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和鯊魚尾巴的擺動方式一樣嗎?來南極告訴你正確答案

2021-01-08 七大洲旅行家牟鵬

今天的安排很輕鬆,吃完早飯有的是時間供自己消磨。走到甲板上聽說今天可以觀鯨,心情陡然提升愉悅的感覺順著嗓子眼兒湧到了外面。

我在北半球觀過鯨,視覺衝擊至今難忘,總期盼著下一次的觀鯨活動。在魁北克有一次宣傳活動,本以為Sagneunay河與聖勞倫斯河交匯處的Tadoussac小鎮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重頭戲,沒想到魁北克旅遊局根本就沒有安排我們觀鯨這項活動!

讓我大感意外和大惑不解,難道觀鯨不是魁北克最重要的旅行項目嗎?帶著失望離開了魁北克沒想到很快迎來了這次觀鯨的機會,而且觀南半球的鯨。

我們的海恩典號遊輪漂在南極海面上

雲集在南大洋的鯨有12種之多,它們可分兩大類:一類屬鬚鯨類,較大的有藍鯨、鰭鯨、黑板鬚鯨、縞脊鯨、巨臂鯨、露脊鯨等;另一類屬齒鯨類,較大的有抹香鯨,逆戟鯨等。

那我們如何區分海裡漂著的到底是鬚鯨還是齒鯨呢?遊過去扒開嘴看看?誰愛去誰去吧,反正我是沒那個膽兒。雖然大多數的鯨魚性情都比較溫和,不主動傷人,但有少數鯨類性情還是很兇猛的,也不排除人類有威脅到它們安全的行為。

別忘了,在海洋館裡表演的那種可愛的虎鯨有另一個名字,那就是「殺人鯨」。那怎樣才能區分呢?其實很簡單,站在甲板上看鯨魚噴出的水柱,鬚鯨噴兩個水柱,齒鯨噴一個水柱。

鯨魚這種動物的命名我個人覺得英文比中文更貼切,鯨雖然有巨大的意思,鯨魚也表示出了這種不是魚的魚的巨大,但英文我覺著更傳神一些。

Whale,發音就是「餵呦」!絕對是第一次見到鯨魚被驚嚇到失聲脫口而出的發音。當然了,但從中文角度講鯨魚已經是很貼切的命名了,橫不能中文叫「餵呦魚」吧!所以鯨魚給咱們人類最深的印象就一個字「大」!

其中最大的有藍鯨、鰭鯨、抹香鯨。藍鯨體長30米,體重一般150噸,最大的達190多噸,心臟有小汽車那麼大,血管可以穿過嬰兒,目前世界現有20萬頭。

其次是鰭鯨,體長25米,體重一般50噸左右,現有8萬頭。抹香鯨體長18~25米,體重一般20~25噸,最大的達60多噸,現有43萬頭。

乘著衝鋒艇出海看鯨魚

鯨雖然是個體型巨大的生物,但他們在飲食方面還是很單一的。甚至大部分都不怎麼吃魚。它們的主要食物是磷蝦,除了少數齒鯨外,基本上連小魚都不會吃。

說到這個磷蝦還真得強調一下,磷蝦是南極生物圈最關鍵的動物,南極磷蝦其實不是蝦,而是一種小型海洋甲殼類動物,只不過它的外形很像普通的河蝦。

南極磷蝦的存在造福了南極生物圈93%的動物,包括鯨魚、海豹、海鳥、企鵝這樣南極洲最主要的動物,可謂是南極生物鏈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南極磷蝦不但南極動物要吃它,就連我們人類都不會放過它。磷蝦抗氧化的能力是維生素C的6000倍,其經濟價值可想而知,上個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人類就開始大肆捕撈磷蝦,結果是在幾十年內讓幾十種鯨類從此滅絕。

現在不得不開始重視磷蝦在南極生物鏈中的關鍵作用,商業捕撈也開始加以限制,今天捕撈最多的國家是挪威,佔總數的58%,韓國佔19%,中國佔10%。

鯨魚吃磷蝦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呢?其實很簡單,看鯨魚的尾巴,鯨魚只要一翹尾巴了,就證明它在進食。既然已經說到這兒了,那咱們再仔細觀察一下鯨魚的尾巴,鯨魚的尾巴是上下擺動的,但你看鯊魚,卻是左右擺動的。

