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閏月是怎麼回事

2021-01-20 易學灣

近日春節剛過,有人嫌假期太短,於是就翻萬年曆找哪一年是閏正月,希望能過兩個春節,竟然發現距今最近的閏正月是在2262年,也就是244年之後,看來現在活著的這些人是沒有希望了。那麼,有人就會問了,農曆閏月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閏正月這麼少呢?

這個問題涉及到一些曆法知識。中國現行的曆法是農曆與公元紀年陽曆共用,其中農曆是陰曆與陽曆合用,根據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規律制定的,因此有人把農曆叫作陰曆是不對的,準確叫法應該是陰陽曆。農曆自漢武帝時期確定的太初曆開始就非常完善,經過後面一些朝代的補充修訂,形成了現在非常完備的曆法系統。

農曆中規定,每月的天數是根據月亮的圓缺周期設定,平均每月為29.53059天,也就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一年12個月共354天或355天,這與實際的一年天數相差11天或12天,如果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春節就會在夏季出現了,這樣就違背了曆法的周期性與嚴肅性。因此,在太初曆制定之時,古人就想到了這一點,把陽曆加入進來,增加了二十四節氣,以之配合陽曆的周期。二十四節氣與地球繞太陽的周期相對應,把黃道面按圓周360度平均分為二十四等份,每一個等份為15度,對應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農民就是根據二十四節氣確定一年四季的耕作。

通常我們所說的二十四節氣是統稱,實際上又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節氣與中氣相互交替排列,其順序為節氣、中氣、節氣、中氣……例如,立春為節氣,雨水為中氣,驚蟄為節氣,春分為中氣等等以此類推。

那麼,上面提到的每月相差11天或12天就需要依靠增加閏月來解決,曆法中規定按照每19年增加7個閏月進行設置,具體的是以當月有節氣而無中氣為閏月。例如2017年農曆6月的下一個月,只有節氣立秋而沒有中氣,因此該月閏月,稱為閏6月。有閏月的年份天數為383-385天,通過設置閏月進行修正,使農曆的天數與陽曆的天數相差不會太大,尤其是放到19年的時間跨度裡來看,因為增加了7個閏月,總天數就與陽曆基本一致了。

原則上來說,12個月份裡,閏哪個月都是有可能的,但是統計歷年閏月就會發現,有的月份閏月較多,有的閏月較少。據統計,公元1645-2644這一千年間各閏月出現次數如下:

閏正月 6次,閏二月 23次,閏三月 47次,閏四月 61次,

閏五月 74次,閏六月 59次,閏七月 51次,閏八月 26次,

閏九月 8次,閏十月 9次,閏十一月 5次,閏十二月 0次。

以上可以看出,閏月最少的是閏十二月,至2644年為0次,往後查找萬年曆,只有到3358年才第一次出現閏十二月。其次少的是閏十一月,只有5次。再其次就是閏正月,也是極為罕見的,距我們最近的就是2262年了。

比較有趣的是,如果一個人的農曆生日趕上閏月,想再過一個閏月的生日就很難,每年只好按非閏月的那個月份日期過生日了。我有一友出生於1984年閏十月,她想過閏十月的生日,就要等到2166年,到那時已經182歲,努力活著吧,加油!


