的芭蕾舞,那會把芭蕾舞融入到廣場舞中嗎?

  榮黛佳:在跳舞的過程中,我也會把芭蕾的一些元素融入到廣場舞中,尤其是其中有一個非常優雅而且漂亮的中國大媽,我特意為她編了一個「芭蕾舞版廣場舞」。當我跳現代舞的時候,我也會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芭蕾舞者。

  有時也會有分歧 最終大家還是聽老師的

  北青報:跳舞過程中,會不會因為東西方理念不同而和其他舞伴產生分歧?

  榮黛佳:確實會有分歧,但我覺得也不僅僅是中外的差別,而是不同個體之間的衝突吧。之前有一次我和舞蹈老師因為動作安排產生了一些分歧,很搞笑的是我們都說著不同的語言,但是大家通過動作比劃還都能明白。我當時也知道最後我還是會聽老師的,因為畢竟我們是一個團隊,而且老師擁有最後決定權。

  北青報:跳舞的時候,有沒有因為語言或者文化上的區別,而發生一些烏龍比較有趣的事情?

  榮黛佳:有一次跳舞的時候,因為其他舞伴不會英語,所以她們無意中選了一首歌詞不太健康的歌,但是舞蹈動作編排得很可愛。我當時也很糾結要不要說出來,但好在後來沒有跳這支舞,因為我也擔心萬一有懂英語的遊客聽到了這首歌,還以為這些跳舞的女士們都很淘氣。

  跳廣場舞曾擾民 被人勸阻後決定「整改」

  北青報:在中國,很多人也對廣場舞存在意見,認為廣場舞比較擾民,對這種看法你怎麼認為?

  榮黛佳:我們跳舞也確實遇到過擾民的情況,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大媽們需要跳舞,但有的時候會吵到睡覺的孩子,所以我們需要來儘量平衡解決。

  北青報:有沒有遇到過因為擾民被質疑的事情呢?

  榮黛佳:之前有一次是學校一位工作人員要我們離開,因為怕吵到上課的學生,當時我也覺得有些難過。後來跟學校溝通後,決定以後儘量聲音調小,而且要在早上8點前離開,這些問題也需要我們不斷去調節。

  北青報:廣場舞一般都在公共場所中進行,但是跳舞又是一種個人行為,你怎麼看這種公共和私人可能造成的一種衝突?

  榮黛佳:這就需要互相融合,如果你在一個相對隱秘的地方跳舞,你可以把音響開到最大,也可以盡情跳舞。

  但是在公共場所,還是需要考慮到很多方面,比如在我們跳舞的上海交大的廣場,就有四支舞蹈隊伍,我們需要經常控制好各自的音樂音量。而且為了不影響上學的學生,我們也必須早點離開。還有一些人會來問我那些跳舞的阿姨都去哪了,這些舞者還是很受歡迎的。

  北青報:以後有沒有回到美國的打算,會把廣場舞帶回美國嗎?