擺動方式到底和什麼有關呢?答案是:哺乳動物的尾巴是上下擺動,魚類的尾巴是左右搖擺,不信可以去海洋館看看海豚,它的尾巴是不是上下擺動?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一女子化身美人魚 與鯨魚鯊魚同遊(組圖)
    漢娜·弗雷澤與鯨魚同遊網頁截圖  據《每日郵報》5月9日報導,現年36歲的澳大利亞女子漢娜·弗雷澤(Hannah Fraser)3歲時就被電影中的美人魚形象深深吸引。9歲的時候,她製作了自己第一條美人魚的尾巴。
  • 澳大利亞一女子化身美人魚 與鯨魚鯊魚同遊(圖)
    漢娜·弗雷澤與鯨魚同遊網頁截圖漢娜·弗雷澤(網頁截圖)漢娜·弗雷澤就像一條真的美人魚(網頁截圖)  近日,攝影師拍攝了一組弗雷澤與鯨魚一起遊泳的照片,目的是為了提倡保護海洋生物、反對捕獵鯨魚。9歲的時候,她製作了自己第一條美人魚的尾巴。  如今,弗雷澤成為一名模特兼演員,經常穿著自製的魚尾,化身為美人魚和鯨魚、海豚甚至鯊魚一起遊泳。弗雷澤能夠在水下屏住呼吸長達2分鐘,潛到水下45英尺(約13.7米),這讓她看起來就像是個真正的美人魚。 (來源:國際在線)
  • 鯨魚是哺乳動物,那麼它在水中是如何餵養小鯨魚的呢?
    藍鯨是現存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而藍鯨是鯨魚的一種,這一點毫無疑問。眾所周知,哺乳動物最大的特點就是用乳汁來哺育後代,鯨魚作為哺乳動物當然是用自己的乳汁來哺育後代的了。那麼,它是如何做到在水中哺乳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亡究竟有多大意義?那鯊魚死亡又叫做什麼呢?
    鯊魚死亡後又叫做什麼呢?當一頭鯨魚,因為種種的原因停止呼吸之後,鯨魚的龐大身軀就會慢慢沉入海底。,甚至還會成為一些生物的棲息地,以此來繁衍生息,等到慢慢沉入海底之後,大量的海洋生物圍攻上來,把鯨魚的屍體啃食的一點都不剩。
  • 澳大利亞這個海洋世界,可以與鯊魚親密接觸,還可和鯨魚暢遊?
    澳大利亞這個海洋世界,可以與鯊魚親密接觸,還可和鯨魚暢遊?衝浪者天堂( Surfers Paradise)位於黃金海岸的核心地區,擁有長75公裡的海灘,是全世界最長的沙灘海岸,其中連續海灘長達42公裡。這裡是黃金海岸上最為重要的一個區域,被稱之為「南半球的邁阿密」。
  • 鯨落萬物生,鯨魚死後叫鯨落,鯊魚死後叫什麼?
    鯨魚往往會尋找一片安靜的水域靜待死亡,鯨魚死後用龐大的身軀創造出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這是鯨魚留給大海的最後溫柔,算是塵歸塵,土歸土,極盡繁華,不過一掬細沙。有些東西生不能帶來死不能帶去,一代霸王的落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很唯美而又憂傷的名字,那麼鯊魚死後叫什麼呢?
  • 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動物尾巴真神奇,長短彎直有妙用
    課前導入:小動物的尾巴各種各樣,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彎,有的扁,還有的非常漂亮。今天動物王國要舉行一年一度的比尾巴大賽,如果你是小評委,你會選誰當冠軍呢?先讓我們來看看,到底哪些動物來參加吧?一、動物的尾巴:小鳥把尾巴當作飛行器,鳥的尾巴上都長著又長又寬的羽毛,展開時就像一把扇子一樣,能夠幫助鳥兒掌握飛行的方向。魚把尾巴當作遊泳器,魚在水裡,要靠尾巴來掌握方向,左右擺動促使身體向前遊動。松鼠把尾巴當做交際工具,尤其是美洲的松鼠,在一起對付蛇時,用尾巴來傳遞信息。
  • 地圖看世界;希特勒的南極基地存在嗎?
    一,歐洲為捕殺鯨魚從大西洋一直追到太平洋。從18世紀開始,捕鯨業一直是歐洲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歐洲捕鯨船追捕鯨魚,從大西洋追到南冰洋和太平洋。二,希特勒的南極基地存在嗎?1939年1月19日,施瓦本號滿載著33名科考隊員和24名船員,從德國漢堡港出發,一路向南抵達了南極著名的瑪塔公主海岸。(德國科考隊到達南極)德國科考隊還派出了一架水上飛機飛入了海岸,空投了鋁製的金屬標以標記飛機能到達的最遠極限。這個由國旗和鋁製地標構成的區域,就成了「新施瓦本」,一塊納粹德國的海外領土。
  • 富二代爬上鯨魚屍體合照炫耀,不想幾隻鯊魚悄然出現
    原來這竟然是鯨魚的屍體,這富二代不知道怎麼想的,直接爬到了鯨魚的屍體上。    結果玩的正起勁呢,忽然發現海面出現幾道黑影,時不時閃現出來的背鰭才讓他意識到這是兇猛的鯊魚,估計是鯨魚的屍體引來的。
  • 潛水員下海拍鯊魚不慎被鯨魚吞入後又被吐出來,攝像機拍下全程
    而在大海之中也是一樣,也許是看了太多的有關於海裡的兇猛動物捕食的樣子,很多人對一些海底的一些兇猛的動物都會有些陰影,覺得進入到海底遇到海底生物的話肯定就是九死一生了。所以很多人都對海底潛水有些擔憂,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海底動物都是會傷人的,就像接下來要講的這個潛水員死裡逃生的故事。
  • 青島這裡驚現擱淺鯊魚,海裡可能還有更大的同伴
