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直播觀察(ID:zhibogc),作者:BB,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2020 年,隨著直播帶貨的熱潮的持續升溫,年輕人的消費規模越來越龐大,消費對象也越來越豐富。在化妝品領域,大量的新品類在慢慢崛起,香水就是其中之一。而香水市場甦醒,讓不少主播看到這個賽道的良好的前景和紅利,「香水+直播」也正在抖音悄悄地爆發......
1
你知道誰是抖音的香水「帶貨一哥」嗎?
抖音上香水有關的帳號還比較小眾,其中有個叫@尼莫大叔(香水一哥) ,這個帳號從 2018 起發布第一條作品,今年 3 月份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開始轉型成為香水知識科普類的帶貨帳號,並且開啟直播帶貨,目前吸粉 129 萬。我們發現,@尼莫大叔 在自己名稱的後面帶上了「香水一哥」這個外號,可以看出他對自己對於香水行業的專業度和自信心,無形中增加了觀眾的信任感。
從這個帳號的作品內容來看,我們發現@尼莫大叔 的短視頻平均都在幾千點讚左右,部分作品甚至還有過萬和過十萬的點讚,數據相當不錯。而通過查看這些內容,我發現@尼莫大叔 的選題和內容都相對垂直,而且專業度很強,針對女性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深挖和擴展,比如「女生千萬不要用這瓶香水」、「讓男生隨時隨地都想起你的秘密」,內容兼具乾貨與趣味,能夠吸引觀眾有一直看下去。
從帳號的視頻內容和視頻時長來看,@尼莫大叔 有50%的內容時長在15~ 30 秒內,39%的內容低於 15 秒,這樣的時長作為乾貨輸出,也是觀眾比較能夠接受並且看完的時間範圍內。從數據後臺來看,我們也可以發現直播間有一半的流量都是從視頻引流過去的。
以 9 月 14 日的這場直播舉例,@尼莫大叔在抖音直播了 9 個小時,累積總觀看人數超過53w萬人,平均在線人數4500+人,直播間全程帶貨共 46 款香水產品,一共賣出了3. 1 萬件,帶貨銷售額達到了 148 萬。
從這場直播的數據來看,直播間有57%的流量都是從視頻推薦引流過來的,39%的流量通過直播廣場推薦引流,主要還是靠內容吸粉。
從直播後臺的粉絲畫像分析來看,觀看這場直播的女性粉絲佔比94.34%,男性粉絲只佔比5.66%,年齡集中在25- 35 歲之間,這樣的人群畫像對於香水這個類目的產品來說非常的精準,而且由於大部分產品的客單價不高,品類天生吸引年輕女性的青睞,所以直播間的銷售額也不低。
從直播間觀眾停留分析來看,這場直播進入直播間的觀眾轉粉率高達 4.5%,觀眾平均停留時長 6 分 59 秒,超過了93.49%的達人,直播結束後帳號新增了1. 7 萬的粉絲。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其中主播的話術和產品的選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
香水一哥的帶貨套路有哪些
今年的下半年,直播已經逐漸融入了各個行業,成為全新的營銷變現方式,在之前的文章裡,我也為大家拆解過很多關於不同行業的直播案例,但像@尼莫大叔 的直播帶貨方式,我覺得還是有很多細節值得大家去借鑑。
01
養成固定的開播習慣
打開@尼莫大叔 的主頁,我們可以發現他在個人簡介備註了自己直播的日期和時間,提醒新粉絲準時觀看;另外一些大型的品牌專場,還會直接備註在名字後面,提前做好直播引流提醒。通過數據平臺我們可以發現,@尼莫大叔在最近的 30 天中,一共開設了 16 場的直播,直播時間固定在下午的一點到兩點鐘左右,而且每次的直播時長都不會低於 5 個小時,這樣不僅養成了固定的開播時間,還能夠提高粉絲的黏性,增加直播間權重。
02
選品貼合粉絲喜好
從直播間的帶貨後臺來看,@尼莫大叔 和背後的團隊在選品的方面下了很大的一番功夫,從品牌、價格和產品外觀,都符合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的種草需求,大牌香水、小眾品牌皆有上架,而且折扣比官網購買的力度更大。在直播期間,主播根據自己的節奏介紹著每一款產品的特點和價格,而且每款產品停留的時間都比較短,這樣做是一方面通過快節奏刺激觀眾下單,另一方面是用最短的時間分享更多不同風格的香水,以留住不同需求的觀眾,讓每一位觀眾都能種草自己喜歡的產品。
03
沉浸式的產品介紹
香水作為一種長時間的消耗品,觀眾隔著屏幕不能依靠自己的嗅覺去感受,很難讓人產生下單的欲望。這時候主播的話術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尼莫大叔 憑著自己過硬的專業能力和表達方式,採用沉浸式的方式為觀眾介紹產品的香味,比如:
1,「這隻粉邂聞起來就是一股情竇初開少女的味道,留香 7 小時,表面上看起來波瀾不驚,內心卻是愛的洶湧澎湃,熱烈又含蓄,一隻非常大家閨秀的香。」
2,「讓你的整個房間都充滿優雅、曼妙多姿的牡丹花香,聞起來就讓人沉迷,特別的優雅、知性。」
@尼莫大叔 帶貨的香水,用話術將虛幻的氣味慢慢凝聚成為了實體,讓每個女生都產生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試問哪個女生不心動呢?
目前的直播帶貨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營銷閉環,變現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但由於直播帶貨的上半場規則不完善,導致很多觀眾踩過太多的坑,下單的心理也會變得更加的謹慎,所以直播帶貨的下半場,我們可以必須培養更多專家型、影響力型KOL參與到這個賽道中來,用專業獲取信任感,拉近粉絲的距離,才能夠在直播這個風口中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