  榮黛佳:暑期回美國的時候,我也會跳給美國人看廣場舞的樣式,如果將來回美國定居,我也非常樂意把廣場舞帶回,和美國人一起享受其中的快樂。

  本版文/本報記者 郭琳琳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爭奪戰」激烈 廣場舞大媽成「香餑餑」
    當下激烈的社區團購爭奪戰中 廣場舞大媽 成網際網路巨頭眼中的「香餑餑」 社區團購對於武漢人來說並不陌生,歷經疫情後,沒有哪一座城市比武漢更熟悉社區團購模式。阿里、拼多多、滴滴、寶能等巨頭紛紛入局搶佔這一商業風口,而武漢的廣場舞大媽們,也無意識地參與到了這場估值萬億元市場規模的創業大潮中,她們或擔任團長,或成為團長們想吸引的客群。激烈的社區團購爭奪戰中,爭奪「廣場舞大媽」成為當下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搶奪重點。 爭奪「武阿姨」 64歲的武阿姨5個月沒有跳廣場舞了。
  • 一款App擊穿廣場舞江湖:這裡沒有「大媽」,只有「姐姐」
    充分考慮到男性對廣場舞的熱愛。廣場舞APP裡的交流問答在年輕人主導的網際網路世界,「廣場舞大媽」已經成為一個抽象的代號,雜糅著嘲諷和恐懼,有著一系列並不美好的隱喻。但在廣場舞App裡,他們擺脫了這一切。這裡是廣場舞者的賽博樂園。你真的懂廣場舞嗎?上面提到的片段,來自中國最頭部的廣場舞應用「糖豆廣場舞」。
  • 廣場舞,俘獲多少人心
    「大媽」標籤漸漸淡去隨著我國經濟水平提高,社會老齡化加劇,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老年人退休後,有了大把的空閒時間。基於鍛鍊身體的需要,脫胎於健身操的廣場舞越來越受到老年人垂青,不僅有大媽,大爺們也越來越活躍在舞蹈的人群中……「廣場舞=大媽們的運動」這種傳統印象正在改變,廣場舞正在籠絡男性以及其他年齡層的「人心」,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也開始對廣場舞趨之若鶩。街舞、拉丁舞、爵士舞等流行舞種被年輕人帶到廣場,青少年在廣場舞比賽中越來越頻繁地現身。
  • 騰訊投資廣場舞?「跳」出來的商機有多厲害
    抓住廣場舞大爺大媽,商家悶聲發大財如今,廣場舞成為全民健身新時尚,也是最為普及的健身運動之一。在這一小片開闊的廣場上,放上一臺音響,個頭不大、分貝夠高,音樂聲起,十多位穿著統一舞服的大媽就會開始翩然起舞。而隨著她們的舞動,一種新的消費熱潮也由此產生。之前有記者曾在某寶平臺上輸入「廣場舞」進行搜索,發現相關商品竟多達數百頁。
  • 貴州一群大媽在靈堂前跳廣場舞,穿著統一藍衣紅褲,曲風非常歡快
    文/海盜君標題:貴州一群大媽在靈堂前跳廣場舞,穿著統一藍衣紅褲,曲風非常歡快貴州一群大媽在殯儀館前跳廣場舞的事情,引發關注。這群大媽放著歡快的音樂,以跳廣場舞的方式歡送老人。這一事件被曝光之後,也是很快引起熱議。
  • 搜狐直擊:大媽廣場舞送好運 五星紅旗遍布看臺
    中國隊首戰告捷也提升了球隊在布裡斯班的人氣,這一場到現場觀戰的中國球迷再次超過萬人,比賽開始前在布裡斯班球場外面還有一群中國大媽跳起了廣場舞,此舉也被視為是為國足助威,有球迷調侃說:「既然中國大媽的廣場舞能徵服世界,中國足球為什麼就不能徵服亞洲呢?」  國足入場的時候獲得了球迷們熱情的掌聲,主教練佩蘭也微笑著向球迷揮了揮手。
  • 業主用喇叭放大悲咒對抗廣場舞:大爺大媽,為何這次算遇上對手?
    樓上業主俯瞰大爺大媽跳廣場舞對抗廣場舞的奇聞聽多了,總覺得在「叫醒」和「裝睡」之間,只有「硬槓」才是真理。近日廣西桂林一小區業主用喇叭放大悲咒對抗廣場舞一事,基本上算是這一邏輯的實操寫真。按照基本的事實描述,在紛爭生發的小區樓下,大爺大媽們每天夜裡跳廣場舞,嚴重影響小區業主休息,業主多次溝通無果後,無奈之下集資購買外放喇叭,在大爺大媽們跳廣場的時候外放《大悲咒》。具體的效果好不好不敢說,但從媒體「兩敗俱傷」的核心措辭來看,貌似起到不少效果。
  • 中國大媽又幹啥?組隊「槓上」俄羅斯海灘,當地人:大媽手下留情
    2005年,為籌辦奧運會提倡全民健身,中國大媽因此愛上了廣場舞,順帶攻下了中國各大城市的廣場公園。2013年,中國大媽在美國大量購買黃金,讓一眾華爾街巨頭毫無辦法,損失慘重。"中國大媽"不知何時成了一股主力軍,讓很多人是又愛又很,這次輪到了俄羅斯。
  • 廣場舞噪音擾民 道裏區執法局夜測噪音及時治理
    一邊是廣場舞大媽放著高音喇叭,跳舞鍛鍊;一邊是附近小區居民不堪噪音侵擾,舉報不停。日前,道裏區執法局通過測量分貝等措施,妥善解決了河鼓西二道街廣場舞喇叭的噪音擾民糾紛。  「每天晚上七點開始放音樂,一直到晚九點左右,影響我們休息!」連日來,道裏區執法局執法四科接到轄區居民反映,在河鼓西二道街廣場,跳廣場舞的大媽們喇叭噪音太大,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生活和休息。
  • 為應對廣場舞擾民,業主眾籌買喇叭放大悲咒對抗,居民:兩敗俱傷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為應對廣場舞擾民,業主眾籌買喇叭放大悲咒對抗,居民:兩敗俱傷對於廣場舞擾民行為,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感同身受,一些大媽為圖方便就在小區內放音樂跳舞,這對周圍的居民來說,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休息了。