    據報警人介紹,他早晨6時許過來趕海,發現海邊有鯊魚擱淺。他找來一個小桶,不斷往鯊魚身上潑水,隨後報警。民警立刻聯繫了漁船,並找來繩子先捆住了鯊魚的大嘴,隨後找來兩個棍子,和繩子一起把鯊魚抬上漁船。可能還有一條更大的鯊魚漁民老張告訴記者,他在膠州灣內駕船10多年來,這是第一次見到鯊魚。這些年來陸續見到過鯨魚、海狗等海洋動物。
  • 鯨魚一分鐘心跳是幾次 螞蟻莊園小課堂10月26日
    關於心跳的知識你掌握多少呢,今天是2020年10月26日,螞蟻莊園的問題就跟心跳有關,你知道鯨魚的心跳一分鐘多少次嗎,很多人不清楚這個問題了,今天的問題是「人類一分鐘心跳是60-100次,鯨魚一分鐘心跳是幾次?」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巨大體型的鯨魚心跳快嗎?下面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正確的答案。
  • 全球最大屠宰場:一共奪走17萬頭鯨魚和百萬隻海豹的性命
    19世紀初期,源源不斷的南極海豹皮和海豹油流入歐美兩洲,迅速成為各國貴族攀比身份的奢侈品之一。1986年,公益組織南極保護協會宣布:在過去200年裡,南喬治亞島共有百萬頭海豹被奪走性命,其中南極軟海豹因皮質尤佳而被大量獵殺, 成為南極第一個瀕臨滅絕的動物(低於300頭)。
  • 鯨落是什麼意思 抖音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故事完整版
    最近大家都在抖音上說一個故事,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當鯊魚在海中死去,是不是特別的好奇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抖音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故事完整版分享。這樣一座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這是它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故事完整版  鯨落海底,  哺暗界眾生十五年。
  • 袁明華:我們走向南極,南極也在走向我們
    也許多少年後轉成了珍藏,偶爾翻出來看一眼,便想起了南極的模樣。衝鋒靴陪伴了我們在南極旅行的每一個日子。確切說,是它而不是我們,在南極大陸留下了一個個印記。它油黑光亮的鏡面中,拷貝了企鵝的風採和冰山的雄姿,拷貝了種種過往的故事,和無盡發酵蔓延的極地夢幻。朋友說,你永遠走不出你的靴子。也可以這樣理解,確實有很多的規矩鎖住了這雙靴子。
  • 史上唯一被鯨魚活吞的倖存者:他是怎麼獲救的?電影也不敢這麼拍
    恐怕就連鯊魚也要敬而遠之了,長成這麼大的個頭自然是有原因的,沒錯,鯨魚的食量也是非常大的,它一天內吃下的食物都是按斤來算的,大約也就是一萬斤左右的食物,如果說一個正常成年人的體重是150斤,那麼就是吃掉了將近七十個人。這胃口可以說是非常大了。但是在海洋中,一些海洋生物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鯨魚的種類也有很多種,但是藍鯨無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
  • 探訪地球另一端(九)| 在南極,才能領悟冰山一角的含義
    10點,我們乘遊艇開始巡遊。但美女副船長卻告訴小編另一種說法。她說冰山的形成需要幾千年。在其形成過程中,會不斷地進行翻轉。而當海水裡的冰山翻轉到水面時,帶著藍色海水的部分就呈現在了水面之上。她特別強調說,你看到水面上的冰山了嗎?那只是冰山的十分之一,水下部分還有十分之九。
  • 死一條鯨魚養活12490個生物體,鯨落到底是給海洋多大的回饋
    一鯨落萬物生一頭鯨魚的死亡往往意味著其他生物的誕生。當一頭鯨魚在大海中死亡之後,它的屍體將會從海底落下,它所留下的地方都會給予其他生物足夠的回饋。可以說鯨落是溫暖的,是唯美的,用它的生命來回饋大自然,在黑暗冰冷刺骨的海洋中,它就是深海生命的「綠洲」。那什麼是鯨落?鯨落又有什麼重要的價值?鯨魚生前又會對海洋做什麼?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鯨魚。
  • 「喪屍鯊魚」有可能存在嗎?為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就像「喪屍鯊魚到底存在嗎?」是一樣的,都是杞人憂天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喪屍鯊魚」喪屍鯊魚這個詞同樣來自一部國外的喪屍題材的電影,可能是人變成喪屍的題材有些多了,所以有位導演就把喪屍的主角變成了鯊魚。筆者恰好看過這個影片,不過,奉勸各位小夥伴收起好奇心,因為這可能是我看過最爛的喪屍片了。
  • 日本人殺鯨魚到底有什麼目的?愛吃肉只是個幌子,背後的圖謀很大
    在不少媒體的宣傳中,日本的街道都非常的乾淨,對於國家周邊的環保問題非常的講究,但是現實情況中的日本是真的這樣嗎?到現在為止日本國內還非常盛行捕鯨的行為,雖然這種做法已經被國際社會批評多次,但是日本人好像一直是樂此不疲。按照《國際海洋法》規定,日本應該禁止國內的捕鯨行為,但是日本人在這個問題上卻一直是在胡攪蠻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