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舒:中國和巴基斯坦同意把兩國關係提升到「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您對這個表述是怎麼理解的?
李煒:我感覺是第一次說「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編者註:指寫進兩國公文),什麼叫「全天候」呢?我們先說一下「什麼不是全天候」。
有一些國家跟中國打交道的時候,可能就想跟中國多做生意。如果他是在野黨,沒有當權的時候,他就批評執政府跟中國做生意出賣了國家利益,什麼這的那的,但是他一旦上臺,他就變了過來,要跟中國做生意,這是一種;
還有一種,他當副手的時候跟中國挺好,按照中國和他們領導人達成的協議去做,但是成了一把手的時候,他就按照獨特的方法、甚至就是拿中國和其他大國來搞平衡。這些在亞洲和中國的一些傳統友好國家中都是出現過的。
而巴基斯坦不一樣,巴基斯坦不管是軍人政權,還是民選政權,不管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大家在臺上、臺下都是非常堅定地一直和中國保持友好關係,這個在中國周邊國家是很少見的。
還有我們不能忘記,現在巴基斯坦好像比中國落後一些,但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初期和新中國建立發展初期,巴基斯坦幫助中國做了不少的事情。
一個是給中美關係的牽線,這是大的格局;小的、具體的,比如中國民航事業的起步——因為西方對中國封鎖,中國最早的民航人員培訓,包括空中小姐培訓這些,都是先從巴基斯坦開始的。巴基斯坦一開始是中國的老師,在民航事業的發展過程中。
所以中巴這種「全天候戰略夥伴關係」,其實給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合作樹立了一個典範,不管政權怎麼更替,不管周邊的環境怎麼變化,大家一直是好兄弟好朋友。
楊舒:非常感謝李先生帶來的分析。
相關閱讀: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
2014年11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歡迎謝裡夫來華出席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對話會。謝裡夫表示,巴基斯坦人民熱切期待習近平主席儘早對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就像家裡的親人走動一樣。習近平對此表示感謝,願意儘快成行。
習近平指出,中巴是鐵桿朋友和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 2014年2月,海珊總統成功訪華,我同他就深化中巴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和打造中巴命運共同體達成重要共識。中方將繼續支持巴方發展經濟,維護穩定和發展。
鳳凰多知道:小夥伴們都是「啥關係」?
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只有一個巴基斯坦):大哥,風裡來,雨裡去,就跟定你了。
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只有一個俄羅斯):協同進退,步調一致,你棄權我也棄權,你投反對票我也投反對票。
建設性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只有一個美國):本來我們是敵對陣營的,要互相搞死,但我們建設性一下,還是可以商量商量的。
戰略互惠關係(只有一個日本):你的利益分配對我有好處?是嗎?真的嗎?我不信,你肯定要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