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年間的「光緒元寶」是中國最早的機制洋式錢幣,俗稱「龍洋」,因錢幣背面一般鑄有龍紋而得名。珍稀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因為早已不在流通領域,留存下來的則少之極少,更是歷史的見證。「光緒元寶」是中國近代機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光緒元寶記載了我國一段的歷史,具有無法估量的學術與歷史價值。
光緒元寶堪稱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也是我國第一批引進國外技術來鑄造的錢幣,其歷史意義十分深厚!光緒元寶於1887年發行,1912年結束,只有短短的25年,但是它卻見證了華夏2000多年封建制度的終結。小小的錢幣,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大環境。光緒元寶製作精美,觀賞性強,古錢幣是不可再生之物,且存世量極為稀少,收藏價值無法估量。清朝末年,朝野上下發生了錢幣單位之爭,幣制未統一。北洋機器局更名北洋造幣局,故北洋造34年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金幣發行量最少,市場更稀缺,為稀有幣種。
此枚光緒元寶北洋造庫平七錢二分金幣重26.7g,直徑3.9cm,錢幣正面珠圈內滿漢文「光緒元寶」,上環「北洋造」, 下環「庫平七錢二分」,字體俊秀,輪廓清晰;錢幣背面,正中蟠龍圖,蟠龍眼神靈異炯炯有神;龍鱗雕刻細密有致,騰雲駕霧,身姿遒勁有力;龍爪張揚,神武有力;龍身盤踞,盡展皇家威嚴大氣。蟠龍上環「34th YEAR OF KUANG HSU」,下環「PEI YANG」。該錢幣工藝極其精湛,雕工極其完美,浮雕感極其強烈的品種,鏡面平整光滑,紋飾非常清晰。北洋造光緒元寶金幣發行量少,市場稀缺,為稀有幣種,近年來保藏錢幣商場熾熱,所以此錢幣具有極高的保藏和投資價值。
我國古代錢幣可謂種類繁多,樣式豐富,從商代的貝幣,戰國的刀、布幣,到秦代的方孔圓錢,清末的機制幣,其文化歷史價值和收藏投資價值吸引了不少投資愛好者。值得一提的是,珍品類古錢幣是其中升值最快的,並且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漲幅很大,拍賣會上更是閃耀全場。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對於現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