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態勢,各基層警務室可謂煞費苦心,花樣頻出。東莞市公安局塘廈分局田心警務室更是「打起了老友新朋的主意」,要求「老友新朋」必須動起來。下面,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樣「虐朋」的。
老友新朋使出看家本領
電信詐騙是當前影響範圍廣、作案隱蔽、犯罪方法多樣化的犯罪行為,其欺詐行為多樣化並不斷更新迅速,要想打擊電信詐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全民對網絡詐騙等犯罪有所認識,切實提高群眾的防範意識和自防能力。
「從個人角度來講,人們對於公安機關的反詐宣傳不太重視,認為那些案件離自己很遠,不會發生在自己頭上,唯有親朋好友的話才比較相信,因為親朋好友都有一個特別的『磁場』。基於這種考慮,我們『打起了老友新朋的主意』」。田心警務室社區民警李志強饒有興趣地說。
他們把分局下發的反詐宣傳海報、宣傳單張,結合本社區發生的案例,分門別類的張貼、派發,對於分局微信公眾號推文,他們都要求親朋好友轉發,讓身邊的每個人都動起來,要求他們協助將這項工作做好、做實、做細。
老友新朋紛紛使出看家本領,一遇到警務室開展反詐宣傳就當起了志願者,走上街頭派發宣傳單張,對於分局的微信推文也是第一時間轉發分享,反詐宣傳在親朋好友間蔚然成風,形成了氣候。
多方協同,構建「一呼百應」平臺
這種反詐宣傳從老友新朋逐步輻射到各行各業,他們採取了以「行業+警務室+社區」模式組建微信群,完善「一呼百應」機制,通過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不定期在群內發布各類宣傳信息和典型案例,動員群眾轉發正能量,把詐騙犯罪扼殺在「勸阻」中。
他們以警務室為點,由點連成線、由線連成片,積極發動轄區各單位保安力量、社會群眾、社區幹部等各方力量參與群防群治工作,形成了「公安主導、社區牽頭、單位自治」的莞邑聯防、樓長制管理的群防群治工作格局,發揮「對講聯動、微信聯繫、視頻聯查、警力聯巡」的四聯工作機制,有效調動了各方力量參與防詐宣傳活動,成功勸阻多宗電信詐騙,詐騙案件明顯下降。
今年6月6日,田心警務室接到報案稱:有事主懷疑自己被網絡詐騙了。經了解,報案人陳某在前一日晚網上申請了一筆網絡貸款,此日早上接到一陌生電話,稱其系某公司的工作人員,說陳某在平臺上貸款時輸入錯誤信息,導致銀行卡被凍結,現需籤協議提供個人信息並需要轉5000元解凍才能正常放款。
當陳某按照詐騙分子「指令」進行操作時,忽然想起警務室宣傳的詐騙案例與這個高度相似,懷著忐忑的心情致電給公安民警,經過民警反覆開導,終於阻止了一場騙局,為事主挽回了損失。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鍾宏連 通訊員:黃世彪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