  • 小區居民放大悲咒對抗廣場舞,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廣場舞不知從何時起,成了大爺大媽的日常。但是他們的這項愛好做起來會給別人帶來不便。關於這一點那些大爺大媽們,從來就是理直氣壯,對來阻止他們的人毫不客氣,受影響的人,從來就是敗下陣來。近日,出現了一位「智者」使事情反轉了。
  • 天氣變冷廣場舞轉移到地下車庫,業主回家像是被列隊歡迎
    有些是因為播放廣場舞音樂比較擾民,有的則是因為佔據了一些區域給人造成了不便。最近,廣場舞又有了一個新的去處了,那就是地下停車庫。近日在河南鄭州,一地下車庫的業主每次開車回家時都能受到廣場舞大媽們的「列隊歡迎。」近日,河南省鄭州市某小區的地下車庫,一個關於廣場舞隊員們「列隊歡迎」業主回家的視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具體事件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來看一下。
  • 東安縣文旅廣體局召開廣場舞隊伍宣傳禁毒知識部署會
    湖南日報訊(通訊員 陳娟)為進一步增強東安縣全民禁毒意識,提高群眾拒毒防毒能力,傳遞正能量,11月24日上午,縣文旅廣體局召開廣場舞隊伍宣傳禁毒知識部署會。會議決定成立廣場舞禁毒宣傳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文化館負責聯絡縣裡廣場舞隊伍。
  • 美麗廣場舞,舞動新時代(紀恩傑)
    美麗廣場舞 舞動新時代(紀恩傑)作者:紀恩傑上海學習平臺「總想對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麼豪邁,總想對你傾訴,我對生活是多麼熱愛,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這振奮人心的旋律,時常在我們上海市普陀區桃浦新村恆達廣場響起,瞧,我們幸福的桃浦人正在跳廣場舞呢
  • 60後70後被叫「大媽」 為什麼會這麼「戳」
    角力的陣營,一方是華爾街金融大鱷,另一方來自中國——因為金價暴跌,一股力量悄然、自發地集結起來,中國的中老年婦女群體,成為主力搶金的群體,正是國內俗稱的「大媽」。  當年,中國各地百貨商場的黃金每天都被搶購一空,模特脖子上的項鍊也都被摘了賣掉。中國大媽差不多在10天裡就搶購了300噸黃金,花費約1000億元人民幣。
  • 高校男生陪室友減肥 集體跳「廣場舞」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操場看臺前「廣場舞」隊伍中多出了五名男生的身影。他們雖然站在隊伍最後,但在女生居多的「廣場舞」隊伍中也格外顯眼。據悉,這五名男生是該校動物科技學院草業科學專業的大二學生,同時也是一個寢室的室友。
  • 海南全民健身廣場舞示範站(海口站)正式揭牌
    海南全民健身廣場舞示範站(海口站)正式揭牌。通訊員李少雄攝  南海網海口2月2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望 實習生 孔禎)2月22日上午,海南省全民健身廣場舞示範站(海口站)揭牌儀式在省文化體育公園廣場舉行。據了解,今天揭牌的省全民健身廣場舞示範站海口站,是省文體廳首批設立頒發的六家全省定點廣場舞教學推廣示範站之一。
  • 煙臺開發區潮水鎮鳳眼村:廣場舞跳出鄉村振興的靚麗風景
    膠東在線12月14日訊(通訊員 張秀花 陳德贇)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場舞已成為廣大農村婦女的生活新時尚。在煙臺開發區潮水鎮鳳眼村,就有這樣一支由常年在家的婦女自發組織的廣場舞隊伍,她們將愛好同推動村內文化事業發展結合在一起,閒暇時間走出家門,伴隨著歡快的樂曲,跳出一道鄉村文化振興的靚麗風景。據了解,鳳眼村廣場舞隊去年成立,到現在,已由最初只有5人發展到有16人的隊伍,年齡最小的53歲,最大的已有77歲。
  • 「群星耀中原 美麗新鄉村」河南省第四屆廣場舞展演 南陽市臥龍區...
    7月29日,「群星耀中原美麗新鄉村」河南省第四屆廣場舞展演南陽市臥龍區預賽拉開華麗序幕,來自19個鄉鎮街道辦的25支參賽隊在區文化館爭奪決賽席位,現場氣氛熱烈,各參賽隊摩拳擦掌,志在必得。在比賽現場,25支參賽隊特色鮮明,精神飽滿。
  • 快來看,3萬多市民「鬥」廣場舞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該活動「體育+」概念展現得淋漓盡致,更有3萬多市民參與廣場舞大賽。    金辰 高藝  據無錫市體育局副局長李海紅介紹,本次活動以體育集市的形式具體呈現,以「體育+迎新+親子+美食」為核心內容,注重場景營造和實踐體驗,首次在無錫打造體育迎春、熱鬧時尚的體育嘉年華。嘉年華以無錫市新體育中心展覽館為主陣地,參展體育機構和相關企業50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