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顏六色的花叢中,紅色的花朵總是以它那熱情、活潑、吉祥、喜慶的顏色傲立群花之中,豔麗而不俗氣,奢華而有內涵。
今天就簡單介紹一下今天的主角-虞美人。
虞美人是罌粟科、罌粟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可高達90釐米左右;莖、葉、花梗及萼片均被負淡黃色剛毛,毛茸茸的,很是可愛;其葉片披針形或窄卵形;花單生莖枝頂端,顏色為鮮豔的紫紅色,其基部通常有具有深紫色的斑點,整體看起來優美大氣,極具觀賞價值。
虞美人原產於歐洲,現在我國各地均很常見,常作為觀賞栽培植物被廣泛種植。
對於虞美人這個名字的由來,則可能是與我國古時的一個傳說相關:相傳當年楚漢相爭,西楚霸王兵敗烏江,被漢軍團團圍住,四面楚歌響起,自知難以突破重圍,便勸摯愛虞姬另尋生路。然虞姬執意相隨,拔劍自刎,香消玉殞,而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了一朵朵鮮紅色的花,後人就因此便把此花稱之為「虞美人」。在這之後,後人欽佩虞姬節烈可嘉,創製詞曲時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為詞曲之名,以訴衷腸,而後就逐漸演變為大家熟知的詞牌名了。
由此流傳下來的詩詞亦是數不勝數,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而宋代王安石亦是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詞:
虞美人,態濃意遠淑且真。
同輦隨君侍君側,六宮粉黛無顏色。
楚歌四面起,形勢反蒼黃。
夜聞馬嘶曉無跡,蛾眉蕭颯如秋霜。
漢家離宮三十六,緩歌慢舞凝絲竹。
人間舉眼盡堪悲,獨陰崖結茅屋。
美人為黃土,草木皆含愁。
紅房紫譚處處有,聽曲低昂如有求。
青天漫漫覆長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見玉顏空死處。
虞美人的花語:
白色虞美人-象徵安慰、慰問
粉紅色虞美人-代表極大的奢侈、順從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著生離死別、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