相關焦點

  • 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
    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天文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就21世紀來說,「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閏四月」雖比較罕見,但也是正常曆法現象,無關吉兇福禍,公眾要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那麼,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用?戳視頻一起來看看吧!
  • 【焦點】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兒?
    閏月怎麼算閏那個月 閏月大家應該都不怎麼了解把,閏月是我們國家農曆用來調節回歸年與曆法之間關係的一個設定,是為了維護好曆法與地球公轉之間關係的一個方法,那麼閏月怎麼算閏那個月,2017年閏月是什麼時候。
  • 為什麼有的農曆年份沒有立春 閏月又是怎麼回事
    2021年農曆辛丑年春節是公曆2月12日,立春日2月3日,春節在立春之後。這個辛丑年的最後一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九,公曆的日期是2022年1月31日。而2022年的立春日是2月4日,農曆壬寅年正月初四。農曆辛丑年全年354天,沒有立春日。民間對沒有立春節氣的農曆年份稱作「寡婦年」。
  • 農曆的閏月是怎麼計算的?
    農曆的閏月是怎麼計算的農曆為什麼會有閏月?
  • 「百科雜談」農曆等同於陰曆麼?閏月是怎麼來的?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農曆和陰曆是一回事麼?為什麼某一年會突然多出一個閏月?為什麼春節好像在陽曆1月和2月間沒有規律地變動呢?首先我們要明白曆法的起源。古人根據天象變化等自然規律,計量比較長的時間間隔,這就叫做曆法。什麼事物的變化既有規律又容易被觀測到呢?很明顯就是太陽和月亮了。古代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曆法,無外乎都是通過觀測太陽或月亮的運行周期來制定的。
  • 農曆六月多少年閏一次 農曆閏月怎麼算的
    導語:對於閏月這種奇特的現象,很多人表示都是一臉懵逼,根本搞不懂閏月是怎麼來的,如果具體到閏六月那就跟不清楚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關於農曆六月多少年閏一次的相關介紹,還有農曆閏月怎麼算的,閏月有哪些特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生活百科】農曆閏月的學問
  • 今年農曆6月只有29天,你知道為什麼嗎?閏月又是怎麼回事?
    翻看日曆,有心人會發現今年的農曆6月只有二十九天,然後就直接進入到了農曆7月,這會讓一些人疑惑不已,一個月不是三十天的嗎?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從來都只關注公曆,而沒怎麼關注過農曆。與公曆一樣,農曆也有「月大」和「月小」之說,不同的是,公曆「月大」時當月有31天,「月小」時有30天,而農曆「月大」時有30天,「月小」時則只有29天。
  • 為什麼農曆雞年有384天? 閏月是怎麼計算的?
    為什麼農曆雞年有384天? 閏月是怎麼計算的?時間:2017-01-17 11:00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農曆雞年有384天? 閏月是怎麼計算的? 在有10來天,農曆丁酉雞年就將到來。 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農曆雞年有一個閏6月,是個閏年。
  • 農曆丁酉雞年共有幾天?「雙春閏月」是怎麼產生的?
    不僅如此,雞年還是個「雙春年」——年初的正月初七立春,年末的臘月十九又立春,而上一個「雙春閏月年」是2014年甲午馬年。那麼,「雙春閏月」是怎麼產生的?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閩南人喜歡做什麼?雙春閏月怎麼來的?
  • 博白農曆閏月的風俗
    閏月包飯包。2020年5月26日這天,是農曆閏四月初四,家住博白縣城區的龐女士張羅起來,米飯、豬肉、秋葵、胡蘿蔔……她把它們做成了香噴噴的飯包,送給母親品嘗,希望母親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同時還包含著祈求娘家老老少少健康平安、順順利利、如意吉祥的美好寓意。
  • 閏月怎麼算 閏月的算法
    根據中國農曆的組成來看,農曆年其實是比地球的回歸年時間要短一些的,因此如果按照農曆1年12個月來算的話,只要過了十幾年的時間,春節就不在冬天而在夏天了。因此就設置了閏月。那麼閏月是怎麼算的?一起來看看吧。
  • 農曆閏月有什麼規律
    文章目錄農曆閏月有什麼規律1、農曆閏月有什麼規律陰曆定年的依據是地球的運動規律:地球繞日一周,即月繞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內之月數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個月,僅354日,與歲實相比較,約餘11日,積至三年,餘33日,故每三年須置一閏月,尚餘三日或四日,再積二年,共餘25日或26日,可置一閏月,平均計算,每十九年須置七閏。
  • 閏月幾年一次 多久一次閏月怎麼算
    導語:之所以會出現閏月這個多出來的月份是因為,我們的農曆年和地球的回歸年時間存在差異,那麼閏月幾年一次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多久一次閏月怎麼算的。總的來說閏月會在19年中出現7次,每一次閏月出現的時間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 2017年農曆六月1個月共59天是怎麼回事? 1個月共59天原因介紹
    一個月共59天是怎麼回事呢?相信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小編為小夥伴們帶來了原因介紹,還不清楚地小夥伴趕緊跟著小編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有意思的是,雞年的農曆六月有些特別,因為這年不僅有一個「正六月」,還有一個「閏六月」——從陽曆6月24日至8月21日,兩個農曆「六月」的時間加起來,共59天,而也正因此,雞年共有384天。
  • 明年農曆「閏6月」 農曆閏月這麼算
    導語:再有一個多月,農曆丁酉雞年就將到來。農曆雞年是個閏年,有十二個月外加一個「閏6月」,共有384天。為什麼會多出一個農曆月?閏月又是怎麼計算的?快跟小編來看看吧!  如果任由農曆和陽曆間的天數如此相差下去,那就會出現春節在夏天過的現象。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農曆閏年因為多了個閏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左右,而農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
  • 【929新氣象——啥是農曆閏月,你知道不?】
    但是,要想弄清閏月的誕生以及形成是怎麼回事,還要從long long ago(很久很久之前)說起~~快看小編為你帶來的解答吧~ 農曆,是用中華民族古代曆法排列日、月、年並提供有關數據的曆書,距今已有 4000 多年的歷史。早在唐宋時期,每到年末,皇帝就把新曆書賜予文武群臣。因為是皇帝頒發的,所以,人們就把曆書叫 " 皇曆 "。
  • 今年農曆為什麼有兩個四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定的?
    有些人高興了為什麼有兩個四月,或者說為什麼農曆要有閏月?可能大家也查過資料,但是很多人看不明白,因為那些敘述太專業了。另外,其主要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所以現在叫「農曆」。既然農曆年比太陽周期少了11天左右,那麼,我們就需要隔幾年增加一個月。一般來說,比較準確的說法是,19年裡面有7個閏月。於是,問題又來了,把閏月安排在哪個時候合適呢? 不能太隨便吧? 這方面絕對能體現出我們先民的聰明才智!
  • 說說閏四月是怎麼回事
    今天是6月17日,農曆四月廿六。有沒有發現這是今年第二個四月了?對,今年是閏四月。那為什麼會有閏四月呢?這是怎麼回事?我來給大家說一說。先要從陽曆和陰曆說起。古代曆法家通過推算發現:19個陰曆年中設置7個閏月,就能很好地彌補陰曆與地球公轉周期的差值。約每2-3年出現一個閏月的一年即閏年,沒有閏月的一年稱為平年。這個計算方法被稱為「19年7閏」,這個曆法也就是我國現行的傳統曆法「農曆」。農曆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而是為了平衡陰曆、陽曆之間的時差而產生的陰陽合曆。
  • 今年閏年又閏月是咋回事?
    而農曆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農曆全年共有384天。上面的兩個「天數」可不能疊加計算哦,今天咱就說說到底咋回事。一、閏年和閏月是一回事嗎閏年和閏月可不是一回事,閏年是公曆中的名詞,閏月是農曆中的名詞。但是設置閏年和閏月的目都是為了使曆法能夠與季節、地球公轉和月相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